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北史 > 《北史》卷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北史》卷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李氏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當唐堯之時,高陽氏有才子曰庭堅,爲堯大理,以官命族,爲理氏。歷夏、殷之季。其後理徵字德靈,爲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得罪於紂。其妻契和氏,摧子利貞逃隱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爲李氏。周時,裔孫日乾,聚於益壽氏女嬰敷。生子耳,字伯陽,爲柱下史。

《北史》卷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子孫散居諸國,或在趙,或在秦。在魏者爲段幹大夫,段幹木其後也。別孫忄裏爲魏文侯興富國之術焉。在趙者曰曇,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後也。在秦者名興族,爲將軍。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鄭公。伯祐生二子,平燕、內德。子信爲秦將,虜燕太子丹。信孫元曠,仕漢爲侍中。元曠弟仲翔,位太尉。仲翔討叛羌於素昌,一名狄道。仲翔臨陣殞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記李將軍傳》所云其先自槐裏徙居成紀,實始此也。仲翔曾孫廣,仕漢,歷文、景、武三帝,位前將軍,立功沙漠。廣子當戶、椒、敢。當戶子陵,戰歿匈奴。椒。敢歷侍中、郎中令、關內侯。生子禹,位至侍中。並事具《史》、《漢》。禹生承公。承公生蜀郡太守先。先生長宗。長宗生博士況。況生孝廉本。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次公生臨淮太守軌。軌字逸文,生積弩將軍隆。隆字業緒,生雍。雍字俊熙,仁魏,歷尚書郎、濟北、東莞二郡太守。雍生柔。柔字德遠,晉舉秀才,爲相國從事中郎、北地太守。

柔生弇,字秀子,高亮果毅,有智局。晉末大亂,與從兄卓居相國晉王保下。卓位相國從事中郎,保政刑不修,卓率宗族奔於張寔,弇亦隨焉。因仕於張氏,爲驍騎左監。弇本名良,妻姓梁氏。張駿謂弇曰:"卿名良,妻又姓樑,令子孫何以目其舅氏?昔耿弇以弱年立功,啓中興之業,吾方賴卿,有同耿氏。"乃使名弇。歷天水太守、衛將軍,封安西亭侯。卒,年五十六,贈武衛將軍,建初中,追諡景公。子昶,字仲堅,幼有名譽,年十八而亡。建初中,追諡簡公。

涼武昭王皓,字玄盛,小字長生,簡公昶之子也。遺腹而誕,祖母梁氏,親加撫育。幼好學,性沈敏寬和,美器度,通涉經史,尤長文義。及長,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常與呂光太史令郭霢及其同母弟宋繇同宿。霢起謂繇曰:"君當位極人臣,李君必有國土之分。家有騧黃馬生白額駒。此其時也。"及呂光之末,段業自稱涼州牧,以昭王爲效谷令。而敦煌護軍馮翊郭謙、沙州中從事敦煌索仙等以昭王溫毅有惠政,推爲寧朔將軍、敦煌太守。昭王初難之。會宋繇仕於業,告歸,言於昭王曰:"兄忘郭霢言邪?白額駒今已生矣!"昭王乃從之。尋進號冠軍將軍,稱藩於業。業僣稱涼王,其右衛將軍索嗣構昭王於業,乃以嗣爲敦煌太守,率騎而西,昭王命師擊走之。於是晉昌太守唐瑤移檄六郡,推昭王爲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依竇融故事。昭王乃赦境內,建元號庚子,追崇祖考,大開霸府,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備置僚寀。廣闢土宇,屯玉門、陽關,大田積穀,爲東討之資。立靖恭堂以議朝政,閱武事焉。圖贊自古聖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貞女,親爲序頌,以明鑑誡之義。當時文武羣公僚佐,亦皆圖贊所志。五年,改元爲建初。遣舍人黃始、樑興間行歸表於晉。是歲,乃自敦煌徙都酒泉。又以表未報,復遣沙門法泉間行通表建鄴。於時百姓樂業,請勒銘酒泉,乃使儒林祭酒劉彥明爲文,刻石頌德。又有白狼、白兔、白雀、白雉、白鳩等集於園間。羣下以爲白祥,金精所誕,皆應時邕而至;又有神光、甘露、連理、嘉禾衆瑞,請史官記其事。昭王從之。上巳日,宴於曲水,命羣僚賦詩,昭王親爲之序。於是寫諸葛亮訓誡以勖諸子焉。昭王以緯世之量,爲羣雄所奉,兵無血刃,遂啓霸業,乃修敦煌舊塞。薨,諡曰武昭王,廟號高祖,陵號建世,武昭王十子,譚、歆、讓、愔、恂、翻、豫、宏、眺、亮。世子譚早卒。

後主諱歆,字士業,武詔王第二子也。武昭王薨,府僚奉爲都督、大將軍、涼公,領涼州牧、護羌校尉,大赦境內,改元爲嘉興。尊母尹氏爲太后。在位四年,爲沮渠蒙遜所敗,國亡。武昭王以魏道武皇帝天興二年立,後主以明元皇帝泰常五年而亡,據河右凡二世,二十一年。世子重耳奔於江左,遂仕於宋。後歸魏,位恆農太守,即皇室七廟之始也。

後主弟讓,字士遜,雅量凝重,善於謀略,位寧朔將軍,領西羌校尉、輔國將軍、晉敦煌太守、新鄉侯,贈驃騎大將軍,諡曰穆。讓弟愔,字士正,位晉昌、敦煌太守。愔弟恂,字士如,有幹略,位酒泉、敦煌太守,遇家國之難而終。恂弟翻,字士舉,小字武疆,英雄秀出,有雄略,位車騎將軍,祈連、酒泉、晉昌郡太守。翻弟豫,字士寧,位西海太守。豫弟宏,字士贊,位前將軍、中華令。宏弟眺,字士遠,位左將軍。眺弟亮,字士融,位右將軍。

寶字懷素,小字衍孫,晉昌太守翻之子也。沈雅有度量,驍勇善撫接。遇家難,爲沮渠蒙遜囚於姑臧。歲餘,與舅唐契北奔伊吾,臣於蠕蠕。其遺衆之歸附者,稍至二千,寶傾身禮接,甚得其心,衆皆爲之用,每希報雪。屬太武遣將討沮渠無諱於敦煌,無諱捐城遁走。寶自伊吾南歸敦煌,遂修繕城府,規復先業,遣弟懷達,奉表歸誠,太武嘉其忠款,拜懷達散騎常侍、敦煌太守;別遣使授寶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鎮敦煌,四品已下,聽承製假授。真君五年,因入朝,遂留京師,拜外都大官。轉鎮南將軍、幷州刺史,還除內部大官。文成初,代司馬文思鎮懷荒,改授鎮北將軍。太安五年薨,年五十三,詔賜命服一襲,贈以本官,諡曰宣。有六子,承、茂、輔、佐、公業、衝。公業早卒。

承字伯業,少有謀略。初,寶欲歸款,僚庶多有異議。承時年十三,勸寶速定大計,於是遂決。寶仍令承隨表入賀。太武深相器異,禮遇甚優,賜爵姑臧侯。後遭父憂,居喪以孝聞。承應傳先封,以自有爵,乃以本封讓弟茂,時論多之。承方裕有鑑裁,爲時所重。文成末,以散侯出爲龍驤將軍、滎陽太守,爲政嚴明,甚著聲稱。延興五年卒,時年四十五,贈使持節、大將軍、雍州刺史,諡曰穆。

長子韶,字元伯,學涉有器量,與弟彥、虔、蕤並孝文賜名焉。韶雅爲季父衝所知重。延興中,補中書學生,襲爵姑臧侯,除儀曹令。時修改車服及羽儀制度,皆令韶典焉。遷給事黃門侍郎。後依例降侯爲伯,兼大鴻臚卿,黃門如故。孝文將創遷都之計,詔引侍臣,訪以古事。韶對曰:"洛陽九鼎舊所,七百攸墓,地則土中,實均朝貢,惟王建國,莫尚於此。"帝稱善。遷太子右詹事,尋罷左右,仍爲詹事、肆州大中正。出爲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帝自鄴還洛,韶朝於路,帝言及庶人恂事曰:"卿若不出東宮,或未至此也。"宣武初,徵拜侍中,領七兵尚書,除撫軍將軍,幷州刺史。以從弟伯尚同咸陽王禧之逆,免除官爵。久之,兼將作大匠,敕參定朝儀律令。及呂苟兒反於秦州,除撫軍將軍、西道都督,行秦州事,與右衛將軍元麗,率衆討之。事平,即真,璽書勞勉,復其先爵。時隴右新經師旅,百姓多不安業,韶善撫納,甚得夷夏之心。

孝明初,自相州刺史入爲殿中尚書,行雍州事,後除中軍大將軍、吏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出爲冀州刺史。清簡愛人,甚收名譽,政績之美,聲冠當時。明帝嘉之,就加散騎常侍,遷車騎將軍,賜劍珮、貂蟬各一具,驊騮馬一匹,並衣服寢具。韶以年及懸車,抗表遜位,優旨不許。轉定州刺史,常侍如故。及赴中山,冀州父老皆送出西境,相聚而泣。二州境既連接,百姓素聞其德,州內大安。正光五年,卒於官,年七十二。詔贈帛七百匹,贈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司空公、雍州刺史,諡曰文恭。既葬之後,有冀州兵千餘人,戍於荊州,還徑韶墓,相率培冢,數日方還,其遺愛如此。永安中,以克定秦、隴功,追封安城縣開國伯,邑四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