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火山教學設計

火山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火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火山教學設計

火山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第4課《火山與地震》,用1課時完成教學。這一單元共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地球的形狀、表面、內部構造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爲後面學習地表的遷移做鋪墊的。本課從實例出發,引導學生建模研究,通過觀察、實驗、猜想、研究、推理等活動,讓學生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火山和地震帶給人們的災難和好處,瞭解人們對火山和地震的監測,掌握地震來臨時正確保護自己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通過三年的科學課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觀察、實驗、猜想、討論、交流、推理的能力。而且小學生對做實驗都很感興趣,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來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兩種自然現象帶給人們的災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在分析現象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看問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求知慾。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火山和地震的現象,知道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掌握預防地震的措施。

2、通過學習使學生會做模擬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實驗。能簡單的介紹火山和地震兩種自然現象。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國家之一,瞭解張衡及他的貢獻。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預防地震的措施。

2、教學難點: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以及正確運用語言描述兩種自然現象。

五、教學準備:

1、地震和火山噴發的錄像、圖片,火山和地震示意圖。

2、模擬火山噴發實驗器材(三腳架、鐵盒子、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火柴等)。

3、模擬地震發生時的情境實驗器材(紙箱、木塊、記號筆等)。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引入:

1、教師引言: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地球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麼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地球是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的?我國地形特點有哪些?(結合板塊構造的道理說明,展示六大板塊示意圖)。

2、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地球上的兩大自然現象——火山噴發、地震。板書課題:火山與地震。

(二)學習新知:

1、出示圖片、播放錄像,讓學生初步瞭解自然

現象。

火山噴發圖

地震示意圖

首先,出示火山噴發與地震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並獨立思考,同桌間可以自由議一議,說一說(火山噴發與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其次,播放一小段火山噴發與地震的視頻,讓學生觀看火山和地震的錄像片段,讓學生用視覺和聽覺來認識火山噴發與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災難。激發學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

最後,提問:從剛纔的圖片展示、觀看錄像,你認識了這兩種自然現象了嗎?它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災害大嗎?你們想不想知道火山噴發與地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想知道)

2、提出探究問題:

教師:對於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你想提出什麼問題來研究呢?

學生自由說,教師板書:

(1)、火山噴發是怎樣形成的?

(2)、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3)、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危害?

(4)、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麼異常的現象?

(5)、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6)、世界上什麼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7)、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3、解決提出的問題:

(1)、探究火山噴發形成的原因:

a、讓學生重溫模擬的火山噴發錄像場景,要求學生觀察書上插圖——火山結構示意圖,並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上22頁內容。自己說出火山噴發形成的原因。

b、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首先,分2人一組,在鐵盒子裏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並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其次,往洞裏倒入一些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最後,將鐵盒子放到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受熱後番茄醬的外溢現象。

c、實驗要求學生知道每件物品代表什麼?注重提醒學生觀察再給土豆泥加熱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現象(讓學生重點觀察實驗過程,解釋每一步的實驗現象,教師時刻巡視指導)。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討論哪些地方容易發生火山爆發。

d、師生共同小結:火山是由於地下熔融的岩漿沿着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火山噴發是地球上最危險、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

(2)、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a、讓學生重溫模擬的地震錄像場景,要求學生觀察書上插圖——地震圖片,並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上23頁內容。自己說出地震形成的原因。

b、做地震的模擬實驗:首先,分2人一組,在紙箱上面畫出街道的圖形,在每個街道的拐角處都用小木塊壘成樓房;其次,請一個學生在紙箱底部敲擊,使樓房倒塌;最後,根據樓房倒塌的情況,判斷地

震的中心和強弱。

c、模擬實驗要求學生做兩次,注重提醒學生觀察樓房倒塌的過程,爲什麼各組倒塌的程度不一樣呢?(讓學生重點觀察實驗過程,解釋實驗現象,教師時刻巡視指導)。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討論、判斷地

震的`中心和強弱並找出震中。

d、師生共同小結:地殼的岩石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

(3)、通過探究火山噴發及地震形成的原因,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科學的知識。要求學生自己解決遺留下的問題:

a、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危害?

b、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麼異常的現象?

c、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d、世界上什麼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e、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解答。特別解釋不清的問題可以同桌討論,集體訂正(重點強調避震的方法及地震的前兆)。

談話:假如現在我們正在上課,如果突然發生地震,你認爲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還需要注意什麼呢?把你的想法先告訴周圍的同學,相互說說。

小結:如果現在突然發生地震,首先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能慌張。然後再採取自我保護的方法。

談話:請同學們閱讀課本24頁地震發生時怎麼保護自己一段內容。 同時告訴學生,當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離開房屋,到室外空曠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傷。如果來得及,最好在離開房屋前,拉斷電閘,熄滅爐火,以免造成火災。

討論:地震前兆有哪些?你們瞭解有哪些地震前兆?要求學生自由

說說。

科學結論:泉水或河水突然乾涸斷流;氣候出現冷熱驟變;地光與地聲等。由於動物感覺器官特別靈敏,被人們稱爲一部監測地震的“活儀器”。爲了便於大家觀察動物的地震前兆,編寫一首歌謠給大家: 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癡呆搬家逃。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蜜蜂羣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4) 引導學生了解人們對地震的研究。

a、(出示張衡像及地動儀掛圖)張衡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科學家。在1800多年前,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監測地震的儀器——地動儀,這是我國古代科學的偉大成就。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震瞭解得越來越多,發明了各種儀器監測

地球內部的變化。

b、要求學生觀察書上插圖——候風地動儀、機械地震儀,並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上24頁內容。瞭解科學家張衡。

(三)、總結鞏固

1、本節課你學習了什麼內容?

2、你們對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3、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的自然災害,你有什麼想法呢?還有什麼新的問題?

(四)、課外作業:

1、請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試着解決一下問題:

(1)、地球是運動的嗎?

(2)、爲什麼我國臺灣省是地震的頻發地區?

(3)、現代還有哪些地震的預測儀器?如果沒有科學儀器,怎樣預測地震?

2、火山噴發和地震現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課外書籍、上網、實地觀察等其它方法進行探究。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雙邊活動。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交流、生生互動交流的評價方式,使評價伴隨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形成性評價。評價方式包括:課堂提問、小組互相評價、師生交流評價、實踐操作評價等。同時教師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予以肯定性、鼓勵性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是以寫小日記交流評價、口頭反饋評價等。

在內容上,學生是否知道火山、地震現象及產生的原因,火山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能否從火山、地震現象中知道,是否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是否知道在發生火山噴發、地震時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的方法等。

八、設計特色簡述:

因爲本節課是以觀察、實驗、猜想爲主要活動,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雖然較遠,但學生感興趣。所以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應該是我所利用的很好的教學資源。火山噴發和我們的生活確實離的很遠,同時學生通過觀察噴發畫面就能瞭解火山的噴發。針對小學生的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要求不能太高。但是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講,通過三年的科學學習,應該在能力培養上有了系統的訓練與提高。學生不僅會觀察,實驗,還應學會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懂得如何思考,如何表達與交流的初步能力。 本節課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學生操作實驗上,通過探究來認識火山的成因,通過火山的成因來探究火山的危害,瞭解火山的奉獻。通過學習火山來自主學習地震的成因與危害。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的激發與加強。加強學生收集、整理、乃至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通過反覆的圖片的觀察,錄像的播放,與學生來探究現象,進行猜想,直至認識本質。但是,教學流程不很流暢,甚至影響了各環節教學時間的安排。這一點,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改進。

九、板書設計: (課題)

火山與地震

火山

地球內部運動 地形發生變化

(緩慢 劇烈)地震

1、火山噴發是怎樣形成的?

2、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3、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危害?

4、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什麼異常的現象?

5、如果地震發生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6、世界上什麼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噴發?

7、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火山教學設計2

一、課前準備:

1、飲料瓶、透明膠布、氣球、針,水、紅墨水、水槽等每組一套。

2、教師(學生)準備關於火山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

二、教與學的目標:

1、學會查閱書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流意見。

2、能用簡單器材做火山噴發模擬實驗。

3、瞭解火山噴發現象;認識火山形成的原因;認識火山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包括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火山爆發嗎?請說一說你知道的有關信息。

①播放火山爆發時的視頻,認識火山噴發時的現象。 提問:看了這些視頻資料,你有什麼問題?

②學生髮言

(從學生的講述中選取“火山是怎麼回事?”、“它是怎麼形成的?”、“火山對人類有什麼危害?”等幾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2、分析有關現象,做出假設。

①提問:從這些現象中你對地球內部有哪些認識?(地層的構造) 學生討論。

(地球表層有一層層的岩石,內部溫度非常高,呈熔岩狀態,壓力非常大等。)

②提問:你認爲火山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做出假設,並對別人的`看法發表意見。老師按學生的假設整理出幾條意見。(地球內部的熔岩溫度非常高,壓力非常大,從地表板塊裂縫處或薄弱處噴發出來,就形成了火山。)

3、設計實驗。

各小組自行討論:怎樣利用桌上的材料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呢?

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設計實驗並彙報。

4、學生按自己的設計方法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並做好記錄。

5、彙報、討論。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彙報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及得出的結論。

(學生可能作出的實驗:

①先用氣球裝上水,再用針紮上小孔後的噴水現象模擬火山噴發,

②在飲料瓶一側紮上一個小孔,用透明膠布粘住,瓶內灌上水,加入紅墨水染紅,擰緊蓋子,用力擠壓瓶身,水將透明膠布衝開,形成“火山噴發”。)

6、討論:通過實驗,現在你們認爲火山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7、出示地殼變動,火山發生的課件,總結火山的成因。

(三)、科學與生活

8、討論:火山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播放視頻(影片《烈火熔城》片斷。)

學生講述蒐集的有關火山帶給人們的災難的資料。

問:火山帶給人類哪些益處呢? 學生討論:

(形成地熱資源,形成礦產,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等)

(四)拓展活動

9、佈置課後活動。

收集有關資料,辦一份火山風景區旅遊手抄報

火山教學設計3

預期教學效果

1、知道火山與地震是地球內部內力作用的結果。

2、會做模擬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實驗。

3、知道火山與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預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國家之一,瞭解張衡及他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難點: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複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麼?

2、談話因爲地球內部的運動使 得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影響,比如火山爆發和地震,今天我們來研究。

二、探究火山噴發的原因

1、播放錄像—火山爆發。

2、組織談話:看了剛纔的錄像,你對火山又有了哪些瞭解?心中還有哪些疑問?

3、教師對於學生的敘述適時給予補充介紹。

4、火山爆發時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指導學生做火山爆發模擬實驗。

5、組織彙報交流:火山在即將爆發的時候有些什麼徵兆?

師進行巡視指導。 小組交流觀察的收穫。

三、探究地震 形成的原因。

1、火山很可怕,地震也很可怕,而且我國是一個地震很多的國家。 引導觀看錄像。

2、師介紹我國1976.7.28發生的唐山大地震。

3、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4、師做演示實驗。

5、我們國家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對於地震的研究也很早。師介紹張衡和地動儀。

四、談談安全教育。

1、地震來臨我們該怎麼做呢?

組織全班交流。師做小結:在室內應該躲在空間狹小的地方,在室外應該跑到空曠的地帶,遠離高大的建築物。

火山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器材做模擬實驗;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做合理解釋。

2、 願意合作與交流;喜歡大膽想象;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意識到火山既可以帶給人們好處,也會帶給人類造成負面影響。

3、瞭解火山噴發現象,知道火山的利與弊。

教具準備

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三腳架、火柴、石棉網、蒸發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智利柴騰火山噴發和美國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注意觀察並思考,視頻中發生的是什麼現象?(火山噴發)。

2大自然在賜予我們人類財富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如火山噴發覆蓋了城市,奪取了生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火山、研究火山。(師板書課題:火山)

二、提出問題

1帶着剛纔的觀察與思考,你有什麼想要研究的問題?

生:火山噴發是什麼樣子的?火山噴發是怎麼形成的?火山噴發與我們人類有關係嗎?火山噴發可以避免嗎?……

2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想要研究的問題,說明大家的研究興趣非常濃厚。同學們認爲應該先解決哪個最基本的問題呢?

生:我們首先研究火山噴發是怎麼形成的?

師:準備怎樣研究?

生;通過查資料;做實驗;電腦查詢;可以看課本中的實驗方法;……

3這些都是我們科學上研究問題的.好方法。課前我們已經蒐集了一些關於火山的資料,下面同學們交流一下,火山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4小組討論交流。

5生彙報討論交流的結果。

6火山的形成,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驗證一下。材料老師已經爲大家準備好了,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三腳架、火柴、石棉網、蒸發皿,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生彙報實驗方案。

7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實驗方案說出來和大家共享一下?

學生交流。

8大家的設計很好,不過,在實驗時該注意什麼呢?請看大屏幕。

生:注意安全。要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注意團結合作。

開始動手吧!

生彙報。

9誰願意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學?

生:我們在加熱土豆泥時,看到番茄醬像岩漿樣從土豆泥的中間跑出來。 生:打開啤酒蓋時,會看到有大量的泡沫涌出來。

生:我們把小玻璃瓶倒放入水槽時紅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象岩漿從地殼中自下

而上流出來。

10同學們利用實驗的方法已觀察到火山噴發的現象。火山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請看大屏幕。(播放課件:火山的形成視頻。)火山噴發對人們又什麼影響呢?小組討論交流。

生回答,

11師小結:火山噴發可在短期內給人類和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它是一種災難性的自然現象。然而火山噴發後,它能提供豐富的土地、熱能和許多種礦產資源,還能提供旅遊資源,火山形成的過程中也容易形成一些礦產資源。

三 課下拓展

查閱資料,瞭解人類認識火山的歷程

火山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火山和地震的現象,認識火山噴發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預測地震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學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學生學以致用,能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

2、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搜集資料、整理事實、研究事實、應用事實和拓展事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地球奧祕的興趣,滲透科學的自然觀教育

二、教學重點

瞭解火山和地震的現象

三、教學難點

認識火山噴發和地震的成因

四、教學準備

1、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視頻。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地球上的板塊、現代地震儀的圖片。

2、學生每組準備一根小木棍,一條毛巾。

3、鐵罐、土豆泥、番茄醬、酒精燈,積木塊等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談話: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同樣危險的還有火山噴發,大家猜想一下,如果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會不會破壞地形,使地形、地貌發生改變?

課件出示地震和火山噴發的視頻和畫面,讓學生邊看邊思考火山噴發和地震使地形具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視頻:火山地震情景和畫面)板書課題。

2.交流火山、地震發生時的情景

學生交流,教師點擊相關的圖片(地動山搖、房屋倒塌、道路斷裂、巨石滾落、河流移位、河流阻塞形成堰塞湖、岩漿噴發會形成火山島、火山錐、熔岩高原等等)

(二)組織學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噴發的原因

1、引導學生認識火山噴發的成因。

(1)觀看火山噴發的視頻。看過火山噴發,結合剛纔的錄象,請大家再看書說說火山形成及噴發的原因。

(2)用土豆泥和番茄醬模擬火山的噴發。你認爲哪些現象預示着火山將要噴發?

(3)小結火山噴發的原因。

2、討論:爲什麼說我國臺灣省是地震和火山噴發的頻繁地區?爲什麼地球上有的地方經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卻沒有?從火山爆發的現象中,人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拓展:學生介紹火山知識。

小結:在板塊的`邊緣,由於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作用,岩層受到壓力較大,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發地帶。

(三)組織學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討論:你推測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講解:人類不斷的改造自然,期待更好的生存環境,可無情的地震卻一次次震碎人們的美好生活,給人們的記憶打上痛苦的烙印。(播放1976年7月28日我國河北省唐山7.8(>=7級大地震)級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8.0級(>=8級巨大地震)巨大地震、2010年6月5日山西省陽曲縣4.6級地震(>=4.5<6中強震)視頻圖片資料)上述資料中提到了有關地震的相關概念如:震級、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波。講解震級是地震的強弱,震源是地球內發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震源上方正對着的地面,震中到地面任何一地方的距離是震中距,地球內部出現的彈性波叫做地震波。就像水波一樣。提問:從地震的現象我們可以知道,地震時大地在劇烈地震動,有很大的破壞力。是什麼力量讓大地劇烈震動呢?強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壞力,對人類造成這麼大的威脅,你們知道地震是如何形成發生的嗎?”爲了弄清這個問題,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2、教師介紹地震的主要類型:火山、塌陷、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的原因:地球內部運動產生的力。

(1)模擬岩層褶皺的實驗。

討論:假如我們想象這一層一層的毛巾就是地層,地層也受到巨大的擠壓,你認爲會發生什麼現象?(引導學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殼中的岩石受到地殼內部壓力也會發生褶皺變動)

(2)模擬岩層斷裂的實驗。

每個小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兩端,用力將它壓彎、折斷。當木棍被折斷時,你聽到什麼聲音?手有什麼感覺?

火山教學設計6

[教學前言]: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承擔科學啓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

[教學目標和能力要求]:

1.科學知識目標:

(1)瞭解火山噴發的一些現象。

(2)瞭解火山對人類的影響。

2.能力培養目標:

通過探究火山的噴發過程,培養細心觀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自然界的現象具有的兩面性。

(2)培養遇事沉着冷靜、細心觀察,合理應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火山噴發的原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細心觀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合理應變的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

1、課件;

2、實驗器材:水槽、帶窄頸的椎形瓶子、勺、漏斗、幹蘇打、滴管、洗潔精、紅醋、小燒杯。

[教學過程]:

一、導入---自主發現問題

1.導語:同學們,關於火山的發生,我們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早在兩千年前,我國《三海經》這部着作中就有焰火之山的記載。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火山的噴發,請看錄像。

2.播放火山噴發錄像。

3關於火山,你感興趣嗎?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科學發現過程中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是發現問題。因此,引導和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很重要的。

二、新授

1.模擬火山噴發

談話:火山噴發到底是怎麼回事?熔化的岩石是怎樣從地球的內部來到地球表面的'?讓我們通過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來說明吧。

實驗器材:

水槽、椎形瓶子、漏斗、幹蘇打、勺、滴管、洗潔精、紅醋、小燒杯。

實驗步驟:

1)將瓶子放在水槽中間,瓶口放上漏斗,往瓶中倒入5克幹蘇打(用勺輔助),取下漏斗,用滴管吸取洗潔精,往瓶里加入2滴洗潔精。

2)將40毫升的紅醋慢慢地向瓶中倒入,觀察發生的變化。

2.猜想:火山是怎樣噴發的?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如何運動?

生: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假設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假設就是大膽的判斷。我們知道,無數的發明都是來源於科學家大膽的假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和所做的實驗,說出自己的假設。

3.課件演示,邊演示邊介紹火山噴發現象。(岩漿的噴發)

4.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生動形象的模擬火山噴發課件,加深學生對火山噴發現象的理解。讓學生了解到岩漿在巨大壓力下會衝破岩層,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

5.火山現象的觀察推測

①地球構造是怎樣的?

②地球內部溫度高嗎?

③地球深處的物質是怎樣的?它爲什麼會衝出地面?

④將火山噴發的過程描述出來。

6.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由於地球的內部構造原因,使得地球內部在激烈地運動着,因而會導致火山噴發。再通過對火山噴發過程的描述,加深學生對火山噴發的理解。

7.談談自己對火山現象的感受

分組討論:

小組彙報

8.小結

9指導學生了解火山的其它知識。

學生交流:

火山的分類:活火山

休眠火山

死火山(我國有600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

火山噴發的利弊:利:提供肥料 礦物

弊:帶來災難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火山現象的感受,並能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說明火山噴發對人類造成的危害以及帶來的好處。

小結:由於地球內部構造的原因,使得地球內部不得安寧,而是在激烈地運動着,火山噴發也就成了一種自然現象。

10擴展知識

三、課外作業:小練筆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研究、學習的範圍。引導其從研究火山的噴發拓展到研究地球內部的構造,使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有效地延伸到課外。同時也爲學生提供一個發揮想象力的舞臺。

四、板書設計:

16.火山的噴發

火山噴發

火山的分類:活火山

休眠火山

死火山(我國有600多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

火山噴發的利弊

利:提供肥料、礦物、地熱

弊:帶來災難

這樣設計的板書一目瞭然,既簡明扼要地展現了教學重點,同時給學生一個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使他們所學的知識系統化。

火山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道火山與地震是地球內力作用的結果。

2、瞭解火山噴發和地震的實驗原理。

3、知道火山與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預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國家之一,瞭解張衡及他的貢獻。

5、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搜集資料、整理事實、研究事實、應用事實和拓展事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瞭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難點:火山噴發和地震的模擬實驗。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1、有關火山和地震的教學視頻。

2、爲每個學生配備一根學生用力能折斷的幹木棍,一張白紙。

3、三腳架、番茄醬、土豆泥、酒精燈。

4、一些積木、紙盒。

5、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學生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視頻導入

師:首先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錄像。(教師播放火山和地震視頻)

師:這段視頻反應的是哪些自然現象?

生:火山和地震。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火山和地震的知識。(板書:火山和地震)

師生互動學新課

一)火山學習

師:首先我們來學習火山的知識,先來看一段完整的火山爆發的視頻(教師播放多媒體視頻)

師:從剛纔的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麼現象?

生:有很多的煙冒出來、還有很多紅色的液體噴出來。

師:關於火山,你們想研究些什麼?

生:火山是怎樣形成的?

火山噴發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火山噴發前有什麼預兆? ......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多!但是課上時間有限,老師今天跟大家一起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其他你們感興趣的話題自己查找資料研究。

師:首先,我們來張火山的結構示意圖,根據示意圖,你們先猜測下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麼?(師:出示火山噴發示意圖)

生:看圖猜測(師:介紹火山噴發的相關知識點)

師:哪個同學來說說你的猜測?

生:地球內部的壓力促使岩漿噴出地表形成了火山噴發的自然現象。

師:同學的猜測是否正確呢?我們可以通過什麼來驗證?

生:實驗。

師:那下面老師來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教師出示實驗物品並介紹這些物品分別代表什麼物體)

師:教師做模擬實驗。(拋出問題:火山噴發模擬實驗中,哪些現象預示着火山將要爆發?火山噴發現象是怎樣的?)

生:仔細觀察實驗

師:哪個同學來說說你的發現?

生:模擬實驗噴發時先看到冒煙,預示着火山將要噴發,然後番茄醬冒出來,往粥的周圍一層一層覆蓋。 ......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其他同學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發現。

生:是(齊)

師:火山噴發對人類而言是危害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於是就有很多的科學家積極投身於火山現象的科學探究中,希望能從中找出火山活動的一些規律,讓人們在遭受火山噴發時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挽救人們的生命財產。法國火山科學家卡蒂婭和摩希斯夫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終生致力於火山活動的記錄工作,不過在1911年考察日本雲仙嶽火山爆發時,不幸雙雙遇難,(出示該夫婦考察火山時的遇難視頻)

師:小結,火山噴發是由於地球內部壓力的作用使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的,火山噴發前將會出現一些現象,如水汽等形成的'煙霧、一些小動物行爲異常等。大家對火山噴發形成的原因有說了解了嗎?

生:是(齊)

二)地震學習

師:火山噴發對危害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從開始的視頻中,我們看到了還有另外一種自然災害——地震,下面我們來學習關於地震的一些知識。

師:我們先來看段視頻。(播放地震視頻)

生:認真觀看視頻。

師:地震視頻中,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破壞?

生:房屋倒塌、地面陷落、交通中斷、人員傷亡、火災等......

師:地震是自然界中人類面臨的最危險、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看來我們有必要對它的一些基本知識有所瞭解,那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地震形成的原因”資料,先對它有個初步瞭解。

生:自學地震形成的原因知識。

師:哪個同學來說說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生:是由於地殼內部的岩石相互擠壓從而產生了褶皺,當褶皺突然斷裂時釋放能量,就形成了地震。

師:那褶皺到底是如何擠壓形成的?褶皺斷裂時感覺又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地震模擬實驗。(交代清楚實驗道具以及操作要點:用力扳斷木棒、在桌上擠壓白紙)

生:師生一起做實驗。

師:擠壓白紙時你們有什麼發現?扳斷木棒時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擠壓白紙時發現白紙凸起來了。木棒斷裂時感覺到了震動。

師:是呀,同學們剛纔的模擬實驗就是地震產生時的現象模擬。白紙凸起相當於地殼的岩層相互擠壓產生的褶皺,木棒斷裂時感受到得震動相當於褶皺斷裂時的震動。原來地震就是這樣產生的呀,同學們對地震的成因瞭解了嗎?

生:瞭解了。(齊)

師:在自學篇幅中提到了震源、震中等詞語,下面老師給大家講解下它的意思。(出示多媒體圖片講解)

師:地震發生後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人們是怎樣知道地震的中心的呢?下面老師來做個模擬實驗,通過實驗,希望能幫同學們解決疑惑。(出示實驗物品介紹代表物體)

師:做模擬實驗

師:剛纔的實驗中,你們通過物體的倒塌,能判斷出地震的中心位置嗎?

生:在物體倒塌最多的地方。

師:爲什麼?

生:因爲在地震中心處,地震最強,破壞性最強,建築物倒塌最嚴重。

師:同學們真聰明。

師:如果發生地震了,你們該如何處理呢?請同學們繼續查看資料。

生:查看地震時的處理方法。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火山和地震的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如果你們還有感興趣的話題,請同學們課後自己去查找資料尋找答案,好不好?

生:好。(齊)

師:同學們,地震了,你們怎麼做?

火山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器材設計火山形成的模擬實驗;會查閱書刊和網絡以及其他信息源;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2.願意合作交流,喜歡大膽想象;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意識到火山既可以給人類帶來好處,也會給人來帶來負面影響。

3.認識火山的成因;認識地球內部的構造及變化;瞭解火山的利與弊。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

酒精燈的使用,瞭解地球內部結構。

教學過程描述: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一個旅遊的好去處。這兒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非常具有研究價值。下面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課件:青島市竹岔島火山遺址,重點讓大家看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石)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兒曾經發生過哪種自然現象?(火山噴發)對,這兒就是青島市的一處火山遺址,大家看到的這個小池塘就是當時的火山口。那麼,火山噴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火山。

(板書課題2.火山)

二、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

1.提出並確定研究問題。

同學們,現在呀,你們肯定有很多關於火山的疑問,誰來說一說你想研究有關火山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有條件的教師可以用電腦記錄,在後面學生交流資料時,教師將每一研究過的問題用字體顏色的變化標出,如將字體變成綠色,表示已解決。)

同學們提出了這麼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研究哪個呢?

(學生自由發言)

好,這節課我們就先來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

2.推測火山成因。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火山噴發時的錄像,仔細看火山噴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播放課件:火山噴發時的情景。課件內容突出火山噴發時岩漿噴出高度、岩漿的溫度)

火山噴發是一種什麼樣的自然景象?

(學生髮言描述,引導學生說出火山噴發時岩漿很熱、噴出的高度很高)

看到這些情景,你能不能推想地球內部的情況呢?

(學生自由回答,學生說出地球內部高溫、高壓後,教師板書:高溫 高壓)

好,依據以上我們掌握的信息,小組內同學商量商量,推測一下火山是怎麼形成的。

(學生交流)

誰來說一說你們的推測。

(學生自由回答)

小結:地球內部壓力非常大、溫度非常高,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岩漿會不停運動,從地殼薄弱的地方噴出,形成火山。

3.指導實驗探究。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咱們可以利用實驗進行驗證。爲了做好這個實驗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番茄醬、泡沫板、打孔器、酒精燈、三腳架。看一下,利用這些材料能不能設計模擬火山形成的實驗,這些材料分別代替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學生設計方案,教師巡迴傾聽學生的思路)

誰來代表你們組說一說你們的實驗方案。

(學生彙報實驗方案)

對於他們的實驗設計,你有哪些補充意見?

(學生交流)

哪位同學再來完整的說一說實驗的步驟,這些材料分別代替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可以指一位學生向大家作演示)

實驗中,你認爲還有什麼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學生交流,需要提醒大家泡沫板上的小孔要穿透,提醒大家注意實驗安全,介紹隔熱手套和溼抹布的用處。)

請大家開始實驗。

(實驗時間爲8分鐘。實驗器材每四人一組,每組的實驗裝置爲:三腳架、圓口小鐵盒、比小鐵盒圓口略大些的泡沫板,加入白醋稀釋的番茄醬、內徑小於一釐米的打孔器、酒精燈、火柴以及溼抹布、隔熱手套等安全保護設備。向鐵盒內加入番茄醬後,加熱3至5分鐘,番茄醬會從泡沫板上的小孔噴出)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巡視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4.彙報交流得出結論。

實驗中,你看到了什麼現象?

(學生自由回答)

爲什麼會發生這些現象呢?

(學生自由回答)

現在,誰能準確地說說火山是怎麼形成的?

(學生自由回答)

小結:地球內部的岩漿在高溫高壓下的作用下,不斷補充,壓力也越來越大,岩漿遇到地殼薄弱處就會噴出爆發,形成火山。

三、交流蒐集到的有關火山的資料

研究了火山形成原因,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課前,老師讓你們蒐集了火山的資料,請大家交流一下,看能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交流資料)

(學生交流資料內容應該設計到火山的分佈、利弊、種類、火山旅遊資源。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提前製作幻燈片,讓學生利用多媒體來展示自己的資料)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組關於火山形成原因的資料?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引導交流火山的分佈、利弊、種類,並根據學生的交流內容適時播放課件)

四、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活動

除了我們剛纔看到的青島竹岔島火山風景之外,還有很多著名的火山風景,希望大家繼續蒐集有關資料,設計一份《火山旅遊報》,也可以設計一份“火山分佈圖”,下節課我們再交流展示。

火山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火山的概念、組成及其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擬實驗,能描述火山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體會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火山的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學難點】

火山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法、講授法、演示實驗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PPT展示一組日本富士山的圖片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展示一組圖片,大家看看圖片上的地方是哪裏?我聽到很多同學都認出來了,說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確,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徵和驕傲。那同學們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屬於我們上節課所學的三種山嶽類型中的哪一類?對,屬於火山。這節課,我就一起來具體學習一下——火山。(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師做演示實驗,模擬火山形成過程:

在桌上放一個錐形瓶,瓶中裝適量白醋和洗滌劑,用滴管向錐形瓶中滴入小蘇打溶液。滴入後,瓶內產生泡沫,隨着泡沫的不斷增加,溢出瓶外,堆積在錐形瓶周圍。

教師做實驗時,學生觀察實驗過程,觀察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解決以下問題:

(1)學生觀察後,描述所看到的實驗現象。

(2)學生運用初中所學化學知識——酸鹼中和反應,解釋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3)學生類比演示實驗的現象及產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過程。

最後,教師總結歸納火山的形成過程: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着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着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這樣形成的山體就是火山。如果岩漿是沿着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寬廣的玄武岩高原。

2、結合課本和實驗後的泡沫狀態,學生思考並回答:

(1)火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分別對應泡沫堆的哪個部位?

3、結合課本,學生回答:火山的規模範圍有多大?

(三)鞏固拓展

(1)PPT展示我國長白山天池的視頻和圖片。

(2)介紹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關小知識。

(四)小結作業

課下蒐集其他火山的相關資料,做成PPT或視頻,下節課進行彙報和分享。

五、板書設計

火山的形成: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着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

六、教學反思

火山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火山和地震》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火山和地震》屬於“地球的運動與所引起的變化”,本單元順應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規律,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火山和地震》主要研究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在火山和地震現象中,火山離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實際都比較遠,但地震現象對於四川的孩子來說都比較熟悉。本課從學生的親身感受出發,引導學生建立模型研究,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知道地震時保護自己的方法。本課共有六個教學活動,2個課時,其中瞭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是重點。

二、學情分析:

1、通過前三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地球表面的形狀和地球內部的構造,還知道地球內部是運動的,充滿了力量。

2、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

3、地震現象的內容,離四川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的比較近 ,有利於課堂教學。

三、教學目標:

1. 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

2. 能根據地面的損壞程度找出震中和地震的強弱。

3. 瞭解地動儀,教會學生應急自救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在震發生時的逃生方法。

難點:瞭解地震的成因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一條毛巾、有關地震的圖片、視頻資料、多媒體課件。

學生分組實驗材料:

1、學生每人一根能折斷的筷子。

2、模擬地震的發生實驗:紙箱、積木。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孩子們!近幾年有一種自然災害在四川多次發生,給我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孩子們知道是什麼嗎?(地震)是的,就是這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地震(板題)。

2、地震知識教學:

(一)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師:說到地震孩子們腦海裏馬上會浮現出什麼畫面?

生:樓房晃動、倒塌、地面扭曲、塌陷、大量的人員傷亡……

師:看來地震留給我們的都是這樣的畫面,房屋的倒塌、交通路線的摧毀、大量的人員傷亡、親人的離去……(ppt)這些沉重的畫面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地震那巨大的、毀滅性的破壞力是怎樣形成的呢?

生:板塊碰撞、火山爆發……

師:孩子們的猜想很多,那誰是正確的呢?我們已經知道地殼是由一層一層的岩石組成的,越往地殼深處壓力越大。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岩層會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1、實驗1:模擬岩層褶皺的實驗

師(講解):本實驗所需要的實驗器材就是我手中的這條毛巾,我將毛巾疊成幾層,平放在桌上來代表一層一層的岩石。現在請看毛巾的表面呈狀態?(生:表面是平的)現在我用手按住毛巾的兩頭,不斷的'向中間擠壓以此來代表地球的內力作用,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預設:1、彎曲、攏起……孩子們說的這些現象都可以用一個更準確、更專業的詞來描述,那就是褶皺,2、褶皺、彎曲、攏起……孩子們說得都很形象、正確,特別是這位孩子說的褶皺一詞更準確、更專業。)

師: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岩層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產生了褶皺 ppt:岩層——〉褶皺)請孩子們再想岩層的褶皺處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彎曲到一定的程度最終會怎樣?(會斷)會嗎?我們來試一下。

2、實驗2:模擬岩層斷裂的實驗

①師:由於岩層是非常的堅硬,所以我們用一根有一定硬度的筷子來代表岩層褶皺處。請同學們拿起筷子,用手握住筷子兩端並不斷的向中間施加壓力,怎樣了?(斷了)當筷子斷裂時,你聽到了什麼?手有什麼感覺?(巨響、震動、手麻)

②討論:根據這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當岩層的褶皺處受到的擠壓力越來越大時,會發生什麼現象?(可能也會被壓斷)當褶皺突然斷裂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時會發生什麼現象?(可能會發生地震,有劇烈的震動和巨大的聲音。 ppt:岩層——〉褶皺——〉突然斷裂——〉大地震動)

3、推想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分組討論、彙報)

師:根據以上兩個實驗請你推想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同學們自己思考總結一下,(板書:形成)再請孩子們在組內交流你的想法(學生分組討論)

生:舉手彙報。(哪一個孩子來說說你的想法?)

4、總結講解地震的成因。

師:孩子們的推想是否正確呢?我們先來看看科學家是怎樣解釋的。(視頻)看來孩子們的很多推想都和科學家們的結論不謀而合,說明孩子們的實驗、觀察、總結的能力,已經具備很高的水平了,這也是每個科學家所具備的潛質!哪教科書上又是怎樣總結的呢?請孩子們打開教科書第23頁,默讀第2小節、並聯系我們剛纔的實驗過程,再次感知、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生讀)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壞性地震都是由岩層斷裂引起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構造地震。另外,火山噴發也會引起地震,過度採礦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會引起局部地震的發生。

師:地震對於我們四川的孩子來說已經不在陌生了,特別是在2008年5月12日我省發生了一次特大地震——汶川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那孩子們知道它爲什麼叫汶川地震嗎?

生:因爲汶川的破壞力最大;因爲震中在汶川……。(預設:1、學生能說震中,就直接問“那什麼又叫做震中呢?”;2、學生不能說出震中,師講:孩子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實是因爲那次地震的震中在汶川。)

師:那什麼又叫做震中呢?

生:舉手回答

師:其實地球內岩層發生斷裂的地方叫震源,如剛纔做地震形成原因的這根筷子的斷裂處就是震源,它在我們地球的內部。而震源上方正對着的地面叫震中,它在我們球的表面上。(ppt震源、震中)人們也用震中的地名來給地震命名,而且震中的破壞力是最大的。所以在一次地震的發生時,就可以根據什麼來判斷震中?

生:可以根據房屋的受損情況來判斷……破壞性的大小來判斷,(師:能不能再說得詳細一些,如:破壞力怎樣地方就是震中?)

(二)、做模擬地震的發生實驗

師:現在就請你們用學到的知識來做一個模擬實驗,請看實驗要求(ppt實驗要求加演示動畫)請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實驗。

師:誰來彙報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舉手彙報(師:這是你們合作成功的果實,我爲你們感到高興,更爲你們團結合作的精神而叫好!)

(三)、地震的監測

師:地震發生時,破壞性那麼大,從古至今都有人進行着研究,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最說到這方面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因爲世界上第一架自動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大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

師:有誰知道候風地動儀是怎樣來確定地震方位的?

生:當地震發生時,朝着地震方向的龍嘴裏的小球就會掉到下面蟾蜍的口裏,這樣就可以確定地震的方位了。

師:現在,我國通過不懈的努力,在地震監測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到目前爲此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對地震進行預測,這還是世界難題。所以關於地震的預測人類還在不斷探索中,而這項艱鉅的研究任務還需要你們爲它添磚加瓦。

(四)、地震發生時如何逃生

師:既然地震的發生是不能避免而又難以預測的,那我們就必須要知道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生:舉手回答。(邊說邊演,演練怎樣跑、蹲、保護頭部、躲在桌下;引導學生從不同場合來說,主要講在教室、在家裏、在街上)

火山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1、內容

《火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湖南版六年級上冊的第10課,它與《地表在變化》、《地震》、《岩石也變化》、《走進礦產》、《人類對地表的影響》共同組成了該冊教材的《地表變化的奧妙》單元,《火山》是本單元的第3課。

2、內容簡析:

本課設計了三個部分,分別是模擬火山噴發的活動,關於火山噴發預報以火山噴發利、害的相關知識(以科學在線形式呈現的),還有一個寫科幻短文的拓展活動。

學情分析

由於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見的自然現象,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見過真實的火山噴發,關於火山方面的知識也瞭解較少。有的學生可能通過電視或網絡對火山噴發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瞭解。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獨立操作火山噴發模擬實驗,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2、能初步根據模擬實驗推測火山噴發的成因。

3、能在科幻小說《地心之旅》的啓發下,寫一篇關於地球內部情況的科幻小短文。

4、能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的說明火山噴發造成的危害以及帶來的好處。

5、能發揮自己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樂於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識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2、能大膽推測地球內部的情況。

3、能產生探究地球內部祕密的慾望。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火山噴發的原因。

2、能初步推測地球內部存在什麼物質。

STSE目標:

1、能夠體會科學技術發展在火山噴發預報方面的作用。

2、能夠知道噴發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模擬火山噴發。

教學難點:

根據火山噴發模擬實驗推測火山噴發的成因。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確定,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我設計了創設情境,引發問題;模擬實驗,展開探究;展開想象,大膽推測;表達交流,形成結論;科學在線,開闊視野;科幻短文,拓展延伸六個環節。

教師活動:課堂上教師播放智利柴騰火山噴發視頻,引導學生設計、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想象、推測火山成因,相互交流有關火山知識,開闊學生視野。課下欣賞科幻書,撰寫科幻小短文、繪製科幻繪畫。

學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觀看視頻,介紹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確定本節課將研究解決的問題。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分組實驗。交流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小組討論後用歸納性的語言進行交流,總結火山噴發的成因。然後閱讀關於火山噴發的資料。與同伴交流所得的知識。(重點交流關於火山噴發預報的知識記錄拓展內容)課下撰寫科幻小短文、繪製科幻繪畫。

設計意圖:視頻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因此學生的注意力必定會十分集中,這樣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後,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學生會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將問題聚焦,確定本節課的研究內容。 學生最喜歡動手操作,通過親自體驗學生更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爲下一步推測火山的成因及地球內部的情況奠定基礎。對小學生來說,進行信息和數據處理正是“動腦”的時候,應該引導他們運用推理的思維來進行分析。本部分是本課的一個難點,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推測能力的重要載體。形成結論是對所收集整理的'事實證據進行分析、綜合、推理的過程,引導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形成結論,對在其頭腦中形成科學概念是有幫助的實驗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科學閱讀同樣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一種探究。特別是對於學生很少親身經歷的火山、地震等,這種學習方式是必要的。火山噴發的前兆是科學家正在攻關的難題,學生可能知道的並不多,提出這個問題,重在引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發展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其從研究火山拓展到研究地球內部的構造,同時也爲學生提供一個發揮想象力的舞臺。有的學生文字表達水平欠缺,可以用繪畫形式表現,無疑是一種補充。

火山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火山》一課是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的第2課,是在學習了《地球內部有什麼》一課後,瞭解地殼運動所引起的自然界變化的系列知識之一。在課本中,教材的思路是:先爲學生提供有關火山噴發的資料,啓發學生在事實的基礎上思考火山噴發是怎麼回事;再由學生操作火山噴發模擬實驗,然後講解火山噴發的原因以及火山噴發與人、自然環境的關係。

學情分析:

由於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見的自然現象,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見過真實的火山噴發,關於火山方面的知識也瞭解較少。有的學生可能通過電視或網絡對火山噴發的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瞭解。對於他們來說,只有靠設計模擬實驗和自己的想象才能更進一步理解火山的成因,這在教學中是個重點,也是個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火山形成的原因

2、認識火山噴發會給人類和自然環境帶來災難,但也可以造福人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意識到自然界是運動變化的,這些變化對人有利也有弊。

2、體會到大自然中有無窮的奧祕,能產生探究地球內部祕密的慾望

過程與方法:

1、會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幫助自己獲取信息,並整理信息。

2、能夠與同伴進行交流,資源共享

教學重點:

模擬火山噴發。

教學難點:

根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推測火山噴發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

三角架、酒精燈、火柴、易拉罐製成的小盒子(剪下部三分之一即可)、土豆泥(將土豆煮熟後搗爛,不加水,做成土豆泥)、番茄醬、水、小勺、燒杯;小玻璃瓶、紅墨水、熱水、冷水

2、學生閱讀材料:關於火山噴發的相關材料

3、教師演示材料:火山噴發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發問題

【教師活動】

1、談話後播放視頻: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智利柴騰火山噴發和美國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注意觀察並思考,視頻中發生的是什麼現象?你有什麼相關的問題要研究?

2、談話:剛纔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想要研究的問題,這說明大家的研究興趣非常濃厚。要解決大家所提出的問題,同學們認爲應該先解決哪些最基本的問題呢?

【學生活動】

1、觀看視頻。

2、介紹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

3、確定本節課集中解決的問題。

【教學預設】

學生觀看完視頻後,可能會提出,研究火山噴發要先解決解決火山噴發的成因、火山噴發的預報、火山噴發的利、害等問題。

【設計意圖】

視頻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因此學生的注意力必定會十分集中,這樣便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學生會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將問題聚焦,確定本節課的研究內容。

二、模擬實驗,展開探究

【教師活動】

1、談話:課前我們已經蒐集了一些關於火山的資料,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交流你們準備的資料,從而猜想火山的成因

2、談話:誰親身經歷過火山噴發?大家想不想設計一個實驗模擬火山噴發?老師幫大家準備了實驗材料,請同學們先討論實驗方案,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模擬火山,怎樣才能看到類似火山噴發的情景。

3、談話:實驗時應該注意什麼?

4、巡視:對確有困難的小組進行指導。

5、組織交流:哪組的同學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學生活動】

1、學生交流資料,把蒐集的有關火山的資料進行交流、彙總,然後猜測火山的成因。

2、討論實驗方案,並彙報實驗方案。

3、根據實驗方案,交流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4、學生分組實驗。

5、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教學預設】

學生能夠自主制定計劃、設計實驗、記錄現象、主動通過畫圖或者口頭彙報的方式交流本組觀察到的現象。

【設計意圖】

學生最喜歡動手操作,通過親自體驗學生更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爲下一步推測火山的成因奠定基礎。

通過實驗使學生更能清楚地觀察到火山噴發的成因是因爲地球內部溫度高、壓力大。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開展探究,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實驗,這些做法都加大了學生的自主性。

三、展開想象,大膽推測

【教師活動】

1、談話:同學們,現在可以大膽想象一下,地球內部的溫度怎樣?壓力又怎麼樣?岩漿爲什麼會從地球深處噴發出來呢?小組討論一下吧!

2、教師巡視:

【學生活動】

1、小組討論。

2、交流。

【教學預設】

學生根據所獲得的信息(火山噴發物溫度高、噴出的高度高等)推測出地球內部溫度高、壓力大,地殼由於運動可能會出現裂縫,岩漿可能會從裂縫中噴出地面,形成火山噴發。

【設計意圖】

對小學生來說,進行信息和數據處理正是“動腦”的時候,應該引導他們運用推理的思維來進行分析。本部分是本課的一個難點,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推測能力的重要載體。

四、表達交流,形成結論

【教師活動】

1、談話:現在同學們知道火山是怎樣噴發的了嗎?

2、組織交流,引導學生形成結論。

【學生活動】

1、用歸納性的語言進行交流,總結火山噴發的成因。

【教學預設】

學生能夠比較規範的.描述火山噴發的成因。

【設計意圖】

形成結論是對所收集整理的事實證據進行分析、綜合、推理的過程,引導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形成結論,對在其頭腦中形成科學概念是有幫助的。

五、科學在線,開闊視野

【教師活動】

1、談話:關於火山噴發誰知道的知識更多呢?請同學們閱讀科學在線和自己在課下蒐集到的相關材料,5分鐘後進行交流

2、組織交流:哪組的同學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3、提問:火山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果能夠提前預報的話,便可以降低損失。根據你掌握的信息,火山噴發有什麼前兆嗎?

【學生活動】

1、閱讀關於火山噴發的資料。

2、與同伴交流所得的知識。

3、重點交流關於火山噴發預報的知識。

【教學預設】

學生能夠說出火山的種類、火山噴發的預報、火山噴發的害處、火山噴發對人類有利的一面、各國有哪些知名的火山等等。

【設計意圖】

實驗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科學閱讀同樣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一種探究。特別是對於學生很少親身經歷的火山、地震等,這種學習方式是必要的。火山噴發的前兆是科學家正在攻關的難題,學生可能知道的並不多,提出這個問題,重在引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

六、板書設計:

火山

教學評價:

一、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在科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同時,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工具材料,用大量的時間進行火山模擬實驗,在整個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究,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困難,體現了科學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作用。

二、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與評價。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活動,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交流討論時,引導學生對相互之間實驗情況進行交流、相互補充、完善、評價,完善了對火山成因的認識。學生通過實驗,不僅理解了火山的成因,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這種方法,經歷了研究問題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火山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火山爆發的原因,對火山爆發的現象感興趣

2.瞭解醋和小蘇打混合在一起會發生變化,產生二氧化碳

3.在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醋和小蘇打混合在一起會發生變化,產生二氧化碳

難點:瞭解火山爆發的原因

活動準備

1.火山模型(用杯子、盤子和太空泥手工製作)、可樂飲料

2.小蘇打、白醋、紅色顏料水

3.火山爆發視頻、火山原理圖、PPT(小蘇打和醋的用途圖片)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學生對火山爆發現象的興趣

教師:同學們,上午好,今天老師帶來一段有趣的視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視頻裏發生了什麼事?發生時是什麼樣的?(播放火山爆發視頻)

二、觀察視頻,初步瞭解火山爆發的'現象以及原因教師提問:

1.同學看見發生了什麼事情?(火山爆發)

2.火山爆發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再次播放課件)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火山爆發時,首先從火山口噴出大量氣體,之後蹦出大量的火山灰、岩石碎塊,緊接着岩漿噴出並沿火山口流下形成熔岩流,最後熔岩冷卻,火山漸漸平息。

3.爲什麼火山會噴發呢?請同學猜一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

教師總結:火山爆發是一種自然現象,但這種現象並不常見,在我們居住的地下深處有很多很熱的岩漿,岩漿受到地球內部巨大壓力,上升到離地球表面很近的距離時,岩漿就會找個出口(地殼薄弱處或裂縫)噴發出來,形成了火山爆發。(火山原理圖)

三、模擬火山爆發,讓學生知道小蘇打和醋混合在一起產生二氧化碳。

1.教師:同學,今天老師請來了小火山(火山模型)到我們班做客,給同學們帶來個小實驗—火山爆發,來一起感受下火山爆發的現象。

2.介紹物品:今天我們做小實驗,需要用到幾種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什麼?a.出示紅色顏料水

提問: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引導學生觀察猜測)

小結:這是紅色顏料和水混合在一起變成的,它來當做小火山的岩漿哦。b.出示小蘇打

提問:同學,這是什麼啊,它是什麼顏色的,再來試試摸它有什麼感覺?(請同學感知猜測)

小結:它叫小蘇打,小蘇打有很多用處,平時我們做糕點也會用的它(小蘇打用途圖片)

c.出示白醋

提問:同學,這又是什麼呢,平時媽媽做飯時也能用到哦,請同學聞一聞、嘗一嘗吧!(請同學感知猜測)

小結:酸酸的,對,這就是白醋,在媽媽做飯會用到它哦(醋用途圖片)3.教師先做實驗,學生觀察

教師:好,同學,實驗馬上開始了哦,第一步,倒入紅色的顏料水;第二步,加入幾勺白色的小蘇打;第三步,慢慢倒入白醋。

提問:

1.哇!老師的小火山爆發啦,那麼老師的小火山爆發時是什麼樣子的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有很多氣泡)

2.爲什麼老師的小火山會爆發呢?(引導學生大膽猜測)請幾個同學來試一試我們猜的對不對。(引導學生操作驗證)

教師小結:因爲小蘇打和醋混合在一起會發生變化,產生一種氣體叫二氧化碳,這種氣體會讓我們的小火山爆發哦。 3.教師:你們想不想試一下呢,好,我先請位小老師示範下,再請同學們一起做小實驗。(在實驗中引導學生感知火山爆發的現象,實驗結束時提醒學生整理實驗材料)

四、活動延伸

小科學家們,你的實驗成功了嗎,今天我們知道了醋與小蘇打混合後,會發生變化,產生二氧化碳。有細心的同學發現,可樂也會出現火山爆發的現象,我們來試試吧,(先搖一搖,觀察裏面有很多氣泡,再打開,發現可樂噴發出來)咦,爲什麼可樂也會爆發呢?因爲可樂中含有二氧化碳,這種氣體會讓可樂爆發哦,但是喝這種飲料對我們的身體不好,所以我們要少喝飲料,多喝開水哦。

今天你們玩的開心嗎,老師給你佈置個小任務,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火山的其他祕密,下次和同學分享哦。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比較成功的地方在於課件的準備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對其內容和小實驗很感興趣,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在活動中,有個上桌操作環節,我的引導語沒有說清楚,導致孩子們有些混亂,想迫不及待去做實驗,我沒有及時變通,及時放手;語言不太精煉,用詞不太準確;火山原理圖比較難,沒有很仔細的帶孩子們觀察瞭解;爲了強調重點和難點多做了一遍小實驗,強調醋和小蘇打混合可以產生二氧化碳,驗證過程有點冗長。

總之,從本次活動收穫很多,再接再厲,加強學習,讓自己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