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古代反衝鋒戰術的介紹

關於古代反衝鋒戰術的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冷兵器時代,無論歐洲的封建騎士、西亞的穆林騎兵或還是中北亞草原上的遊牧戰士,憑藉優良的機動性和強大的衝擊力,成爲戰場上的優勢兵種。步兵防禦正面突擊的騎兵

關於古代反衝鋒戰術的介紹

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遠射武器打擊,比較著名的有英國長弓,歐洲流行的十字弩和中國從春秋後期就應用的強弩。弓弩能一定程度抑制騎兵衝鋒,但不能近距離交戰,所以騎兵突破箭網之後,就要靠步兵自身了。

14世紀歐洲步兵革命以後,以蘇格蘭和瑞士長矛兵爲代表的步兵戰勝騎兵屢見不鮮。密集排列的步兵手持幾米的`長矛,矛柄斜立於地面、矛尖向前,組成令人膽寒的長矛方陣。受過良好訓練的步兵也不會被騎兵攻擊時排山倒海的氣勢和聲響嚇到。

衝刺的騎兵如果不及時收手,就會連人帶馬死於槍林之下。長槍步兵的防守方式固然有效,卻也非常被動,不便於移動,通常也不敢進攻。唐朝的軍隊則採用了一種更具進攻性的戰術體系。這套體系的關鍵武器就是陌刀。

隋末唐初,突厥人已是中亞草原霸主,突厥騎兵“來如激矢,去如絕弦“,驍勇善戰,極難對付。唐高祖和唐太宗模仿和利用突厥人,建立起頗爲“突厥化”的精銳騎兵,但唐軍主力是步兵,仍要設法剋制遊牧騎兵。

如前所述,對騎兵的遠程打擊要靠弓弩,唐朝弩兵數量、強弩配備雖然都不如後來的兩宋,但實力不可小視,唐軍步兵強弩擘張弩最大射程爲400米。

唐軍對付騎兵正面衝鋒的核心思想是多兵種協同作戰,唐初軍事家李靖的《衛公李靖兵法》總結了這種戰法。敵軍在230米左右,弩手放箭;90米處弓手射箭。然後弓弩放下弓弩,敵騎兵距30-50米處,則持陌刀殺向敵軍。如果陌刀手不能勝,唐軍騎兵從兩翼迎前騰擊,陌刀手退回陣內重整,然後支援前面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