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疑難解析練習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疑難解析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疑難解析練習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疑難解析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兩相比照的結構和所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標題就表明了文章由兩部分組成。在內容上,這兩部分是在強烈的對比中追述了作者少年時代在百草園的生活和在三味書屋的生活。作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像一幅幅圖畫,裏邊滲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無論是百草園的無限趣味,還是三味書屋的別有情趣,文章寫景、狀物、敘事、寫人都真切具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文化知識,以及天真幼稚、自由歡樂的心理。

  2、如何評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三味書屋的先生是一位既有濃厚的封建教育觀念,又有着開明思想的人?
    從文中“我對他恭敬,因爲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可見魯迅先生對他是十分敬重的。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回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所以當“我”問他“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時,他卻不作回答,而且臉上還帶有怒色了。這種教學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傷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的規矩而不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後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度,也反映了他對學生的開明思想。

  3、關於第二段寫景: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先寫總體的“不必說”,是爲了突出局部的“單是”內容。既然“單是”就已趣味無窮,園裏的佳趣當然“不必說”了。除了這種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以外,本段還運用了從低到高寫靜物、由高到低寫動物、從植物到動物、從動物到植物的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加上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不同角度的描寫,使景物描寫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4、如何感受“樂”?

    “一切景語皆情語。”認真研讀課前八自然段,體會一下作者筆下百草園裏有哪些樂趣。

   ⑴ 看“樂”,飽人眼福。百草園景色豐富、美麗誘人、“有無限樂趣”。

    ① 色美:“碧綠”耀人眼,“紫紅”撩人心。

    ② 音美:鳴蟬長吟,油蛉低唱,蟋蟀彈琴,齊奏齊鳴。

    ③ 狀美:黃蜂肥胖,何首烏與木蓮纏絡,形狀各異。

    ④ 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

   ⑵ 聽“樂”,飽人眼福。曲折、驚險、離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園的神祕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爲兒童樂園的情趣。

   ⑶ 找“樂”,用心體驗。雪後捕鳥,樂在其中。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準確而生動地描繪出捕鳥的全過程和兒童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

    以上三個內容,表明百草園的生活美好、神奇而有趣,印證了開頭的最後一句話:“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5、學習課文中的觀察方法,並用準確的詞語寫景狀物。
    仔細閱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些角度抓住園內靜物和動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

    提示:
   ⑴ 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一組詞語引出了十五種景物,敘述了四件趣事。前兩個“不必說”是略寫百草園內景物的概貌;“單是……就有”則是較詳寫百草園內某一角“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局部。

   ⑵ 寫景物從觸覺、視覺、聽覺、味覺等角度抓住事物的形、色、聲、態等特點,仔細觀察,具體描寫。另外還抓住動作寫出四件趣事:翻磚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更增添了百草園內的趣味。

  6、文中過渡及表達的感情。
    課文題目中“從……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地點的轉換爲記敘順序。從文中找出表明兩地間過渡的段落,注意體會當時“我”的心情。

    提示:文中第九自然段是過渡段,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在內容上表明,在當時“我”的心目中去“三味書屋”是出於對“我”的懲罰,文中一組“也許”是對自己“過失”的揣測,表達了對百草園生活的眷戀之情。

  7、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相比,在環境氣氛、生活情趣和“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不同。

    提示:
        項目    環境氣氛  生活情趣  思想感情

       三味書屋   封閉沉悶  枯燥呆板   不滿

       百草園    開闊優美  自由樂趣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