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陳書 > 《陳書·列傳第三》閱讀題

《陳書·列傳第三》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題。

《陳書·列傳第三》閱讀題

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時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徹哀憤,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秋而大獲,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師,天下大亂,明徹有粟麥三千餘斛,而鄰里飢餒,乃白諸兄曰:“當今草竊,人不圖久,奈何有此而不與鄉家共之?”於是計口平分,同其豐儉,羣盜聞而避焉,賴以存者甚衆。

及高祖鎮京口,深相要結。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爲之降階,執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明徹亦微涉書史經傳,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徵爲侍中、鎮前將軍,會朝議北伐,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總統衆軍十三餘萬,發自京師,進逼壽陽,齊遣大將軍皮景和率兵數十萬來援,去壽陽三十里,頓軍不進。諸將成曰:“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明徹曰:“兵貴在速,而彼結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明矣。”於是躬擐甲冑,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懼遁走,盡收其駝馬輜重。

會周氏滅齊,九年,詔明徹進軍北伐,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樑士彥率衆拒戰,明徹頻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周遣上大將軍王軌將兵救之。諸將聞之,甚惶恐,議欲拔軍。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知事不濟,遂從之,及至清口,衆軍皆潰,明徹窮蹙,乃就執。尋以憂憤遘疾,卒於長安,時年六十七。 (節選自《陳書·列傳第三》)

10.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 給:衣食充足,豐裕

B.及侯景寇京師,天下大亂 寇:侵擾,劫掠。

C.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許:誇耀,自誇

D.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 篤:忠厚.誠實

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每之田中,號泣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高祖爲之降階,執手即席 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C.羣盜聞而避焉 纖歌凝而白雲遏

D.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爲四組,全都表現吳明徹英雄本色的一項是 ( )

①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 ②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 ③計口平分,同其豐儉 ④躬擐甲冑,四面疾攻 ⑤兵貴在速,……吾知其不敢戰明矣 ⑥知事不濟,遂從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0.D(篤,病情沉重)

11.C(A項中“之”分別爲“動詞,到……去”與“用在倒裝的動賓之間,賓語前置的標誌”;B項中“爲”分別爲“介詞,爲了”與“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可翻譯成‘呢’”C項中“而”均爲“連詞,表承接關係。可譯爲‘就’或不譯”D項中“困”分別爲“連詞,於是”與“介詞,憑滿、依靠”)

12.B(①述說吳明徹因“天下亢旱”的哀憤之情;③陳述吳明徹的仁愛之心;⑥述說吳明徹聽從諸將建議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