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洋芋情結散文

洋芋情結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好長時間沒有聞到這洋芋的清香,敘說那經年的往事,懷念兒時困窘而難忘的舊時光;每當我再次想到它,心海上總能泛起陣陣漣漪,併爲之留戀、爲之感動。生命中洋芋對我的恩情,我永遠不忘。今夜,再次俯案傾訴洋芋情結,或是對它更加想念的緣故。

洋芋情結散文

一天,同窗好友冷不丁從微信朋友圈曬出了一盤金燦燦黃生生的烤洋芋,冒着誘人香氣。一霎時,磁石般的吸引着我的眼球,惹得口水在嘴裏直打轉兒,使人有了想吃的慾望。該死!明明在饞人嘛!那濃郁的洋芋清香,在我的腦海裏久久難以抹去,記憶中的洋芋情結,自覺不自覺地清晰了起來。

洋芋學名馬鈴薯,又名土豆,家鄉人根據其播種的季節,也叫其爲“三月”。它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多作一年生栽培,地上莖稍呈三角形,有毛,葉爲互生的奇數羽狀複葉,花爲白、紫、粉紅等色,地下塊莖多爲馬鈴狀,故而得名“馬鈴薯”。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貧困的山區人,家庭生活拮据至極,吃了上頓沒下頓便時有發生。“洋芋半年糧”,顯得十分金貴,它成了山裏人的主要充飢之物,既是人們的主糧,又是零食。

曾記兒時,孩子們每每放學回來,父母都去生產隊裏勞動了。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有得機會便滿村子昏天暗地的瘋狂,回家來肚子早已餓得嘰哩咕嚕直叫喚。年邁的爺爺,不用下隊裏去幹活,整天侍弄着門口那一小塊自留地,也照料着這個貧困卻溫暖的家。孫子們前心貼上後背了,爺爺看到眼裏,疼在心裏。常常會操起小鬥,生產隊用來分麥量米的工具,撿拾來小半鬥洋芋,蹲在門臺上,挪開炕眼石,撥拉平滾燙的炕灰,用顫抖的雙手,將端上洋芋的小鍬慢慢地送進去,倒入炕灰裏,然後將炕口蓋好堵嚴,使其充分加熱,慢慢變熟。接下來的時間,孩子們誰也不願遠離,靜靜地爬在門臺上,眼巴巴盯着炕眼門,生怕那些寶貝長上腿跑了似的,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

“洋芋沒血,三拌兩捏。”一會兒功夫,在爺爺噼裏啪啦的拍打聲中,一個個土蛋蛋開始變酥變脆,透過微起的灰塵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爺爺開始爲我們分餐了,孩子們一個個高興得像只兔子,蹦蹦跳跳的圍在他的身旁,等待即將入口的美味。爺爺用他那雙長滿老繭的手來回搓幾下,用力吹去上面的灰塵,並小心翼翼地剝去洋芋皮上燒得過焦的部分,才分發給我們。我們爭先恐後地從爺爺手中接過洋芋,燙燙的很舒服,不時兩隻小手來回換上幾下。“咯嘣”咬一口香氣四溢,沁人心脾,實在是一份上好的牙祭。

爺爺總是疼愛孫子。他很少同我們一起分享這甘甜的美味,放進自己嘴裏的,只有那剝落下來帶有灰土的洋芋皮。稀稀拉拉的山羊胡一翹一翹的上下翕動,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響,倒吃得津津有味。有時,爺爺看我們安生了下來,不吵不鬧了,纔給自己拿上一個,盡情地享用。

每每此時,山坡上總會傳來幾聲呼叫,南腔北調地喊着“爺—爺—”。大伯,和父親同一爺爺的孫子,由於子女多,生活條件相對我家還更困難一些。大伯有個殘疾兒子,我們的五哥,他天生患有小兒麻痹症,腿腳不靈便,又有些智障,經常出現在我家門前的山坡上放牲口。善良的爺爺可憐他,便把自己的`部分,讓給五哥哥吃了。

那個時候,孩子們放學後,要麼去山坡上放驢,要麼到田間給牲口鏟幾簍青草,這便成了我們的“家庭作業”。那個年代,小偷是餓出來的。孩子從生產隊農田裏掐幾撂麥穗,摸幾顆洋芋來,撿一堆柴禾,躲在壕溝裏悄悄的燒着吃。看莊稼的老翁實在是討厭,經常會聞煙而來,本想嚇唬嚇唬我們。可調皮的孩子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跑上山尖尖,用不雅的話語挑釁着他。這樣以來,惹惱了老翁,連累了父母,也驚動了老師和隊長。一羣小土匪們,被父母牽送到生產隊的大場上來,被動地向老翁承認錯誤,接受着貧下中農再教育。

記憶中的洋芋,是樣上好的美食,也讓飢腸轆轆的我們從此不再捱餓。在困難的日子裏,洋芋是家鄉人充飢的主食,可以煮着吃、蒸着吃、炒着吃、燴着吃、烤着吃、燒着吃、調在麪條中吃、混到糝飯中吃,一年之中幾乎天天不離。洋芋豐收的年月,勤勞地道的山裏人便把它煮熟搗碎,作爲豬的飼料,喂出一口過年的大肥豬。我們在山坡上土坷垃裏種洋芋、鋤洋芋、挖洋芋、吃洋芋……洋芋餵我們長大,洋芋伴我們成長。

洋芋記載着歲月的漫長和桑滄,永遠印在了人們的心裏,山裏人祖祖輩輩熱愛着它、想念着它。可誰會想到,舊時的“土蛋蛋”“醜圪塔”,如今卻進入了市場,變成了可以賣錢的商品,遠銷東南沿海各大城市,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深受人們的青睞。

近年來,人們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實行科學栽培,推廣起壟覆膜種植。這樣生長出來的洋芋,個頭大,色澤美。在洋芋成熟季節,各家各戶的田地裏,都橫七豎八地擺着明晃晃金燦燦的洋芋,讓商販們眼饞,讓農民們歡喜,成了極爲吃香的“金蛋蛋”。它與紅紅的枸杞、綠綠的豇豆,交織着、點綴着家鄉的美景,也爲家鄉平添了幾份韻味。

洋芋產業在家鄉越做越大,引來了不少的客商,就地辦起了深加工廠,什麼薯條廠、薯片廠、澱粉廠等等,不斷招引着商機,富裕着當地人民。過去,它是救命糧,淳樸而珍貴;如今,它演繹着村民脫貧致富的進程,風光而靚麗。

這個曾經不起眼的“土蛋蛋”,猶如保守的山民,蜷縮在大山深處的旮旯裏,享受着清貧。如今的故鄉,洋芋越種越多,市場越做越大。它隨着川流不息的車流漂洋過海,遠遊世界各地。西洋餐廳上,它也閃亮登場,美其名曰“薯條”、“薯片”、“油炸金條”等等,好多洋名,讓我們這些地地道道的農家孩子也“難識廬山真面目”!

洋芋作爲隴上人的家常菜蔬,與麪食、肉食同煮同炒都別有風味,在宴席上獨佔鰲頭。土豆燒牛肉、土豆燉排骨、拔絲洋芋、油炸金條、醋熘土豆絲、涼拌洋芋絲……用不同的手藝,變花改樣地食用,老少皆宜、百吃不厭,都深深地被人們喜愛着。我更對洋芋飯菜情有獨鍾。在老家時,總隔三差五的,媽媽做幾碗洋芋面,切一碟鹹韭菜,下着吃真香;姐姐爲我們煮一鍋烏洋芋,撒點鹽巴,甘醇中帶有鹹味,真爽;冬天,人們有的閒情逸致,便圍坐在火爐旁,烙上一爐盤洋芋片,一邊吃着,一邊制定着來年的計劃,甭提有多愜意了。

經歷過洋芋的時代,感受了洋芋的恩情。現在每每想起它,都會被它那淡淡的清香所陶醉,都會被它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洋芋,你在我生命裏的恩情,讓我沒齒難忘。

洋芋是樸實的,謙遜的,它的果實深埋在地下,它的奉獻就像黃土地一樣渾厚、博大、磊落。哦!洋芋,蕩氣迴腸,情結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