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第15課《玩出了名堂》說課稿

三年級第15課《玩出了名堂》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一、說教材

三年級第15課《玩出了名堂》說課稿

首先談談教材,《玩出了名堂》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組繼《花鐘》、《蜜蜂》之後又一篇以“細心觀察”爲專題的敘事性文章。本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鏡片,之後,做成放大鏡,接着,做出顯微鏡,最終發現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課文語言表達準確而又生動活潑。全文貫穿一個“玩”字,字裏行間滲透着創新思維的要素,即:興趣、耐心、觀察、思考。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這篇課文的內容和中年級階段的閱讀要求,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抓住3~4自然段,瞭解列文虎克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2、能力目標:結合自己的活動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

3、情感目標: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其中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還可以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爲教學重點。)

三、說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也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藉。新課程標準就閱讀要求我們做到: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嘗試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學會精讀。爲此,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法:品詞析句法、朗讀感悟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讀寫結合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閱讀培植學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主要運用了以下學法:自讀自悟法、換位思考法,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體驗語文情感,豐富語文的積累。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將教法、學法充分利用,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程序我從以下方面着手:

(一) 質疑導入,激活情感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上課伊始,我通過課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相機板書:鏡片、放大鏡、顯微鏡、微生物。孔夫子主張“每事問”,韓愈提倡“再思”,都倡導有疑而多問,多動腦筋的積極治學態度。所以,接下來我順勢發問:你還想知道什麼?還想弄清楚哪些問題?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正是“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於是,我將學生們的質疑藉助多媒體進行總結(課件展示),這樣就明確了學習目標,由學生把問題提出來,又把問題還給他們,讓他們帶着問題去閱讀,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

(二)研讀課文,自主探究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帶着學習目標,按課文的敘述順序進行自讀自悟,抓住重點語句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互相議一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求異思維。

(三)課件輔助,重點突破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給教師提出一個要求:“一切事物都應當儘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這種要求對於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玩放大鏡、顯微鏡來講尤爲重要,因爲放大鏡、顯微鏡的用途抽象、離實際生活較遠。他製成的放大鏡下的物體是什麼樣的?顯微鏡下的水裏都有什麼?顯微鏡有哪些用途?學生只是一頭霧水,所以在全班交流時,我就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把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直觀,一切困難迎刃而解。

全班同學在交流列文虎克怎樣玩鏡片時,當說到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我便出示了文字: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厚、薄”談體會,帶着自己的體會讀這句話,心中一個“有耐心、非常會玩”的列文虎克浮現眼前。有了這樣的感受,讓學生換位思考,我問同學們:如果你有一個放大鏡,會用來做什麼?學生馬上會聯繫生活實際,想象放大鏡的用途。這時我出示放大鏡下的地圖和蜜蜂(課件展示),當圖片展示出來時,同學們不約而同的驚歎“哇!”

放大鏡的神奇之處就在同學們的哇聲中定格在腦海裏。接着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列文虎克,當親手用自己做成的放大鏡進行觀察,心情會怎樣?再把激動、興奮的心情帶到朗讀中去(課件展示)。

在體會列文虎克是怎樣玩放大鏡時,讓學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用筆出有關的句子。引導學生談閱讀的體會,抓重點詞句(課件展示),“想,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試”,感受列文虎克是怎樣在玩中發明顯微鏡的,認識到他的奇思妙想、大膽嘗試、善於思考、勤於動手。接着學生讀文本就知道他是怎樣來玩顯微鏡的,即觀察水和牙齒。用顯微鏡觀察水到底能看到什麼?這是比較抽象的,至於微生物世界,學生更是茫茫然,我同樣採用了直觀教學,播放顯微鏡下水的動畫短片(課件展示),學生立刻被眼前的畫面所吸引,認識了肉眼所看不到的微生物世界,感受到列文虎克的功勞之大,玩的名堂之大。那麼,顯微鏡有哪些用途呢?我則準備了兩個實際生活應用的圖片(課件展示),讓學生通過直接感觀,體會顯微鏡在生活中的作用,對列文虎克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至此,通過直觀的多媒體教學使本節課重點突出,學生的疑惑在短時間內猛然解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談從中受到的啓發就水到渠成了。

(四)受到啓發,拓展延伸

在學完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以後,我引導學生回顧了玩的整個過程,一步步玩出的名堂越來越大。接發問:他爲什麼能獲得成功?爲了更好地創設情境讓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組織詞語,我出示句子(課件展示),讓學生暢談從列文虎克身上受到的啓發,從而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難點。

當學生明白了正是由於列文虎克善於思考、勤於動手、堅持不懈,最終玩出了名堂。從而把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具有這些科學精神和思維的科學家還有很多,你知道都有誰嗎?同學們紛紛發言。然後引入生活中,平時我們玩中只要善於思考、勤於動手,也會有新的發現。最後佈置小練筆,寫玩中的發現或收穫。從而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體現了大語文觀。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一節的板書設計,我緊扣列文虎克一步一步不斷玩出的名堂設計了一個階梯形狀的板書,並用省略號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樓梯下是支撐這些偉大發明的精神支柱,既突出了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發明創造,永攀高峯。又蘊含着科學精神是人類一切創造發明的源泉,是做人做事、處人處事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