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蘇教版《恐龍》教學反思彙總

蘇教版《恐龍》教學反思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第1篇:《恐龍》教學反思

1、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蘇教版《恐龍》教學反思彙總

由於恐龍距離我們年代久遠,誰也沒有見過,學生無法調動生活經驗來感悟。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圖片、調動學生對恐龍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認識恐龍、走近恐龍,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有人說,教是爲了不教。故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在精讀課文時,首先引導學生集體學習雷龍,用抓重點詞句、瞭解說明方法、感情朗讀等方法來感受恐龍的特點,總結了學習方法和步驟,爲後面的自學作了一個示範。劍龍、三角龍、樑龍等幾種恐龍由學生自主研究,通過表格填空,讓學生明確目的,帶着任務去讀書。在彙報時相機點撥,達成共識。這樣既激發了自主探求的慾望、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讓教學靈活機動,以學生爲中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檢查反饋來看,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回答都很精彩,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讓課堂呈現很多亮點,顯得精彩紛呈,煥發生機與活力。這正是學生在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主動積極性後產生的良好效果。

3、積累遷移,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

小學語文改革的方向是“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在學習了幾種恐龍的特點後,我給了學生幾個畫面,讓他們抓住事物特點,運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描寫。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各種說明方法的認識,也初步學習了運用說明方法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第2篇:《恐龍》教學反思

課文《恐龍》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知識性說明文。文章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恐龍,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把預習卡片引入課堂

三年級是小學階段重要轉折時期,課前預習是本學期的重要內容,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很有必要,因此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了預習卡片,把預習卡片引入課堂。

二、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恐龍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爲此,我鼓勵學生回家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後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讓大家在課上進行恐龍知識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恐龍的知識。

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學生思維的不斷深入。所以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質疑與恐龍有關的問題,學生探究的好奇心被激發,產生了強大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慾,主動地探求知識。

四、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理解詞義是這個版塊的訓練重點,也是三年級教學的重點。學生必備的工具書是一本詞典,老師要教學生怎樣查。但是查詞典是當你遇到實在理解不了的詞語時的方法,在平時的訓練中儘量選擇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如做動作,看圖片,聯繫實物,造句,利用近義詞,聯繫上下文,方法多種多樣,而且不枯燥,很有趣,便於學生接受。

五、知識拓展延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推測恐龍滅絕的原因,學生表現積極滔滔不絕。有的認爲氣候環境使恐龍滅絕,有的贊同小行星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還有的認可恐龍蛋殼變厚使恐龍滅絕,真是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拓展了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例如,盲目求全:由於追求課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環節落到實處。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學機智,是動態生成,爲了不使每一節課匆匆而逝,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深入學習,不斷地去完善。

  第3篇:《恐龍》教學反思

《恐龍》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九版塊人類的朋友中的`一篇知識性短文。文章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以平時學生對恐龍的興趣和認識來看,我想孩子們對這篇課文一定很感興趣的,所以我在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中花了大量的氣力,希望能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達到不僅能讓孩子們懂得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等,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下面就《恐龍》一課的教學,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課前查閱相關的資料

恐龍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學生很難充分感知課文,領悟情境,可能還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爲此,我鼓勵學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網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後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從而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恐龍的知識。同時我也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藉助網絡資源,查到了很多相關資料,並製作了《恐龍》的課件。在製作過程中,爲了體現各種恐龍不同特點,我們反覆查閱資料,集文字、聲音、圖像於一體,竭力再現恐龍生活時代的場景和意境,力圖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生動、真實、親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時,一開始爲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就播放了有關恐龍生活場景的錄象。當畫面上出現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恐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裏奔跑、嬉戲、漫遊的宏偉場景時,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驚歎不已。悠揚的音樂聲,美麗的畫面,拉近了孩子與文本間的距離。孩子們彷彿進入了恐龍的時代,他們興奮不已,對自己所要學習的對象又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三、以讀爲本,課堂上做到書聲朗朗。

雖然這是一篇說明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朗讀始終被慣穿在課堂教學中。我運用指名讀、齊讀、自由讀、默讀、小組讀、比賽讀等各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悟,在悟中讀,體會語感,逐步培養朗讀能力。語文課是貫穿語言文字訓練爲主線的,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充分做到在讀中體會作者是怎麼樣通過語言文字來描繪不同種類恐龍的不同外形,並讓學生逐詞逐句讀中理解行文中多處運用了說明方法進行的描述。四、讀寫結合,把握文章內容

一節語文課,光有讀的感悟是不行的。於是,本節課,學生在讀中瞭解了恐龍的種類特點後,我又讓學生把它們的樣子,寫在了語文書後的表格裏。特別是把他們蒐集到的喜歡的恐龍資料也補充在下面,這樣,學生就能對課文中介紹的關於恐龍的內容再次進行了回顧,並模仿作者的寫作方式,對說明方法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運用。不足之處:

雖然這節課我準備了很長時間,但還是存在許多不足。如在指導朗讀方面還不夠到位,雖然在設計時,特別注意了這方面,但是,在課堂上表現的仍然不夠充分,使得學生在讀文時,感情沒有上來。另外,課堂教學機智不夠,在有些環節的處理上,還是欠妥。這說明我對教材的把握還是不夠,沒能深入教材,課堂教學還不夠靈活。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