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恐龍》評課稿彙編

《恐龍》評課稿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恐龍》評課稿【1】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的喜愛之情。

《恐龍》評課稿彙編

李老師教學這一課較好地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她的教學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這堂課的教學老師以文本語言文字爲載體,從目標的設定,內容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運用上,都體現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恐龍的形態特點及其說明方法。

課文第二段教學中,老師捨得在感悟“雷龍”的形態特點上下功夫,讀中悟寫,從讀到說,使學生初步領悟作者運用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的表達方法,把雷龍和其它種類的恐龍特點寫具體,寫清楚了。

二、注重教學資源的開發。

首先是能充分用好教科書這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學中以讀爲本,特別是課文第二段的“範例導讀”,充分發揮了教科書的“例文”作用,爲改換人稱複述學生喜歡的一種恐龍作了鋪墊。又如老師注意“以學定教”高調整教學內容安排,把第四段描寫的霸王龍的內容與第二段一併教學,學生了解霸王龍外形特點,也明白了課文安排在第四段描寫,是爲了說明它食肉的特點,更突出它的霸氣。

其次注意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不管是教學開始播放的恐龍生活場景畫面渲染,還是相機出示的有關恐龍圖片,都能逼真生動地再現恐龍的形象。圖文結合,增添了學生探究恐龍的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中,老師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感悟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使遙遠不可及的恐龍有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之感。

  《恐龍》評課稿【2】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的喜愛之情。

王老師教學這一課較好地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她的這堂課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以文爲本,交給學法

這堂課的教學王老師以文本語言文字爲載體,從目標的設定,內容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運用上,都體現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了解恐龍的形態特點及其說明方法。課文第二段教學中,王老師捨得在感悟“雷龍”的形態特點上下功夫,讀中悟寫,從讀到說,使學生初步領悟作者運用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的表達方法,王老師的課堂上,較好地體現了教師由“扶”到“放”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學法指導,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在指導教學完雷龍後,教師總結學習方法:1. 尋尋特點,2.找找方法,3.想想名字,通過指導,出示表格,讓學生自學其餘幾種恐龍,並且滲透說明方法的指導,較好地突破了課文的重點,讓學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爲學生指明瞭方向,樂於並且易於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以讀促情,讀中感悟

語文新課標註重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王老師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瞭解恐龍的'特點,理解詞語的意思。如“望而生畏”“龐然大物”,王老師通過出示生字“畏”的義項讓學生選擇,圖文結合,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詞句看出雷龍是個龐然大物,進而體會詞語意思,瞭解恐龍的特點,並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把恐龍的特點表現出來,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積累遷移,練寫內化

小學語文改革的方向是“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會用語言文字,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王老師讓學生以“我是某某龍”的句式進行自我介紹,讀寫結合,由讀到寫,注重了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恐龍》評課稿【3】

《恐龍》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知識性的短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教學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恐龍的種類及外形特點,並能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事物的方法。眼下大家都在探討有效課堂,我想就此話題談一點自己膚淺的看法,我認爲張麗老師的這堂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一、紮紮實實學語文

因爲這是一篇關於恐龍的知識性課文,所以把握不當可能變成科學課。新課標帶來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據母語的特點,根據兒童學習母語的規律學習母語。語文課應該有其個性,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是語文課永遠不變的性質。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語文課就是教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所以,語文課就應該儘量減少非語文的環節,避免語文文字本體的失落或淡化,紮紮實實地讓學生理解語言、品嚐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澱語感,領悟語言規律。張麗老師整個教學過程重難點突出,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紮紮實實地理解課文,積累語言,學會運用語言,並且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二、對教學有着清晰地把握

首先張麗老師緊緊地圍繞着教學重點來展開教學,一切的教學手段都是在爲最終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其次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張老師對重點的把握是很到位的,看得出她對教材是深入研究過的,在教材的解讀上一定是做足了功課的。另外有一點也十分重要,那就是她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準確把握,整堂課,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極爲順暢,配合十分默契,即使遇到一兩個問題,張老師也總能巧妙地加以引導,再次把學生自然地帶進文本,讓他們進一步地去探索文本。

三、整個教學面向全體

一堂好課絕不是老師和幾個優秀學生的獨角戲,而是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的。我覺得張老師在這點上做得特別好。整堂課的發言面很廣,的確做到了人人蔘與。在朗讀課文時形式多樣,充分的自讀給每個學生以獨立思考的時間,評讀又注意到了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注意傾聽,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在以讀感悟的過程中,更是尊重孩子個性化的發言,只要說得在理,總是能投以讚許的目光,這無疑又給了更多孩子一份包的自信。

總之,這堂課是有效的,我相信只要是認認真真上課的學生,都能受益匪淺。這種紮紮實實的課堂氛圍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