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兒》教學設計9

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兒》教學設計9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一年級語文下冊《雨點兒》教學設計9
【設計一】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聽雨聲,談談對雨的瞭解
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課文讀通,在檢查反饋中請學生自主談談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並及時糾正字音。
三、隨文識字讀文(課件展示生字)
  如:由“數 清”兩生字引出新詞“數不清”課文中說什麼數不清?在修改板畫後聯繫生活說說還有什麼東西是數不清的?以同樣的方法落實對“飄落”一詞的理解。接着請學生把帶有這3個生字詞的句子從課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通過播放課件(下雨的情景)引導學生讀好此句。
  師:這數不清的雨點裏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他們在半空中見面了。認讀:半 空。誰在問誰,怎麼問的? 你要到哪裏去?
  師: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是怎樣回答的? 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由詞到句結合圖片與音響效果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完成朗讀指導。繼而學習第5節。)
  ……
四、激情談話,迴歸整體
  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麼呢?現在讓我們帶着對雨點兒的喜愛或者感謝把全文讀給同桌好朋友聽,推薦一生展示性讀。
五、習字:方 半
六、拓展
  給家裏的花草澆澆水。
【設計意圖與癥結】
  低年級的閱讀任務是識字、學詞、讀通、讀順、讀好課文並且注意積累語言。以自讀課文,交流讀後知道什麼爲起點,試圖在教學過程中,把識字、學詞、讀句、讀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先讓學生認識“數”和“清”,再學詞“數不清”,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讀,在句子中瞭解“數不清”的意思,最後請學生說說你還知道什麼數不清?這樣做既避免了逐句串講串問,不分主次地繁瑣地進行詞句分析,也避免了小和尚唸經似的一遍一遍呆讀。從整體感知出發,又以迴歸整體結束,試圖在第一課時教學上有所突破。
  但實際效果卻不如人所願:
  1、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訓練脫節:
    隨文識字,字詞學得較爲紮實,但在沒有主問題的情況下以字詞教學爲中心學文,跳來跳去,使情感線索支離破碎。學生沒有很好地進入情境,自然缺乏閱讀激情,再加之估計過高,預設不全,當堂出現非常規狀況(如讀不到位)便束手無策。
  2、教學流程的設計飽和封閉:
    爲使自己能在課堂上出彩,精心設計了較多環節,如“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麼呢?現在讓我們帶着對雨點兒的喜愛或者感謝把全文讀給同桌好朋友聽,推薦一生展示性讀”等,在大部分學生的朗讀還停留在蒼白無力的狀況下,不切實際地讓學生賞讀,教學走進了“重預設、輕生成” 的誤區。
【設計二】
  第二課時(設計1)
〖課前特別準備〗教師當雲彩姐姐 學生自願選擇做大、小雨點(貼在額頭)
〖課前談話〗
  你們叫我什麼?現在又可以叫我什麼?我問:大雨點,你叫什麼名字?這位小雨點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雨點兒》。
一、複習字詞,導入新課
  你瞧,不僅我們喜歡和雨點兒做朋友,生字寶寶也喜歡和雨點兒在一起。這裏有7個雨點兒,叫叫他們的名字。瞧,雨點們忙着爲花兒、草兒澆水去了。
二、學習第一節
  師:小花、小草可有意見了:7個雨點兒哪兒夠呀!他們期盼着有更多的雨點兒降臨到他們身上。別急!雷公公知道花草們的心思催雨點兒趕快出來。(課件)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小花、小草可高興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教師範讀,大家比比誰讀出的雨點兒多。來,大家伸出小手來做做雨點飄落的動作。(真輕呀,一邊讀一邊做)
三、品讀3~5節
  1、師:這數不清的雨點裏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他們在半空中見面後說起話來了,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去讀讀他們說的話,打開書本105頁。(學生自讀)
  2、(播放對讀錄音),你聽後知道了什麼?唉,真巧,你也喜歡做大雨點兒,你也來讀讀大雨點說的話吧!哪位“小雨點”來和他對話?
    師:大雨點兒你回答吧!(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小雨點兒,你願意去那有花有草的地方嗎?但我在你的朗讀裏面感覺不到你真的很情願,再試試看。學生齊讀。下面同桌兩個雨點一問一答。
  3、想象說話:(播放雨聲)雨點兒來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如果你就是這其中的一棵花、草,你現在感覺如何?我們來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師:那沒花沒草的地方又怎樣了呢?(課件動態展示)
    教師描述:這兒原來是光禿禿的黃土地。大雨點兒紛紛跑來了,漸漸地雨停了,雨過天晴,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裝,哇,真美呀!說能往下說:
    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
    小花從————————————。
    小草從————————————。
    誰能說說,還看到了什麼?
    師:雨後的景色多美呀,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最後一節。
 四、總結提升
  那麼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大自然裏的花、草、樹木、大地,你會對雨點兒說什麼呢?
五、習字:方 半
六、拓展導行
  花草樹木離不開雨點,雨點兒也因此忙碌了許多,聽雨點兒又在和新朋友對話了,指名讀、 齊讀小詩《滴答》,導行:爲家裏的花草澆澆水。
【設計意圖與癥結】
  針對前一個設計:“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訓練脫節”及“教學流程的設計飽和封閉”等情況,我斷然地捨去了部分環節,重定了課時。根據“要在語言訓練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內驅力”等理念,我把教學重點落在始終讓學生寓於“雨點兒”的角色中,體味着自己給花草、大地帶來的驚喜,讓真情在朗讀中得以自然流入。學生以自願選擇喜歡的大、小雨點(小貼圖)進場,我成了“雲彩姐姐”。這個簡單的舉措,竟然獲得了學生的極大參與熱情。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後還要向我討“雨點兒”。課前簡單對話,學生倍感新奇與親切 “大雨點兒,你好!能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嗎?這位小雨點兒,你呢?”導入十分自然。在動人的“雨”的故事中,學生投入地傾聽、想象,盡情地朗讀,我真切地意識到情境教學的優勢。“學生多喜歡聽故事。”爲使情感訓練與語言文字訓練有機結合,在指導讀文時,我隨機把課後練習挪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看着“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說出
  小花從————————————。
  小草從————————————。
  如有學生這樣說:小草慢慢地從泥土裏鑽出來了。小蜜蜂忙着從遠處飛來採蜜呢!……學生的鑽研與感悟熱情,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整堂課下來,除了教學時間較緊外,進展明顯。但最大問題還是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讀好對話?一冊學生以讀拼音爲主過渡到讀通長句,再由長句延伸到這類長篇幅的課文,對文中角色情感基調把握不準,朗讀情況很難定位,加之自己在課前預設不詳,較難在短時間內引導到位,費時費力不見成效。此時我更明白了 “備學生與課堂調控”的重要性,我決定在這一塊設計多種預設方案。
【設計三】
  第二課時(設計2)
〖重點〗
  品讀2~4節
  師:這數不清的雨點兒裏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出示圖片),瞧,這就是其中一個大雨點,那就是其中一位可愛的小雨點。大雨點看見小雨點匆匆忙忙地從他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着,小雨點呢?笑眯眯地回答着。他們在問什麼,答什麼呢?讓我們到課本中找找答案吧。(生自讀自找)
  學生朗讀情況與引導對策預設:
  1、大部分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沒有體現出大雨點的好奇與小雨點的高興,怎麼辦?
〖對策〗
  師:小朋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老師也找到了。夏老師也很想讀一讀,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師朗讀對話。(故意讀得一字一頓,很認真但較爲平淡)
  師:剛纔,老師讀了他們的對話,小朋友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學生中有說“好”的,但更多的說“不好”)
  師:(故作驚訝):剛纔,老師讀得正確嗎?(學生回答:正確)認真嗎?(學生回答:認真)那爲什麼還有那麼多小朋友認爲老師讀得不好?你們能不能給我出出主意呢?(學生回答:不熟練 沒有驚奇與高興的樣子)
  師:那,你們練得熟練些,等會兒給我做示範,好嗎?
  學生同桌合作準備後彙報交流,指出老師剛纔朗讀中的不足,併爲教師範讀,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2、一部分學生朗讀較爲到位,另一部分缺少點“火候”,怎麼辦?
〖對策〗
  師:小朋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誰來當一回大雨點或小雨點說一說?(師有意請一位朗讀高水平同學與一位中等水平同學上臺合作示範)
  師:現在讓我們用掌聲對這兩位小朋友的朗讀進行評價。(學生拍手)
  師:現在讓我來採訪這位獲勝同學,你爲什麼這樣讀?(生談理由)
  師:不僅讀得好,說得也很有道理,讓我們都來學學他讀書的樣子!(生齊讀)誰有勇氣超過他?(氣氛活躍,以生帶生)
  師:可是這位同學可着急了?誰能幫幫他?(生說理並示範)再請那位小朋友試讀。哇,進步真明顯,現在讓我們同桌合作讀,一個當大雨點,一個當小雨點。
  (由點到面,訓練到位)
  師:小朋友當得還真像,現在讓我們看着大雨點和小雨點的臉帶說話:(出示圖片,引讀)
  這數不清的雨點兒裏面有大雨點,又有小雨點,瞧,這就是其中一個大雨點,那就是其中一位可愛的小雨點。大雨點看見小雨點匆匆忙忙地從他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小雨點呢?笑眯眯地回答着————。
【設計意圖與癥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我依據“反詰與協助”的教學原理,力圖通過對教師的“批判”或同伴的“幫助”,激發學生自主鑽研、感悟語言文字和踊躍參與朗讀訓練的積極性。學生在“爲教師的朗讀挑刺”的過程中,很主動地完成了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在爲“教師與學生的範讀”過程中,巧妙且高效地達成了朗讀訓練的目的。根據課堂上“非常規狀況”而設計多種預期調節方案,讓我對整個課堂進程的把握胸有成竹、高屋建瓴。
教學設計改變引發的思考】
  1、學習動機的有效激發是高效學習的前提
    從《雨點兒》三個教學設計的不斷深入與實踐結果看,後兩個的教學效率明顯高於第一個,原因是後兩個充分注意到了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相對與成人來說,自主性、自控能力都有所不及。因爲這個特點,要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教師就必須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力圖使學習爲孩子們嚮往和感興趣的事情。當然,激發學習動機的辦法和途徑是多方面的,如,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學方法的改革,優良教學環境的創設等。設計二的“情境故事法”的應用,設計三的“反詰、協助法”等都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這裏我重點談談對“情境故事”的應用。
    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應當是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它是調動、激發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核心,而故事形式又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後兩個設計之所以引人入勝與“雨點情境故事”的創設密不可分。如課前導入部分,我隨機與幾位頭貼雨點圖的同學談話:“這位大雨點,能把你的名字告訴雲彩姐姐嗎?這位小雨點兒,你呢?……”,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雨的世界裏,接下去的字詞複習都以雨點爲基調:“瞧,不僅我們喜歡和雨點兒做朋友,生字寶寶也喜歡和雨點兒在一起。這裏有7個雨點兒,叫叫他們的名字(複習字詞)。瞧,雨點們忙着爲花兒、草兒澆水去了。” 小花、小草可有意見了:7個雨點兒哪兒夠呀!他們期盼着有更多的雨點兒降臨到他們身上。別急!雷公公知道花草們的心思催雨點兒趕快出來。(課件)數不清的雨點兒,從雲彩裏飄落下來。小花、小草可高興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教師範讀,大家比比誰讀出的雨點兒多。來,大家伸出小手來做做雨點飄落的動作。……花草樹木離不開雨點,雨點兒也因此忙碌了許多,聽雨點兒又在和新朋友對話了。”指名讀、齊讀小詩《滴答》,“看你們把文章讀得那麼美,字又寫得那麼漂亮,雨點兒要送禮物爲你們了。聽歌曲《小雨沙沙》大家哼着,拍着手。雨點兒馬上要和大家分手了,他叫我轉告別忘了把雨點帶回家,給家裏的花花草草澆澆水。”以雨的稱呼進入,以帶雨點回家結尾,在不經意間把“雨點兒”變爲我們的親密夥伴,它會說話,有愛心,充滿靈性。從表面看,這些情境的創設似乎是外加的,跟課文毫無關聯,實際上,它源於課文,跟課文緊密相連並高於課文。讓學生進入虛擬的情境,激勵學生積極主動,有滋有味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
  2、科學合理的“預設生成觀”是活力充滿課堂的關鍵
    所謂“預設”,就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以及已有的經驗,以各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它是教師根據已有的教學經驗,對教材的深入的解讀和對學生的準確的分析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所做的預設,是課堂教學的主線。而“生成”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自主產生的活動。要有精彩的生成,首先要有精心的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很多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駕輕就熟、得心應手,生成資源看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勁,其實又何嘗不是潛新鑽研的結果。
  設計一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問題就存在於我對學生朗讀水準缺乏應有的估計(多種預設),所以在學生沒能達到遠離際定目標時,顯得束手無策。設計三正因爲考慮到了這一點,把學生可能產生的朗讀情況分爲兩類,設計了備用方案。“大部分學生一字一頓地讀,沒有體現出大雨點的好奇與小雨點的高興,怎麼辦?一部分學生朗讀較爲到位,另一部分缺少點“火候”,怎麼辦?”有了對教學過程複雜性的認識併爲此準備了多種備用方案,確實能對課堂上的“節外生枝”給予恰當干預。但要使生成精彩起來,又不能拘泥於預設。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爲一種藝術了。”
  3、紮實識字兼顧拓展是低段教學的根本
  這是前後三次設計的唯一“不變點”。低段閱讀訓練提倡聽說讀寫同步進行,在強調以讀帶講的同時,讓學生自己學筆順,利用描紅掌握字的整體框架,提出較爲難寫的部位,教師帶領着落實寫入田字格。一步一步地實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以學生自主學習爲宗旨。在紮實落實本課讀讀寫寫的基本語文能力訓練外,堅持“大語文觀”引領學生由課內大膽拓展,“讓我們想象一下,雨點兒還會落在哪裏?”“讓我們一起唱唱《小雨沙沙》,把小詩《滴答》帶回家與父母共同分享,給家裏的花草澆澆水。”向生活開放,體現母語教學的特點。
  一方面儘量挖掘教材內容中的拓寬點,把校外、課外的信息引入課堂,另一方面則把學生的視野和學習擴展到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聯繫生活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在生活中學語言,源於教材,不囿於教材,體現了母語教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