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必備】高考作文錦集7篇

【必備】高考作文錦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高考作文錦集7篇

高考作文 篇1

離高考只有45天了,時間真快,眨眼之間,我與這些相識才九個月的學生們又快要說再見了。在這被學生稱爲“黑色的高考”即將到來之際,我怎麼也沒有辦法灑脫,莫名的難過和悲傷。無端的生出些許感慨。

我的感慨並不僅僅只是離別的傷感,我也知道學生會和子女一樣,遲早都是會離開的,再說如今也走入這一行列6年了,每年都有學生的離開,有了分離纔有對相處歲月的珍惜。我更多的感慨就是每年臨近畢業的時刻,一部分學生麻木的神情、無聊的舉動、彷徨的心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模樣讓人心疼,每每在與之對視的片刻總是灼傷我的雙眼,觸痛我的靈魂。

我在心靈深處不止一次問自己,是誰把我們那些充滿激情,充滿鬥志的少年擺弄得如此不堪,活似沒有靈魂的空殼,是誰把我們“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打磨得如此沒有懸念,是誰制定統一的目標來一致要求他們,讓他們對將來喪失了應有的信心?

還記得給這些剛邁入高三的孩子們上第一節課時的情景,他們是那麼的信心百倍,是那麼的昂揚奮進,是那麼的讓人懷念青春……讓我對他們的未來也有了美好的憧憬,可是才過了多久,爲什麼那麼多活潑可愛的孩子轉眼之間都有了所謂的少年滄桑,少年老成之感,甚至於都成了麻木的代言。恍惚是昨天晚上剛瞥見園中滿樹紅豔欲滴般的櫻桃,而隔天早起你竟然發現一地的枯黃……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覺得這似乎是被魔術師施法了一般。

如果單單只是滄桑、老成倒沒有什麼不好,人總是會或多或少的經歷這些的。可是這不是真正心智的穩重,不是真正的歷練,而是對未來失去信心和鬥志,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致的一種早衰。

我發現一部分學生看着似乎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那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模樣卻清晰可見,他們不願意去思考問題,不願意去做作業,不願意去讀書,甚至有時連頭都懶得擡起……有學生用文字的方式告訴我說他已經放棄了高考,所以希望我不要在他身上浪費精力。多麼懂事的孩子,讓我心疼得掉淚。可是把每一個孩子教育成纔不是老師的職責所在嗎?可是他的那幾句話多麼的具有殺傷力啊,我似乎覺得無形之中我們這些做老師的都做了劊子手,把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血液抽乾,然後任其在我們的關心中帶着感恩自生自滅。

我突然覺得在學生的課堂上我們漏掉了很重要的一課,那就是教會學生正確的看待自己的人生,給自己正確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

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檢測而已,即使失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和漫長的一生相比,這充其量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而已。我們應該看到自己的價值,在父母眼裏的價值,在朋友眼裏的價值,在整個社會上的價值。

古語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今天爲什麼我們太多的人忽視了孩子其他的秉性,而只拿成績來衡量一個人的高低呢?甚至於這種標準像烙印一般的烙在我們這些年輕的學生的心上。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貝,是父母的希望,所以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即使你上不了重點本科,你可以選擇上一般本科;即使上不了一般本科,你還可以選擇上一個好點的大專;即使連專科也上不了,你還可以選擇再重新來過一年;退一步說,即使你不想復讀,那多學點知識爲你明天走上社會少走彎路打點基礎總還是可以的。

可是我們的孩子太經不起打擊,沒有經歷幾次挫折便已經傷痕累累了。

他們大多數都認爲高考於他們是現在來得越快越好,走進考場一次,也不枉讀了這麼些年的書。有學生甚至把希望已經寄託在下一輩的身上了,可是他們卻忽視了他們的父母的希望,他們便是父母下一代希望的寄託者啊。

我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句話來“年輕人的失敗常常敗在過早的承認自己的不行”。這個社會是瞬息萬變的,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所以說未來怎麼可能會是沒有

懸念的呢?我們又怎麼能輕言放棄呢?

想起幾年前所知道的一件事來,那年的高考的試卷特別難,一考生在考完物理之後,覺得自己肯定完蛋了,一定要辜負父母的希望,在沒有辦法承受自己認爲的失敗時選擇跳樓自殺了。他的逝去引起許多人的感慨,生命誠可貴啊!怎麼可以因爲這些而輕言放棄呢,殊不知那年因題目太難,高考錄取分數大大的降低,可他卻只能在父母以淚洗面的日日夜夜中化爲一抔黃土。他不知道,他的逝去纔是對父母最大的辜負!

我又想起多年前父親告訴我的那個故事:一個挑着大水缸沿街叫賣的生意人,有一次在一小山岡上休息,不想缸沒有放平穩,一口缸順着小坡滾了下去,他想這一隻挑也沒有辦法挑啊,駝也沒有辦法駝,留着也沒有用,一氣之下,竟砸了。等心情平靜一會後,不甘心的他下山想看看那個他認爲早碎了的缸時,卻發現它竟然完好無損的躺在一個草墊子之中……你可以想像他有多麼的後悔自己的選擇,他有多麼的後悔自己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怎麼就會認爲那缸一定會毫無懸念的破碎?

而人生往往有着太多的無法預知,那麼我們又爲什麼非要過早的承認自己的失敗呢?

美國前國防部長Baker對年輕一代的忠告說:“要是你今天畢業而不打算明天繼續學習的話,從後天開始你就猶如沒有受過教育。”

可是我們的學生呢,明天才畢業,而今天已經停止了學習,如果以後走入社會,真的只是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那我們的國家、社會、將來將怎麼去發展,我們將拿什麼去戰勝自己,戰勝困難,繼而戰勝他人?

所以,在離高考還有45天的時間裏,我想對我所有的學生說一句:無論成敗,要認真的去度過每分每秒,在高考最後的歲月裏,要做到無愧於父母的期望,無愧於師長的教導,無愧於自己的付出,無愧於人生的追求!

高考作文 篇2

所謂“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見解,作文的觀點能給人以思想啓迪。其次是能夠進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總之,站得高,想得遠,挖得深,說得透,才能達到“深刻”的要求。高考作文對發展等級“深刻”有三方面要求: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觀點具有啓發性。我們可從不同的角度闡釋其難點及重點。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

1.掌握把握本質的一些方法。注意運用比較的方法,對事物的現象進行概括,去僞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進而“上升”、“飛躍”,形成對事物理性化的認識。

2.把握一些“理論武器”。事物的現象是錯綜複雜的,因而,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並非易事。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積累,要注意吸收消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時時留意其他理論書籍和文章裏的精彩論斷。這樣,帶一點“理論武器”走進考場,根據需要,適時地、適當地、妥帖地加以運用,會使你的文章具有思辨色彩。

3.文體不同,把握本質的方法不同。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爲主要表現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是通過議論與抒情來體現“透過現象深入本質”。議論文首先要有正確、科學的道理,而且這個道理還要儘量講得深入、切實,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質;其次要有周密的論辯性;最後議論還要有較強的說服力。

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這一要求是前一要求的深化,或者說是深層次的表現。表現在議論文中是論點與論據的關係,充實、嚴謹、豐富的論據是論點深刻的因;在記敘文中是情感與現象的關係,深摯真切的情是生動感人的敘述事例之因;在散文中是形與神的關係,朱自清的“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是他夜間獨遊荷塘的因。其表現形式依文體而不同,但絕不是口號式的表白,而是理性思維與情感內蘊的自然顯露。

觀點具有啓發性:

1.觀點要能闡發自己的獨特見解。想他人之所未想,言他人之所未言。避免陷入“套路化”,寫一些陳詞濫調、空談泛論。

2.觀點必須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現實感。如果讀者對文章的主要觀點毫無興趣,那無論如何也不會產生“啓發性”的。這就要求所論述的問題必須貼近時代,與時俱進,關注焦點、熱點問題,凸顯時代特徵。

3.觀點要能夠把一般認識提升到新層次。要做到“觀點具有啓發性”,就要分析得鞭辟入裏,入木三分,抓住問題的癥結,把問題說到點子上。最後特別要注意四個關鍵點:敘述中滲透感悟,議論中點亮哲思,抒情中滲透理性,煉句中昇華主題。

“文以載道”,任何文體的文章失去了一定思想的依託,所寫之人或事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思想”就是“立意”。對於議論說理的議論文體而言,這一點尤爲重要。立意就是文章的`靈魂,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理性思維的過程,也是文章的根本。深刻的思想展現給讀者的不僅是獨到的觀察和認識,更是思維的魅力。

高考作文 篇3

近日,一條交通事故視頻在網上熱傳並引起網友激烈討論。視頻顯示:3月5日,廣東東莞中堂大橋一輛大衆轎車強制變道,被一輛比亞迪撞翻。對於這起事故,輿論一波三折,討論的焦點在於比亞迪車主是否“故意撞車”(3月21日《南方日報》)。

你強行變道,我霸氣撞飛——這是網友對相關視頻給出的“閱讀理解式”答案。胡亂變道,膽子不小,發生事故,該負全責。輿情發生逆轉的是“撞翻變道車”的車主在微信羣發出了驚人之語:該大衆朗逸已經是他撞過的第7輛車。“一般都是別人全責纔會撞上去,否則不會撞。之前開比亞迪s6時,已經撞了2輛凱美瑞,2輛銳志,1輛crv,1輛rav4,全是完勝,沒有輸過一次。”隨後,東莞交警成立專案組,重新啓動調查。結論還是認定大衆車負全責,因不存在鬥氣開車的事實行爲。

通常,面對強制變道,大多車主儘管深惡痛絕,但爲了保證駕駛安全,除了緊踩剎車、打輪躲避,似乎也無計可施。而今,比亞迪車主據說不僅兩次成功阻止大衆車主強行變道,還給這個不守規矩者一個大教訓——被撞翻車四腳朝天,這讓飽受多年塞車之苦者拍手稱快。此後,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更近乎爲“馬路俠客”光榮加冕。

變道引發意外,好在沒有性命之虞,四腳朝天似乎活該。不過,有兩點需要釐清:

一是從法理而言,道路交通法規定,違反禁止標線強行併線的,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只是,“變道車輛必須避讓直行車輛”,不代表直行車輛可以罔顧前車人身安全而“以暴制暴”。換言之,在風險因素瞬息萬變的馬路上,“撞翻變道車”的後果是不可預估、不可控的。如果我們放縱了“直行可以撞變道”的邏輯,法律就算正義,也是面目猙獰的正義。當然,若是果真故意撞車,已經涉嫌構成交通肇事罪,就不是“全責”那麼簡單了。也就是說,法律從來就沒有支持過“對方違法在先,撞了白撞”的說法。

二是從道義來說,以如此方式懲戒強制變道車輛,不僅遊走在人性邊緣,也是不折不扣的叢林邏輯。去年引發全民熱議的“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起因即是女司機任意變道。用人命關天的代價,去懲戒不守規矩的車主,這力度殘蠻而血腥。除此之外,難道沒有別的選擇?眼下,不少車主已經爲愛車裝了車載行車記錄儀,而在不少路段,公共監控等技術也完全可以還原強制變道的是與非,何苦非要拼了性命上演私力救濟的馬路驚悚劇?

車在路上,難免遇到各種狀況,比之於動輒就“撞翻”的暴脾氣,慢一點、謙讓一點,可能更是當務之需。“撞翻變道車”的快意,於法治而言是值得警惕的。

爲快遞小哥期待“依法處理”擊節叫好

近日,一段“車主掌摑快遞小哥”的視頻刷屏了。並非因爲熱鬧而被圍觀,而是一個頻頻動手打人、一個沒有任何反抗的對比反差,讓一場看似是非分明的糾紛變了味。被打的快遞小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自己很委屈,已經報案了。對於期待的結果,這位小哥回答了四個字:“依法處理”。目前,毆打快遞員的出租司機因尋釁滋事已被北京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

蹭壞了他人愛車,雙方應負有何種責任,需要專業鑑定,最終由法律說了算,不是誰富有、誰氣勢大,就可以任性動手。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再有理,也不能不把法律放在眼裏,用粗暴的手段始終不能解決問題。

人都說,遇事要講理。這首先是在情感和常識意義上判定對錯,有些看似“理”氣十足的事,往往在當事人心中有一個結果,但既不能“得理不饒人”,像那位車主一樣揪住不放並施以暴力;也不能“理虧心虛,任人欺負”,像快遞小哥一樣如綿羊般被隨意打罵。實際上,所謂的“理”,也只不過是一個不成文守則,關鍵還是靠法律。

其實,施暴打人的背後,也凸顯出對規則的不尊重、對法治的不敬畏。如果沒有受到他人來自生命的威脅,爲何要選擇先動手?如果有清晰可辨的責任,爲何不等待警察依法處理?如果心中有對規則制度的基本遵循,爲何還會輕易地當街撒氣?可見,表面上是在釋放心中的不滿,實際上是在踐踏社會普遍形成的對法律制度的守護。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法律保護下的個體,人人遵守才能人人受益,隨意破壞必將自食其果。在法律面前,沒有更公平正義的解決方式,更何況是一件小糾紛?

與施暴打人者對比,受委屈的快遞小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期待的處理結果是“依法處理”,值得我們擊節叫好。尊重法律,何嘗不是尊重每個人的權利,何嘗不是尊重每個人的人格。當強勢主體遇到弱勢羣體、當有權有勢者遇到普通老百姓、當“土著老炮兒”遇到“外來漂流者”,身份的大小、職業的貴賤、姿態的高低,不能成爲評判的標準,也不能變成頤指氣使、欺軟怕硬的“凌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別讓你的情緒衝破法律框架,別讓我的權利受到無情踐踏。我們需更有敬畏之心,既抱有善意,又充分尊重法律,如此進步的終將是整個社會文明。

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

高考作文 篇4

如果說生命將是個奇蹟,那麼它需要時間的沉澱和不懈的追求。

——題記

  繁星點點

繁星點點,點綴了一條無盡的歷史長河,它閃爍着迷人的光芒,神祕而又令人希望。

翻開歷史的扉頁,沿着時間的足跡一路走將而去,你看到了魯班在山間發現了“有齒”的草後,突發奇想造出了鋸子,你不禁感慨,啊,奇妙的世界原來如此有靈性!那麼,你可有想到貓頭鷹的眼睛,鳥的翅膀,鴨子的腳蹼?繼而,你將看到無數精湛的建築物威然屹立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它們留給了當代人類一串串問號。你可曾想過,趙州橋爲何千年不倒?秦始皇兵馬俑如何在地下宮殿被建成?埃及金字塔的沙礫來自何方?神祕島的巨人又是誰的傑作?歷史給我們留下如此豐富的遺產,我們又拿什麼作爲饋贈?

星光點點,我們生活在這“光”明的社會,卻忽略了製造光明的勇氣在慢慢褪出我們的腦海。

  晨曦將至

晨曦將至,致我們所度過的每分每秒,它是生命的基石,不停旋轉更替着的魔法,歷史已成歷史。人說,活在過去的人,終會被過去所拋棄。而聰慧的人類又怎會沉湎於過去的繁華?爲了追趕晨曦的每一寸陽光,我們不停地奔跑奔跑再奔跑,任它狂風暴雨,任它高山大河,任它嚴寒酷暑,一切都抵不住那顆追求光明的狂熱之心。馬達帶來了工業文明,達爾文進化論打破了“神主宰”的神話,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奠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存在的基礎……

改變着,改變着,伴着時代的變遷,我們來到了今天,我們迎來了新的光明,新的起點。

高考作文 篇5

一、熟悉中選材。

在我們周圍,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如在生活中對你關懷備至的爺爺奶奶、對你嚴格教育的爸爸媽媽、爲你播下知識種子的老師、和你一同成長的同學夥伴等。從中加以篩選,選出你認爲最值得寫的人和事寫下來。

二、所選的事例要突出人物的某一品質。

寫人離不開寫事。在對事情的敘述中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的特點多種多樣。不僅有我們平時愛寫的某個人刻苦學習、助人爲樂、關心集體、熱愛勞動等品質;還有人物的性格脾氣,如平易近人、心直口快、做事拖拉、懶散傲慢、粗心大意等也可作爲寫作素材;還可以寫人物興趣愛好方面的特點,比如喜愛集郵、酷愛繪畫,喜歡游泳等。只要你瞭解了某一個人的任何特點,都可以作爲材料進行寫作。正所謂:“千人千模樣,萬人萬脾氣。”

在確定了文章的中心後,接下來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排排隊,比較一下哪一件事最能反映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所選的材料越有代表性,人物的特點就越鮮明,文章的中心就越突出。

三、描述要一定的技巧。

文章講究文采。文章在中心明確,選材符號要求後還要講究語言生動、敘述有一定的技巧。正如評價一個人的外在漂亮與否“三分長相,七分打扮”。文章也是如此。既然寫人要通過寫事來突出人的特點。所寫的事要符合記敘文六要素。尤其要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一步一步寫清楚。但並不是把事情像報流水帳似的記一遍,而是要突出重點,有詳有略。與突出人物特點密切的情節要詳細寫,寫得具體些,而那些和中心不那麼密切的情節要簡單些,甚至不寫。這樣才能做到重點突出、中心明確。語言敘述也要講究技巧。刻畫人物進行敘述的過程中,要多住住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心理來刻畫。如《愛嘮叨的媽媽》:“媽媽一把拽過我,拉到她面前,整了整我整整全齊齊的衣領,拍了拍剛換的衣服上的‘灰’,又開始了嘮叨:“上課要老師的話,要積極發言,下課要……,過馬路要……”我只能一個勁地點頭,表示已經記下了。如果我不做聲或心不在焉,那可就糟了,她准以爲我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她非要到學校問個明白不可。”

高考作文 篇6

一對殘疾作家。

孫幼忱是位雙腿殘疾的作家。他創作的小說《小佛佛曆險記》受到讀者的歡迎,還得了獎。可不幸又降臨這個家庭,妻子董江雲的左腿也殘疾了。董江云爲了支持丈夫寫作,不僅代替丈夫去工作,還挑起了全部家務重擔,她拄着柺杖拖着殘腿幹繁重的體力活。在丈夫的影響下,董江雲也寫起了童話,並在《黑龍江日報》上發表了《鴨子莎莎》。

這對殘疾作家坦然面對自己身體的缺陷,他們認爲,殘疾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分析:"上帝爲你關上一扇門,必會打開一扇窗",厄運只是一道坎,走過了是陽光,走不過就只能長陷泥淖。

話題:"面對生活中坎坷""身殘志不殘"

高考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將臨近,考生緊張,家長緊張,老師緊張,交警緊張,連不相干的我也緊張。二十年前的那場“千軍萬馬涌向獨木橋”的景象又不時的在夢中浮現,要麼是忘了帶准考證或紙筆等工具,要麼是對某道考題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要麼是爬山涉水累的氣喘吁吁,要麼是因某件事情耽擱而誤了考期。然後,就是現實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不真實起來,人性的摧殘可見一斑,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幹掉高考。

科舉取士,“天下士子盡入觳中”,從統治階級來說,那是選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維護穩定的需要,倘若這班“士子”流落到民間,再與老百姓和農民工結合,保不定哪一天回危及社稷的穩定和安全,於是乎用官位、用民粹、用你是人才的稱謂作爲蘿蔔來引誘,再用翻版的“八股文”以考試的模式慢慢的促使你販依,好納入他的旗下。問題是社會發展到今天,非得要得要通過高考這一渠道才能選拔人才嗎?中學階段“填鴨子”式的灌輸能造就一批創造性的人才嗎?我們需要的是創造性的人才還是聽話的奴才?諾貝爾獎與中國無緣,固然不能說明我們的國家沒有創新能力、沒有創新型人才,但是中國學生動手能力差,好像已經形成了共識。儘管素質教育已經喊了多年,但高考的指揮棒一日不改,所謂的素質教育就像一塊漂亮的布,只能裁作內衣,以遮住羞處。

有人說,高考是當前這個不公平的社會最爲公平的一種模式了,至少農村的孩子能夠通過高考這一途徑公平的參與社會競爭。問題是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還有多少農村的父母以及下崗職工能夠負擔得起孩子不菲的四年大學費用?有人說我們可以通過貸款助學的方式,來救助因經濟困難而難以就學的孩子。他們已然忘記了這完全是教育產業化的惡果,而現在卻死死揪住了補救這一“牛尾巴”來緣木求魚。

解決農村孩子因取消高考可能導致的不公平競爭,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像九年義務之教育那樣,將義務制教育擴大到十二年,乃至十六年。而不是通過中考和高考將一部分孩子阻止在高中和大學的學門之外,我們講幹掉高考,當然不是指從此以後學校就不要組織考試了,而是學校根據學生在中學修完各門課程的學分,給學生一個綜合性的評介。大學根據中學階段學生的學分和評介,以及學生自己的興趣,採取雙向選擇的方式,爲高中學生提供進入大學進行進一步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制定一個統一的分數線,將一部分人阻止在大學校門之外。

這顯然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教育投入的問題。當前的情況是,由於高中教育投入不足,從事高中教育的學校與從事初中教育的學校在數量上並不匹配,致使初中學生爲了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已然負擔了與高中學生參加高考一樣的壓力,升學壓力進一步前移,如此緊張的學習壓力,已然在十幾歲就斷送了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更惶論大學的創造力不足了?殊不知,一個國家最大的競爭力就是創造力呀。

對教育的投入,據說我們國家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在世界的排名也非常靠後,而被我們所仇視的鄰居日本,96.8%的初中生入高中學習,50%的高中畢業生升入大學學習,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比例的48%。日本比較教育學者南亮認爲:中國的初級教育相當於日本1905年至1910年的水平,落後日本85年;中等教育相當於日本1915年至1920年的水平,落後75年;高等教育相當於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後70年;教育經費相當於日本1925年的水平,落後65年。我們寧可購買別國的國債,而不去修建學校,我們寧可在高考體制內轉圈圈、修修補補,而不跳出圈子之外去想辦法。

增加教育投入,改變招考體制,幹掉中考,幹掉高考,還學生一個完整的身心,還民族一個活力,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