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下冊《18.吆喝》課文

八年級下冊《18.吆喝》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18.吆喝

八年級下冊《18.吆喝》課文

蕭乾

二十年代一位在北京作寓公的英國詩人奧斯伯特·斯提維爾寫過一篇《北京的聲與色》,把當時走街串巷的小販用以招徠顧客而做出的種種音響形容成街頭管絃樂隊,並還分別列舉了哪是管樂、絃樂和打擊樂器。他特別喜歡聽串街的理髮師(“剃頭的”)手裏那把鉗形鐵鉉。用鐵板從中間一抽,就會“刺啦”一聲發出帶點顫巍的金屬聲響,認爲很像西洋樂師們用的定音叉。此外,布販子手裏的撥啷鼓和珠寶玉石收購商打的小鼓,也都給他以快感。當然還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長號。他驚奇的是,每一樂器,各代表一種行當。而坐在家裏的主婦一聽,就準知道街上過的什麼商販。

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

聽過相聲《賣布頭》或《改行》的,都不免會佩服當年那些叫賣者的本事。得氣力足,嗓子脆,口齒伶俐,咬字清楚,還要會現編詞兒,腦子快,能隨機應變。

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颳風下雨,衚衕裏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停。

大清早過賣早點的:大米粥呀,油炸果(鬼)的。然後是賣青菜和賣花兒的,講究把挑子上的貨品一樣不漏地都唱出來,用一副好嗓子招徠顧客。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

“餛飩喂——開鍋!”這是特別給開夜車的或賭家們備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湯圓。在北京,都說“剃頭的挑子,一頭熱。”其實,餛飩挑子也一樣。一頭兒是一串小抽屜,裏頭放着各種半製成的原料:皮兒、餡兒和佐料兒,另一頭是一口湯鍋。火門一打,鍋裏的水就沸騰起來。餛飩不但當面煮,還講究現吃現包。講究皮要薄,餡兒要大。

從吆喝來說,我更喜歡賣硬麪餑餑的:聲音厚實,詞兒樸素,就一聲“硬麪——餑餑”,光宣佈賣的是什麼,一點也不吹噓什麼。

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還有唱話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聲機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劇或大鼓。我也聽過一張不說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張片子從頭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討厭勝利公司那個商標了:一隻狗蹲坐在大喇叭前頭,支棱着耳朵在聽唱片。那簡直是罵人。

那時夜裏還經常過敲小鈸的盲人,大概那也屬於打擊樂吧。“算靈卦!”我心想:“怎麼不先替你自己算算!”還有過乞丐。至今我還記得一個乞丐叫得多麼淒厲動人。他幾乎全部用顫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爺——太(哎)太”,過好一會兒,(好像餓得接不上氣兒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

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裏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麼沒在我肚子裏變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製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該賣“樹熟的秋海棠”了。賣柿子的吆喝有簡繁兩種。簡的只一聲“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實滿夠了。可那時小販都想賣弄一下嗓門兒,所以有的賣柿子的不但詞兒編得熱鬧,還賣弄一通唱腔。最起碼也得像歌劇裏那種半說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蘆兒--剛蘸得”就出場了。那時,北京比現下冷多了。我上學時鼻涕眼淚總凍成冰。只要兜裏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哇真熱乎”,就非買上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裏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吃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所以也得變着法兒吸引顧客。比如賣一種用秫秸稈製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藝兒賽活的。”有的吆喝告訴你製作的過程,如城廂裏常賣的一種近似燒賣的吃食,就介紹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也有簡單些的,如“滷煮喂,炸豆腐喲”。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兒的白薯”或“蘿蔔賽過梨”。“葫蘆兒--冰塔兒”既簡潔又生動,兩個字就把葫蘆(不管是山楂、荸薺還是山藥豆的)形容得晶瑩可人。賣山裏紅(山楂)的靠戲劇性來吸引人,“就剩兩掛啦”。其實,他身上掛滿了那用繩串起的紫紅色果子。

有的小販吆喝起來聲音細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也許由於小時人家告訴我賣荷葉糕的是“拍花子的”拐賣兒童的,我特別害怕。他先尖聲尖氣地喊一聲“一包糖來”,然後放低至少八度,來一聲“荷葉糕”。這麼叫法的還有個賣蕎麥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後“喲”了一聲,把我嚇了個馬趴。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

特別出色的是那種合轍押韻的吆喝。我在小說《鄧山東》裏寫的那個賣炸食的確有其人,至於他替學生捱打,那純是我瞎編的。有個賣蘿蔔的這麼吆喝:“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蔔一個大。”“大”就是一個銅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編起快板:“老太太(那個)真行好,給個餑餑吃不了。東屋裏瞧(那麼)西屋裏看,沒有餑餑賞碗飯。”

現在北京城倒還剩一種吆喝,就是“冰棍——三分勒”。語氣間像是五分的減成三分了,其實就是三分一根兒,

可見這種帶戲劇性的叫賣藝術並沒失傳。

  《吆喝》教學設計

  一、導入

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幹一行”。幹什麼吆喝什麼,而恰恰是這些吆喝,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趣味。你留意過咱們身邊的吆喝嗎?來,看看誰能吆喝兩嗓子,看看誰是生活的有心人?(生吆喝,師吆喝:賒小雞兒)聽着這吆喝,思緒飄飄悠悠就回到小時候。在這吆喝聲裏,我們聽出了獨特的風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蘊、高昂的熱情和複雜的情感。今天,我們學習蕭乾的《吆喝》,一起感受老北京最有魅力的聲音。聽——《磨剪子》(聲音)。此文選自《》(生說)

  二、學習目標

本堂課目標有三:1、理思路、知文意。2、品語言,感魅力。3、悟情感,觸底蘊。

  三、理思路,知文意

過渡:首先,請同學們速讀課文,老師希望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做好兩件事:

1、邊讀邊勾畫出文中寫了哪些吆喝聲?

2、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這些吆喝聲的?

方法點撥:抓總領句,過渡句,中心句。(請在文中劃出來)

1-2題過渡:文章列舉了20種吆喝聲,卻雜而不亂。因爲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展示一下你找到的過渡句,總領句,中心句。如果說一聲聲吆喝是一粒粒珍珠的話,那麼剛纔讀到的句子就是極好的繩子。所以以總領句、過渡句結構全文,便是很好的寫作方法了。

小結:吆喝聲聲,早晚各異,四季有別。吃食爲主,各有不同。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如縷在耳,盡顯風情。難怪冰心老人家在讀了蕭乾的《北京城雜憶》後,說:“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70年前的北京的色、香、味,頓時縈繞而充滿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長時間的含淚的微笑。”蕭乾的語言,怎會有如此大的魅力?現在我們也來品一品這老北京的吆喝吧。

  四、品語言,感魅力

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描寫吆喝的語句,唱一唱文中那些你最感興趣的吆喝詞,感受“吆喝”的魅力。

溫馨提示:自己思考——小組合作——代表展示。

靈犀一點:(教師出示範例,在課件中)

教你方法:可從吆喝詞的生動性(口語特色,修辭方法,標點符號,突出的字等),聲調變化,合轍押韻等方面賞析。

教師小結:詞兒豐富多彩,或樸素或生動,修辭方法多上場,寫盡形、色、味與香。

調兒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或使人害怕,或淒厲動人,牽動他人之心腸。

合轍押韻,琅琅上口,節奏鮮明。

無論詞和調,再怎麼好,如果沒有那些吆喝人,我們也不會有這般美的感受。這是一羣怎樣的人呢?齊讀第七段和《市聲拾趣》片段,談談你的理解。

小結:身份低微,處境艱難,但自始至終不忘失掉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尊嚴。賣餑餑的實在,賣餛飩的真誠,做乞丐的自嘲與幽默。正如老舍先生《四世同堂》裏所寫的那樣,生活的困窘不足以折殺老北京的達觀與幽默,艱難的時世裏的堅忍與自嘲更彌足珍貴。讓我們懷着崇敬之心再現老北京最亮麗的風景,小組選一句吆喝,展現其中的“京腔京韻”,再現那股精氣神。

小結:聽吆喝多響亮,多樂觀,似有無窮魔力,共同築就北京的靈魂,成了老北京最鮮活的記憶。

  五、悟情感,觸底蘊

和同學們一起品味吆喝真是種享受的過程,當我們細細回味蕭乾用回憶寫成的文字時,我們會嘴角上揚,露出微笑。因爲它能打動我們的絕不僅僅是這一些文字,這些押韻,這些聲調的變化,還有藏在字裏行間的深情。那麼,此文飄蕩着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生展示:懷念(北平的吆喝聲,縈繫着多少人的夢想與回憶啊)——惋惜(出示課件)

如果對我們身邊的那些吆喝者提一點建議的話,你想怎麼提?

小結:民俗文化顯底蘊,文化傳承靠大家。

全文小結:你,來自上世紀的呼喊,

一年四季,從早到晚

一聲聲,宛轉悠揚,

一句句,高亢飽滿。

衚衕裏的魂兒哦,

你可知道,載着我一生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