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情繫長蟲山散文

情繫長蟲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古人曰:長蟲者,大蟒也;大蟒者,神龍也。長蟲山——神話中的龍山。

情繫長蟲山散文

昆明一帶的長蟲山,位於北市區玄武之地。山下的虛寧寺,是從小尼姑庵發展到香火旺盛,規模宏大的佛教寺廟,正是受了長蟲山龍脈風水的庇廕。

我家住在長蟲山下,晴天開窗,連綿不斷的長蟲山便如龍般地浮現眼前;雨天遠望霧濛濛的一片,猶如龍隱霧中一樣,不由得生髮出神往探祕的念頭,苦於找不到上山的路徑。此念耿耿於懷,久久揮之不去。

立秋後的一天,忽有熟悉地形的友人,約我登長蟲山,自當欣然同往。

這一帶的長蟲山,雖然延綿數十里,卻不是任何地方有路可上。只有登過的人,才能找到唯一上山的羊腸小道。即使找到這樣的小道,攀登起來也十分艱難。何況無路之處,更是想都別想!

我們沿着小道,在山下的樹林中盤旋而上。陡坡大約在四五十度,走一截就會氣喘吁吁。

到了半山腰,沿着小道穿梭於亂墳崗中,甚覺陰森恐怖。友人提醒:別看墳墓,就當沒那回事。

我問爲什麼?他富有禪理地說:不看心就不動,心不動時,人神鬼怪無法入侵;心一動,心隨景動,疑心生暗鬼,會招來不測。就像面對狂吠的狗,你不動,它不敢上前;你一動,它就狂吠不止;你一跑,它就緊追不放,甚至撲上來咬你。

我覺得很有道理,只有默默地跟在友人身後向上登去,不敢再看一眼。

半山腰的坡度越來越陡,除了氣喘吁吁,便是大汗淋淋。

穿過亂墳岡,進入山頂最後一段,在亂石之中盤旋而上,坡度幾乎成了絕壁,必須攀着路邊的石棱,在石縫中尋找支點,貼着坡面,手腳並用地往上爬。汗如雨下,鹹鹹的汗水的侵入眼中,扎得眼睛都睜不開,只有時不時地停下來擦汗,調息。

快到山頂,回頭看時,整個海拔大約2000米,分爲三個層次:山下是樹林,行走其間氣喘吁吁;山半腰是亂墳崗,登得大汗淋淋;山頂是亂石岡,爬得汗如雨淋。

亂石崗長不了大樹,遍山只有野草灌木。野草中分佈着很多野花,以野百合花最多,有潔白的、淡黃的、橘紅的、大紅的、紫紅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開放、有的盛開到花瓣向後翻卷。那些花在碧綠的野草和清爽的山風中搖來擺去,形成了一幅鮮活的畫面。

遍山的石頭,有的如人站立,偉岸挺拔;有的如虎匍匐,意欲搏擊;有的如豬蹲臥,憨態可掬。要是給所有石頭,恰如其分地取上名,該多麼生動,多麼有趣啊!只是石頭多得數都數不清,便有人統稱爲小石林。我們邊走邊看,登上了山頂。

一上山頂,就有個觀景臺,這是長蟲山風景區的起點象徵,站在上面,迎着山風,瞭望着山路蜿蜒盤旋;仰望着明朗的藍天白雲;俯瞰着昆明城的全景,感到無與倫比的豪爽、痛快、愜意。

我用長焦距,在小石林中掃描,忽然發現一個奇怪的鏡頭,在一座灰黑色的石峯下,出現一個白色的石塊,形成了黑白鮮明的對比。細看之下,白色石塊像只北極熊,正靠在後面的石峯上向人們致敬,活脫脫的一具北極熊化石!我感嘆道:大自然啊,無奇不有!

更奇特的是:一般山上,石頭顏色基本一致,而這裏卻大不相同,雖然以灰黑色爲主調,卻間或出現一點,一片的白色石峯、石塊,不知是何原因。

山頂上有觀景小道和消防大道。爲了多看一些景色,我們順着小道而行。走了一截,進入一段四五百米的石溝,溝壁由石峯、石塊混然天成,沒有一絲人工痕跡。溝沿上有的地方一人高,有的地方半人高,起伏蜿蜒,與行走在人工石溝的感覺大不相同,彷彿進入了原始部落的溝槽。

這一段是山樑的最高處。出得石溝,居高臨下,看到一個萬丈懸崖,邊上用漢白玉砌了一個觀景臺,與山上其它木製觀景臺相比,別具一格,非常壯觀。

再往下看,坡體上的亂石岡猶如斷垣殘壁,正中有一條規則的,斷斷續續的,由石片組成的小路,即使原始人也不會在這樹都不長,水都沒有的地方生存。倒像是外星人曾經在此居住過,卻被遺棄了數萬年一般的場景。我忽然聯想到:先前穿越的天然石溝,難道是外星人用來作爲禦敵的掩體?

我們來到第二個觀景臺,休息了一下,用過午餐,繼續沿着小道向前走。快到第三個觀景臺時,看到幾個大大小小的`天坑。小的能夠見底,大的黑洞洞的,深不可測。可惜沒帶繩索,否則便可下去探索一番。我懷疑那是龍的最好藏身之處。

由天坑想到滿山顏色不同的石頭,或許與宇宙運動有某種聯繫:灰黑色的,可能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白色的,可能是星體墜落形成的隕石。

長蟲山頂——龍的脊背,居然會出現天坑、隕石、天然石溝、斷垣遺址這麼多奇觀,看來此山的神奇非同一般!

如此想着,來到第四個觀景臺。友人告訴我:長蟲山生態公園早已開發,你看那些木製觀景臺,都快腐爛了。即使風景最好的這一段,到現在都沒有完工。我們馬上就要下山了,再往前走,很難找到下山的路,也沒什麼景點可看。從這裏下去,半山腰還有一個景點,叫紅雲生態公園。因爲交通不便,要爬五公里山路才能到達,所以藏在深山無人識。那裏山高林密,雲蒸霧靄,日出時很容易形成紅雲現象,故稱紅雲生態公園。

我問:到了那裏,下到公路,還要走5公里的山路嗎?

友人說:是,你就跟在我的後面慢慢走吧!

下山時,樹木越來越多,到了紅雲生態公園,那裏樹林茂密。樹木多處,形成霧靄是很有可能的,可見友人所說的紅雲現象不虛。

公園不大,卻很有特色。主體工程,是人工按照石林模樣仿製的一組羣峯,上端有個亭子,我們在那裏小息一會,就沿着羣峯中的石階下到底部。

底部是個廣場,分爲兩層。上層供人觀摩羣峯 。右面有一幅昆明市的主要景點壁畫。古銅色的壁畫上,布有西山龍門、滇池、大觀樓、雙塔、近日樓等等。

下層是供人休息的場所,左半邊地面上是一個碩大的象棋盤,上有很多巨大的,像鼓墩似的石制象棋,布成了一個難解的棋局。那麼巨大的棋子,即使武林高手也休想搬動,倒可供遊人當石凳棲息,一個棋子上起碼可以坐四個人。看過棋局,擡頭看上方的石峯,刻有紅雲生態公園六個十分醒目的鮮紅大字。

景點看完,拖着沉重的腳步,一步一趨地往回走。大概走了一半,看到長蟲山生態公園施工隊,在駐地巨大堡坎的斜坡上,用綠化繡出了北走蜿蜒的字體。這4個大字,取自於大觀樓長聯之中,這時我才明白,原來是指長蟲山的氣勢,確實是畫龍點睛之筆。

令我擔憂的是,如果長蟲山生態公園建成,遊玩的人必然更多,森林防火怎麼辦?到了枯水季節,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封山禁遊吧?哪生態公園建了有何意義?如果全面開放,一旦遊人用火,引發森林火災,長蟲山的美景將毀於一旦。

我杞人憂天地走完了下山的5公里,乘公交回到家中,累得兩天都不想動,但心裏還是情繫着長蟲山上,那些美好奇特的景點。待我恢復後,一定還要前往探奇,特別是天坑中,究竟是不是龍的棲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