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部編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部編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爲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部編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篇一:部編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2、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麼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師: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爲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這個謎。(板書課題:6、爬山虎的腳,生齊讀課題)

既然課文是寫爬山虎的腳,那麼到底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呢?請同學們快速的瀏覽課文,告訴老師。(3、4、5)

二、默讀批註,瞭解爬山虎的腳

閱讀提示:默讀課文3、4、5段

1、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他是什麼樣子的?請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

2、爬山虎是怎樣爬牆的。請用橫線畫出來,並用“△”標出相應的動詞。

做完後組內交流,準備彙報

三、彙報交流,感受作者具體生動的描寫

課件出示: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板書:位置,形狀,顏色(朗讀、背誦)

句子訓練:那一句更好

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

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

師導入:爬山虎的腳有什麼作用?它是怎樣爬牆的?

課件:第四段內容,體會用詞的準確。

(1)動詞:觸變巴拉貼爬

師.這麼短几組鏡頭,作者就連用了幾個動詞,這幾個動詞顛倒順序或去掉一個行嗎?爲什麼?討論生:不行,假如沒有觸,它就不可能爬牆。生:假如不變成小圓片,它就不能巴住牆。師:這些動詞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爬山虎長出一隻新腳就巴住牆,再長出一隻新腳,再巴住牆,它要想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2)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有什麼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所以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地往上爬!作者用詞多麼準確!我們寫作文也要注意這一點。背誦。(加動作)

四、學習觀察方法,掌握觀察順序

作者爲什麼能把爬山虎的腳寫的那麼好?他的長期的細心地觀察也體現在對葉子的描寫中(齊讀第二段)師:這段文字是寫葉子的,看看文章的題目,你有什麼疑問?

學生說

師:我們欣賞爬山虎往往先看到茂密的葉子,然後再細緻觀察才能看清不顯眼的地方,這符合人們的觀察順序,但是這不是本文重點要寫的所以,只是寫了一段。

五、總結寫法:

1、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

2、按照一定的順序。

六、總結學法

1、默讀批註,掌握文章內容

2、抓典型句子,感受具體生動的描寫

3、關注文章段落,瞭解觀察順序

七、拓展閱讀

《一粒種子》、《父親長長的一生》瞭解文章的觀察順序,感受具體生動的描寫。

板書設計

生長的地方

6、爬山虎的腳葉子:顏色好看排列整齊

腳的形狀

特點:爬牆過程:觸→巴→拉→貼

  篇二:部編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正確讀寫“重疊、空隙、觸角、痕跡”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21世紀教育網

4、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生活情趣。

5、背誦、抄寫作者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並仿照課文寫一篇介紹植物的文章。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課前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通過上網等方式蒐集有關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植物資源”交流,導入新課。

1、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植物資源”,介紹自己瞭解到的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老師重點把握學生髮言中有關爬山虎的信息來導入。)

2、導入:是啊!爬山虎與其他攀爬植物不同,它有許多特別的地方。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近大作家葉聖陶爺爺的《爬山虎的腳》,去領略它的與衆不同之處。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a、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b、文章主要寫了爬山虎哪些方面的內容?)

2、讀後交流:(老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從文章敘述的內容中體會到寫文章要按一定的順序寫,才能做到條理清楚。)

第一自然段:爬山虎生長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爬山虎的葉子。

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腳。

三、品賞葉子的美。

1、自讀自悟:如此普通的爬山虎,卻帶給了我們許多美妙的感受,讀一讀,說一說,爬山虎的葉子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

2、讀有關語句,說說它美在哪裏?

3、交流爬山虎葉子的美。

a: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美:顏色美:嫩紅——嫩綠。

b:長大了的葉子的美:

句子一: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的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引導學生體會“新鮮”、“均勻”等詞的準確性和“那麼……那麼……”用法的獨到之處。)

句子二: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

(引導學生: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體會“漾”字的妙處。)

4、出示掛圖,或網上搜集的圖片(爬山虎葉子的畫面),學生美讀第二自然段。

5、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的寫作方法。

(通過對爬山虎的葉子的顏色、動態、靜態的描寫,其中“動態、靜態”讓學生感受到了就行,老師不必祥析。)

6、美讀第二自然段,深入領會作者的寫法。

7、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爬山虎的圖片,學生看圖回答: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爬山虎的葉子的?

2、背誦第二段。

3、導入:爬山虎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文章卻不以爬山虎的葉子爲題,而是以爬山虎的腳作爲題目,那麼爬山虎的腳又有什麼更特別、更吸引我們的嗎?

二、研讀第3、4、5自然段,交流體會。

1、默讀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腳的獨到之處?

2、彙報交流。

▲: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很獨特。

a::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爬山虎腳的樣子。

b:出示文中的句子。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引導學生髮現作者是從位置、數量、形狀、顏色上來具體描寫的。運用比喻句顯得更生動、形象。)

c:指導朗讀這個句子,加深體會。

▲: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a::自由朗讀描寫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並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描寫爬山虎腳的動作的詞句。(動詞:觸、變成、巴住、拉、貼)

b:想一想,畫一畫,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c:出示句子: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這樣”是指什麼?學生複述自己畫的句子。

“一腳一腳”你能體會到什麼?(引導學生體會爬山虎攀爬的精神)。

d: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爬山虎的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

a::出示句子: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拿下爬山虎的根莖。

b:抓住詞語“相當、要是、休想”來體會爬山虎的巴牆的牢固。

c:指導朗讀。

3、小結,並全班感情朗讀第3、4、5自然段,再次感受爬山虎的腳的神奇。

三、迴歸整體,體會寫法。

1、感情朗讀全文,加深體會。

2、交流歸納寫法。

a:能夠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

b:作者很有耐心地懷着喜愛之情觀察,觀察地非常深入。

四、積累運用,提升語言。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優美的詞句。

2、課外練筆。

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爬植物(如:葡萄、牽牛花等),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板書設計:

爬,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山,特點,樣子:像……像……(細絲)

虎,顏色:嫩紅(灰色)

腳,爬,觸→巴→拉、貼(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