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必備】高考作文錦集5篇

【必備】高考作文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高考作文錦集5篇

高考作文 篇1

擡頭望天,不見幼時 自己可愛的笑臉。

那時天真的可愛,帶着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驕傲。偶爾還會無理取鬧。

可是,後來。

被無情的拋棄在蔚藍的天空下,獨自尋找尋不到的未來!

如今,深邃的眼眸中,帶着一抹淡漠與疏離。

找不回的是 當初的可愛到迷離。

如今想想卻是如此的荒涼。

而今被困在自制的銅牆鐵壁所謂生活的牢籠裏,

是該抱怨。還是還是該譏笑?

當初不懂事,也不會爲未來着想。索性不去管以後的生活會怎樣!

若是拿着現在的例子,站在當初的角度去想未來的事,不知道能否猜到,會演變成如今的這個模樣!

被困在生活的牢籠裏。

該如何解脫?

終不願做個墨守成規的人,可是有時候的決定不是因爲,想要標新立異,而是所流露出的真情所在,也許你們理解,或不理解。

可能是想法太過大膽,有時候,努力了好久纔有勇氣做出的決定,卻被世俗眼光所擾,世俗的觀念所困。

生活的牢籠,看不見 摸不着。一樣無法掙脫。

終是紅塵人,亦染紅塵事。

高考作文 篇2

水,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也是人類的生存之源。清爽可口、清涼透徹的水是維持我們生存的必需品。一個人二、三十天不吃飯可以,但六、七天滴水不沾就必死無疑。因此,人的生命離不開水,人的日常生活更離不開水。

同學們,今天當我們漫步在綿綿春雨的校園,喝着清清爽爽的甘水,暢遊在清澈見底的泳池,浸泡在柔和細膩的溫泉裏┄┄,享受着水帶給我們的美妙生活時,可曾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或祖國另一角落的人們正遭受缺水帶來的種種不便甚至災難。幾天前,我在網上無意中看見一組關於非洲缺水現狀的宣傳圖片:一片片一望無際的乾裂荒原,一位位形容枯槁的母親,或抱或拖着同樣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孩子,瞪着乾澀的眼珠無望地注視着乾裂幾成荒漠的土地,連顆顆眼淚都顯得珍貴。其實目前我國也是水資源缺乏之國,在我國西部寧夏等部分地區,不少人每天要走十幾裏的路去外面打水,常常打上來的還是渾濁苦澀的水。那裏的人們往往都是一家人循環用水,先洗臉洗手,再用來洗腳、拖地,最後用於拌煤。通常那裏的人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洗一次澡,缺水現狀可想而知。缺水,嚴重缺水已經敲響了人類生存的警鐘!

據科學家估算,地球上共有13.6億立方公里的水,可這些水不是都能供人類飲用的。其中海水佔97.5%,淡水只佔2.5%,且淡水中又有70%分佈在南極和北極,真正可供我們飲用淡水只有0.34%。淡水資源那麼少,可我們工作、生活還存在許多浪費水的行爲,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砍伐森林┅┅都嚴重破壞了水資源。本來海水蒸發後,可以提供一些淡水,可現在人類在海洋裏排放了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與垃圾,即使南極和北極都也未能倖免。今後海洋能供給人類的淡水將越來越少了。有科學家預計,若人類再這樣放任下去,再過一、二百年,地球上的水資源將徹底枯竭。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淡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學們,當我們在享受着水帶給我們歡樂之時,可曾聽到水的聲聲呼喚,可曾迴響起非洲荒原母親和孩子們對水的聲聲的呼喚,我們要行動起來不要再讓這種人間慘劇繼續發生。要知道,缺水可是對我們全人類共同的威脅。要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從關好水龍頭開始,節約每一滴水,只要人人節約一滴水,匯聚起來就會成江河;並積極地參加環保行動,積聚起我們每一份的微薄力量,保護好水資源,讓祖國的山山水水更加秀麗,讓人類與水永遠共存而且更加壯麗,繼續編寫溫馨美滿的樂章。這是人類和水共同的呼喚!

高考作文 篇3

又一次來到了這個小鎮上,今天的目的是去學校準備參加高考,又一次來到了這分別一年的校門,正對着大門的教學樓上已掛上了一副對聯我用自己的筆記下了這副聯,三年前曾在此對自己說:三年後,我不會有愧於自己。然而時間流逝三年時光匆匆流去,留下了只是對自己的恨和傷感,回想起自己三年前的豪言,回想三年前的自己,心不盡的在顫抖,三年來我一直有背於我的理想,有背於我的奮鬥,有人問我:後悔了?悔?呵可笑的字眼,我歧視它,我從來不說悔,因爲它畢竟以成過往。

這次來到這個小鎮,我爲的是能夠走完自己應該走的路,雖然,這條路又破又爛,但我畢竟走完了全程,我無悔!我想這因該是對自己的一點慰籍吧!來到了自己過去的宿舍,看着以前的睡過的地盤,望着牆上離別時刻下的語言,心中無限傷感,在這裏曾經被我們視爲第2家的地方,現在以空蕩蕩的了。從前的朋友是否還曾記起,那時我們唱的歌,那時我們相互的稱呼。

傍晚的時候,陸續的有客車來了,每年的此時,他們都會準時的停在校內,爲的是明天接我們去考試,高一的此時,我在陽臺上,看着車子的到來,心裏想着:2年後我也會坐上着車去考試曾經認爲畢業遙遙無期,以後的日子還慢着吶,可是現在想想,呵時間過的真的很快,想想2年前的此時,猶如昨天一樣。見到了班頭,問他我的考室,他給我准考證,

乍一看,310,呵還真的是有趣啊,來的時候住的也是310宿舍,真的不知道與這個吉不吉利的數字有緣。

今天晚上又睡到了四合院,寬寬的牀板讓我感覺到十分的安全。燈熄滅了,周圍靜了,朋友們都已經睡着了,唯獨我坐在牀上靜靜的回憶,回憶着,突然我發現,以前的.朋友少了,他們都徹底的離開了這個讓他們痛苦的地方,其實我也離開了,只不過。

我想爲自己在這裏畫下一個句號

早上我起來的很早,因爲我要去考試了,校裏面停的車有40多臺,這裏的規矩是早上6點過8分準時發車,準時放炮,這個小鎮上的人們都來了,爲的是送我們。

發車了我是在第16號車上,朋友們的心情不知道是好是壞,這次爲的就是去見一見心中的上帝,3年來爲的就是這幾天,炮放起來了,出了校們看見出來送我們的小鎮人們,心悲傷起來,心裏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這幾年的日子,讓他們失望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其實很多的[朋友都對我這樣說,我感覺我像是一個無辜的孩子。

車一路暢通,來到我們所在的地方。

還有2天,還有2天。爲自己加油吧!啊門!加油。

高考作文 篇4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是莊子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漫不經心拒絕所謂的“無用”時,其實放棄了很多隱藏在“無用”後的“大用 ”。比方說,參加公益活動,有人說無用,實際上,對我們融入社會有着大用;再比如說閱讀名著,有人說無用,實際上對豐富我們的閱歷有着大用。

請根據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 選好角度,確定立意,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 自擬標題; 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用規範漢字書寫。

【文題解析】:先要提煉出材料中的三個概念:“無用”、“有用”和“大用”。其一,可以分析“有用”與“無用”的辯證關係,同一件事物或一個人,有些人看來有用,有些人看來無用,或者在此時無用,在彼此有用。世俗所謂的“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說的“無用”,可能關鍵時候有大用。其二,可以談“無用”與“大用”之間的聯繫。中國人喜歡從實用(功利)角度判斷有用還是無用,這就排斥了看不見的精神世界。所謂無用之用,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全文可就爲什麼人們不知無用之用展開,談無用之用的內涵,談無用之用纔是真正的大用。

關於“無用之用”的文本

莊子與惠施關於“無用”的辯論不只一次,我們先從最簡明扼要的談起。在《外物》中,惠施直接發難。原文大意如後:

惠施對莊子說:“你的言論都是無用的。”

莊子說:“懂得無用的人,纔可以同他談有用。譬如地,不能不說是既廣且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而已。但是,如果把立足之地以外的地方都挖掘直到黃泉,那麼人的立足之地還有用處嗎?”

惠施說:“無用。”

莊子說:“那麼無用的用處也就很清楚了。”

以上這段數據在說什麼?譬如一個年輕人在學校唸書,這時學校以外的世界各地對他都是無用的。但是如果把這些無用之地都消除的話,他在學校唸書又是爲了什麼呢?他原本以爲有用的學校至此也變成無用了。換言之,有用與無用之間不可採取二分法去切割,因爲它們是相互爲用的。

因此,任何東西都有用,就看是否用對地方。莊子在《逍遙遊》與惠施再度談到類似的題材。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把他栽植成長,結出的葫蘆有五石的容量。用它來裝滿水,則它不夠堅固,無法負荷本身的重量。把它剖開做成瓢,它又寬大得沒有水缸容得下。這葫蘆不可說不大,我卻因爲它沒有用而打碎他。”

莊子說:“先生真是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個擅長調製不讓手龜裂的藥物,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爲職業。有一位路過的客人聽說這件事。願意出一百金購買他的藥方。他召集全家人來商量說:我們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而已,現在一旦賣出藥方就可以賺到一百金,就賣給他吧!這位客人拿了藥方,便去遊說吳王。正好越國興兵來犯,吳王派他擔任將領,冬天與越人在江上作戰,結果大敗越人,並因而得到封地做爲獎賞。”

他接着說:“能夠不讓手龜裂,所用的藥方是一樣的;但是有人獲賞封地,有人不得不繼續漂洗絲絮,這是因爲所用之處不同啊!現在你有五石大的葫蘆,爲什麼不綁在身上當成腰舟,讓自己浮游於江湖之上,卻還要擔心水缸容不下它呢?可見先生的心思還是不夠通達啊!”

高考作文 篇5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閒事兒、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世易時移,這些老規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友陸續把一些老規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上,引發了一片熱議。老規矩被重新提起並受到關注,這種現象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於700字。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

于丹:從文革破四舊、打碎規矩到今天,我覺得規矩這個東西一旦打破的話,重新建立是多麼難的事情。曾經規矩被斥責爲封資修,原來的尊師重道就有過這種老師,甚至校長被學生活活打死,更不要說家庭親人之間的反目,所以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北京的老規矩。北京不僅僅是一個政治符號,還是一個文化中心,北京的老理是特別多的,還有北京人見面的那種客氣、謙讓。規矩就是讓他們的古都之風,所表現的雍容不見得非得是有錢的人才有的特權,更多的時候就是一種傳家的規矩。所以中國很多集體記憶是靠家風去傳承的,無論老規矩還是老照片,其實是在我們今天這個變革時代的一種傳承。所以我覺得高考出這樣的作文挺有意思的,它可以讓孩子們突然之間換了一個角度,把我們今天異彩分成的世界停滯爲一幅黑白的老照片。也許能從這裏邊看清一些東西,每個人也可以去呈現自己的價值判斷,所以北京卷的這個作文題跟廣東的作文題目有異曲同工的感覺,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