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在牛肚子裏旅行》優質教學設計(有反思)大綱

《在牛肚子裏旅行》優質教學設計(有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教學目標】

《在牛肚子裏旅行》優質教學設計(有反思)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蟋、蟀、嚼、貯、咽、蹭”理解相關詞語。重點指導書寫、識記“蟀、嚼”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把握“覺”、“藏”、“嚼”、“骨”等多音字的讀音。

3、通過口語練習,讓學生了解紅頭在牛肚子裏旅行的原因和過程的同時,獲得語言概括能力的培養。

4、通過讀文,初步瞭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

5、培養學生遇事冷靜,相互幫助的處事哲理。

  【教學重點】

結合文本理解紅頭在牛肚子裏旅行的過程。

 【教學難點】

通過口語練習,鍛鍊學生的口語概括能力。

 【教學用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外出旅行嗎?哪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去過的地方,旅行後有何感受?(指名說)

師:同學們去過的地方可真多,可謂是見多識廣。今天吳老師也帶着同學們去一個神祕的地方旅行,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第29課。

 二、揭題

1、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理解、區分“旅遊”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處行走。旅遊重在“遊”,主要指觀光、遊玩。)

3、引導學生在讀課題後質疑:讀完課題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指名說。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誰在牛肚子裏旅行?爲什麼會在牛肚子裏旅行?怎樣在牛肚子裏旅行?)

4、指名說說是誰在牛肚子裏旅行的?(是小蟋蟀紅頭在牛肚子裏旅行的)結合圖片指名讓學生寫寫“蟋蟀”,並說說識記方法。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共同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另外兩個問題。

 三、學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快速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地把課文看一遍,然後說說哪些小節講到了這兩個問題。

2、指名說說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節講紅頭到牛肚子裏旅行的原因,8——20小節講紅頭在牛肚子裏旅行的過程。)

過渡語: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下面我們先來探討紅頭到牛肚子裏旅行的原因。

(二)創設情境,探究原因。

1、請三名學生表演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發現問題。(指名說說自己發現的問題)

2、學習多音字“藏”。

課件出示多音字“藏”,指導學生從動、名詞上區分其讀音。(名詞讀zàng 動詞讀cáng)

3、探究原因。

同桌進行口語練習(用課件出示“因爲 ,所以 ”的句式,讓學生說說紅頭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過渡語:對於紅頭來說,這次旅行純屬意外。紅頭是怎樣進行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們一起合作朗讀課文的8——20小節。

(三)再讀課文,瞭解旅行過程。

1、提出合作讀書的要求:

(1)女同學讀紅頭說的話,男同學讀青頭說的話,老師讀旁白。

(2)邊讀邊思考: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2、全班交流學習收穫。

(1)課件出示多音字,學習多音字,相機指導書寫“嚼”,指導理解相關詞語。

(2)指名說說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A、指名說。

B、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相關內容:

(3)口語練習:由於得到青頭的幫助,紅頭順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裏的旅行。紅頭的旅行路線是怎樣的?請與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練習。

紅頭從 走到 ,又從 來到了 。最後,在牛 的時候,隨着 。

(過渡語:牛到底有幾個胃?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

(4)指名結合畫面內容完成以下口語練習。

牛共有 胃,前 ,只有 。

 四、歸納小結

1、初步瞭解科普童話小品的文學體裁。

師:課文用童話的形式,通過紅頭在牛肚子旅行的經歷,向我們介紹了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這樣的體裁就是科普童話小品。

2、概括分析,明曉事理。

紅頭在牛肚子裏的旅行可以說是一次意外,如果沒有得到青頭的幫助,它也不可能順利地從牛肚子裏出來。從他們身上你看到了什麼?有何感悟?(預設學生的回答:相互幫助,團結友愛,遇事冷靜不慌張)

是啊。不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事,都不能緊張,一定要發揮聰明才智,冷靜處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學會互相幫忙,共同解決困難。請記住:團結就是力量。

  板書:

29、在牛肚子裏旅行

原因:捉迷藏——躲在草叢中——被牛吃到肚子裏(意外) 遇事冷靜不慌張

(大吼一聲) 團結互助定成功

過程:第一個胃——第二個胃——牛嘴裏——出來

 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後,感覺要比上《南極風光》一課輕鬆得多。之所以會有這種輕鬆的感覺,全歸功於白老師的精心指導。課前,白老師特意提醒我:要注意處理好教學環節,一定要結合文本進行口語訓練,預設前要結合學生的知識點·····可以說,白老師的一席話讓我明確了這節課的教學方向與思路,因此纔會有如此些許的進步。但仍有諸多不足:如各環節之間的過渡不夠自然,教師說得太多,學生說得太少,對學生進行的語言訓練活動量不足,忽略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直接對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