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史記 > 宋紀十三 起柔兆閹茂正月,盡強圉大淵獻十二月,凡二年

宋紀十三 起柔兆閹茂正月,盡強圉大淵獻十二月,凡二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宋紀十三 起柔兆閹茂正月,盡強圉大淵獻十二月,凡二年

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

春,正月,辛未,右武衛大將軍長寧侯德隆卒。以其弟德彝嗣侯,判沂州,時年十九。屬飛蝗入境,吏民請坎瘞火焚之,德彝曰:“上天降災,守土之罪也。”乃責躬引咎,齋戒致禱,而蝗自殪。

丙子,遼都統耶律色珍等上討女真所獲生口十餘萬,馬二十餘萬匹,初,遼設羣牧使司,馬大蕃息。至是得女真馬,勢益強。

庚辰,夜漏一刻,北方有赦氣如城,至明不散。

先是,知雄州開封賀令圖與其父嶽州刺史懷浦及文思使薛繼昭等相繼上言:“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釁以取幽薊。”帝始有意北伐。

詔議親征,參知政事李至上言曰:“幽州,契丹之右臂,王師往擊,彼必拒張。攻城之人,不下數萬,兵多費廣,勢須廣備餱糧。假令一日克平,當爲十旬準計,未知邊庾可充此乎?又,范陽之旁,坦無陵阜,去山既遠,取石尤難。金湯之堅,非石莫碎。臣愚以爲京師天下根本,陛下不離輦轂,恭守宗廟,示敵人以閒暇,慰億兆之仰望者,策之上也。大名,河朔之衝衛,或暫駐鑾輅,揚言自將,以壯軍威者,策之中也。若乃遠提師旅,親抵邊陲,北有敵兵可虞,南有中原爲慮,則曳裾之懇切,斷鞅之狂愚,臣雖不肖,恥在二賢后也。”

庚寅,北伐,以曹彬爲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崔彥進副之;米信爲西北道都部署,杜彥圭副之,以其衆出雄州;田重進爲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

戊戌,參知政事李至以疾罷爲禮部侍郎。

二月,壬子,以潘美爲雲、應、朔等州都部署,楊業副之,出雁門。

李繼遷降於遼,遼以爲定難節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繼衝爲副使。

三月,癸酉,曹彬與遼兵戰固安南,克其城。丁丑,重進破之於飛孤北。潘美自西陘人,與遼戰,又勝之,逐北至寰州;庚辰,刺史趙彥辛舉州降。彬又敗遼師於涿州東,乘勝攻其北門,辛巳,克之。潘美進圍朔州,其守將趙希贊舉城降。

遼以南京留守耶律休格當曹彬之師,以耶律色珍爲都統,率師當潘美等。遼主以親征告於陵廟山川,與太后駐軍駝羅口,趣諸部兵以爲應援;又命林牙勤德率兵守平州之海岸,以備南師。

田重進至飛狐北,遼冀州防禦使大鵬翼、康州刺史馬贇、馬軍指揮使何萬通率衆來援。重進命荊嗣出戰,一日五七合,遼師不勝,將遁去,重進遂以大軍乘之,生擒鵬冀、贇、萬通等。曹彬入涿州,遣部將李繼宣等領輕騎渡涿河,覘敵勢。乙酉,遼將率衆來攻,繼宣擊破之。丁亥,潘美轉攻應州,其守將舉城將。

司門員外郎王延範與祕書丞陸坦、戎城縣主簿田辯、術士劉昂,坐謀不軌棄市。

庚寅,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岐國公陳洪進卒。

田重進圍飛狐,令大鵬翼至城下諭其守將馬步都指揮使呂行德等;辛卯,行德與副都指揮使張繼從、馬軍都指揮使劉知進舉城降。詔升其縣爲飛狐軍。重進又圍靈丘,丙申,其守將步軍都指揮使穆超舉城降。

是月,始用士人爲司理判官。

詔權停貢舉。

夏,四月,己亥朔,遼主次南京北郊。

辛亥,潘美克雲州。壬寅,米信大破遼師於新城。

丁未,以駕部員外郎樑裔知應州,監察御史張利涉知朔州,右贊善大夫馬務成同知寰州。

己酉,田重進又破遼師于飛狐北,殺其二將。

壬子,命左拾遺張舒同知雲州。

乙卯,田重進至蔚州,左右都押衙李存璋、許彥欽等殺其節度使蕭默哩,執監城使耿紹忠,舉城降。以崇儀使魏震知蔚州。遼援兵大至,重進軍與遼師轉戰,時軍較五輩,其四悉已戰死,至大嶺,惟荊嗣力鬥,遼師始卻,遂定蔚州。是役也,邊民之驍勇者競團結以禦敵,或夜入城壘,斬取首級來歸。帝聞而嘉之,曰:“此等生長邊陲,閒習戰鬥,若明立賞格,必大有應募者。”乃下詔,募民“有能糾合應援王師者,資以糧食,假以兵甲,擒酋豪者,隨職名高下補署。獲生口者,人賞錢五千,得首級者三千;馬上等十千,中七千,下五千。平幽州後,願在軍者,優與存錄,願歸農者,給復三年。”自是應募者益衆。

初,曹彬與諸將入辭,帝謂彬曰:“潘美之師,但令先趨雲、應,卿等以十餘萬衆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毋貪小利以要敵。敵聞大兵至,必萃勁兵於幽州,兵既聚,則不暇爲援于山後矣。”既而潘美先下寰、朔、雲、應等州,田重進又取飛狐、靈丘、蔚州,多得山後要害之地,而彬等亦連收新城、固安,下涿州,兵勢大振。每捷奏至,帝頗訝彬進軍之速,且憂契丹斷糧道。彬至涿州,遼南京留守耶律休格以兵少不出戰,夜則令輕騎掠單弱以脅餘衆,晝則以精銳張其勢,設伏林莽,絕我糧道。彬留十餘日,食盡,乃退師雄州以援供饋。帝聞之大駭,曰:“豈有敵人在前,而卻軍以援芻粟乎?何失策之甚也!”亟遣使止之,令“勿復前,引師緣白溝河與米信軍接,按兵蓄銳以張西師之勢。待美等盡略山後之地,會重進東下趨幽州,與彬、信合,以全師制敵,必勝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