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道德動物閱讀理解

道德動物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道德動物閱讀理解

①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一書中講到,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隨着人推理和預見能力的提高,個體很快就會從經驗中學到:假如一個人幫助了他的同伴,那麼通常今後他也會反過來得到這個同伴的幫助。出於這種低水平動機,他可能會習得助人的習性。同時這種表現仁慈行爲的習性也會強化其同情心,而同情心是仁慈行爲的原動力。這種習性在許多代以後可以經過遺傳而獲得。”

②當然,上面的最後一句話其實是錯誤的。我們現在知道,父母其實是通過教導或者示範而不是通過基因,將習性傳承給子女的。事實上,任何生活經驗都不會影響基因的傳遞。從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的嚴格形式上講,它最美妙的地方在於沒有規定說後天習得的特性也是會遺傳的,而在讓·巴提斯特·拉馬克等先前的進化理論中對這一點則是有要求的。達爾文發現了這一美妙性,並重點強調了其理論的這一方面。但是他仍然希望可以藉助更多的兩可的技巧來解決讓人費解的問題,例如道德情操的起源問題,特別是當他老了之後。

③1966年,喬治·威廉姆斯提出了一個方法使達爾文關於相互支持的進化價值的思索更有用,即,不僅去掉最後一句,也去掉關於“推理”和“預見”及“習得”的.部分。在《適應與自然選擇》一書中,威廉姆斯回想起達爾文對出於期望回報的助人的“低動機”的偏愛,寫到:“我不明白爲什麼一個有意識的動機需要被納入進來。很顯然,如果自然選擇青睞助人這一行爲,那幫助他人之後就有可能反過來獲得他人的幫助。但是幫助行爲的施予者或接受者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明顯了。”他接着說:“簡單地講,如果個體放大他友善的一面,減小他的敵對性,那麼他就享有進化上的優勢,自然選擇青睞這種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最優化的性格。”

④威廉姆斯的基本觀點(這個觀點達爾文無疑明白,並且在其他環境中也有強調)就是我們曾經遇到過的。動物,包括人在內,常常不是通過有意識地計算來完成進化的邏輯的,而是跟着感覺走。在這種情況下,威廉姆斯建議將同情和感激納入感覺的範疇。感激可以使人回報他人而不用太多地考慮自己究竟在做什麼。有時如果對某類人同情的反應更強烈——例如對那些我們非常感激的人——這種同情的感覺又會使我們不顧事實而去回報別人的幫助。

⑤威廉姆斯簡潔的推測被特里弗斯轉變成一個成熟的理論。在1971年,正好是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中提及互利主義的100年以後,特里弗斯在《生物學季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爲《互利主義的進化》的文章。在文章的摘要中他寫道:“友情、厭惡、道德攻擊、感激、同情、信任、懷疑、可信賴性、羞愧等各種感覺以及一些形式的不誠實和虛僞可以被解釋爲調節互利系統而進行的重要的適應。”今天,距這份很有勇氣的聲明發表已有40多年了,仍然有多樣的且仍在成長壯大的證據主體來證實它。

(選自羅伯特·賴特《道德動物》,周曉林譯,有刪改。)

1.下列關於威廉姆斯觀點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威廉姆斯同意達爾文關於相互支持的進化價值的思索,並將之更加完善。

B.如果一個人幫助了他的同伴,那麼他的同伴今後也會反過來幫助他,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自然選擇青睞個體放大他友善的一面,減小他的敵對性這種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最優化的性格。

D.同情的感覺可以使我們在面對那些我們非常感激的人時,不顧事實地回報別人的幫助,因爲這是應該而且有益的。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爲C(分析綜合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A項,“同意”不準確,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話說明威廉姆斯並不完全同意達爾文的觀點;B項,原文中的表述爲“有可能”;D項,錯在“應該而且有益”,原文中同情是一種感覺,不是有意識地計算的,“而是跟着感覺走”。

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①段引用達爾文《人類的由來》中的一段話,介紹了達爾文對人類互利行爲的認識,從而引出本文的話題。

B.②段中,作者指出①段中達爾文認爲習性在許多代以後會被繼承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與之後三段形成先破後立的論證關係。

C.③④兩段介紹了威廉姆斯關於相互支持的認識,他對①段中達爾文的觀點進行修改,認爲相互支持常常不是一種通過有意識地計算來完成的進化,而是人在跟着感覺走的結果。

D.⑤段中,特里弗斯在達爾文提及互利主義的100年後,將威廉姆斯的觀點轉變成一個完全區別於達爾文觀點的成熟的理論。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層級爲C(分析綜合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完全區別於”過於絕對,特里弗斯的理論也提到了同情在互利中的作用,並不是與達爾文完全不同。

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達爾文認爲,人可以根據生活經驗,預見自己如果幫助同伴,自己也可能會在今後得到這個同伴的幫助,從而習得助人習性。因此這種習性並不是遺傳得來的。

B.讓·巴提斯特·拉馬克等先前的進化理論認爲後天習得的特性也是會遺傳的。

C.威廉姆斯認爲,個體在幫助別人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會得到回報,只是出於自身的同情和感激。

D.文中雖然威廉姆斯不認可達爾文對出於期望回報的助人的“低動機”的偏愛,但他和達爾文都強調了同情和感激在互利行爲中的重要性。

【試題立意】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爲C(分析綜合)

【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A項,“因此這種習性並不是遺傳得來的”錯,第①段後面,達爾文認爲習性在很多代後是可以經遺傳而獲得的; C項,“只是出於自身的同情和感激”過於絕對,原文是“但是幫助行爲的施予者或接受者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明顯了”;D項,達爾文的觀點見第①段,他沒有提到“感激”。

【試題述評】從命題的角度看,本大題的閱讀材料的選擇較好,題目知識點的考查、設問形式與2014年安徽卷前兩題一樣,第3題不一樣,難度也基本一致。但選項的編制、選項的字數與安徽卷的要求有差別。作爲高考試卷的第一大題,該題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爲該題不僅考查讀懂文本的能力,更側重於細讀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具備細緻辨析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玩的就是“文字遊戲”。建議考生一開考不要先做該大題,更不要超過12分鐘的時間。“兩讀一比對”,語感及閱讀能力好的考生不妨就“跟着感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