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課內文《最後一課》的閱讀答案?

求課內文《最後一課》的閱讀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課內文《最後一課》的閱讀題

求課內文《最後一課》的閱讀答案?

  一

1.鐘聲和號聲對小弗郎士來說意味着 ( )

A.祈禱活動開始。

B.普魯士_L兵已經收操。

C.從此再也見不到老師和同學們。

D.最後一堂法語課結束的時間到了。

2.從選文①段中可以看出韓麥爾先生怎樣的心境?小弗郎士認爲老師是一個“可憐的 人”,他對老師的理解和同情說明了什麼?

3.選文②段中畫線句子對郝叟老頭兒的描寫意在表明什麼?

4.文中畫線的“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的原因是 ( )

A.韓麥爾先生原來坐着,現在站起來了。

B.韓麥爾先生頭上戴着繡邊的小黑絲帽。

C.韓麥爾先生的精神崇高,人格偉大。

D.韓麥爾先生站在講臺上,學生們坐在板凳上。

5.“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寫完之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說”。如何理解韓麥爾先生此時的舉止和表情?

6.“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我”爲什麼對這最後的一課有如此深刻麗又難忘的印象?

  二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

字帖( ) 強迫( )

2.這裏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稱寫顯得

3.畫橫線的句子運用的是什麼修辭方法?其深刻含義是什麼?

4.畫浪線的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這句話寫出了小弗郎士心裏的恐懼,他害怕敵人傷害他喜歡的鴿子

B.這句話用感嘆句寫出了小弗郎士的憤慨,表現出他憎恨侵略者,熱愛祖國的'感情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C.這句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意在表現小弗郎士喜歡鴿子,希望鴿子用法語唱歌。

D.這句話通過寫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表現他是個淘氣不愛學習的孩子,上課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鴿子。

5.你認爲這是一堂什麼樣的課?

  參考答案:

1.D

2.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即將告別家園時依依不捨、痛苦難耐的心境。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的理解和同情,表明他由貪玩、不懂事的孩子,變得成熟懂事了。

3.即將亡國的法國人民進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愛國激情。郝叟老頭兒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出現在最後一課上,使本文的愛國情感顯得更加厚重、感人。

4.C

5。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現他面對祖國被佔領的殘酷現實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

6.最後一課傾注了作者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對侵略者無比仇恨之情。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感也濃縮在這最後一課上。所以作者對這最後一課有着深刻而又難忘的印象。

è qiǎnɡ

2.小弗郎士 真實親切

3.比喻。烘托出教室裏的愛國氣氛,也說明了小弗郎士領悟了此課意義,由幼稚變成熟,具有愛國主義情感。4.B 5.愛國主義教育課。

  課內文《最後一課》的閱讀題

1.小說插入對鎮上人物的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2.小弗郎士在小說中起什麼作用?

3.作者是怎樣塑造韓麥爾先生這一人物形象的?

4.說說小說是怎樣安排情節的?

六.課內語段閱讀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角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我的朋友們呀,”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1.給文中帶點字注音

祈____哽____

2.從小說情節看,選文屬於什麼部分?

3.“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最後一課》課內語段閱讀答案。”鐘響了,意味着什麼?

4.“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號聲”暗示了什麼?

5.選文有一處側面描寫,請找出來。

6.韓麥爾“臉色慘白”的原因是什麼?

7.“我”爲什麼“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8.文中對韓麥爾的刻畫,用了哪些描寫手法?有什麼作用?

9.作者反覆寫鐘聲,用意何在?

10.“散學了——你們走吧。”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七.深入探究下列問題

1.有的同學認爲採用第三人稱寫這篇小說比第一人稱寫更好些,也有同學不同意這種看法,你能談談你的看法嗎?

2.作品中爲什麼沒有對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這是作品的欠缺之處還是獨特之處呢?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五.1.一是營造與往常不同的氣氛,爲後文情節的展開蓄勢;二是結構上有一種呼應美;三是昇華小說主題。 2.一是貫穿故事情節,二是深化小說主題。 3.從小弗郎士的視角敘述,主要是通過對他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來體現他內心的巨大悲痛、憤恨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4.從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安排情節的文章。從縱向看,以小弗郎士的行蹤,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從橫向看,教室是一個連接故事中各條人物線索的總樞紐。

六.1.qí gěng 2.高潮和結局 3.最後一課的結束。 4.普魯士佔領了法國。 5.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6.內心悲憤。 7.被他的愛國精神打動,對老師的熱愛崇敬。 8.語言、動作、神態 表現他熱愛祖國、痛恨侵略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9.暗含最後一課已經結束。 10.用手勢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表現他內心的極度悲憤,傾注了他熱愛祖國,怨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七.1. 開放性探究題,言之有理即可。如:用第一人稱真實自然,而第三人稱無此效果。 2. 開放性探究題,言之有理即可。如:由於敘述角度的限制,讀者只能從衣着、語言、行動來認識他,並體會揣摩他的內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