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優秀教案「帶反思」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優秀教案「帶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教材分析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優秀教案「帶反思」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是人教版課程標準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介紹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的略讀課文。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做了簡單的介紹:圖畫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目前保存的情況。短短的幾句話,所含信息量卻很大。後面的幾段,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先是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後講畫上的街市熱鬧非凡,之後,選擇了一個小的場景加以具體生動的描繪;最後,簡單寫出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完善,要從一副古畫中感受到歷史價值文化積澱比較困難,在教學本課時可以運用多媒體直觀法,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寓教於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文本信息,憑藉聯想,激活已有的知識庫存、生活積累、閱讀積累,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再現課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學生主動的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多想象,在閱讀中見文生義,見義生情,藉助生活經歷中類似的感情經驗去感受,讀出感情。

  設計思想

1、探究性:三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完全放手,不過其探究過程應該有其層次,不能浮在探究的表面化。

2、自主性:學生從選擇的問題,探究的手段,體驗的方法都應體現學生自主選擇性。

3、合作性:本課的教學可採取小組分工合作和獨立完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情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

由於《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畫,三年級學生對畫的鑑賞能力有限;課文是略讀課文,只能粗知大意。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成爲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法學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直觀法,創設各種情景,讓學生能夠置身在課文描繪的情景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讓學生對照多媒體上的圖片還有課本上的局部圖,憑藉聯想,藉助生活體驗,將文本信息轉化爲形象,讀出感情,並採用小導遊解說,老師範讀橋北頭的情景等多種方式訓練。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資料卡。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激趣導入:同學們,走進第五單元,我們就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庫,可以去認識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欣賞美麗的古代神話《盤古開天地》,走進雄偉獨特的趙州橋,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幅古畫,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板書課題)

2、揭題質疑:引導學生解讀“名揚中外”。讀題。 “名揚中外”就是?(不僅全國有名,而且全世界也有名。)這樣一幅全世界有名的畫會是一幅怎樣的畫?多了不起啊,這可是一幅很有價值的畫,我們一起用讚美的語氣讀讀它。

3、明晰課型:課題序號的右上方有個星號,表示這是略讀課文。我們今天就根據閱讀提示來學習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聯繫本單元專題導入新課,精練高效,既聯繫舊知又導出新疑,激發了學習課文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明晰課型爲自讀課文打下基礎。)

  二、明確學法,初步感知。

1、出示提示:讀了自讀提示你知道了什麼?(閱讀方法:看圖讀文。)

2、自由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藉助拼音讀得通順。

3、初步感知:你知道了些什麼?(學生彙報)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根據中年級略讀課文的要求,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初讀解決基本問題。)

  三、賞畫讀文,交流彙報。

1、引導看圖。

師:請同學看看書上的插圖,畫面的都有些什麼?(板書:人物、街市、橋北。)默讀2、3、4自然段,看看課文裏是怎麼寫的。

2、學生彙報。

內容預設:

A、第二自然段。(人物豐富)

抓住 “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等詞句,願意大聲把這五百多個人物向大家做個介紹嗎?感受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功夫

B、第三自然段。(街市熱鬧)

街市上有什麼?什麼最值得你來讚一讚?感受畫家畫技之高超。

C、第四自然段。(情景傳神)

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看,橋頭到了(出示圖片)

自己讀課文,圖文對照,看看課文裏描寫的場景,你能在圖中找到嗎?

小小解說員:給大家講解這個生動的畫面。

教師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彷彿聽到了什麼,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麼傳神啊!”

3、教師小結:《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真是畫中瑰寶,不愧爲:讀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設計意圖:根據略讀課文“粗知大意”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方法,引導全班交流討論。在交流時,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中的相當段落與文本再接觸。)

 四、整理資料,總結課堂。

1、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填寫資料卡。

2、交流資料卡,總結。

(設計意圖:瀏覽課文填寫資料卡,既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濃縮,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指導。交流填法,進一步瞭解畫的內容和價值,突破難點,達到粗知大意的閱讀目標。)

 五、全景賞畫、昇華情感。

1、播放《清明上河圖》全景圖。

2、解說誦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記住這幅名揚中外的畫。

歷經風雨八百年,繁華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態衆生相,盡在綿綿畫中間。

名揚中外震國威,驚世之作傳萬年。

3、作業樂園。

無論是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還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趙州橋,還是現在我們正在沉浸其中的清明上河圖,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的珍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走出課堂後,讓我們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瞭解更多的中華傳統瑰寶!把《清明上河圖》介紹給你的父母。推薦書目:《古代神話》、《古代經典故事》、《中華傳統大全》、《上下五千年》。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全圖賞畫。直觀生動,配以教師解說,激發學生對這副名揚中外的畫的讚美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引導課外閱讀,爲本單元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

  板書設計

20*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人 物——豐富

清明上河圖 街 市——熱鬧

情 景——傳神

(板書設計:好的板書是文章的脈絡,它清晰地展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根據閱讀提示要求,板書再現全文。)

  教學反思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我在教學中設計中體現以下兩點:一在內容上,粗知課文大意,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首先學生自讀課獲取信息。學生自主閱讀之後,給學生提供足夠的交流空間,交流各自讀懂了什麼。課上,學生交流的內容,大都是對《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瞭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歷史價值以及與圖畫內容相對應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部分雖是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但我並沒有放任自流。我順勢梳理和歸納學生的零星信息,並將個體的讀書收穫不斷輻射到全體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交流信息,學生已對課文的內容及文章的脈絡有了大致的瞭解。然後,讀文,感悟語言,激發情感。重點賞讀第二、三、四自然段。讓我們再次看圖讀文,細細賞讀課文的第二、三、四節,把你看到的、讀到的感受再和大家交流交流。畫面展現街市上的熱鬧場面及橋北頭的場景,學生邊讀文邊看畫,然後交流:學生有的從“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個“有”等詞句讚歎畫家畫技的高超,有的還從畫面中找到了農民、商人等各種行業身份的人,還有的從畫中傳神地捕捉了生活情景而由衷感嘆這幅畫確實名揚中外。這一過程仍然充分關注到了學生個體的讀書感受,沒有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提過高的要求,花費過多的時間。《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畫,課文的插圖很小,上課時,我製作了精美的課件,同時還出示了這幅名畫的仿製印刷品,孩子們清晰地看到這幅名畫,大開眼界,對畫面的內容十分驚歎,對畫家張擇端更是發出了由衷地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