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水鄉的橋》現代文閱讀練習

《水鄉的橋》現代文閱讀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水鄉的橋 劉永福

《水鄉的橋》現代文閱讀練習

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處不黃花。在水鄉,無橋不成路。“駝背公公,力大無窮,愛駝什麼?車水馬龍。”是橋。“和尚頭,尼姑腳。”(諧音“河上頭,泥固腳”)也是橋。我喜歡水鄉這麼活潑的詩歌。

橋孔裏插扁擔——擔當不起。獨木橋上睡覺——翻不了身。我喜歡水鄉人的這種幽默的藝術。

過河拆橋是孬種,修橋補路是善舉。我喜歡水鄉人質樸的道德標準

船到橋頭自然直,是橋對船的引導和規範。路上不遇橋上遇,是在合適的地方遇上了合適的人。我更喜歡水鄉人的智慧和通達。

家鄉的水啊,貫通五湖,連接四海,卻曾經阻斷了鄉親走出水窪的心思和腳步。都說,手勤的人路寬,腳勤的人路長。沒有橋的時候,整天在水邊轉悠,富裕的夢想只能隨河水流淌。而橋,沒有打斷流水擁抱村莊的情誼,卻讓此岸與彼岸連接,像花生,似蓮藕。

在水鄉,沒有橋就捆住了雙腳,有了橋就像插上了翅膀。修建一座橋就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從一種方言走進另一種方言,從一種風俗走進另一種風俗。有了橋,目力所及的地方都可以踩在腳下。橋,是村莊擁抱外部世界的臂膀。

縮千里爲咫尺,聯兩地成一家。橋,是河流的第三個堤岸,它模糊了此岸與彼岸,彌合了楚河漢界,改變了世界的結構,擴大了生存空間。它讓阻隔變得通暢,讓閉塞變得開放,是此岸與彼岸的情愫。

我的胞衣之地,那個依偎在梓辛河中段叫做“大元”的村莊,綠樹覆蓋,碧水環繞,素樸中透着清新。從衛星地圖上看,村莊恰似蓮藕一樣伸展,環繞的河水像盛開的荷花,周圍的田地,經絡分明,猶如一張巨大的荷葉。村莊也在像蓮藕一樣生長,經冬閱秋,歷久彌新。

橋是平穩,岸是幸福。老的磚橋、新的閘橋、農用橋、公路橋,橋與橋相通,道與道相連,尤其是公路橋,徹底結束了我們村以船代步的“慢生活”時代。

我喜歡在沒有喧囂的寧靜鄉道上漫步,從這座橋到另一座橋,從中年走向老年。家鄉的橋,撫慰了多少遊子回家的腳步,它可知道,遊子對家鄉的感情,比橋下的流水還要深長!

舟馳人行通海宇,流清湍急映天然。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村頭的橋臥枕着碼頭,橋和碼頭代表着一個村莊的風度和氣質。

水是眼波橫,“橋”是眉峯聚。水代表着母親,橋代表着父親。小橋流水永遠是詩歌中最質樸最生動的圖畫。

橋的這頭是上學,橋的那頭是放學。橋的這頭是下田,橋的那頭是收工。橋的這頭是出行,橋的那頭是歸來。橋的這頭是送行,橋的那頭是盼望。

我們都是橋的過客,父輩們纔是橋的守望者。橋裝飾了村莊,我們裝飾了父輩們的夢。

橋橫跨在歲月的河流上,俯聽流水淙淙,仰看日月星宇,承載着所有人的腳步,謙卑地迎來送往。任時光的流水,從腳下消逝,讓胸膛裏帶着菜花香的習習河風,去撫慰歲月的蒼涼。

橋下是潺潺流水,水中是參差荇菜,古代的月亮照着今人。誰是那窈窕淑女?誰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誰還在溯游從之,寤寐求之?誰還在水邊寄託着相思?走進水鄉,不經意,就走進古人爲今人設計的.夢中

(本文略有改動)

11.第一部分引用了許多跟“橋”相關的俗語,有何作用?

12.根據第二部分,用自己的話概括“水鄉的橋”對水鄉生活的意義和影響。

13.請賞析第三部分中的畫線句。

村莊恰似蓮藕一樣伸展,環繞的河水像盛開的荷花,周圍的田地,經絡分明,猶如一張巨大的荷葉。村莊也在像蓮藕一樣生長,經冬閱秋,歷久彌新。

14.第五部分寫水鄉的橋,在內容和語言表達上有何特色?請舉例賞析。

15.根據全文,簡要探究作者對“水鄉的橋”的態度和情感。

答案:

11.這些俗語體現了“水鄉的橋”獨特的文化內涵(有活潑的詩,有幽默的藝術,有質樸的道德標準,有智慧和通達),說明水鄉人從“橋”中得到了豐富的生活體會和人生經驗,是對“水鄉的橋”的形象和內涵的概括和總結。這些俗語本身,語言形式活潑,富有水鄉的鄉土氣息。

12.實現水鄉人與外部世界溝通的願望,使富裕的夢想得以實現,改變了水鄉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間。

13.畫線句使用了一系列比喻,村莊像蓮藕,河水像荷花,田地像荷葉,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水鄉河網密佈的特點。這些比喻都以“荷”(“蓮”)爲核心形象,互相映襯,體現了水鄉風味。

14.①這部分第一自然段使用了擬人手法,將“橋”人格化,刻畫其謙卑沉穩的形象,寫出“橋”的滄桑和豁達。

②這部分第二自然段寫橋和水,選取了古典詩歌中的一些形象,賦予水鄉的橋以古典氣息和詩情畫意,與第一部分引用的充滿鄉土氣息的俗語,形成對照和互補,豐富了水鄉的橋的形象和意蘊。(精靈媽媽)

③這部分第二自然段使用了一系列的問句,啓發讀者追憶古代,思索當今,體味橋和水的意蘊和情韻,引人回味和思索。

15.對“水鄉的橋”所包孕的文化內涵的欣賞,對橋給水鄉帶來的巨大變化的感激,對故鄉(的橋)的眷戀,對“橋”的形象和精神的讚美,對古典情韻的留戀和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