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宋史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大綱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張鑑 姚坦 索湘 宋太初 盧之翰 鄭文寶 王子輿 劉綜 卞袞 許驤 裴莊 牛冕(張適附) 欒崇吉 袁逢吉 韓國華 何蒙 慎知禮(子從吉)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張鑑,字德明,瀛州團練使藏英之孫。父裔,以蔭補供奉官。鑑本將家,幼能嗜學,入衛州霖落山肄業,凡十餘年。太平興國三年,擢進士第,釋褐大理評事、監泰州紫墟榷務。升朝,爲太子右贊善大夫、知婺州,就遷著作郎。還,拜監察御史。奉詔決獄江左,頗雪冤滯。歷殿中侍御史。

會命曹彬等進討幽州,問羣臣以方略,鑑上疏極言不可。論者以鑑燕人,沮議非忠也,太宗置不問。與趙延進同掌左藏,延進恃恩逾規,鑑廷奏之。有旨罷延進,以鑑判三司度支、憑由催欠司。時三部各置憑由催欠,鑑請併爲一,從之。王明、李惟清薦其能,用爲江南轉運使。本部有大姓爲民患者,鑑以名聞。太宗盡令部送魁首及妻子赴闕,以三班職名羈縻之,江左震肅。又建議割瑞州清江、吉州新淦、袁州新喻三縣置臨江軍,時以爲便。召還,特被慰獎。梓州符昭願驕僣不法,即以鑑代之。遷刑部員外郎、判大理寺,遷屯田郎中、判三司都催欠司,改都勾院,擢拜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封駁司,又掌三班。上言供奉官以下不考校殿最,恐無沮勸,即詔鑑兼磨勘職。改三司爲左右計,分天下爲十道,鑑奏其非便。未幾,果復舊。

淳化中,盜起西蜀,王繼恩討平之,而御軍無政,其下恃功暴橫。益州張詠密奏,請命近臣分屯師旅,即遣鑑與西京作坊使馮守規偕往。召對後苑門,面授方略。鑑曰:"益部新復,軍旅不和,若聞使命驟至,易其戎伍,慮或猜懼,變生不測。請假臣安撫之名。"太宗稱善。鑑至蜀,繼恩猶偃蹇,不意朝廷聞其縱肆。鑑之行,付以空名宣頭及廷臣數人,鑑與詠即遣部戍卒出境,繼恩麾下使臣亦多遣東還,督繼恩輩分路討捕殘寇,而鑑等招輯反側。事平歸朝,未至,拜左諫議大夫、戶部使。

會五路進兵討西夏,令鑑乘傳往環州,與李繼隆議護送芻糧入靈州。及還,上疏曰:

關輔之民,數年以來,並有科役,畜產蕩盡,室廬頓空。加以浦洛之行,曾經剽劫。原州之役,又致遷延。非獨令之弗從,實緣力所不逮。況復先棄糧草,見今逐處追科,本戶稅租,互遣他州送納,往返千里,費耗十倍,愁苦怨嘆,充塞路岐,自春徂冬,曾無暫息,餱糧乏絕,力用殫窮。顧此疲羸,尤堪軫恤。今若復有差率,益流致亡,縱令驅迫,必恐撓潰。願陛下特垂詔旨,無使重勞,因茲首春,俾務東作。

況靈州一方,僻居絕塞,雖西陲之舊地,實中夏之蠹區。竭物力以供須,困甲兵而援送,蕭然空壘,祗益外虞。不若以賜繼遷,使懷恩奉籍,稍息飛輓之役。事當深慮,理要預防。若待川決而後防,火熾而方戢,則焚溺之患深矣,雖欲拯救,其可得乎?

尋詔鑑專督軍糧,以軍興法從事,饋運頗集。

真宗即位,遷給事中、使如故。鹹平初,改工部侍郎、出知廣州。居二年,民條其政績上請刻石。三年,移知朗州。溪洞羣蠻數寇擾,鑑召酋豪,諭以威信,皆俯伏聽命。

初,鑑在南海,李夷庚爲通判,謝德權爲巡檢,皆與之不協。二人密言鑑以貲付海賈,往來貿市,故徙小郡。至是,鑑自陳有親故謫瓊州,每以奉米附商舶寄贍之,又言夷庚、德權憸人貪兇之狀,上意稍釋。召還,以疾徙知相州。有芝草生於監牧之室,鑑表其祥異,以爲河朔弭兵款附之兆。優詔答之。景德初,卒,年五十八。子士廉爲殿中丞,士宗太子洗馬,士程屯田員外郎。

姚坦,字明白,曹州濟陰人。開寶中,以《尚書》擢第,調補將陵尉。歷隰州推官、將作監丞、知潯州。太平興國三年召還,爲著作佐郎、通判唐州。

八年,諸王出閣,詔給、諫以上,於朝班中舉年五十以上、通經有文行者,以備宮僚,乃以戶部員外郎王適、監察御史趙齊爲衛王府諮議,左贊善大夫戴玄爲本府翊善。水部員外郎趙令圖爲廣平郡王府諮議,國子博士閻象爲本府翊善。又以起居舍人楊可法、國子博士楊幼英、左贊善大夫杜新及坦併爲皇子翊善,國子博士邢昺爲諸王府侍講,坦仍賜緋魚。太宗召適等謂曰:"諸子生長深宮,未知世務,必資良士贊導,使日聞忠孝之道。汝等皆朕所慎簡,各宜勉之。"坦歷殿中丞、倉部員外郎,賜金紫。遷本曹郎中,轉考功,仍爲益王府翊善。

坦性木強固滯。王嘗於邸中爲假山,費數百萬,既成,召賓僚樂飲,置酒共觀之。坦獨俯首,王強使視之,曰:"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王驚問故,坦曰:"在田舍時,見州縣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縣鞭笞,流血被體。此假山皆民租稅所爲,非血山而何?"是時太宗亦爲假山,聞而毀之。

王少佚豫,坦即醜詆,王頗鄙其爲人。自是坦每暴揚其事,上嘗誡之曰:"元傑知書好學,亦足爲賢王矣。少不中節,亦須婉辭規諷,況無大故而詆訐之,豈裨贊之道邪?"頃之,左右乃教王詐稱疾不朝。太宗日使視疾,逾月不瘳,甚憂之,召王乳母問狀,乳母曰:"王本無疾,徒以姚坦檢束,居常不得自便,王不樂,故成疾。"上怒曰:"吾選端士,輔王爲善。王不能用其諫,而又詐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爾輩爲之謀耳。"因命捽至後苑,杖之數十。召坦慰諭曰:"卿居王宮,能以正爲羣小所疾,大爲不易。卿但如是,勿慮讒間,朕必不聽。"王薨,改衛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他日因事得對,上以其舊人,召升殿與語。坦言及故府,意短諸王而稱己之敢言。坦退,上謂侍臣曰:"坦在宮邸,不能以正理誨諭,事有微失,即從而揚之,此賣直取名耳。"

景德初,求補郡,俾知鄧州。轉運使表其治狀,詔嘉獎之。大中祥符初,復知光州。二年,卒,年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