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香菱學詩》優質課教學設計大綱

九年級上冊《香菱學詩》優質課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教學目標

九年級上冊《香菱學詩》優質課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

1.積累生字生詞,豐富語言積累。

2.瞭解《紅樓夢》的藝術成就,不斷提高古典文學修養。

 能力目標

1.討論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

2.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德育目標

學習香菱虛心好學、刻苦勤勉的求學精神,要好學、樂學,更要善學、苦學。

  教學重點

1.探究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

2.賞析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學難點

1.揣摩香菱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探討香菱學詩對我們學習語文有何幫助。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小說五步閱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瞭解作者、作品及人物形象;泛讀課文,積累詞語,整體感知;精讀課文,探究香菱學詩成功原因;賞讀課文,學習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技法;思讀課文,質疑問難,互動探究;延伸拓 展,深層反思。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翻看副冊時,只見畫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後面書雲: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這首判詞說的就是今天這篇小說的主人公——香菱。(板書文題) 多媒體播放《紅樓夢》香菱學詩片斷。

 二、資料助讀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1.關於作者

曹雪芹(約1724~1764),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號,屬滿洲正白旗。曹家從清代初年起到雪芹這一代止,是一個“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設江寧織造,這是一個財賦要職,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璽,此後父子兄弟相次繼任,一共約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間五次南巡都以江寧織造署爲行宮。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約四歲的時候,其父曹擷因與宮廷鬥爭有牽連,被免去江寧織造;過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繼位。曹滿面春女得赦宥,起用爲內務府員外郎,家道稍稍復興。到雪芹二十歲剛出頭的時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擊,從此這個“百年望族”就一敗塗地了。

勢敗家亡之後,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畫,只能靠賣畫來維持終年吃粥的上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間。雪芹唯一的兒子病死,他因傷感太甚,於這年除夕那天病逝。《紅樓夢》就是這期間寫的——他只寫了前八十回,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的。

2.《紅樓夢》簡介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要線索,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而衰的過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階級貴族集團腐朽本質及其必然沒落的歷史命運的同時,也歌頌了這個階級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隸的反抗行爲。書中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晴雯、王熙風、襲人、香毛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全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不僅鏡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現實生活圖景,而且廣泛地涉及我國古代的文化常識如官制、儀禮、建築學、醫學、音樂、繪畫等,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稱。

3.關於香菱

香菱是個苦命女子,原籍姑蘇,出身鄉宦家庭。她三歲被拐,長大後被呆霸王薛蟠買去做妾,受盡乏辱、折磨。後隨薛家進京,一直住在榮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難得有空。這一次因薛蟠外出經商,寶釵便把她帶進了大觀園給自己做伴,這使得香菱有機會接觸大觀園內許多富於才情的少女們,萌發了強烈的精神追求。後來正妻金桂一來,她的命運更爲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三、泛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結合註釋,把握文意,並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及文學常識。

多媒體顯示:

需積累的詞語:

起承轉合 以詞害意 地靈人傑 誨人不倦

挖心搜膽 精血誠聚 穿鑿 揣摩

需積累的文學常識:

建安七子 竹林七賢 王維、杜甫、李白、陸游

2.學生利用圈點勾畫法,標示出香菱學詩的幾個階段,並畫出文中表現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

 四、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多媒體顯示:

1.請概括香菱學詩的過程。

2.香菱學詩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3.黛玉給香菱指點學詩門徑時談到了哪些問題?黛玉的教學方式有何特點?

4.香菱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5.你對香菱的三首詠月詩怎麼評價?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各組選代表交流。

明確:1.香菱學詩的.過程可以有多種表達,有四分法:讀詩、悟詩、談詩、作詩;有三分法:拜黛玉爲師、品味王詩、邊讀杜詩邊寫詩;有二分法:黛玉指導讀詩、香菱練習寫詩。

2.香菱學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於香菱“苦志學詩,精血誠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資質、較高的領悟力;其次是有較好的老師指點,特別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與大觀園這個優雅、美好、潔淨的環境分不開的,環境造就人,香菱在這裏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聰明才智才得以顯露出來。

3.黛玉給香菱指點學詩門徑時主要談到四個方面的問題:重立意,不以詞害意;重內容。格調、規矩是末事;重領悟,崇尚名家方成高品位;重研究討論,方能長進。

黛玉的教學方式很獨特,她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詩‘什麼難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她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重視積累和感悟,先讀王維的詩,體會情景統一,進入詩情畫境;再讀杜甫的七律,體會“真景物,真感情”;讀李白的七絕,培養詩的個性和想象力。她強調自學,強調實踐、探究,重視能力的培養,力主創新,“只管放開膽子去做”。

4.香菱是一個精敏靈秀、悟性極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極富文學氣質,她早就想學詩了,但苦於沒有機會,只好偷空看幾首舊詩。進入大觀園後,香菱深藏內心的飢渴一下子激發出來,“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地讀起來”,甚至到了“呆”“瘋”“魔”的程度。她對王維詩的品讀,足見她的領悟力極高。

5.這是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拘一格,可從思想內容或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評論,要求不宜過高,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首隻說月兒美麗又明亮,可供觀賞。詩意淺顯,了無韻味;用詞陳腐,堆砌前人詠月辭藻;無真情實感,無新意。

第二首隻說月色很美。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跡”“隔簾”等情景烘托,較前一首有進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

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寫月,句句寫離別。她彷彿對月低吟,顧影自憐,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結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聲,卻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說對離愁這種深沉的感情的抒寫,那第一首是膚淺的,第二首是遊離的,第三首是實的,意境真切,餘韻悠長。

 五、賞讀課文,學習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師提示:曹雪芹是橫絕千古的天才,他善於運用細膩準確的語言塑造人物。《紅樓夢》中400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個個音容笑貌有別,性格鮮明獨特,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美感。人物出場入場、一顰一笑、來龍去脈、口角眉梢品頭話尾、舌尖牙縫、歌哭笑罵、正經胡調等沒有-處不是活靈活現的。

1.學生篩選描寫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並作簡短點評。

香菱面聆黛玉教誨後,於是按要求借書吟讀。“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他數次睡覺,他也不睡。”其苦心、專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讚歎。

當香菱拿到寫作詩題後,“又苦思一回作兩句詩,又捨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或坐臥不定”終得一首,因措辭不雅要求重寫,“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這段文字表現香菱構思時的專注神情,“出神”說明浮想聯翩;“摳土”說明反覆斟酌;“皺眉”說明用字不妥:“含笑”說明有了奇句,感到滿意、欣慰。

寫第三稿時,“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甚至夢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香菱的苦心、專心、用心已到了癡迷的程度。

對這樣一個一心撲在詩歌創作中的人物,作者準確描寫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變化,聯繫香菱的苦心學詩與她的悲慘身世,我們怎能不感嘆造物者的不公。這種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藝術手法,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借鑑。

2.聚焦側面描寫,體會人物形象的豐滿、生動。

學生解讀文中有關寶釵、寶玉的相關語言描寫,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如:寶釵:“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這個人定要瘋了”“可真是詩魔了”“你這誠心都通了仙了”……

寶玉:“會心處不在多,聽你說了這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

這些都是香菱苦志學詩在周圍人們心上的折光反映。側面烘托會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生動,更具體感人。

  六、思讀課文,質疑問難,互動探究

學生自由質疑,全班討論解決。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寶玉說:“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香菱)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這句話裏包含着哪些意思?

2.香菱詩的第三稿系夢中所爲一事是否有失真實?

3.塑造香菱這一藝術形象,作者傾注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課文中的黛玉有怎樣的性格特徵?如何理解這與她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主體性格的差異?

5.有人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讚歌”,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學生自由討論,積極發言,教師適時給予點撥。

教師提示:1.要聯繫香菱的資質和此前香菱的遭遇來說明,弄清寶玉對香菱的態度。

2.要聯繫香菱寫詩的全過程來看,要認識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辯證關係。看似夢中所得,實爲多次錘鍊、苦心追求的結果。

3.作者熱情謳歌了這個鍾靈毓秀的薄命女子。香菱這樣的女子,竟和極端粗陋鄙俗的薛蟠 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香菱的境遇着實讓人同情。封建社會扼殺人才的本質由此可見一斑,也體現了作者的美學觀。

4.《紅樓夢》中的黛玉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在本文中我們看到的卻是一位學識淵博、熱情大方的林姑娘,她熱情、自信,顯現出了光風霽月般的情懷。富有才情的林姑娘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讀詩、作詩,文學這片廣袤的土地可供這位寄人籬下、冰清玉潔的孤弱女子自由翱翔。她與香菱同命相憐,對香菱表現出極大的同情、熱情是自然的。

5.曹雪芹以精細的筆墨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優美動人的女性形象,如嫋娜風流的林黛玉、生性熱情剛烈的晴雯、不惜用生命證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等。和封建社會蔑視女子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的新思想.熱情讚頌了女子的才藝德行,提倡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鬥爭精神,冗分體現了曹雪斤反對封建倫埋綱常的超人能勇氣和遠曲子卓總值。

  七、延伸閱讀、探究思考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林黛玉指導香菱學詩這情節,《紅樓夢》體現了曹雪芹怎樣的詩歌創作思想?香菱學詩對我們學習語文有何啓示?

學生各抒己見。

生1:要多讀;黛玉讓香菱讀王維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絕一二百首,由此可見誦讀是學詩的根基,是提高鑑賞力的根本途徑。

生2:學一流的詩。“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王維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絕第一,學一流的詩,學不到一流可成二流,因此我們平時閱讀也要精選文質兼美的作品,這對於陶冶情操、培養純正的文學趣味是有益的。

生3:大膽創作,敢於想象。大膽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煥發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生4:香菱學詩給我的啓示有五點:①要有自信,樹立學習的信心。語文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應有打一場長期仗的心理準備,要自信;②做學習的有心人,提高學習興趣,讓自己學習的每一分鐘都有所獲;③要重誦讀、理解、感悟,多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④轉益多師,不恥下問;⑤勤於實踐,不怕失敗。香菱三易其稿,終成精品。我們平時寫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

教師鼓勵學生聯繫自身閱讀和寫作實踐總結一點經驗和教訓,言之有理即可。

 八、課堂小結

香菱學詩,意趣無窮,印證了古已有之的治學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懸想”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頓悟”階段:“衆裏尋他幹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從懸想到苦索到頓悟,曹雪芹爲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學詩的借鑑,更是做人成大事業大學問的捷徑。本文帶給我們的東西是值得反覆玩味、終生思考的。

 九、佈置作業

1.整理課上發言,寫一篇題目爲“香菱學詩的啓示”的文章。

2.填空。

(1)《_____》不僅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作品,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

(2)《_____》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它深刻挖掘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成功塑造了起義英雄的形象。

(3)《_____》是我國傑出的浪漫主義的神話小說,在它幻想的情節中,交織着深刻的現實內容。

(4)《_____》是我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高峯的標誌,它寫出了四大家族的由盛而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

 板書設計

好 ○學

香樂學 香菱

菱善詩善――――詩

苦黛玉

○教

 教學後記

討論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主題思想,提高文學鑑賞能力。學習香菱虛心好學、刻苦勤勉的求學精神,要好學、樂學,更要善學、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