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

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
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分解質因數是整冊教材(《實驗數學》第十冊)中的重難點之一 。在教材教法上我們學過算術基本定理:就是對於任何一個自然數,如果不計質因數的次序,那麼它的質因數分解式具有惟一性。而分解質因數的教學對於本章節來說又起到承前啓後的關鍵作用,沒有分解質因數的知識方法作基礎,學生就無從去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學情分析:學生在此前關於約數與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掌握得比較好,但在練習過程中也發現不少學生對於幾個概念之間的聯繫與區別沒有弄清,因此對本節課的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目標定位:指導學生理解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含義,明確分解質因數的表達形式,掌握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而學生分解質因數的熟練程度要由下次課的練習來進一步完成。

教法運用:對質因數、分解質因數概念採用探究、師生交流等方法,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而分解質因數的表達式、短除法、短除法分解質因數則採用講解法。

過 程:

一、導入課題,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內涵

本節課的難點之一就是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含義,讓學生理解質因數與質數的區別。而在這一章裏所學的數學概念很多,學生如果單獨依靠記憶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反而會讓學生越學越模糊。因此我採用讓學生語文課中分析詞句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開場我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出示課題,先讓學生讀課題說一說課題的意義。交流之後,師不發表評論,指導學生採用分析詞句的方法加以說明,然後由學生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這時學生開始熱鬧起來。全班交流後,學生的分歧集中在“質因數”上面,即質數和因數的問題。這時,我將課題中學生理解的兩個詞“分解”和“因數”劃出,問:“這幾個數應該是……”學生立即異口同聲回答是相乘,我又不失時機的詢問:“那麼中間的這個質字怎樣理解呢?”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和教師的點拔之後,很快明白了這幾個因數必須是質因數的要求,也理解了質因數的涵義。我緊接舉例說明“分解質因數”中對因數必須是質數的要求,並就“分解”含義及形式進行講述,“分解”只是把一個合數分成質因數相乘的積的形式,不能是“和”或其它形式,並舉例說明。

二、掌握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方法是工具,也是經驗的總結與傳授。本課另一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短除法分解質因數。

在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涵義的基礎上,我先出幾個簡單數字讓學生分解,對前面知識進行承接鞏固,再出幾個稍複雜的數字讓學生再做一做,這時學生開始找不到章法。這樣我很自然引入和介紹短除法給學生,並指導學生試除數的方法。

  三、鞏固拓展

由於學生受年齡和天性的影響,在知識的學習中容易出現不穩定性和馬虎大意的現象。所以在鞏固這一環節中,我安排了學生的練習演板,並重點強調要用質數從小到大依次試除,來讓學生較熟練掌握分解質因數。同時教育學生在學習中要細緻,有耐心。並就個別特殊數字如“91”等進行適當的拓展。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實際教學進程中,我採用了學生自主分析探究等方法,總的來講還是成功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到了很好的發揮,整堂課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收與放的處理技巧還有待提高。在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意義中,在談到質因數的涵義時,應該放手讓學生交流觀點,並說出原因進行爭論,讓學生在爭論中認識提高,以理服人,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2、對於難點問題引導的設計還不夠細緻和全面。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當學生碰到難點時,師的引導語設計得不貼近學生的實際,例如在提問中簡單問:“質字又是什麼意思呢”,沒有把“質因數”聯接一起,造成課堂氛圍的突然緊張等。

3、對於概念的教學採取自主探究和討論交流的方法是否適宜心存疑慮。傳統教學中對於概念的教學採用的方法是講解法,本節課適用探究和討論的方法,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有可能沒有用講解法的學習效果好。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收藏陽光》是西師大版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課文通過講述田鼠尼克收藏陽光、顏色和單詞,在寒冬到來時,給同伴們帶來溫暖與快樂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僅需要物質的儲備,還需要精神的力量。選編課文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聯繫生活感悟,發現生活中的各種需求。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及本課教材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生字,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分角色朗讀課文,從朗讀中理解田鼠們態度的變化及其原因。

3.聯繫生活實際,感悟包含的深刻道理,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其教學重點、難點是從簡單的小故事中,明白生活的大道理。

  三、說教法:

爲了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點,確定本節課具體教法如下:

問題導學法 —— 激發感情,引起興趣。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四、說學法:

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啓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因此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懸念法——帶着問題,鞏固提高。

  五、說教學程序:

在教學本課時我的課堂結構是:問題導入,激發興趣——整體感知,讀中學讀——研析結構,精讀感悟——感悟生活,加深認識——總結遷移,形成積澱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1.陽光是什麼?它能收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收藏陽光”。

2.出示課題,學生讀題質疑:誰收藏陽光?爲什麼收藏陽光?收藏陽光有什麼好處?

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要求學生邊讀邊作記號,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和沒有讀懂的句子。

2.學習兩個生字。可讓學生說說用什麼辦法識記,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義。

(3.小組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三)研析結構,精讀感悟

葉聖陶先生說過:“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學習第一層。

學生分角色朗讀,注意讀準人物對話,理解人物的不同心情。

思考:當其他田鼠們都在休息時,尼克還在幹什麼?

田鼠們聽了尼克的回答後,表現如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尼克是怎樣工作的。

2.學習第二層。

小組討論學習,尼克收藏的陽光、顏色和單詞分別是什麼?在文中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思考:爲什麼田鼠們睜開眼睛,昏暗的洞穴頓時變得明亮?

引導學生扮演尼克,積極發揮想象,用上不同顏色的詞語,描述夏季的美麗景象。訓練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用語言表現生活中的美。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歡呼雀躍”,從田鼠們聽得“入迷”,你體會到了些什麼?

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對“收藏陽光、顏色和單詞,收藏夏季美麗的景象,好在嚴冬來臨之際溫暖自己的心房,這是多麼簡單的道理,卻又多麼實在”這句話的理解。

  (四)、感悟生活,加深認識

1.從田鼠尼克的行爲中,作者有什麼感受?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2.小組討論交流。

“精神儲備”和“物質收藏”分別指的是什麼?

“對於生存,精神儲備和物質收藏同等重要”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說。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聯繫生活談體會,談感受。

3.結合自己的感受,仿照課文最後一段的寫法,寫幾句話,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快樂的理解,對困難的理解

  (五)、總結遷移,形成積澱。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纔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爲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爲自己這節課學得怎麼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師這節課教得怎麼樣?有哪些地方你覺得還沒有講清楚?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佈置的課外作業是:蒐集有關“收藏陽光”的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並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寫下來,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六、說板書設計_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非常簡單但又層層進入,從直觀上一目瞭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

陽光、顏色、單詞

精神儲備和物質收藏一樣重要

溫暖、入迷、快樂

說課稿 篇3

一、說活動內容: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各種動作的發展日趨完善。但是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縱跳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時屈膝緩衝過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現象。蛙跳是一種能夠有效地鍛鍊幼兒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運動項目,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些現象,使起跳、落地動作更流暢,跳躍的距離更遠,跳起的高度更高,從而提高幼兒的跳躍能力。所以我設計了“小青蛙,捉蟲子”這一體育活動,讓孩子們變身小青蛙,在自由、寬鬆、愉快的環境中體驗蛙跳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基本動作的發展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情感目標:懂得遵守遊戲規則,培養團隊精神。

(2)能力目標:發展肢體動作的協調靈活性。

(3)知識目標:通過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嘗試用雙腳用力蹬地進行蛙跳。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活動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原有經驗,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學習小青蛙雙腳用力蹬地向前跳;難點定位於:動作協調靈活地向前跳。

四、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板做成的綠色荷葉若干,綠色、紅色的紙蟲子若干,綠色、紅色的青蛙頭貼紙每人一個。紙板做成的荷葉和紙蟲子是體育遊戲活動的主要材料,它便於捉蟲遊戲環節的進行,青蛙頭貼紙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經驗準備:首先幼兒要認識青蛙,對青蛙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慣有大概的瞭解,其次,幼兒具備簡單的跳躍能力。幼兒已有的一些跳躍動作經驗和對青蛙的瞭解,有助於教師遷移新的動作經驗,也有利於幼兒更快地學習蛙跳。

五、說教學方法:

1、提問法:在體育活動中採用提問法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思考,啓發他們積極大膽地想象並模仿青蛙跳。活動開始時通過提問青蛙是如何跳的,鞏固了幼兒對青蛙跳的認識,從而解決了練習蹲跳的過程中,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不容易學會的問題。

2、情境創設法:活動的主體環節創設了小青蛙比賽捉蟲子的情境。這使整個體育活動變得更加有趣味,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其積極熱情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此外我還採用了自主探索法、示範法、重複練習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快的經驗。

六、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大環節,包括:1、開始部分:進場,活動身體2、基本部分:由探索蛙跳方法,用遊戲形式鞏固動作經驗3、結束部分:放鬆活動

(一)開始部分:進場並活動身體

教師將幼兒帶到戶外,引導幼兒模仿池塘裏的小魚,小鴨子,小青蛙等小動物的的運動方式活動身體。愛模仿是幼兒的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點,在這一環節的設置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兒的這一個特點,來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還可達到活動前的熱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由探索蛙跳方法,用遊戲形式鞏固動作經驗

在這一個環節中通過提問,啓發幼兒有意識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問題:“小青蛙是怎麼跳的?”

此時,儘量啓發鼓勵幼兒自主探索並模仿青蛙跳的方法,我重點觀察,提取幼兒說出的青蛙跳比較關鍵的方法。同時關注幼兒的動作情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2、我用兒歌《我是一隻小青蛙》形象生動的總結蛙跳的方法

3、念過兒歌后,我請幼兒再一次互相模仿青蛙跳,並請跳的遠的幼兒和我一起進行示範,此時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

4、集體根據兒歌練習蛙跳,總結可以跳遠的方法

在這兩個環節,我重點關注幼兒的動作是否協調靈活,着重提示幼兒模仿青蛙蹲跳時要注意哪些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

5、捉蟲遊戲

這一環節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鞏固練習蛙跳的動作。在開始遊戲前我雖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幼兒往往會記不住,所以就需要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指導。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的現象。我會及時提醒幼兒糾正錯誤動作,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在此主要還是採用提問法。

七、說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相互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每個幼兒的潛能,能較好地“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和“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全面發展”。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小青蛙爲主線,突出“玩”字,並一次又一次地啓發、引導,同時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創設相應的教育環境,因此每個孩子都把自己充分融入到小青蛙這一角色中,從把自己變成小青蛙到探索小青蛙跳躍方法從而提高了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實現了全面發展。但同時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孩子過度的融入了小青蛙這一角色,不能認真傾聽我做出的引導。作爲新教師經驗不太豐富,在捉住孩子興趣點上浪費了一些時間,這方面經驗有待提高。

說課稿 篇4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引導學生通過習作,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提升情感、審美的價值,讓學生享受作文教學的愉悅。使學生張揚個性,激發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鬆的心態,樂於表達。

  一、說教材

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主題是《難忘童年》,追隨着作者的童年足跡,孩子們很容易產生共鳴,勾起對自我童年時光的回憶。說起童年那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的,可以說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但也正是因爲它的豐富,在寫此類文章時,孩子們往往會因爲內容寬泛而顯得無從下手,或是泛泛而談。這次的作文教學,我力圖抓住一個點——童年的一個表情,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由一個表情引發學生對童年往事的回憶,突出其中的難忘,進而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2.選擇自己童年中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裏話,表達出真情實感。

(二)重、難點:通過回憶童年的一個表情,引導學生把童年中最難忘的畫面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三、說過程

我把這節課主要分爲三個板塊:回憶我們的童年——記錄我們的童年——分享我們的童年。

(一)課前談話

我在課前播放了一些兒童表情的圖片,讓學生猜猜表情背後的故事,創造輕鬆的氛圍。然後,自然地引出這樣的表情你有過嗎?你想起了哪件事?勾起孩子們對自己童年的回憶。

(二)回憶我們的童年

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打開話匣子,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回憶最難忘的帶有表情的一個畫面。

(三)記錄我們的童年

1.在寫作前,對孩子在寫法上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在孩子交流後,引入了我小時候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把我寫的下水文作爲例文,通過交流提出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敘述清楚、注重細節、感情真實)並進行板書。

2.寫片斷

現在的孩子習作的另一個缺點就是記流水賬。本節課我讓孩子把頭腦中最珍貴的畫面寫出來,也就是寫出習作的精彩部分。

(四)分享我們的童年

這一部分也包括了對作文的評改。我的想法是把這部分分成三個層次:

1.把學生的作文作爲例文,放在投影下。師生結合板書的要求,也就是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評價,激發學生想修改的慾望。

2.同桌互相評改,共同進步。激發孩子參與的慾望。

3.自己爲自己評分,交流精彩部分。

(五)板書設計

我力求體現課堂的重點,寫作環節板書是學生努力的目標,評改環節板書又是評改的依據。

說課稿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新課標“目標統領教材,以學生爲主體,體現健康第一”的教學設計思想,以前滾翻練習爲主線,以主體參與爲策略,以合作創新爲核心,通過學生自學、自練、自評、自創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協調、靈敏、柔韌等素質,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精神,整體教學構想,立足於新課標的五大領域,服務於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依據《新課程標準》(水平二)的要求,結合三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選擇了:

1、前滾翻。

2、紙團遊戲。這個教材雖然不是很有新意,但是好的設計與組織還是可以讓這堂課有着不一般的效果,作爲一所農村學校,一些基本的知識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守紀樂學,愛好文體活動,這給我的教學也帶來了很多的生機與便利。

三、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

運動參與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動技能目標:讓學生掌握前滾翻的基本動作要領和方法。身體健康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前滾姿勢、身體姿勢,力求爲以後的發展與提高打下基礎。心理健康目標:使學生養成正確面對困難,正確面對挫折的堅強意志品質。社會適應目標:通過紙團接力賽,使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本課重點:低頭團身緊。

本課難點:滾翻圓滑。

四、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示範法,以準確優美的動作示範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採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後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五、場地與器材準備:

在一塊籃球場把二十牀墊子擺成一個圓圈,中間放一塊大墊子以供老師示範用。準備錄音機一臺,小紙團40個,框子8個。

六、教學過程:

1、身心導入階段:準備活動時利用行進間運動在圓上做熱身運動,並用“聽數報團”遊戲很好地就把學生調到了老師佈置的場地。

2、身心發展階段:利用一個小實驗來引出我們的主教材——前滾翻,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討最好的翻滾方式,並通過自制的紙團做練習,幫助學生突破動作重難點——團身緊、翻滾圓直。給予學生一定的活動空間和展示平臺。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己來創造滾翻練習的各種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身心滿足階段:發展學生智力,通過遊戲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和勇敢、自信、團結奮進的精神,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小組間的合作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4、身心平緩階段:在歡樂的舞蹈中結束學習,使學生肌體在快樂的氣氛中得到放鬆和恢復。

七、課堂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狀況預測:根據本課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並能在練習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測:練習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爲165次/分左右。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我的叔叔于勒》。通過認真準備,我確立了以下及個方面的說課內容: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高爾基說過“文學即人學”。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小說,學生通過對小說的閱讀,在享受審美愉悅中,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同時引發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對於養成閱讀小說的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其親兄弟于勒的前後態度變化,尖銳地指出了金錢左右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使是親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節,表現一個普通的主題,表達得深刻,給人啓發,耐人尋味。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掌握字詞,

②、理清的情節結構,

③、瞭解人物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

①、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②、整體感知,理清脈絡,把握構思巧妙地故事情節

③、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④、把握的主題,啓發與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見解。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

準確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理解主題思想。

【突破方法】:設置問題情境,對比于勒的稱呼變化,體會於勒的地位變化,進而牽出小說的情節發展線索:趕一一盼一讚一見——躲。尋根究底色,挖掘變化的根源,學生自然而然歸納出結論:金錢。這樣步步深入,自然而然地突破了的重點。

◇難點:

開闊思維,多角度把握的主題,啓發與鼓勵學生髮現獨特的見解。

【突破方法】: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深入小說,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對主題進行讀角度探究。

二、說教法

1、學情分析:初三學生擁有閱讀小說的生活體驗,學生對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後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這有利於調動廣大同學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過對主題的把握比較單一。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聯繫時代背景與生活實際,從情節或者人物的多個角度體味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

2、教學設想:解讀《我的叔叔于勒》的路徑有很多,但人們普遍認爲萬變不離一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如果站位稍高,從故事的人物羣中抽身出來再看,我們會發現,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值得挖掘。教學過程中,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再以人物爲中心,在情節發展的動態中分析人物,再進一步揭示小說主題。我讓學生自己瞭解小說的人物以及相互關係,人物稱呼以及態度的變化,進而挖掘小說的主題,並且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多角度分析小說的多元化主題。

3、教法指導:

(1)整體感知法: 這是一節智慧技能訓練課,重在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設計情境促進知識的遷移,因而整體感知是重中之重。我採用默讀法讓學生進行整體把握。

(2)啓發式教學法:教師以精要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多方面設計學生樂於探究的話題,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分析、理解小說主題。

(3)發現探究法:通過以學生爲主體的小組合作互學形式,重點探究小說的主題。課堂如果只讓學生獨自思考,部分學生會無得,因此要組織學生討論,促成學生對話,思想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這就是以學爲本,以學論教。

三、說學法:

1、設計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情景,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運用閱讀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來掌握知識並深化對教材的認知。關注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來構建立體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講述過程中,運用圖片和材料等教學手段,再現豐富多彩的人文畫卷,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於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其展開討論,一則可加深印象,二則可提高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2、學法指導:

過程:理解——品味——感悟 。

學生學習本文,首先應該從整體上感知課文,逐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課文,要求學生圈劃出稱呼變化的詞語,進行一定的分析;並且抓住一個“變”字,通過變化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的能力,鼓勵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最後感悟課文,感受作品中的主題。

具體方法:

①。 圈點勾畫法:不動筆墨不讀書,要做好標記

②。 合作探究法:對本文設計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以分析情節爲突破口,探討小說多元化的主題。

③、比較法:于勒三次變化的身世,菲利普夫婦對於勒前後迥異的態度變化等,讓學生在對比分析中深入理解主題。

④、辯論法:引導學生對主題多角度的分析與把握,圍繞文本內容進行辯論,在辯論中探究作品主題,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⑤、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預習交流———整體感知————多角度探究主題————拓展延伸

(一)導入新課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說“沒有一個諷刺作家能寫盡金銀珠寶底下的醜惡。”的確,金錢能夠影響到人與人的關係,這不僅在過去,在國外,即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也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關於金錢對資本主義社會人際關係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曾有過精彩論述。(看大屏幕)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社會維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便是純粹的金錢。金錢能使親密無間的人形同陌路。法國優秀的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以他卓越的成就準確犀利的闡釋了這種關係。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他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去體會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吧。(大屏幕)

【這一環節能夠激盪出學生內心的波瀾,有利於學生醞釀感情,進入小說的情境中去。】

(二)預習交流

1、字詞情況(小組展示預習情況)

2、走進作者一小組說,其餘小組補充,最後看大屏幕加深印象。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一個環節:自學

1、快速閱讀課文,明確人物關係,熟悉小說主要內容,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2、掃讀課文,勾畫圈點,找出課文前後對於勒稱呼的詞語。

第二個環節:合作交流。學生小組討論,之後陳述,然後大屏幕展示。

第三個環節:看投影,根據情節複述小說。

【這個步驟主要是在理清情節的基礎上把握情節變化的動因,也爲下面的領悟小說的主題作鋪墊。】

(四)再讀課文,多角度探究主題

第一個環節:再讀課文,深入思考

1、找出課文中菲利普夫婦對於勒前前後後對於勒不同的稱呼。(用文中的相關詞語作答)

2、給這些稱呼分類,看看哪些稱呼是在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說的,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第二個環節:交流閱讀成果。

第三個環節:探究主旨

第四個環節,多角度探究小說主題。首先明確要求(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從情節上或者文中的不同人物入手。)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之後小組成員展示。

【這步主要是爲了引導學生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發揚個性、創造性,進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

(五)拓展延伸

1、名人對金錢的評價:

羅蘭:凡事若在金錢利益上着眼,就難免在人情道義上有幾分刻薄。

三毛: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其他: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能使鬼推磨

請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對金錢的看法!

2、想像一下,如果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展開聯想,試着加以描述。

【學生在完成對於情節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題的理解之後,再進步就是把握小說的語言,抓住小說寫人的手法,利用改寫,既可以遷移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進一步加深對小說的主題的理解,因此,對於小說仿寫,就出現了可喜的一些創新思維。】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 法國作家莫泊桑的這篇小說以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變化爲引線,精彩的情節發展猶如一把利劍,劈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對人性的扭曲。一節課的時間是短暫的,而作品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是永久的。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能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做一個擁有美好心靈的人。

(七)佈置作業:想象作文完成。

五、說教學反思:

在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下,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爲此,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幾個教學活動,積極營造了民主的教學氛圍,並且創設情景使學生積極思考、探究,既培養了能力,也發展了個性品質,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體現,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可以適當延伸遷移,將感情認識和理性思考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認識到:在新課程下,教師要由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爲課程的建構者,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開發教育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建構適合實際教學情景的課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說課稿 篇7

一、 說教材: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嘗試新鮮刺激的事物,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愛做向下跳的動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壇上往下跳、甚至樓梯上最後幾步時也會迫不及待的跳下來,但是有些年齡小、運動能力差的幼兒在向下跳時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造成身體某些部位受傷。因此我在中班設計了“從高處往下跳”的健康活動。

二、說目標:

我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能力、認知、情感方面的目標, 1、學習尋找合適的地方並腳從高處往下跳,懂得從高處跳落的自我保護方法。

2、嘗試用不同高低大小的桌椅搭高跳,培養幼兒勇於挑戰的精神。

三、說重點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放在懂得從高處跳落的自我保護方法。中班的幼兒對於向下跳並不陌生。我經常發現有許多幼兒從高處往下跳,但卻不能很好的掌握落地的動作,不會很好的保護自己。動作還不夠熟練和鞏固,在複雜的變化的條件下,動作易變形,從而出現有些幼兒落地時臉、身體,膝蓋着地,影響了跳的安全性。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繼續鞏固和提高已掌握動作,使動作更加熟練和不斷提高。根據幼兒運動能力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在活動中,着力鞏固幼兒向下跳的正確姿勢,以增加落地時的安全性。

四、說難點

活動難點:嘗試用椅子桌子搭高跳。

五、說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創設多個嘗試區。

2、物質準備:椅子若干把,不同高度的大椅子、桌子若干、墊子。

六、說教法

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演示法:教師在幼兒自由探索如何從椅子上向下跳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跳姿勢。教師把正確的向下跳和落地的方法演示給幼兒,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

2、 激勵法:教師在幼兒嘗試不同高度的向下跳後,激勵幼兒嘗試更高的難度,提議幼兒幾人合作搭高往下跳。滿足不同程度的幼兒的學習要求。

3、交流討論法:通過練習、集中交流,再練習再交流,使教師和幼兒共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活動中出現的不正確姿勢、和特殊情況師生共同探討使之 得到經驗的積累和提高。

4、自主探索法。

5、觀察法: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分散練習,糾正部分幼兒不到位的姿勢,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跳法。及時對勇敢的幼兒加以鼓勵。

6、對比法:此外我還採用了重複練習法、問題設置法、動靜交替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經驗。

七、說學法

1、嘗試法: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椅子向下跳,當然幼兒在練習過程中會發現問題:跳下的時候姿勢的掌握。選擇跳的位置的合適性,他們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自己借鑑同伴的 經驗。嘗試用正確安全的方法從高處往下跳。

2、體驗法:

八、說過程

活動流程爲:

熱身運動——嘗試花樣跳——各種高度跳——搭高跳。

1、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在“椅子操”的音樂聲中開始學做韻律操。使幼兒的身體各個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爲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2、基礎部分:通過以嘗試不同高度、難度的跳爲主線開展各個環節。鼓勵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往下跳,着重練習並腳跳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嘗試合作搭高跳。整個活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深入。

3、結束部分: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鬆肌體的動作,也是動靜交替。讓幼兒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並對活動進行評價。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好奇心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更是幼兒求知、探索、創新的動力。幼兒與生俱來就有好奇心,凡是新異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他們產生好奇。我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小的問題,他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而且喜歡動手學着做。所以,我設計了藝術領域的摺紙活動《紙杯》爲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試一試的機會。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激發情趣、激活興趣;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能愉快大膽的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並樂於與同伴交流。對於小班幼兒來講,各方面都處在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初步接觸摺紙活動,學着自己動手摺疊紙杯,是培養小班幼兒對摺紙興趣的開端,而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在平時的發展中又是最爲薄弱的一方面,那麼這次摺紙活動不僅可以鍛鍊幼兒手部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且也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需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三點:

(1)通過本活動萌發對摺紙活動的興趣。

(2)鍛鍊手部小肌肉羣的靈活性。

(3)初步學習摺紙杯的方法。

重點:萌發對摺紙活動的興趣。

難點:學習摺疊紙杯。

3、活動準備:

爲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學習的方式和特點,我做了一下準備:

摺紙步驟實物掛圖;紙杯範例;正方形彩紙人手一張;展板。

二、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以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根據幼兒的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一下教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第一環節中,我通過變魔術的遊戲吸引幼兒的眼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談話法:就是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談話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使幼兒說出想要自己動手摺紙杯。

3、實物演示法:教師出示摺紙實物步驟圖展示給幼兒,讓幼兒更直觀的觀察摺紙的步驟、初步瞭解學習摺紙杯的方法。

4、講解示範法:教師按摺紙步驟圖的順序直接講解、示範紙杯的摺疊方法,使幼兒進一步的學習摺紙的技能。

5、賞識激勵法: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活動的快樂的同時,並樂於與同伴交流,相互欣賞、評價。教師給予鼓勵。

多種教學方法整合,達到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幼兒的學法有:

1、觀察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觀察色彩鮮豔的摺紙步驟圖,配上五顏六色的實物紙杯範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動手的慾望。

2、操作法:是幼兒進行動手探索的基本方法。幼兒喜歡動手學着做,在激發了幼兒對摺紙活動的興趣和慾望後,給幼兒自己操作的機會,滿足了幼兒的興趣與需求。

四、說教學過程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始終處於積極參與的狀態。爲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變魔術:彩紙變紙杯)

興趣使幼兒學習的動機,活動一開始我進行遊戲魔術表演,將彩紙變成紙杯,激發幼兒參與摺紙活動的興趣。而後又通過對幼兒的提問,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要自己動手摺紙杯。

(二)觀察學習,掌握方法

根據幼兒好奇心的特點,教師出示摺紙步驟圖解祕彩紙是如何變成紙杯的。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幼兒通過觀察步驟圖並在老師的示範講解下,一步一步按摺紙步驟圖的順序講解示範,激發動手摺紙的慾望,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三)動手操作,巡迴指導

根據小班幼兒喜歡動手學着做的特點,我安排了幼兒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嘗試獨立摺紙,教師巡迴指導。這一環節中讓幼兒能愉快大膽的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及時給與指導和鼓勵,樹立幼兒的信心。

(四)欣賞評價,創設環境

貫徹《綱要》精神,爲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將作品貼在展示板上展示,可使幼兒體驗到自己動手摺紙和與同伴一起欣賞作品的樂趣。教師對摺得認真、對得整齊的幼兒提出表揚,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教爸爸媽媽摺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