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紙書與電書散文

紙書與電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在號稱江南紙都的鉛山石塘古鎮,有一棟清代紙號古建築,上書“品重洛陽”四個大字,至今仍瀝瀝可見。“品重洛陽”應出自史上著名典故:“洛陽紙貴”的成語。說的是晉代文學家左思寫成《三都賦》鉅著,由於當時沒有印刷技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們爭相抄寫閱讀,一時間造成洛陽城紙缺價高,成語“洛陽紙貴”由此產生。而“品重洛陽”則標示石塘出的紙品比當年洛陽城搶購的紙張品質更好,以此來宣傳自己。這就是最早的紙書記載。

紙書與電書散文

十多年前有一個美國恐怖小說作家斯蒂姆·金寫了一本《騎彈飛行》的書稿在網絡上發佈並聲明付費發售。每下載一次付費2.50美元。一個月後,斯蒂姆·金稱已獲得45萬美元的收入。這就當今的電子書。

書籍作爲人類文明的載體,具有宣傳,教化,授業,娛樂等功能。從結繩、甲骨文、竹簡到“洛陽紙貴”的手抄書,再到今天的印刷書,在人們的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巨大。然而新興在互聯網不斷上傳的電子書,大有擠垮紙書的架勢。無紙化辦公已經在有些部門推廣。許多經濟部門的財務統計報表都是在網上發送。我們面臨的將是一個完全無紙化的世界。是否紙書將走進歷史博物館呢?

確實,現在已不可能見到10元錢以下的紙書了。更可恨的是一些無良出版商,才幾萬字的篇幅,卻要弄一些圖片什麼的充充門面,題花,空白等增加印頁,硬是賣到了20元、30元以上。相比之下看電子書就太便宜了,免費閱讀的電子書多的是,即使是付費下載也不過一兩元。走書店一趟,又捨不得空手而歸,結果買幾本書一張百元的大鈔就沒了。爲了買到特價書,在城裏到處跑書店,那是如淘寶的風塵僕僕的.辛苦。可一個大容量的“U”盤硬盤就能裝下不知道多少本藏書。高興的話,你還可以把巴金、魯迅、老舍等名人的作品收錄,隨時抽出來細細品味。更妙的是可用關鍵詞查找功能,想找什麼更深的內容或解釋,更是手到擒來。那怕是古怪刁鑽的《紅樓夢》第幾回林黛玉品茗的茶葉產地,也一樣可以搜索出來。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電書的種種優勢毋須多說,但我們是否就要貶低紙書?忽略它能讓讀書人讀出來的書香味呢?武夷山北麓的鉛山縣在元明清時期盛產手工紙,行銷全國。其中的“連四紙”廣泛用於朝廷的文書和典籍印刷,如“四庫全書”等和民間的宗族家譜的傳代字典。文學家梁實秋先生在《書》中有一段文字說:“從前的書,所用的紙張不外乎是毛邊、連史(現稱連四)紙之類,加上松煙油墨,自然生出一股氣味,似檀非檀,名之曰:‘書香’”。又說:“現代的西裝書,紙墨不同,好象有一股煤油味,不好說是書香了。這是因爲我國古籍用紙墨都是天然的竹木與煙油爲原料製作的,就是入腹也無恙的,滿室的線裝書自然就書香飄揚了。”我想,這種書香味是已經沉澱在讀書人的腦海裏,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消散的。

之所以對讀過一本書刻骨銘心的記憶,可能是曾經的“紅袖添香夜讀書”。可能是你不想忘記的人留給自己的惟一記念。也可能有一段故事打動過你……人們收藏書的理由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是對它有了感情,不忍心捨棄,當時隨手在扉頁上寫下的三言兩語,也許後來就成了反覆回味的細節。我就愛好收藏地方歷史資料性的紙書,幾年來,在上饒路邊地灘上的舊書灘淘來10多本老書,我視爲珍貴之寶,愛不釋手。因爲非正規出版,更不可能再版。電書的記錄方式能和白紙黑字一樣的紙書引起心情的激盪嗎?我認爲不一樣。

歐陽修認爲讀書的最佳處有“三上”:枕上,廁上,馬上。看來能體會到讀書的真樂非紙書莫屬。我就有幾十年半趟在牀上看書的習慣。紙書閱讀方便,一書抓在手,愛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愛在那兒看,就在那裏看。看到一半折個角,睡一覺起來接着看,悉聽尊便。可以說躺在牀上讀書是熱愛紙書一個最好的理由。這比你一動不動的湊在電腦前強多了。一般來說,對着電腦熒屏一小時就應該休息一會兒,但看電子書緊要關頭又怎麼肯停下來?手機上看書看連續劇,時間長了,刺眼的熒光是無法避免對眼睛的傷害。結果通常是,花好幾個小時看完了電書,卻早已是腰痠背痛,眼睛酸澀,身體也不是自己的了。

電子書是否會最終取代紙書,沒有人敢妄下斷言,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紙書還不可能退出人們的視線,因爲大量的學生讀書求知還是紙書好。收藏紙書有利於隨時閱讀和查找資料。同時紙書也是家居展示文化氛圍最好的裝飾。例如買上十幾本鉛山“連四紙”印製的古文線裝書放在家裏的書櫃上,是弘揚文化信息的亮點。不可否定,和許多過去生產、生活的老物件一樣,也許紙書最終將存在博物館、民俗館裏,就像今人收藏紙書連環畫和青花瓷、青銅器一樣。

“書香中國,全民閱讀”。紙書、電書都是閱讀者的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