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現代文閱讀訓練

現代文閱讀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現代文閱讀訓練1

[甲]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

現代文閱讀訓練

現有回想起來,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裏,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_______下來,我用石板一_______,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少善於觀察這一點啊。

[乙]忽然教學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嶽的號聲──

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那麼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1.甲文橫線上應填的詞語是( )

A.落 擋 B。敲 迎 C。落 迎 D。敲 擋

2.甲、乙兩段文字都是通過兒童的觀察和感受來描寫教師的。蔡芸芝是“我”深深敬愛的老師,她熱愛學生,性格_______、_______;韓麥爾先生在“最後一課”結束時所表現出的_______精神則令“我”無比崇敬。

3.對甲文中兩個“笑”字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學生譏笑老師的蠻橫,老師因無可奈何而苦笑。

B. 體現了學生理解老師、老師熱愛學生的感情。

C. 學生面臨捱打而苦笑,老師恨到極點而苦笑。

D. 渲染了師生之間的親密關係,生動地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愛。

4.乙文中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和“號聲”後胸色“慘白”。對此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因爲“鐘聲”和“號聲”暗示了韓麥爾先生將失去當教師的資格。

B. 因爲“鐘聲”和“號聲”暗示了法蘭西這塊土地已被將普魯士佔領。

C. 因爲“鐘聲”和“號聲”宣告最後一課結束的時間到了。

D. 因爲“鐘聲”和“號聲”宣告最後一堂法語課結束的時間到了。

5.乙文寫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之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說”。怎樣理解韓麥爾先生的舉止和表情?

答:______________

6.這兩段文字都着意渲染了課堂氣氛,甲文是_______的氣氛,乙文是_______的氣氛。

7.兩段文字寫作方法各有側重,甲文在敘事中融會了兒童自然純真的感受,乙文則通過人物_______、_______的描寫,體現文章主旨。

現代文閱讀訓練2

小的時候想長大,於是盼着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爲大人。

終於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着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爲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爲大人。”

於是,我繼續等着“長大”的到來。

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帶着一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春痘並不證明你長大。”

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被淡忘了。

後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於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

那是一個陰雨濛濛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

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爲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於是,我低着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羣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的兒女並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於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

我並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麼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準備先做“乖寶寶”,然後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

晚飯桌上,氣氛並不如想像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

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着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着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麼叫責任。”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於明白,長大並不像考上中學那麼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麼簡單。長大,意味着承擔責任。

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

我長大了閱讀題目:

1、聯繫上下文,說說下列加括號的詞的意思

(1)小的時候想(長大)-------------

(2)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我的(長大)----------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

3、在敘述中,想詳寫了哪件事?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麼?

------------------------------------------------------

4、面對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從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質?

-----------------------------------------------------

5、“我”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懷和教育,請從文中舉出例子加以說明

-----------------------------------------------------

6、簡要談談你對文中最後一段的理解

------------------------------------------------------

7、仿照“長大,意味着責任。”的句式另寫一個句子,並結合實際談談對自己所說的這個仿句的理解

仿句:-------------------------------------------

句意理解:---------------------------------------

現代文閱讀訓練3

一、講求方法,把握套路

現代文閱讀觀念強調以獲取信息、掌握知識爲目的而兼顧鑑賞評價,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比如速讀能力、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和鑑賞能力等。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適合當今時代高效率、快節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備的,它是通過科學的、一定量的訓練逐漸形成的。從現代文閱讀應試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的角度看,精讀細讀是現代文閱讀的基本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精讀的要求就是讀懂,甚至達到吃透,讀懂吃透就是要從整體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終達到整體把握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體,把握了整體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僅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義,還要把握好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間的相互關係。這樣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體、由語言到內容,然後再由整體到局部、由內容到語言的反覆的過程。

做現代文閱讀訓練題時,要求閱讀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體的自身含義。第二遍把握相互關係。然後再看文後的問題,理出各題關係,把握中心題(因爲許多試題的設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聯繫的),帶着問題去讀第三遍,既可驗證前面的所讀,又爲做題找到依據。一定要先讀文章後做題,讀懂文章再做題。

二、系統總結,培養能力

語文知識是閱讀能力的基矗從近幾年現代文閱讀考查的情況看,綜合性的、高層次的題比較多,而它要求必須以系統的、綜合的知識爲基矗知識系統化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先決條件,沒有系統的知識,僅憑簡單的零散的知識,培養閱讀能力那只是紙上談兵。所以複習階段一定要做好知識的系統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語文“知識樹”———知識網絡。

在複習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別是教材中的知識短文,它們往往是帶有總結性質的,是系統歸納、加深加寬的好材料。歸納時要注意不要只是羅列一些名詞術語,要向縱深發展。比如文體知識中的人稱問題,學生都知道有兩種,但每一種作用是否清楚,還是個問題。比如1993年六省市試卷《青菜》閱讀文後的一個題目,共有三問:

第一問:這篇短文是用第幾人稱寫青菜的?

第二問:這種寫法對內容的表達起什麼作用?

第三問:文中哪些語句用這種人稱表述取得了比其它人稱表述更好的效果?(舉一例簡要說明)

關鍵是第二問,作用就是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擬人化的作用。平時複習總結時,如果不細緻不深入,答題就顯得很盲目。

還要特別注意一些難點知識的歸納與遷移。比如語文表達中的四種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學生比較熟悉,而心理順序,特別是實用性強的邏輯順序,有的學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議論性文章及事證明說明文中常常使用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繫安排順序。或先總後分、先分後總,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或由簡單到複雜、由現象到本質,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總的原則是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明白了這些,我們在閱讀時就會遷移過來,變成我們的一種運用能力。

例如有這樣一道考語言連貫方面的題,我們不妨也把它當作一個小閱讀題:

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處選填恰當的項。

在當今世界上,某些國家出於一己私利,把自己的價值標準和發展模式強加於別人,以自己爲尺子衡量別人,稍有不同就視別人爲異類,橫加指責和干涉。這種君臨天下、稱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叮

A?註定行不通的

B?違反國際關係準則的

C?違背時代發展潮流的

D?不得人心的

我們分析這四個選項,很顯然四句話存在着內在的邏輯順序,即因果關係,依次爲B、C、D、A。

再如,調整下面各句的順序,使之合理。①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②然而首先要這人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③總之,我們要拿來。④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會成爲新宅子。⑤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爲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爲新文藝。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①②③④句屬於正面闡述,⑤句屬於反面闡述,這兩大層次就明確了;再看前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條件,應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來”後的具體做法,又是第④句話的條件,第②句是強調第④句中“這人”應具備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後。順序就調整爲:③①④②⑤

三、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知識是基礎,思維是關鍵。在閱讀中注重提高思維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思維雖然似乎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現形式———藉助於語言。

對於現代文閱讀來說,要進行好以下幾方面的思維訓練:

A?認識理解能力;B?分析綜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D?調整組合能力;E?比同較異能力;F?評價鑑賞能力。

例如,1995年高考語文第26題:通觀第二自然段,並參照第三自然段關於“第二點錯誤認識”的表述,概括說明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什麼。

這題就是考查分析綜合能力的。通觀四段材料,第一段是總說,從語文學科的性質和語文教學的任務兩方面,總提葉聖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第二段從語文學科的性質方面進行闡述葉老的教育思想;第三、四段從語文教學的任務方面闡述葉老的教育思想。第三段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對語文教學任務的錯誤認識,那麼第二段拽出的“第一點錯誤認識”顯然是針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總說部分和第二段都有指出語文學科性質的語句,據此,“第一點錯誤認識”就可概括爲:不清楚(或:不瞭解、不知道)語文是工具,日用學習及交流知識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或:沒有認清語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

在閱讀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學生的一個相當薄弱的環節。要求概括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還只停留在尋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對於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在具體的基礎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難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準確性,經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換概念”、“轉移論題”等邏輯錯誤。

例如:閱讀下面的文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紙幣出現的兩個條件。紙幣首先出現在北宋,當時稱爲“交子”。這決非偶然。要發行紙幣,就必須具備造紙術和印刷術。然而在當時的地球上,掌握印刷術的國家寥寥無幾,其中以北宋帝國的條件最爲成熟,最爲優越。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然而初唐是錢帛兼行。貞觀治世,“匹絹得粟十餘斛”。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自唐中葉後,銅錢日益排擠絹帛,到北宋時帛制大體上已經終止貨幣的職能。北宋統一中原後,卻沒有統一的幣制,而是銅錢和鐵錢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鐵錢,陝西與河東地區兼用銅鐵錢。鐵錢是一種價賤而笨重的鑄幣,鐵錢一貫,即1000文,約重3?9千克。而社會錢幣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於是紙幣應運而生。

我們分析這段文字可以看到,第一、二句話是總說,後邊分兩層分別說明“決非偶然”的原因:一是北宋具備了當時世界上最爲成熟、最爲優越的造紙術和印刷術;一是北宋商品經濟發展,社會對錢幣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這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的,是比較具體的,還需抽象概括。可抽象概括爲: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可我們的學生不會抽象概括,答成:一、造紙術和印刷術;二、商品經濟的發展。這還是較爲具體的。更有甚者,在分析時就出了偏差,認爲是造紙術和印刷術是兩個條件。

現代文閱讀訓練4

角落裏的陽光

①1980年7月1日,我驅車前往我的超市召開員工會議。結束時已是下午兩點,我驚訝地發現是個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塊灰色抹布幫我擦車。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褲,他穿一雙破舊的布鞋,看得出是貧民窟的孩子。

②我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聲轉過來,一張黝黑成熟的臉,驚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說:“嗨,你好!我叫湯姆.特爾斯。”他遲疑了一會兒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湯姆先生!我叫比爾.萊特。”我從口袋裏抽出一百美元給他,可他慌忙搖頭,輕輕地說:“我在廣場上等您四個小時,不是爲了這個。”我越發詫異了。因爲小傢伙告訴我他喜歡我的“保時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嗎?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這個狡猾的比爾,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鐘後,我把車停在了一棟破舊的樓房前。他跳下車,一邊跑一邊對我說:“請您務必等五分鐘!”不一會兒比爾就出來了,他的神態和步伐就像這輛豪華的轎車是他的一樣驕傲神氣。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個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縮了。比爾把小女孩放在車座上後告訴我:“其實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歲,是小兒麻痹症。”然後我聽見比爾對他姐姐說:“記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種車嗎?瞧,就是這種。弟弟有錢了一定買給你。”比爾雙手叉腰,眼睛閃閃發光。原來他爲我擦車,在太陽下等我四個小時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讓他姐姐親眼見識一下他將來要送給她的禮物的樣子。我被他那種相信能夠給予別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滿足的樣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後來我又去了比爾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爲糟糕。比爾的母親做清潔工。姐弟和母親相依爲命。比爾除了照顧姐姐外,每天還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時的護理工作,他剛剛十六歲。

⑤離開時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爾殘疾的姐姐手上,可比爾還是硬塞給了我:“我們自己行。”我給超市的人事經理打電話,告訴他明天將有個很棒的小夥子到理貨部報到。這次比爾沒有拒絕,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勝任這項工作,況且它會給他帶來比原來工作高三倍的報酬。

⑥等我三個月後再去超市時,差不多每個員工都向我提起比爾。理貨部說他能吃苦耐勞,活兒也幹得漂亮;服裝部則稱讚比爾理的貨比任何人都整齊而有條理;甚至連化妝部都說比爾永遠有一張自信樂觀的臉龐。

⑦比爾說,他一看見我的車就覺得離夢想近了一步。這真的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員工:即使他在最陰暗的角落走路,人們也會發現他身上溫暖、燦爛的陽光。

⑧他會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

小題1:第②段說:“這個狡猾的比爾,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這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1分)

小題2:請從描寫手法和表達效果兩個方面賞析文中第③段畫線的句子。(3分)

小題3:小說的主人公是比爾,作者爲什麼在第⑥段寫超市員工對比爾的印象?(2分)

小題4:小說標題“角落裏的陽光”的含義是什麼?(2分)

小題5:最後一段,“我”憑藉什麼來判定他會成功?(3分)

小題6:閱讀下面材料鏈接,結合選文內容,談談你對“自殘”行爲的看法。(3分)

材料一:在雲霄縣城,有個不足20平方米油畫工作室,經常可見一羣孩子在跟一位左手殘疾的青年學畫。殘疾青年張志成來自雲霄縣雲陵鎮下阪村農民家庭。他以畫油畫爲生,是雲霄頗有名氣的青年油畫家。

材料二: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很多人年紀輕輕已有焦慮“病徵”。一項大型調查顯示,約18%受訪中學生自認容易或經常感到沮喪、低落,甚至絕望。約6%經常焦慮者中,近半有自殘傾向。

參考答案:

小題1:①用“我”對比爾的猜測,設置了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反襯後文比爾夢想的與衆不同。(答出1點即可)

小題2:運用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表現了比爾堅定的自信心以及爲家人付出的滿足感。(手法2分,效果1分)

小題3: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表現比爾的良好品行。(手法1分,作用1分)

小題4: 即使他地位卑微、身處困境,內心卻充滿陽光。

小題5:看到了他①身處困境卻自信樂觀。②自尊自強,不懈奮鬥。③熱愛家人,懂得付出。④熱愛生活,擁有夢想。⑤敬業愛崗,吃苦耐勞。(每點1分,答出3點即可)

小題6:自殘是一種不恰當的情緒宣泄方式,容易弄巧成拙,釀成悲劇。即使身處逆境,我們也應當樹立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微笑着面對生活。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語句作用的能力。從結構上與內容上來分析作用即可。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賞析文章精妙語句的能力。賞析句子的一般方法爲: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時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句才行。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寫法的能力。此處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作用是體現比爾的人物形象的。

小題4:

試題分析:通讀全文,區分題目的本義和比喻義,整體把握人物形象。

小題5:

試題分析:結合文章的內容來分析“我”憑藉什麼來判定他會成功的原因,應從人物身上發掘其優點,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質,這些就是人物成功的原因。

小題6:

試題分析:本題爲開放性試題,結合材料鏈接和選文內容來談你對“自殘”行爲的看法。應指明“自殘”行爲的危害和不可取之處,樹立正確的思想人生觀。

現代文閱讀訓練5

①記得【甲】英國詩人蘭多曾經說過:“我最愛藝術,其次我愛自然。”我愛自然,卻更愛詩。對詩,我有着刻骨銘心的愛;至於愛自然,也爲了那涼雲、暮葉、衰草、寒煙,可以爲我翻譯出詩的意蘊。

②每當簾卷燈昏的時分,獨坐無緒,而一首神韻清絕的十四行,一首諧和雅麗的唐人小詩往往就在眼前展現出短笛數聲、月明千里的境界。

③第一次接近詩,卻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記得那是一個寒食將近、風雨飄忽的春朝,母親穿了一件玄色的綢衫,執着一卷紙色微黃的詩集在廊前曼聲吟哦,她的心中,也許爲了家人的歸訊遲遲而多感觸,她教我讀“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句子,我也半解半不解地隨聲誦讀。猶記那時,院前那株杏樹,傍着牆陰,悄悄地才欲開花,已吐露出幾點霧雪似的白色,枝梢殘雨,以輕柔的韻節一點一點滴落到生遍苔痕的地上,似爲那詩句加一生動的註解。後來我憶起當時的幽暗的天色,母親的容顏,頓時悟解出:詩不僅是紙上的幾行字跡,而且記錄着瀰漫天地間的一種意境。年歲漸長,我每在靜寂的黎明,跑到院子裏,看草葉舒伸,藍風搖曳,一任晶瑩的露珠,帶着一陣微涼,沾溼了我的草履輕裳,自己好像完成了一項最美的任務。縈迴在我的心頭的,是【乙】紀德那首可愛的小詩的一段:

那輕柔的微風,

曾經愛撫過花朵,

我一心把你聽着,

世界上第一個早晨的聲音。

④是的,世界上第一個早晨的聲音,不就是詩的聲音?只是迎接黎明的詩人,纔有福份聽到。

⑤多少年來,在這世界上我開始了感傷的旅行,我曾經愛過不少的事物,但終於發現,它們全無可愛之點,但對於詩,我一直保持着那份不渝的愛。只爲有了詩,我才能獨立於生活的懸崖,凝望着清麗的澗花溪草,悠然自得;只爲有了詩,我才能忍耐着荒原的寂寞,魂遊於百花的芬芳馥郁,欣然色喜。在那無邊的寂靜裏我常常屏息而聽,我似乎聽到小溪自足邊過路,知更鳥在柳林歡唱,實際上,那一段美妙清韻,既非小溪的長歌,更非鳴禽短曲,卻是宇宙的內在聲音,應和着我歌唱的心靈。

⑥【丙】英國詩人霍普金斯說:“到詩的國度,別無捷徑,只有飛!”

⑦當真,只有飛,我有時坐在窗檻上,凝望着自水田升上的一輪秋月,我的心靈已插上了翅膀,比明月升得更高,藍的天,輕的翅膀,將自己的影子印上一片薄雲。

⑧我甚至不敢想象,沒有詩的心靈,沒有詩的生活,將是何等的幽暗可怕,甚過失了燈影的雨夜。在這世界上,如果獲得了一切,而失去了詩,又有什麼意味?一個人,即便失落了一切,但如有詩的眷顧,已應無憾。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2分)

曼聲吟哦( ) 芬芳馥郁( )

2.文章多處引用著名詩人的詩句,請從【甲】【乙】【丙】中任選一處說說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我選擇【 】它在文中作用是:

3.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的理解(2分):

4.閱讀全文,你認爲作者愛詩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

5.如果將文章題目“詩和我”換成“我和詩”好不好?爲什麼?(2分)

【答案】

1. 曼聲吟哦( é ) 芬芳馥( fù )鬱

2. 【甲】以蘭多對藝術、自然的態度和作者對自然、詩的態度形成對比,表現了作者將詩歌作爲內心的重要追求與最高藝術形式;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乙】承接上文“美麗的任務”,並引出下文對詩人的褒獎與羨慕;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丙】引出下文關於到達詩境的途徑是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3. 這裏的“第一個聲音”指的是微風拂過花朵所發出的聲音,說它是“詩的聲音”是因爲這聲音裏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美。

4. 詩給人帶來純美自然的意境(1分);詩使人熱愛自然、享受生活(1分);詩使人的內心充滿想象,世界更精彩(1分)。

5.不好,因爲題目“詩和我”將“詩”放在“我”前,突出了詩對作者的重要性(1分),更好地表現了我對詩歌的喜愛和看重(1分)。

現代文閱讀訓練6

《一面》節選

①我向裏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裏咬着一枝菸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②他的面孔黃裏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着。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③什麼?我很驚異地望着他:黃裏帶白的臉, 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着寸把長的頭髮;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左手裏捏着一枝黃色菸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

④這一來不會錯了,正是他!站在前進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傅!憎惡黑暗有如憎惡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越老越頑強的戰士!我又仔細地看他的臉——瘦!我們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

小題1:選文前三節主要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突出了魯迅怎樣的外貌特徵?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小題2:選文第④節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達方式?(2分)

小題3:文中兩處劃線句“瘦得教人擔心”,能否將其改爲“非常的瘦”?爲什麼?(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外貌(肖像)描寫(1分),突出魯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徵——瘦(1分),表現了他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2分)。

小題1:議論、抒情(各1分)

小題1:“瘦得教人擔心”充分表現了“我”對魯迅先生身體狀況的憂慮和關切。如果改爲“非常的瘦”則不具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小題1:本題是一道綜合題,主要考查人物的描寫方法、外膜特徵、人物形象等。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逐一分析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對錶達方式的認知能力。結合五種表達方式加以解答解答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中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結合句式的特點加以分析即可。

現代文閱讀訓練7

“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後來每次讀到詩詞中詠屏的佳句,見到古畫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嚮往之情。因爲研究古代建築,接觸到這種似隔非隔、在空間起着神祕作用的東西,更覺得它實在微妙。我們的先人,擅長在屏上做這種功能與美感相結合的文章,關鍵是在一個“巧”字上。怪不得直到今日,外國人還都齊聲稱道。

屏可以分隔室內室外。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爲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爲“流動空間”。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就躲在屏後望一下。舊社會男女有別,雙方不能見面,只得藉助屏風了。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置屏,它與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1.請寫出屏的特點。

2.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3.請概括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的好處

4.引用唐詩有什麼作用?

5.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什麼?

6.學習了這篇文章,我想一定會使同學們聯想起一些你所熟悉的傢俱或建築,在這裏請你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它們好嗎?(字數100字左右)

現代文閱讀訓練8

午夜時分,長途班車停在了青海湖南畔的一個高原小鎮上。這裏僅有幾家汽車旅館的平房小院,和一些匆匆趕往拉薩的過路司機外,似乎就再沒有什麼別的過客。寥若星辰的燈光籠罩在黑幕色的蒼穹之下,四面透風的小鎮顯得孤寂而又荒涼。然而就在這裏,我們揹包族一行三人,開始了渴望已久的青海湖之旅。

翌日清晨,天空烏雲密佈把大地遮了個嚴實,深秋時節的藏北“北風捲地百草折”。對着地圖,我們決定沿着青海湖的南岸步行一天。於是離開小鎮,沿着高原牧場之間的小路向北而行,空曠的高原上遠遠望見,灰藍色的青海湖好像從地面上突兀出來一般,懸在空中,竟一時不敢確認。在一陣激動和歡呼雀躍的奔跑之後,真的我們來到了她的身旁。

天地之間,茫茫然一望無垠,濃雲壓着湖面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寬闊的湖面波浪翻滾,連綿的海浪涌向岸邊,永不停息拍打着沙灘的潮汐,不捨晝夜。

迤儷着呼嘯西北風,徒步高原的湖岸,走在沙灘和和草場之間。我們時而縱聲放歌,在永恆沉寂的高原上吶喊:時而默默前行,傾聽來自天籟的聲音。腳步彷彿穿梭萬年的時空,去探求這海子形成時的靈魂。滿地大塊大塊的犛牛糞,讓我們長了不少的見識:偶然會有幾片比人還高的黃草,淹沒了我們身影。

中午,天空突然開始飄起了鵝毛大雪,我們的行程似乎越來越艱難,雪花落草即融,走着走着,我們的鞋和褲腳都被浸透,空氣也變的越來越冷。飢寒交迫的我們,決定折回公路,只好一次次翻越過牧場的鐵絲網,向南而行。

下午,雪慢慢地停了,我們好不容易再一次回到了公路,公路被雪水打的溼漉漉的,難得有輛汽車從這裏駛過,國道上所寫的公里數字,清楚的告訴我們,離開那個叫做江西溝的小鎮已經30多公里了。而此刻此處,我們在空曠的原野上,對着地圖看來,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忽然看見離我們不遠處,有一個藏包。經過我們的一番合計,決定就在那兒去借宿一晚吧。這裏的藏民大部分不會講漢語,這位小夥子也不例外。他濃眉大眼,高高的個子,裹着厚厚地藏襖。藏包很小,在地上有個簡單的小竈臺,鍋里正在咕嘟咕嘟煮着什麼,紅紅地火顯得小包很溫暖。我們夾雜着手勢向他比劃,表示想在這裏暫住一晚,並且想吃點那鍋裏的東西。他半惑半解,給我們每人盛了一碗熱騰騰羊肉土豆,話不多說,大家迅速狼吞虎嚥起來。一頓美餐過後,他夾着簡單的漢字用手比劃說,他馬上就得走了,要帶着外面200多隻羊趕往別處。並且告訴我們,離這裏三公里遠的西面,那裏有個藏包,可以去試試。看來又得離開這裏,他堅決不要我們遞給的飯錢。在簡單而深情的握手話別後,我們一步三回頭的看着藏包,看着它很快被拆去,慢慢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

在暮色蒼茫的原野之中,我們終於找着小夥子指點的藏包,男主人正在圈着大羣大羣犛牛和綿羊,我們表示了來意之後,他熱情把我們接到了藏包裏,這裏的陳設非常簡單。女主人正在地上砌爐子,看來也是爲放牧而搭建的臨時居所。男主人的漢語講的還不錯,人也很熱情,在熟悉招呼聲中,我們好象已經是多年未曾謀面老朋友。

夜色慢慢籠罩大地,風也漸漸地停息。我們放下行李,嘗試也去幫着圈羊圍牛、和泥砌竈。他們一邊教、我們一邊做,看着他們幹練的手法,我們一次次笨拙的動作,一雙雙泥糊糊髒手,都令我們互相開懷大笑。

夜晚,在藏包裏席地而坐,當地產的高粱酒,漸漸被我們喝下大半瓶,渾身也開始暖和起來。臉上也泛起了紅暈,大家的話也越來越多,聊興也越來越濃。酒逢知己千杯少。天南海北,從首都北京到聖地拉薩:人情世故,從風俗習慣到個人理想,我們談論了太多太多的話題。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讓我們互相傾訴。我告訴他們,我們到這裏就是爲了體驗生活,尋找一種迴歸自然的旅遊方式,瞭解更多人的生活方式,感受生活。他也告訴我們,他出生在拉薩,三十多年來,爲了生計做過生意跑過車,雲遊了大半個青藏高原,而現在生活比較穩定,全家最大的夢想,就是一定要去首都北京看一看。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洋溢在我們的周圍。

他的妻子不會講漢語,專注地添着幹牛糞,不時縷一縷垂在眼前的黑髮,我們笑笑,他也笑笑,爐火一閃一閃,照映在她古銅色的臉龐上,她顯得那樣的美麗而安詳。煮着羊肉的小鍋,飄出的很香熱氣,和着我們的熱情的話語,漸漸地充滿整個帳篷。冥冥之中,上蒼安排我們在這裏,在這個地球上青藏高原的荒原之上,與這家樸實無華的雪域同胞見面,究竟是天意,還是傳說中的緣分。

1、這段節選的文字描寫了青海湖的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節選的文字與《青海湖,夢幻的青海湖》相比,在描寫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說說劃線的句子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湖水的顏色是青藍色的,彷彿與天地相接似的,寬闊的湖面波浪滾滾。(意思對即可)

2、與《青海湖,夢幻的青海湖》相比,更多的描寫了青海湖邊生活的人們,人與景交融,景美人更美,表現了藏民淳樸熱情的特點。 而《青海湖,夢幻的青海湖》較多的描寫了作者眼中的景色,更強調自然風光。(意思對即可)

3、藏民的熱情縮短了旅遊者心中的距離,在臧包裏喝酒,聊天,融洽的氣氛使得大家的話題越來越多。(意思對即可)

現代文閱讀訓練9

1)那是一個心情極壞的春日下午,我靠在門前柳樹下,無奈地折着柳枝,地上已是一片狼藉的柳葉。

(2)鄰家那個男孩向我走來:走,帶你去看一處美景,不太遠,但保證你沒去過。看他滿臉真誠,我決定和他去。

(3)離開家門口,他帶我轉彎抹角在樓羣裏穿插,這條路徑我的確沒走過,曲徑通幽處,這幽處不知道是怎樣的情景。走了一會,已經走出工房區,前面該是一片農村的平房了吧。

(4)快到了!男孩說。

(5)轉過一道牆,驀地,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6)那是兩排平房院落夾着的一條長路,令人驚歎的是,這裏看不到一點院牆,那院牆竟被厚厚的重重疊疊的繁花覆蓋,原來此時正是薔薇盛開的季節啊!沒有無力薔薇臥曉枝的纏綿,那白的、淡粉的、深粉的核桃大的薔薇花卻不是零零星星一朵朵,而是精神抖擻地堆成團團簇簇,花之外,綠葉倒成了點綴。繁茂的薔薇堆成了農家小院的院牆,同時也堆出了這條匠心獨運的繁花之路,放眼望去,路彷彿沒有盡頭,滿是粉色、白色,撲鼻的是淡淡的幽香。置身小路,周身被鮮花簇擁着,我踏踏實實地在路中央走着,彷彿連腳下也是軟軟的盡是薔薇了。

(7)這條路長嗎?我望着似無盡頭的小路問。

(8)不長也不短,它的長度剛好能改變你的心情。男孩自信地說。

(9)走了一會兒,他忽然說:你知道吧?其實你笑起來的樣子很美!這時我才意識到心頭的陰霾盡去,代之而來的是陽光下盛開的薔薇花般的亮麗與歡愉的心情。他說實際上前面一轉彎路就到頭了。不過我想我此時的心情不會隨着薔薇的消失而變糟,那一路薔薇啊!

(10)噢,真想不到,原來離我不遠還有這麼一處美景,怎麼從未發現?我依然燦爛地笑着說。

(11)其實在你生活之外總有一處獨特的風景,你終日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裏,當然不會發現你生活圈子之外的世界!他意味深長得像個哲人。

(12)是啊,在你生活之外總有一處獨特的風景,也許就在你身邊,她是如此美麗、宜人,或許是生活的腳步太匆匆,或許是生活的圈子太狹小,你不曾留意她,所以當你不如意時,不妨試着打開封閉的心窗,走出封閉的生活,放慢生活的腳步,去走一走、看一看,就會發現,原來在你不遠的地方,正有一處你從未涉足的風景,她會帶給你另一種心情,如我們一路薔薇!

(13)噢,那一路芳香的薔薇

1.選文第⑥段畫線句子中踏踏實實地走着與腳下軟軟的,前後是否矛盾?爲什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引文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對下列句子的理解。(4分)

(1)不過我想我此時的心情不會隨着薔薇的消失而變糟,那一路薔薇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意味深長得像個哲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矛盾。踏踏實實描寫的是周身被鮮花簇擁着的情況下的良好心情,陰霾盡掃,心裏感到充實而愉悅;而軟軟的是描寫想像中的踩着薔薇花瓣而行的舒適感覺,兩個詞語所指對象不同,而傳達的愉快、舒暢的感受和體驗是前後一致的。

2.(1)因爲有了這一路薔薇而使自己心情愉快了起來,而且,這心情必然還會繼續保持下去。

(2)他是個孩子,本不應有如此老成的思想,但是,他所說的話語卻充滿哲理,所以說像個哲人。

現代文閱讀訓練10

火柴天堂

那天,媽媽看到我在玩遊戲,站了很久,輕輕地說:“東東,遊戲……還是少玩些吧。”媽媽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職業者,對我一向還算理解,可能與她這時尚的職業有關吧。

爲了躲媽媽,我開始轉戰網吧。其實,玩久了也有些厭倦,但還是不願下線,哪怕只待在安全區看熱鬧也覺得踏實。那天,一行字跳入眼簾:“火柴天堂:出售傳奇最可愛女孩一名,願意收徒的密!”

多麼獨特的拜師啓事!我點了她的名字,就這樣,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於提升等級,基本沒帶她練過級。小火柴並不介意:“玩嘛,我不會爲此花費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邊打小怪物練級,一邊和我聊天。她說遊戲是爲人服務,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我何嘗不知呢?只是迷戀已久……

兩週她只練到15級。然而那天我與一個40級武士PK,她卻挺身而出,結果死了N次。我,也屢戰屢敗。一週後,她買了個42級道士號,我問:“不是說不會花費太多精力嗎?”“我是不願看到你被欺負。”“你的號有沒密保啊?要是被黑了怎辦?”“啊?”她半晌纔回道,“看造化吧!”

從此,有人來犯,我們就下線換號,由我用“清風道士”出戰。然而我漸漸發現,傳奇與生活不同:縱然我殺死對方N次,他還是可以用髒話罵我。我突然有些厭惡這種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區,半天才說:“清風道士的號,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爲我而買的號,是她要給我的保護。

可我不能表現得傷心,我勸她:“你說過的,遊戲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負。”“是我技不如人,沒關係的。遊戲裏敗了就敗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沒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論調來安慰她。但,說着說着,想到日漸荒蕪的學業,一種從未有過的徹悟穿過我心。

最後,我們相約退出傳奇,但我還想用QQ 視頻看看她。

“不,不要!你會吃驚的。”“不會,你是我徒弟嘛。不管你什麼樣,我都不會吃驚的。”

然而如火柴所說,接通視頻,我還是吃驚了:媽媽!火柴天堂閱讀答案

媽媽打過來一個笑臉:生氣了?“東東,媽媽只想更瞭解你,只是想讓你明白:事情,要分輕重緩急。媽媽有沒有自作聰明?”媽媽說,“知道我爲什麼叫‘火柴天堂’嗎?有首《火柴天堂》裏唱‘媽媽牽着我的手回家’,媽媽想牽着東東的手,回家……”

眼淚不爭氣地流了出來,但我還是笑着打出:“得了,還牽我回家呢,你不就是個小火柴嘛,還要我保護呢!”

“嗯。”媽媽說,“那麼,師父,小火柴等你回家!”

(作者:佚名 選文有刪改)

19.概括這篇小說的情節。

20.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1.摘取文中的詞語,梳理“我”對網絡遊戲的態度變化過程(均限用兩個字)。

→ → →

22.關於“小火柴”的真實身份,小說在前半部分有多處伏筆,請找出一處簡要分析。

23.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24.根據你對本文的理解,在“放、管、疏、嚴”中選一個字填入下面的句子。

教育孩子改掉不良習慣,“ ” 永遠比“堵”更爲有效。

參考答案:

19.媽媽匿名拜“我”爲師參與網絡遊戲,幫助“我”戒掉網絡遊戲習慣(表達與此相近即可)

20.是一個尊重孩子、很有教育方法的開明母親(表達與此相近即可)

21.迷戀 厭倦 厭惡徹悟

22.本題根據學生的答題實況評改。可以分析的伏筆,如:開頭交代媽媽的職業以及對“我”的理解;“小火柴”成爲“我”的徒弟後對“我”沉迷遊戲的勸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護“我”;“小火柴”說自己買號的原因是“我是不願看到你被欺負”;當“我”提出視頻時她說“你會吃驚的”,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實身份,表現出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教育方式的現代,爲後文的情節逆轉作了充分的鋪墊。(學生的分析不必要求與以上文字相同,表達與此相近即可)

23.媽媽(或:“小火柴”“火柴天堂”)

24.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