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美景,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這篇課文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細細品味的美文。這篇文章,我在三年級兩個班分別執教,二班講完,在學校領導和聽課老師的指導下,又完善了教案,在一班又講了一次。下面說一下我執教本課的感受。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直觀感受。

對於北方的孩子出去遊玩也很少去小興安嶺這樣的森林地帶,應該說很多孩子都沒有去過。爲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小興安嶺特有的美麗,上課伊始,運用電教手段直觀、生動地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他們看得非常投入,被小興安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於是趁熱打鐵,談感受引出課題。此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去理解內容的時候,有些詞語的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時,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如在感受“匯”、“浸”、“千萬縷”、“利劍”的用字優美時,學生對這些詞語難以抽象想像,運用多媒體,學生在享受美圖的同時又理解了課文難以理解的詞語,一舉兩得!

二、學習寫法,先教後放,循序漸進。

這節課雖然課堂容量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寫作方式上基本一致,於是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先教再扶後放”的方式進行教學。

在教學時,主要指導教學“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指導學生先找出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再通過找關鍵詞和句子理解這些景物的特點,最後讀出感受、積累語言,學完本段後及時與學生共同總結出學習的方法步驟;接着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爲單位自由選擇剩餘兩個季節的段落之一,並按照剛纔的學習步驟合作學習,教師適時地深入學生羣體中進行指導,之後小組彙報學習結果,教師用課件輔助學生理解,並對重點詞句加以指導點撥;最後教師進行總結。這種學習方法體現“教、扶、放”的原則,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爲本”,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培養。

三、抓關鍵詞,以讀促悟,讀中悟情。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在教學本課時,讀的形式比較多樣,有指名讀、評價讀、表演讀、齊讀等,把讀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感受了小興安嶺的美。如:在指導讀“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着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裏的影子。”讓學生加動作讀出小鹿的可愛,在情境中,把自己想像成一隻小鹿,入情入景。再如:在指導讀“…樹木長得蔥蔥蘢蘢,把森林封的嚴嚴實實的…。”讓學生讀出樹木的茂盛,並配上遮天蔽日、像綠色的海洋一樣的樹木,入情入景的以朗讀來體現樹木的特點。

四、重視積累,學以致用,提升素養。

語文就是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這篇課文是一篇很好的習作示範,所以學習秋天的小興安嶺的時候,在理解課文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我們校園的秋天,出示圖片和文字來仿寫片段:“秋天,和 變黃了, 顯得 。秋風吹來,落葉 。這時候,校園向我們獻出了 。”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到達學以致用,爲本單元的寫作積累素材,奠定基礎。

不足之處:由於兩個班的預習情況不同,學生對文本的把握也不盡相同,二班的孩子預習的時間長,充分,課文朗讀的很熟練了,學習起來就輕鬆一些,課堂比較活躍。一班預習了一次,課文讀得次數少,對於文本不是很熟練,學生學習興趣欠缺一點,而且在課堂展示學生的自學卡,也耽誤了一些時間,內容沒有完成,拖後了一點時間,又到了下課,學生注意力也分散了。值得思考:教師的課堂語言值得精煉;對於一節的容量還要合理安排;對於學習的指導還要紮實一些。有付出就有回報,今後還要在教學上好好鑽研,多參加活動,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