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老婆婆的樹墩》童話閱讀訓練

《老婆婆的樹墩》童話閱讀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在一座小山坡上有一個樹墩,它看起來特別圓,特別乾淨,就跟一張凳子似的擱在鋪滿陳年落葉的坡面上。

《老婆婆的樹墩》童話閱讀訓練

有一位老婆婆因爲寂寞,每天黃昏都要拄着柺杖爬上山坡在這個樹墩上坐一坐,想一些自己從前的開心的事情,這時的老婆婆總會一邊笑着,一邊用手輕輕撫摸樹墩,就像她過去撫摸自己的孩子一樣。老婆婆的到來也趕走了樹墩的寂寞。每天傍晚的時候,樹墩總是焦急得像等待媽媽那樣等待着老婆婆的到來。

這天中午忽然下起了大雪,大雪蓋住了山,慢慢地也蓋住了樹墩。快傍晚的時候,樹墩在雪下面想:今天老婆婆大概不會來了,即使來她也找不到我。樹墩因爲這麼一想,心裏便難受起來,好像再也見不到媽媽似的。

傍晚一到,老婆婆還是拄着柺杖上山來了,她只是比平時多戴了一條厚厚的羊毛圍巾。老婆婆走得很慢,留在雪地上的腳印一個一個捱得很緊。

老婆婆走到山坡上,一眼就看到被雪蓋住的樹墩,她臉上先是閃過一陣驚喜,緊接着就解下脖子上的羊毛圍巾,用它輕輕撣去樹墩上的雪。樹墩露出來了,老婆婆用兩隻手連連撫摸着它,好像十分心疼樹墩凍着了。

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有一天,在樹墩的右側,也就是老婆婆常用手撫摸的地方,忽然冒出兩片嫩芽,沒幾天嫩芽就長大了,長成了一棵小小的樹苗。老婆婆高興極了,以後她每天黃昏時上山,都會帶來一小桶清水,輕輕澆在小樹苗上。

長在樹墩上的小樹苗很快就長成了一棵小樹,老婆婆爲了更好地照料小樹,乾脆在樹墩旁搭了個帳篷,把家搬到山上來住了。

在老婆婆的精心護理下,小樹長得好極了,樹葉特別大,特別綠,總好像吸足了油,看起來亮閃閃的。更奇怪的是小樹用不着老婆婆每天給它澆水了,在每天黃昏的時候它會從自己的一片片樹葉尖,滴下一顆顆清綠的水珠,讓老婆婆用來洗臉、洗頭髮;給老婆婆用茶杯接住了當水喝。

一天又一天,老婆婆的頭髮變黑了,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少。終於在一個早晨,從帳篷走出來的'老婆婆,完全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少女。

樹墩現在天天都跟老婆婆變成的少女在一起,再也不寂寞了,它總是愉快地看着她忙來忙去,忙完了,就來樹墩上坐一坐。

小樹長得越來越高,慢慢地,長在小樹頂端的樹葉使老婆婆變成的少女再也夠不着了,即使站在樹墩上也不行。這可怎麼辦呢?老婆婆變成的少女每天都要給每一片樹葉洗臉的呀!

這天,老婆婆變成的少女踮起雙腳,剛想去夠小樹頂端的樹葉,呀,忽然她飛起來了!就像一個仙女慢慢向空中飛去,等她輕輕落到小樹頂端時,竟一下變成了一隻藍色鳥。藍色鳥在樹上跳着,叫着,它又開心地一下飛落到樹墩上。樹墩託着藍色鳥,就像託着一顆藍寶石。

後來,小樹長成了大樹,藍色鳥就在大樹上築起了鳥巢,還生了許多藍色的小鳥。小鳥們晚上在巢裏睡覺,到了天一亮就通通飛落到樹墩那兒,圍着樹墩吃早飯,講俏皮話,還用許多隻小尖嘴“篤篤篤篤”地親着樹墩。

大樹因爲有了這麼多的鳥,而更加茂盛起來;樹墩因爲有了樹和樹上的鳥,天天都沉浸在歡樂之中。而那隻藍色鳥還是像從前的老婆婆那樣,總是在每天黃昏的時候獨自飛落到樹墩上,一邊想着從前的開心事,一邊用翅膀輕輕撫摸着樹墩。

樹墩感覺到那翅膀撫摸在身上時,還是跟從前老婆婆的手是一樣的。

12.請你推測一下,老婆婆從前會有哪些開心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爲什麼樹墩總是焦急地等待着老婆婆的到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婆婆是怎樣精心護理小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樹是怎樣回報老婆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樹墩、大樹、藍色鳥,爲什麼會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你說說“老婆婆的頭髮變黑了,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少。終於在一個早晨,從帳篷走出來的老婆婆,完全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少女”的喻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讀了《老婆婆的樹墩》一文後,得到了怎樣的啓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結合上文,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生活中因爲相互關愛而使生活和諧幸福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