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蒲公英》閱讀練習及答案

三年級《蒲公英》閱讀練習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導語:下面是三年級《蒲公英》閱讀練習,歡迎同學們過來做一做,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語文知識水平。

三年級《蒲公英》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25分)

蒲公英

高曉雲

有一種野菜,母親親切地叫它“黃黃”,兒時的我一直學着母親的叫法叫它“黃黃”。它有細密的花瓣,每一層花瓣又都排列得那麼整齊劃一,最先舒展的排列在花朵最外邊,細而長,像極了那一把把江南女子撐着的油紙傘。

小黃花雖小,開起來也有別樣的傲氣。在萬物復甦伊始,在燕子還未歸來之際,在草兒纔開始探頭探腦之時,只要春過處,它不擇環境,不擇冷暖,只要泥土吐露芬芳,那朵朵小金花,就以一個家族的霸氣開得嬌豔無比,開得高高低低、一瀉千里。

當花落之時,它又變成另一種樣子的小燈塔,像一顆顆綠色的桃心。沒有花苞那樣飽滿圓潤,但桃心形長得卻非常標準、可愛。此時,花莖將它舉得更高了,慢慢地、默默地不知什麼時候,從桃心似的燈塔裏孕育出了它的種子,那一個個種子都插上了仙子的翅膀,慢慢被釋放了出來。它們你擁着我,我挨着你十分親密,瓜子仁形的細小的種子在每人手中都高舉着像一個棉花糖,好像要開一場盛大的宴會。它們的小集體整體呈現出來就變成一個個毛茸茸的圓球了,圓得簡直不可思議!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微風的召喚中,對飛行技術輕車熟路的“小傘兵”們就開始了它們人生中的美好的旅行,腳步停留在哪裏,下一次春來,哪裏便是一道絢麗的風景!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終於知道了它的學名——蒲公英。

春天來時,母親就一手挎着芨芨草編成的小籃,籃子裏隨手放上兩把小鏟子,一手帶着蹣跚學步的我,在田埂邊、在溝渠裏找尋着蒲公英。不一會兒母親就鏟滿了一籃。回到家,母親將藏匿在其中的泥沙洗得乾乾淨淨,“黃黃”的葉子都發亮了。之後在開水鍋裏燙熟了,撈出又放進冷水裏漂一天。母親說這樣漂了苦味就淡了,味道就更鮮美了。漂完後,母親又把水攥幹,切段放進盆裏撒了鹽、花椒,用熟油過了一遍,加上味精拌勻,又加了少許的醋繼續拌勻。母親夾起一筷子嚐了嚐說:“好香啊!”對於年幼的我來說,那澀澀的苦味是不合我的口味的。漸漸長大了,嘗過了很多菜,相比之下,才嚐出“黃黃”留在最後的清香、合口、出淤泥而不染。上了小學後我也能學着母親的樣子一手挎籃一手拿鏟,尋覓蒲公英的身影了。每到春天,尋覓它成了我童年的趣事,也成了我人生中的美好而幸福的回憶。

而今,我已初爲人母。每到春天,恰巧碰到母親農閒時,我會隨着母親,帶着蹣跚學步的孩子,一人一個小籃,一人一把小鏟,我挎着母親的臂彎,孩子挎着我的臂彎,三人連接成一個一字長陣,選擇在一個陽光大好的下午,邁着悠閒的步子,在田間地頭甜蜜地尋找着或吐綠或芬芳的蒲公英。

我們就這樣享受着陽光灑滿田間地頭、灑滿全身的溫暖,還有三代親情,在平整的田間、在柔軟的田埂邊尋覓着。我想:蒲公英之所以有這樣旺盛的生命力,不僅因爲它有着成千上萬個像小傘兵似的種子,還因爲它那不挑剔、不高傲,生在哪裏哪裏就是家那樣隨遇而安的品性吧!

又一個春來時,母親打電話詢問我:“吃不吃‘黃黃’?”誰料,星期一的清晨,我剛到單位門口,門房大爺就說有人給我帶東西了。原來母親託人將“黃黃”從鄉下帶到便車上,輾轉又帶到了我的手上。清晨7:30,我的手裏已經紮紮實實捧着一袋包裝完好的“黃黃”,“黃黃”於手掌之中,還是溫熱的!

母親對她的“黃黃”依然熱情不減。其實,它的味道一直以來都是苦的,哪怕是在被燙熟漂了一晚上之後,也還是苦的。在她小時候那個捱餓的年代裏,“黃黃”曾救過許多人的命。那是怎樣的一種喜愛與感激之情啊!漸漸的,我在無形之中也開始逐年逐年地越發喜歡它了,不僅喜歡它金黃色的、燈塔似的小花,喜歡它的小種子拉開小傘破釜沉舟地放飛着自己的夢想那樣的魄力,喜歡它飛到哪裏哪裏就是它的家那樣隨遇而安的心胸,更喜歡能帶着孩子跟着母親一起找尋它小巧的身影的那一份溫馨,那一份摯愛親情。

此刻,我竟是這般固執,這般固執地想念“黃黃”,想念那個把蒲公英叫“黃黃”的人。

(選自《散文選刊》,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黃黃”有細密的花瓣,且排列整齊,細而長,像“一把把江南女子撐着的油紙傘”,作者用生動的比喻,描繪出蒲公英的形狀。

B.蒲公英“你擁着我,我挨着你十分親密”,“好像要開一場盛大的宴會”,凸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道理。

C.文章中作者以深情的筆調描寫了母親採擷“蒲公英”的場景,不僅回憶了往昔生活的苦澀,也襯托出今日生活的甘甜。

D.“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終於知道了它的學名——蒲公英”一句在結構上承上啓下,在內容上則由寫蒲公英的“形”,過渡到寫其“神”。

E.文章中兩次描繪了“我”與“母親”“一手挎籃一手拿鏟”,尋覓蒲公英的場景,不僅因爲蒲公英清香可口,也因爲它蘊含着一份真摯的親情。

答案:BC

(2)文章首段寫“黃黃”的情態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由對“黃黃”的暱稱引出“我”對母親及蒲公英的回憶,爲抒寫“我”的感悟作鋪墊;又與結尾相呼應,抒發感情,表現主題。

(3)聯繫全文,簡要分析“蒲公英”的內涵。(6分)

答案:蒲公英不擇環境,隨遇而安;蒲公英承載着幸福美好的回憶;蒲公英充滿溫馨,飽含親情。

(4)有人說,文章標題“蒲公英”讓人不知所云,不如換成“我與母親”。就此問題,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案示例:以“蒲公英”爲標題,在內容上,暗示文章的主題,通過對蒲公英的刻畫與描繪,深情地回憶了“我”的童年趣事,真切地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2分)在表達上,“我與母親”過於平淡、直白,而“蒲公英”則借物抒情,寓情於物,同時承載着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