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食器介紹

古代食器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古代食器

古代食器介紹

簋的形狀很像大碗,圓口,大腹,下有圓座。但也有有耳或方座的。最初用以盛糧食,《詩經·小雅·伐木》:“於粲(鮮明的樣子)灑掃,陳饋八簋。”鄭箋:“粲然已灑[扌+糞](fèng,掃除)矣,陳其黍稷矣。”後來也用於進餐。古人吃飯時先從甎中把飯盛到簋裏再食用。《韓詩外傳》卷三:“昔者舜甑盆無羶(指不吃肉),而下不以餘(生活富裕)獲罪;飯乎土簋,啜乎土型(同鉶,盛羹的器皿),而工不以巧獲罪。”飯與簋關係之密切於此可見。

籃與簋同類。《周禮·舍人》:“凡祭祀,共(供)簠、簋,實之(裝滿它)陳之(把它陳列好)。”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可見簠起初也是盛糧的`。但簠簋並非嚴格地以方、圓分,簠有圓的,簋也有方的。因爲簠簋常常在一起使用,所以二者時常連稱,後代並用以代表祭祀。韓愈《元和聖德詩》:“掉棄兵革,私習簠簋。”《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飭(同飾)。”“簠簋不飾”字面的意思是對於宗廟祭祀的事不敬。

簠的形狀很像現在的高腳盤,但很多是有蓋子的。與簠樣子相近的是豆,豆在盤下的立莖上有柄,簠則沒有。《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晉]文公反(返)國,至河,令籩豆捐(棄)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駢支。老繭)、面目黧黑者後之。”這是以豆爲食器。《詩經·大雅·生民》:“卬(我。后稷自指)盛於豆,於豆於登(瓦豆),其香始升,上帝居歆(xīn,享)。”這是以豆爲祭器。毛傳:“豆薦葅(zū,肉醬)醢(haǐ)也,登大羹(烹調簡單的羹)也。”《晏子春秋·內雜下》:“夫十總(八十根線,指經線)之布,一豆之食,足矣(據《說苑》改)。”這是以豆爲量器。古代四升爲豆。

簞(dān)是竹製或葦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飯。《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指齊宣王)往而徵之,民以爲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簞食壺漿”本來是說用簞盛着食物,用壺裝着飲料,後來便用以指羣衆歡迎軍隊時犒獻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