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是按總分總的結構介紹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物產豐富。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1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是經典的老課文,文章語言美麗,用詞準確,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是訓練學生感受語言美、文字美、生活美的好教材。

我在第一課時教學時,發現學生對四個季節描寫的段落,特別感興趣,於是改變原有的教學思路,先讓學生閱讀這四段,感受小興安嶺四個季節之美。學生非常活躍,紛紛發表意見,就連平時不太舉手的楊建瑜、楊長潔也積極回答問題,甚至劉陽這樣的智障學生都搶了一個問題。

在第二課時教學時,我着重引導學生搞清文章的結構,即“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經過一番討論,學生明確了這一知識點,雖然我沒有明確提出這一結構形式的名稱,但學生已經理解了這種寫法。隨後,我讓學生寫一篇文章,內容是家鄉的景物,結構形式要用“總——分——總”,分六個自然段。學生興致勃勃地寫起來。結果,大部分學生寫得不錯。

另外,對少數學困生如楊建瑜、陳婷婷等寫日記有困難,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2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在文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擬人句,使文章顯得更加生動形象。而且,通過描寫小興安嶺的美表現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熱愛之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兼顧了欣賞美和理解情這兩個方面。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在教學之初我就把孩子帶入到情境中。“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去遊玩好嗎?請同學們,繫好安全帶小火車馬上就要開動了。(師演示課件)轉眼之間,我們就已經到了小興安嶺了,你覺得小興安嶺怎麼樣?”(生紛紛發言:小興安嶺非常美!景色優美………)這樣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更快的進入課文,與文章融爲一體,爲下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好了基礎。

然後,我讓學生畫出在小興安嶺中,你覺得最美的地方,同位之間說說爲什麼覺得美?並讀一讀。

學生說到哪個地方,我就抓住着重講這一部分。讓學生說說爲什麼認爲這一部分美?並隨時指導朗讀。而且我還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爲什麼作者能寫得這麼美呢?逐漸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效果很好。

在教學完課文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問題:“作者爲什麼會把小興安嶺寫得這麼美呢?他是帶着什麼樣的感情去寫的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生都積極思考並互相討論。這時我適時引導他們,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就要有證據,從課文中找到證據這纔是最棒的!

最後,同學們都認爲作者是非常喜愛小興安嶺的。並從課文中找到了表現作者感情語句,並感情朗讀了一下。

在現在的教學中,人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知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學生的美感教育。我認爲語文這門課的作用不僅要教給學生如何用漢語,更應該讓學生從課文優美的語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賞美。以上是我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幾點淺薄的看法,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當多吸取經驗教訓這樣纔能有更大的進步。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3

在《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風光及豐富的物產,抒發了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文章語言生動,文筆優美,學生對學習本篇課文充滿了熱情。

我在教學本課,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步步深入激發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最後使學生達到情感的昇華,整個教學過程中感到比較成功之處有:

1、創設情境感受“美”

在教學本課時,我先通過視頻,讓學生一邊聽着舒緩的音樂,一邊欣賞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讓學生在激情的語言和優美的畫片中欣賞、感受小興安嶺的美,然後把文章的中心問題拋給學生:“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2、情感朗讀品味“美”

《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創設了美的情境,引導學生分層次的朗讀,在讀中品味小興安嶺的美。讀中找景,讀與評相結合。使學生在品評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同時進一步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

3、抓住詞句體味“美”

課文描寫小興安嶺的春天時有這樣一句話:春天,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學習這句話時,我問學生:“如果用一個詞替換抽出,你會用哪一個詞?”學生說:“長出。”我馬上問:“那麼作者爲什麼不用長出呢?”有學生說:“在這裏用抽出比較恰當,它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另外還給我們一種動感。”有的學生說:“抽出要好,如果一個句子中用兩個長出,讀起來就比較單調。”通過詞語的比較,讓學生體會文章中用詞的精確性和重要性,感受小興安嶺勃勃生機的春景。

4、知識延伸創造“美”

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小興安嶺的喜愛”。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頓時課堂活躍起來,朗誦詩的、寫小文章的、唱歌的、畫畫的……將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對課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沒有讓學生抓住字詞的深刻內涵,展開想象,深入體會。學生對小興安嶺的美景瞭解不夠,在加上學生的朗讀水平還不高,對朗讀的指導還需加強,以情動人的“品讀”還不夠,大膽放手的“自讀”,讀寫結合的“創讀”等還不夠,教師的範讀對學生朗讀的啓示不大。在資料彙報方面,許多學生家庭沒電腦,可查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有限,不能讓學生對興安嶺有更多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