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鞋匠的兒子》評課稿

六年級上冊《鞋匠的兒子》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鞋匠的兒子》評課稿

六年級上冊《鞋匠的兒子》評課稿

《鞋匠的兒子》一文改編自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鞋匠與總統》,突出了林肯的形象,表現的都是林肯高超的語言藝術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對林肯演講的解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柳老師正是引領學生關注語言的藝術,再關注語言的內容,從而體會林肯的人格魅力。以下是我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目標定位準確

高年級段的閱讀目標中要求: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而柳老師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朗讀課文,關注語言描寫,把握人物形象。體會林肯精彩的語言魅力和偉大的人格力量。課堂上,柳老師始終引導學生掌握“抓住關鍵詞語,感受人物形象”的學習方法,凸顯了本年段的重點訓練目標,更貼近學生的認識規律。

二、找準切入點,突破重難點

以議員的表現爲切口,引領學生探尋林肯這個人物的形象,使課堂條理清晰,過程分明。從檢查反饋並選詞把課文內容補充完整環節中,柳老師順勢引導:“參議員們嘲笑林肯是鞋匠的兒子,地位卑微,而當林肯說了一番話之後,他們的態度卻從嘲笑變爲了讚歎,林肯在演講中究竟說了什麼,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同時板書“嘲笑——讚歎”,讓學生知道參議員的兩種態度,並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學習,學生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學習狀態。

三、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品質

體會林肯的演講無疑是重點也是難點,柳老師抓住林肯的三段演講詞讓學生反覆品讀,而且引導學生抓住“羞辱”、“讚歎”、“感激”、“忠告”、三個“永遠”等詞語,讓學生深入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再體會林肯的人格魅力,課堂情理相容,耐人尋味。同時,在抓住重點詞句學習林肯的第一番話後,柳老師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默讀林肯的第二三番話,抓關鍵詞句理解話語的含義及表達效果,並做批註。在與文本的一次次來回接觸中,林肯的形象也立體起來。此時,學生動筆寫啓示也是水到渠成。柳老師正是這樣引導學生零距離地觸摸、品味、揣摩人物語言,讓學生敞開心扉、傾注熱情與文本進行靈魂的擁抱、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碰撞。

縱觀整堂課,聽、說、讀、寫、思等能力訓練到位紮實,感悟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巧妙結合,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學習積累和運用語言,呈現出本色語文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