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蘇教版第二冊語文《放小鳥》評課

蘇教版第二冊語文《放小鳥》評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9K 次

  《放小鳥》評課之一

一、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

蘇教版第二冊語文《放小鳥》評課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事情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吳瓊恬老師的課,充分反映了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都能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點燃了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語言。

古希臘生物學家、散文家普羅戈曾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兒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躍,教師給學生插上那一雙雙想象的翅膀,在知識藍天中展翅高飛。老師讓學生當翻譯家,充分引導學生看圖後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思、去說,給予他們思維與說話的機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名動物語言的翻譯家。她的課,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將思維與語言得到了同步發展,想到什麼說什麼,並且能把所想的內容清楚地說出來。

三、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他們的所想、所感,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老師注重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從正面加以引導。如“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語言卻蘊涵着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不顯得那麼生硬,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閱讀教學中,老師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能照顧暫差生;對於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吳教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對於膽小的學生老師給予他們鼓勵、膽量,對於答錯問題的學生給予方法、尊嚴,對於積極發表見解的學生給予熱情、成功,整節課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四、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本文通過敘寫小作者放小鳥的經過以及當時的心情,從而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課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歡小鳥,但他爲了小鳥生活地更加幸福快樂,毅然把小鳥放了。與此同時,他的這一舉動使自己高興,小鳥高興,小鳥的媽媽也高興,說明我們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別人。對於學生來說,從這篇課文中悟出了一個道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對於教師來說,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課文讓學生受到了薰陶、感染與教育。

  《放小鳥》評課之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青年教師:

在這乍暖還寒的春日,我們相聚在阜寧實小,進行同課異構、有效教學的展評活動,意義非凡。因爲今年是鹽城市教育局推進有效教學的第二年,是攻堅年。我來自教學一線,非常高興和大家分享我聽課的一些體會。

今天上午的四節課上的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放小鳥》,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優美散文,貼近兒童生活。上課的四位青年教師聲音甜美,基本功紮實,教態親切自然,或激情洋溢,或從容淡定,或樸實平和,帶着新課程的理念,爲我們演繹了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語文課。

四位青年教師執教的都是第二課時,她們在字詞教學等內容及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有自己個性化的處理,此外,有許多設計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我覺得這四節課亮點很多,這裏主要講四點:

一、 正確解讀文本,突出教材重難點

昨天上午,張海峯主任評課時說:“怎麼教,是方法問題;教什麼,是方向性的問題。”這節課教什麼?教的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縱觀這四節課,四位老師都很清楚。《放小鳥》一文敘述了“我”得到小鳥,然後養小鳥,最後放小鳥的過程,“我”的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由得到小鳥的高興到小鳥一動不動時的着急,再到放小鳥後的高興。四位老師將這兩條線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慢慢推進,引導學生領會文章表達的感情。小男孩把小鳥關進籠子,是因爲喜愛它,想把它留在身邊;把小鳥放回大自然,讓它自由快樂地生活,這纔是真正的愛鳥。這就是課文的中心,四位老師把握得都很準確。

二、 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四位老師都很清楚:他們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知識經驗少,注意力集中的持續時間短,以有意注意爲主。許多班可能是第一次到大禮堂裏來上課,有陌生感。這四位老師都能以親切的面容、激勵的語言來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採取豐富的教學形式,精心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在上午的四節課中隨處可見。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鳥媽媽找小鳥,那聲音聽起來是多麼焦急呀!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四位老師在教學這一段時,都注重了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體會鳥媽媽和小鳥之間的深情。劉樹華老師、吳素紅老師、孫豔蓮老師讓學生聽鳥的叫聲,在急切的呼喚聲中,老師再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繪情境,讓學生體會鳥媽媽和小鳥之間的深情。孫老師還通過情真意切的表演,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翟素琴老師是以《小夜曲》的音樂營造一種氛圍,引導學生三讀“那聲音聽起來是多麼焦急呀”。

情境創設在這一節課中還有很多,比如:翟素琴老師在板書中形象地用籠子關小鳥,再打開籠子放小鳥,很吸引學生。課的最後,讓學生根據課文動畫配音,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孫豔蓮老師在課的最後讓學生欣賞鳥兒在大自然裏生活的場景,非常有趣。這段視頻直觀形象,是語言描繪所不能達到的,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就是鳥兒的家園,鳥兒的快樂就是我們的快樂。

“入境始與親”,將學生帶入精心創設的情境,不但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而且能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文字中蘊含的感情。學生的思維一旦打開,智慧碰撞、共享,就會使課堂呈現別樣的精彩!

三、 注重朗讀感悟,體現語文本真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思考,去感悟,並通過朗讀將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這四位老師做得都很到位。尤其是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朗讀,讀得充分,讀得紮實,也讀出了感情。多種形式的讀讀出了層次,激發了學生內心深處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喚起學生純真的童心。

課文中需要重點去朗讀感悟的點主要有:

1、“姑媽送我一隻小鳥,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非常可愛。”通過讀讓學生感受小鳥的樣子美,體會小男孩對小鳥的喜愛之情。

2、“我把它關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不動。我很着急,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體會小男孩的擔心、焦急,這也是愛鳥的表現。

3、“我擡頭望去,原來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

這裏,四位老師都精心創設了情境,指導感情朗讀,體會:小鳥在思念着媽媽,媽媽也在聲聲呼喚着孩子,母子情深。這爲以後放飛小鳥做好心理鋪墊。

另外,重視老師的範讀,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很重要。翟素琴老師在學習第一節時,一學生唱讀後,老師範讀,再讓這個學生讀,學生就有了明顯的進步。劉樹華老師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是用深情並茂的範讀,將學生帶進那種情感氛圍。

四、引導觀察想象,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古希臘散文家普羅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兒童的想象力最豐富。四位老師都能扣住文本中“空白”的地方,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鳥媽媽找孩子來了的時候,四位老師都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隻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聽到媽媽在叫喚,你會說什麼,媽媽會說什麼?學生的情緒被激發了,“媽媽,我想你!”“媽媽,你不要來,他們會捉你的。”“媽媽,快來救我!”……這些想象觸及了學生的情感世界,保護弱小,珍愛生命,維繫親情,這是童心中閃光的金子。保護鳥類、愛護自然的意識,自然就萌發了。

這樣的說話訓練還有,在小男孩放飛小鳥之後,小鳥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四位老師都作了挖掘。吳素紅老師在學生感知了文中小鳥的可愛之後,出示了另一幅小鳥的圖,讓學生模仿課文中有關小鳥的外形描寫,觀察說話,讓學生學以致用。這些想象訓練不僅豐厚了文本,而且在提高學生思維、表達能力的同時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除了上面講的這四點以外,這四節課還有許多精彩的瞬間,呈現了細節之美,讓人眼前一亮。吳素紅老師以“這是一隻

的小鳥”貫穿全課教學,先是美麗、可愛的,然後是憂傷、可憐的,最後是自由、快樂的,思路很清晰,設計很很獨特。劉樹華老師指導寫字很細。她在課上重點指導了“常”和“找”的寫法:“常”,上緊下鬆,小字頭的豎和巾字的豎要在同一條線上;“找”先寫提手旁,右邊的橫注意避讓,斜鉤要寫舒展一些。在低年級,平時就要像這樣面向全體地細緻地進行寫字指導,學生的字才能寫得工整美觀。還有,口令語言在低年級的組織教學中效果非常好。比如:翟素琴老師在複習詞語時開火車的口令,師:“火車誰來開?”生:“我來開!”師:“請你開。”孫豔蓮老師在課中讓學生捧起書來讀,說:“我們一起來讀書!”生:“書本微微向外斜。”這些口令不僅有趣,而且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總之,這四節課給了我們很多啓發,值得借鑑的地方很多。

這幾節課結束了,而我們的思考還沒有結束:如何在常態課上,追求教學的有效紮實,有待於我們的進一步研究、實踐。一個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遊刃有餘的駕馭能力要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修煉,不斷提升。

以上就是我的聽課體會,不當之處,請多包涵。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