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文明”與“文化”》教案(蘇教版選修)

《“文明”與“文化”》教案(蘇教版選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學習目標]

《“文明”與“文化”》教案(蘇教版選修)

1.理解“文明”和“文化”的概念,瞭解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2.學習文章層進式的議論結構和多種論述方法與說明方法並用的寫法。

  [學習重點]

理解“文明”和“文化”兩者之間的關係,瞭解文化系統之間交流和滲透的普遍性,增強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認識與“文明的對話”中的自覺性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在《拿來主義》中我們知道了怎樣正確對待文化遺產和外來文化,同時我們也正不斷地感受着外來文化的傳入對我們中華文化的影響,如何正確理解“文明”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如何增強在“文明的碰撞”中的認識與“文明的對話”中的自覺性,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這樣的文章——《“文明”與“文化”》。

 二、瞭解作者

陳炎教授,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1987年,2000年分別獲山東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師從周來祥和曾繁仁教授,現爲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文藝學專業美學方向博士生指導教師;併兼任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雜誌主編;主要從事文藝學專業、美學方向的教學、科研和編輯工作,兼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探討。爲中國美學學會理事、山東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出版《積澱與突破》、《陳炎自選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現代西方哲學美學述評》、《多維視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學術專著多部。由於上述研究,陳炎教授曾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4年)、“山東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4年)、“跨世紀文學評論一等獎”、“劉勰文學評論獎”等多項獎勵和“教育部第四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2002年)、“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社會科學突出貢獻者津貼”。

 三、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1.“文明”與“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2.“文明”與“文化” 彼此的關係怎樣?

3.爲什麼文化交流與滲透是普遍的和必然的?我們應取的原則是什麼?

4.怎樣自覺地成功地進行文化系統之間的交流和滲透?

  四、討論明確

1.《“文明”與“文化”》是一篇學術論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科學論文(簡稱“社科文”)。

文章的題目是論題,全文的論點是:文明與文化互爲裏表,文明是內核,文化是表現形式;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滲透是普遍的,必要的;當今,我們要自覺地成功地進行文化系統間的交流與滲透。

2.全文共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闡述文明與文化的關係,辨清了兩者之間的區別,闡述了兩者的聯繫。

第1段,談什麼是“文明”。作者先給文明下了個定義,從手段、方式、途徑和目的等方面對它加以界定。在陳述這個定義之中,強調了作爲目的的“基本需要”和“全面發展”兩點,並由此轉而探究人類爲了實現這個目的所作的種種追求,揭示出一切文明所共有的特徵和統一的價值標準。

第2段,談什麼是文化。指出文化是實現文明創造中所體現出的特徵、風格和樣式。

第3段,列舉事例,說明文明與文化的關係是互爲表裏、相互依存的。

“文明”與“文化”的內涵是什麼?彼此的關係怎樣?一直是學術界糾纏不清的問題。本文作者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從一點到另一點,再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

文明——內容——統一的價值標準(例:衣料)

文化——形式——多樣性(例:服裝樣式)

第二部分(第4—7段),闡述了文化交流與滲透的普遍性、必然性和應取的原則。

這一部分從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談起,指出不同文化系統之間的交流的特點,分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響與滲透的兩面性:好的一面—一使弱勢文化提高文明含量;壞的一面——文化面貌日漸趨同。進而從日本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中,引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兼收幷蓄,爲我所用。

這一部分的論述,着眼於區別,作者對於文化系統進行分類,先選擇了標準,即以強弱來分。再進一步探究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關係,逐步把問題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第8—14段),闡述怎樣自覺地成功地進行文化系統之間的交流和滲透。

這一部分論述的中心是怎樣進行文明對話的問題。文章先把形成文化交流障礙的原因總的概括出來,再逐一分析。

第9、10兩段,着重分析文化系統的要素與功能所起的作用。文化要素——實現文明價值的特殊功能——滿足人類羣體需要。要素是基本點、出發點,滿足需要是歸結點。由於生存環境社會條件的差異,人們文化需求會有所差別,文明的功能作用及其表現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第11—14段,分析文化系統各個要素之間的結構關係。分別論述了:1.文化要素與結構的關係;2.從結構角度看,不同文化形式的差異性與其內在價值的一致性;3.從結構角度看,注意文化要素的“代償”作用;4.文化系統結構的穩定性是相對的。

在這一部分論述之中,作者運用了社會學中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兩大流派的學說,對問題逐一分析,從如何認識問題談到不這樣認識問題可能帶來的後果,正反論證,把問題的方方面面都講得比較透徹。

3.本文論述所採用的結構方式是層進式的,後面的論述以前面的論述爲基礎,從弄清楚“文明”和“文化”兩個概念及其相互關係人手,接下去談論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作用,再談了如何改善文明對話。每一部分的關係,是逐層深入。

4.文章運用了多種論述方法和說明方法。一是下定義、作解釋,比如爲文明下的定義就相當周密,由於涉及的方面多,在定義後面又作了剖析。二是舉例子,打比方。因爲所說的道理比較抽象,作者舉了不少富有民俗意味的例子。

5.在語言使用上,體現了學術文體的嚴密性,同時又注意到深入淺出。作者所運用的學理是屬於前沿的,然而並沒有簡單地搬用,儘可能用自己的話語來表述。

  五、相關練習

閱讀下面短文,回答1-8題。

所謂“文明”,是指人類藉助科學、技術等手段來改造世界,通過法律、道德等制度來協調羣體關係,藉助宗教、藝術等形式來調節自身情感,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基本需求、實現全面發展所達到的程度。人作爲一種“類存在”,至少具有使用和製造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依賴和憑藉社會關係(包括一切社會制度)、渴望和追求情感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這三個基本特徵,惟其如此,人類纔可能有對真的探索、對善的追求、對美的創造。反過來說,只有在對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創造之中,人類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在這一點上,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種族的人類羣體概莫能外。從這一意義上講,人類文明有着統一的價值標準。人類要進行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和創造,就必然會面臨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間的重重矛盾。而所謂文明,就是人類在克服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達到的歷史進度。從這一意義上講,所謂文明的尺度,也正是馬克思主義有關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綜合尺度。

所謂“文化”,使指人在改造客觀世界、在協調羣體關係、在調節自身情感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徵、地域風格和民族樣式。由於人類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別發展起來的,因而必然表現出不同的特徵、風格和樣式。我們知道,考古學家對“文化”一詞的經典使用方式,就是從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築、工具、器皿的風格和樣式上入手的。由於舊石器時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無風格和樣式上的差別,因而“文化”一詞只有在新石器時代以後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等。例如龍山文化的發現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不僅龍山的黑陶不同於仰韶的彩陶,而且良渚的玉器不同於大汶口的石器、紅山的陶俑不同於馬家窯的人像……,正是這種風格和樣式的千差萬別,才使得同一個新石器時代的華夏文明表現出五彩繽紛的文化形態。華夏文明如此,整個人類文明更是如此。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不同的時代特徵、地域風格、民族樣式,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將會顯得多麼的單調乏味。

若就這些不同風格、樣式、特徵的文化產品對滿足人類的基本需要、對實現人類的全面發展所提供的可能性及歷史水準而言,這些文化產品所包含的文明價值是有高低之分的。但就這些風格、樣式、特徵與其所屬的民族、地域、時代之間的關係而論,文化本身並無貴賤之別。

如此說來,文明與文化是兩個既相聯繫又相區別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內在價值通過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實現,文化的外在形式藉助文明的內在價值而有意義。一般來說,文明的內在價值總要通過文化的外在形式體現出來,而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又總會包含着文明的內在價值。

(摘自陳炎《“文化”與“文明”》,見《新華文摘》2002年6期)

1.下面關於“文明”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明是藉助科學、技術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所達到的程度。

B. 文明是通過法律、道德、宗教、藝術等上層建築來協調人際關係、調節自身感情、實現全面發展所達到的程度。

C. 文明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之間的重重矛盾的解決程度。

D. 人類文明的統一價值標準就是對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創造;衡量文明程度高低的標準就看是否達到真、善、美。

2.關於“文化”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化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協調羣體關係、調節自身情感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徵、地域風格和民族樣式。

B. “文化”一詞只在新石器時代以後才被使用,是因爲舊石器時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尚無風格和樣式的差別。

C. 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馬家窯文化都屬於新石器時代的華夏文明。

D. 各個文化本身都是平等的,都包含有人類文明的價值,並無貴賤之分。

3.關於“文明”與“文化”的關係,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明與文化既相聯繫又相區別,文化決定文明,文明體現文化。

B. 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C. 文明的內在價值通過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體現,文化的外在形式藉助文明的內在價值而有意義。

D. 文明的內在價值總要通過文化體現出來,文化的外在形式中總會包含着文明的內在價值。

4.根據文意,下面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 食物有無營養、是否衛生是文化問題;是用筷子吃水餃,還是用刀叉吃牛排,是文明問題。

B. 衣衫襤褸、衣冠不整是沒有文化的表現;西裝革履、衣冠楚楚是文明的表現。

C.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雖然想互排斥,但都能滿足人類的終極關懷,因而三教只是文化形式的差異,其文明價值是一致的。

D.資本主義的文明程度與封建主義的文明程度是相等的。

5.第一段末尾說“人類文明有着統一的價值標準”。請寫出你對“統一的價值標準”的簡要理解。

答:

6.文章還提到了“文明的尺度”問題。請分三點寫出衡量“文明的尺度”的簡要標準。

答:(1)

(2)

(3)

7.文章還講到“文化”及“文化產品”的差異性問題。請寫出造成這種差異性的原因。

答:

8.對這篇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文論述了文明的含義,認爲文明有着統一的價值標準,而文明的價值卻原本沒有高低之分。

B.文章還爲“文化”下了定義,認爲文化及文化產品具有廣泛的多樣性,風格和樣式千差萬別,在形態上也是五彩繽紛。

C.文章認爲文明與文化是兩個既相聯繫又相區別的概念: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D.文章認爲人類的文明史和文化史產生的年代非常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

E.文章認爲“文化產品”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外在形式上,因而可以消除這種外在差異,設計出超越時空的文化產品。

[參考答案]:

1.D(把“價值標準”和“衡量尺度”混淆了)

2.D(各種文化包含的文明價值有高低之分)

3.A(弄反了,應是“文明決定文化,文化體現文明”)

4.C

5.滿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6.(1)物質生產能力(2)社會組織形式(3)精神產品及其享受形式

7.(1)時代特徵(2)地域風格(3)民族樣式(答對一個給一分,全對給4分)

8. BC(A項在“文明的價值也原本沒有高低之分”,原文最後一段說:文明的價值是有高低之分的;D項錯在“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原文第三段說:“文化”一詞只有在新石器時代以後才被使用;E項錯在“可以消除這種外在差異,設計出超越時空的文化產品”,因爲沒有可以超越時空的文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