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必備】高考作文7篇

【必備】高考作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高考作文7篇

高考作文 篇1

高考作文命題形式的發展歷經了三大階段,即從命題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話題作文的階段。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又出現新的走向,新材料作文是對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突破和完善——

從材料出發:高考作文命題新走向

高考作文命題,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在不斷地發展與完善。高考作文命題形式的發展,基本上歷經了三大階段,即從命題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話題作文的階段。嚴格來說高考作文是由命題作文開始的,隨後又出現了材料作文的主流樣式。

新的命題形式初見端倪

1999年以後,開始採用話題作文的形式。由於話題作文具有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自定標題的開放優勢,所以近幾年來它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樣式。但是最近兩年,又出現了一種新的作文樣式,比如20xx年的全國Ⅱ卷作文試題,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分析這道作文試題,我們發現它既不同於歷史上的材料作文,也不同於近幾年的話題作文。同20xx年的湖北試題相同,它們大致是由材料加要求兩部分組成,湖北題是王國維的論述加上作文要求,全國題則是一則寓言故事加上作文要求,有材料有要求但沒有作文話題,需要考生自己根據材料確定話題,這種形式筆者姑且稱之爲“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突出特點

新材料作文顧名思義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是話題作文;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優點,又彌補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舊材料作文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後期十分盛行的一種作文命題方式,比如1986年的“樹木·森林·氣候”、1990年“玫瑰花與刺”、1992年“街頭一景——關於社會公德問題的議論”、1996年“關於給六指做整形手術的兩幅漫畫比較,議論題爲我更喜歡”、1997年“樂於助人與悄悄走開”的調查分析等,都屬於材料作文。其外在的表現形式雖然與新材料作文相差無幾,均是材料+提示+要求,但是其作文本質要求是不同的。歷史證明了舊材料作文存在較爲明顯的不足,捆住了考生的手腳。

新材料作文的命題樣式

新材料作文的命題樣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命題材料大大弱化了對考生的控制力,它只給考生確定話題劃定範圍,並不限定作文立意,也不限定作文行文。其二,要求更加自由,其表現形式則完全吸收了話題作文的優勢,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確定立意、自主確定文體、自主確定標題。新材料作文一方面克服了舊材料作文的封閉性,另一方面則強化了作文選材立意、結構表達等方面的開放性,有利於考生的個性體驗與自由表達。

新材料作文避免“話題”過寬

自1999年以來,話題作文幾乎主宰了高考作文的整個舞臺。它主要有兩種命題形式,一是純粹的話題,一是“材料+提示語+話題”。客觀地講,相比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話題作文確實有很大的優勢,它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弱化審題,降低了審題難度;減少閱讀量,考生可以不管命題材料;話題只給範圍,作文內容具有相當的自主性,不限制文體,給考生展示才華的廣闊舞臺。

但是,話題作文又具有明顯的不足。新材料作文相對於話題作文來說,在保持話題作文固有的相對開放的優勢的前提下,又具有新的特色。從高考作文的性質來看,它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條件性與情景性,而又不能太失之寬泛,在具有特定環境規定下的考生作文,才具有更大的真實性與檢測性。

而新材料作文的命題能夠給考生提供這種情景,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爲考生確定話題提供藍本、規定範圍、提示思維方向,考生的審題、立意、行文必須以此爲依據來進行,而不能信馬由繮,這樣考生就很難猜題押題,從而避免了話題作文過“寬”的弊端。另外,增加了考生審視材料與擬定話題的環節,將讀與寫結合起來,有利於強化考生的審題意識,培養他們提煉話題的能力。

高考作文 篇2

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的經濟危機。在這種形式下,居於工作崗位上的人人自危,惟恐有朝一日自己被抄魷魚,因而更加賣命的工作。而那些待業者和失業者也並不是完全沮喪,對生活失去信心。他們平日很忙,現在有人終於有了空閒的時間來自由支配:或旅遊解悶,或照顧家庭,或充電進修,或自尋門路。總之,可以抱着悠閒的心情來生活。請以“閒”爲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口,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

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髮,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並肩成長,後來,或許因爲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閒來臨窗讀樹已成爲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禦寒。入夜,便加了一牀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叩窗櫺。我從酣夢裏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於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裏,他不願屈從於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裏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於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

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慼慼”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着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

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櫺,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虯樹挺幹。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隻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

於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和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迴,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裏的人們。

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叩擊着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爲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臺上,撲進一闕蓬鬆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

賞析:本文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象徵手法的運用。表面上是讀梧桐,實爲讀人。梧桐用一身傲骨與狂虐的北風乃至整個冬季來抗爭,表現了其“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的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樹猶如此,人更應如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人,要師法自然,要抱有一種自然的心態,去欣賞人生路上的各種美麗和缺憾,這是一種大度的生活,也是一種大徹大悟的人生體驗。

高考作文 篇3

一、題目的哲理性

如1986年的《樹木?森林?氣候》和1995年的《鳥的評說》的寓言故事,都滲透了深刻的哲理性。“樹木、森林和氣候”之間蘊含着一種樸素淺顯而又深邃的哲理,這個哲理沒有超過考生的生活知識及理解能力所達到的範圍;《鳥的評說》同樣涉及到哲學範疇的問題,潛伏着生活中深層的課題,即全面地看待人與事等。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平時就要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引導他們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事物之間的相互制約性和聯繫性,並以小見大,見微而知著,掌握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基於上述認識,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曾擬了以下題目:《從<項鍊>中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刻舟求劍>中得到的啓示》———切忌形而上學看問題;《從<落葉>中悟到的……》———見微而知著;《中國青年爲什麼穿日本和服拍照》———學會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收到了較好效果。

二、題目富於現實性

近年來,高考作文的命題很多要求考生能對生活、社會問題發表見解。有的由自然現象引向生活,有的由生活現象過渡到社會問題,有的從寓言故事引發出社會弊病,有的從生活瑣事中折射出引人深思的課題。而且命題涉及到的各種門類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如1985年的作文題是關於“三廢”治理問題,涉及到環衛方面的知識;1986年作文題觸及到林業、氣象和生態學等方面的知識;1990年的就一對孿生姑娘對玫瑰園的不同看法,寫一篇議論文,聯繫到如何看待社會本質和主旋律的思想方法問題;1994年的《嘗試》,輻射出更多的生活常識及悟出諸多的人生真諦。所以,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將作文教學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土壤之中,幫助學生真正地深入生活,瞭解生活,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善於採擷生活中豐富的素材,從而達到“以小見大”地剖析事物,反映現實生活。並要不斷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引導他們多讀書、多看報,抓好寫作素材的積累,使之寫作視野極度地開闊起來。

三、題目的極大可塑性

首先是內容上的可塑性大。行文可深可淺,取材極其廣闊,不必臨場搜索枯腸。例如1988年的作文試題爲《習慣》,這是繼1982年之後的又一次直接命題作文,它儘管是採取了我國傳統的命題方式,但仍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有極大的可塑性和靈活性,其外延極爲廣闊,考生既可以寫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方面的習慣,也可以寫社會、民族,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既可以寫日常生活中淺表性的問題,也可以觸及社會中較深層性的重大命題;既可以大膽地抨擊傳統的陳規陋習,也可以謳歌讚美時代的新風;既可以透視社會

的焦點問題,也可以讚頌改革開放後的新人新事。因此,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題目,考生完全可以自由馳騁自己的筆墨,以達到淋漓盡致的“吞吐”,無拘無束的“歙張”。其次是表達形式上的可塑性大。1986年的《樹木?森林?氣候》,行文體裁可以不拘,可以議論爲主,也可以夾敘夾議,只要吃透精神,把握中心,持文有據,言之成理即可。至於如何運用題目所提供的材料,如何佈局謀篇,便待考生隨心駕馭自行安排了。1995年的高考作文題是寓言詩《鳥的評說》,這是一種“一題多體,一題多向”的設計,也是一種多層次的寫作考查。考生可在不同的文體中,從不同的角度盡情揮灑,駕輕就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寫作才能。基於這樣,高中畢業生的作文訓練,就必須儘可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抓好寫作素材的積累,要指導學生博覽羣書,要讓學生觸及各種文體。既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又不能忽視形象思維;既要培養順向思維,又要倡導逆向思維;既要培養實體思維,又要注重空間思維。平時要把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各種應用文和散文等文體的訓練務必強化,作到一“專”、二“博”、三“活”,纔有希望達到成功之彼岸。

高考作文 篇4

【題目】

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爲當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裏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於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裏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裏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爲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爲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可以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形式】

材料作文

【主題】

現代科技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

【材料分析】

材料第一段第一句描述現代生活現狀,是絕大多數考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第二句則如20xx年的天津卷一般,描述了一種未曾發生的科技暢想。

材料第二段闡明問題:我們應該擁抱現代科技,足不出戶地通過互聯網感受世界,還是需要真正走出房間,親身感知?

此外,規定文體必須爲議論文。

【立意角度及素材】

立意一: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使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必須擁抱變化;

立意二(推薦):我們不可完全依賴於現代科技,使用需適度。人類的情感交流和互動是不可能完全通過科技來傳達的。我們可以運用科技手段來傳遞信息,對於可能影響人類情感交流的技術,我們無法完全遠離卻可以保持適度的距離。

【特別注意】

1、浙江是高考(精品課)改革的前沿省份,與20xx年相比,命題思路變化較大;

2、審題難度明顯降低,主題常見易把握;

3、必須寫成議論文,立意角度相對固定,高分作文靠論證邏輯取勝

【難易度】

高考作文 篇5

有一種性情,鐵骨錚錚。有一種品質,鬼神共鑑。有一種情懷,精忠報國。岳飛手持利刃,飽食胡虜肉,笑飲匈奴血,留一首滿江紅萬古長青!

有一種態度,挑燈夜戰。有一種精神,撲火飛蛾。有一種信念,無怨無悔。我將手持筆墨,苦讀孔孟莊,遨遊理綜海,留一個美好的回憶直到永遠。

高一的我天真開朗。綠茵場上飛着我的身影,籃球架下閃着我的歌唱,考試桌前幻着我那充滿驚異的眼神。我努力,我努力,然而命運註定我成爲那位可憐又可敬的西西服斯。爲了高三的輕鬆,我埋頭苦學,高一下學期是我的第一個春天。我成功了,我成功的突破了那遙不可及的前百,我勝利了,我對着自己露出了一次甜美的笑容。

高二的我苦悶彷徨。爲什麼我更加努力的學習,而上帝送我的卻是個不可接受的事實?梵音洞前幾彷徨,此身已欲赴大海。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我無助,我傷心,我悵惘,我垂下頭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我變的寥寥無語,我堅信,沒有垂死的過去,哪有未來的新生。

高三的我成熟穩重。少了些憧憬,多了些現實;少了些海闊天空,多了些心情交流。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就要在黑夜中尋找屬於我自己的光明。當分針與時針再次重合時,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輪迴開始了,我的夢鄉也要開始了,一閃一閃亮晶晶,滿腦袋都是小星星。

百天後的我,或許會金榜題名,或許會名落孫山,我不在乎。我努力,我無悔。我相信,即使我是一個蠟燭,也要有過一次閃耀。生命一次,美麗一次,連那癡情的鳥兒都知道爲自己的幸福歌唱,我呢?

或許說,一個人的天性決定了他的一生,我想是的。我,作爲一個保守膽怯的人,註定幹不了名利雙收的大事業。但人當自助,當老師也許是我的最好選擇,我的人生價值就將在這裏昇華!

有人說,人生如下棋。是啊,但人生也許如下棋,因爲再好的一盤棋都有它的缺陷,但人生也許不如下棋,因爲下棋的最大好處就是,如果你下輸了,還可以再來一盤。癡心的夢,總是死死的拽住我,讓我爲自己的目標前進。我知道自己走過許多錯棋,失去的就讓他成爲永遠的回憶把,但不可否認我曾經擁有過,珍惜現在的一切,不爲了什麼,只爲了當我驀然回首時,少些那痛苦的回憶。

高考作文 篇6

技巧1: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裏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裏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

寫作困難的學生須掌握的一些寫作技巧

技巧2: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爲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爲妙。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 ,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技巧3: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裏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髮,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如果你試着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上段文字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髮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同樣,在描寫動物外貌時也可以用到這個方法,如:毛黃白相間,耳朵尖尖地向上豎起……而不是寫成:它有一身黃白相間的毛,有一對尖尖的耳朵……。

技巧4:寫說不出現“說”

比較以下三句話。張三說:“……”;張三無可奈何地說:“……”;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顯然,不出現“說”的第三句更精彩。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學會了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地寫“某某說”。

技巧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無數學生習作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 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技巧6:環境裏面有“真”“情”

怎樣寫好環境?現在學生的通病是,最喜歡寫小花、小草、小鳥。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爲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桌子、雲、霧、哪怕是電線杆都可以寫。在環境描寫里加上人的感情描寫。如:“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爲我哭泣。”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裏,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裏。

7技巧7:要動連着動

學會用動詞,並且是連續使用動詞。很多作文好的學生都擅長用動詞。文章要一波三折纔好看,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某學生本來這樣寫讓座:“我看旁邊老奶奶年紀大了,把座位讓給了老奶奶。”修改成:“我看老奶奶年紀大了,連忙起身,走到奶奶身邊,輕聲地對她說:“奶奶,那裏有個位置,您坐。”,我扶着她的胳膊,慢慢移到座位邊,……”一個動詞變成了五六個動詞,作文也靈動豐富起來。

技巧8:一秒鐘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鐘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杆,新的校運會記錄誕生了!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 寫作困難的學生須掌握的一些寫作技巧

技巧9:一段話裏出現6種標點

很多學生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爲止。針對這個現像,可以進行“一段話必須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 :“”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

技巧10: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生容易在作文裏寫長句,而長句寫的不好就變成病句。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要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自己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着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 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技巧11:“好像”是把萬能的鑰匙

寫作文要學會用“好像”,這是一把萬能的鑰匙,寫風景、寫神態、寫外貌、寫動物都能用上。學會在作文中恰當使用“好像”,文章寫不長、寫得不生動不形象的許多問題可迎刃而解。某寫作困難戶學生經指導後寫的習作:“學校清潔區裏的幾棵楊樹落光了枯黃的葉子,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在冷風中瑟瑟發抖,好像在說:“這寒風可真刺骨呀”!看,院頭的草坪,現在也換上了灰褐色的大衣,遠遠望去好像鋪着一大塊灰色的地毯。就連主席臺旁邊那身着綠裝像軍人一樣的小松樹,也在寒風中哆嗦着……”讀起來是不是有滋有味了呢?

技巧12:刪刪刪大膽刪

這是一個關於謀篇佈局的寫作技巧。記流水賬是學生寫作的通病,寫一場聯歡會從第一個節目寫到最後一個節目,寫一次春遊從起牀寫到回家。大膽刪,把聯歡會其他節目都刪光,只寫一個最精彩的;把春遊其他內容都刪光,只寫最美的一個景點。這就是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

高考作文 篇7

  當君子,努力錘鍊人生

君子是中國古代社會對品行高尚的人的美稱。關於什麼是君子,怎樣的行爲纔是君子所爲,在古書上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和定義。據說,孔子的《論語》當中有107處說到君子,內容和標準不盡相同。可見,君子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一個模糊的,不十分明晰的概念,但所有的美好品德都可以用君子之爲概括,這一點恐怕是沒錯的。

在我所知道的對君子的論述中,我最喜歡的還真不是《論語》中對君子的描述,雖然《論語》是儒家思想之集大成,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薈萃。我心目中君子的形象是比《論語》更早的古書《周易》中對君子的描述,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它的下半句是:地是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的大概意思說的是,君子要努力發奮,剛毅堅強,不能被一時的懶惰和困惑所動搖。下半句大概意思是,如果你是君子,心胸要像大地一樣寬廣,包容任何東西。所以我最喜歡這兩句是因爲他包含着人性當中最重要的兩個層面,一個是堅毅,一個是包容。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搖擺和困惑是阻礙我們往前走的最大的絆腳石。回想我自己的成長,常常因爲意志力不夠堅強和感情的脆弱失去了不斷奮鬥、永遠前進的勇氣,徘徊猶豫佔取了我人生許多寶貴時光。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其名言“存在還是毀滅”,對我影響特大,遲疑和猶預毀了王子的前程,其實也毀了我們很多人。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在和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思想打交道,如果缺乏包容心就會始終在內心困厄於不同聲音,糾纏於小人之見。我自認爲自己是心胸寬廣之人,即使這樣在生活裏、工作中,特別是網絡上聽到各種不同聲音,尤其是善意的批評,尤其是不善意的批判、攻擊時,還是心有不快,甚至怒火中燒。想想最後平復我心胸的,一是我特別喜歡的詩歌,二就是這句《周易》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代人不說了,近當代作家中我最敬佩的也是我心目中君子的榜樣首推魯迅。魯迅先生在那樣黑暗的年代中,以筆做刀槍,用深邃和銳利的思想之光引領着大衆,覺悟着社會。魯迅先生說出了許多令我們當代人都汗顏或說不出來的話,比如這句:必須敢於正視,這纔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正視什麼?廣言之,正視不足和毛病,具體說,就是正視黑暗的社會現實。無論怎樣,只有正視社會、正視自身,黑暗纔有可能變成光明,毛病和不足纔有可能得到改正。

我認爲,敢想、敢說、敢做、敢當正是當代社會君子的四要素,也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具體詮釋。魯迅先生用他自己的生命爲我們豎立起一座當代君子的楷模和豐碑。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向前,君子之風都應始終伴隨我們,在這樣的進程中,我們的品性才能得到歷練,人生也因此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