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爲什麼讓哥哥把信箱鑰匙交給娃麗。

2、會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6課《信箱》。看看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綱:

1、哥哥、娃麗各是怎樣對待這封信的?

2、爸爸爲什麼讓哥哥把信箱鑰匙交給娃麗?

3、你想對哥什提亞說些什麼?

三、反饋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相機進行朗讀的訓練與指導。尤其是對第三題的處理要讓學生說心裏話,各抒己見,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鍛鍊其口頭表達能力。)

四、總結

1、從這個故事中,你想到些什麼?

2、再讀你最喜歡的部分,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表達。

五、佈置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案點評: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內容引人入勝。一封被郵遞員投錯的信,哥哥哥什提亞把它丟在臺階上,妹妹娃麗卻冒着風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這篇教學設計示例設計了一課時,主要以學生朗讀課文爲主,在反覆朗讀中去體會情感,把握內容。

探究活動

1、以小組爲單位,自排課本劇表演。

2、以小組爲單位,舉行辯論會,針對哥哥與妹妹的不同表現,發表各自不同的觀點。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讀準字音。

2、會寫:

⑴學寫生字,重點寫好“現”和“輪”。

⑵初步學會欣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⑶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3、會讀:

⑴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重點段能初步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⑵能結合重點詞句朗讀感悟,學習、積累語言,初步培養語感。

⑶能根據文本,恰當地演讀,邊閱讀邊體驗。

4、讀懂:

⑴瞭解童話故事的情節。

⑵關心童話中的“人物”,能與他們“對話”,發表自己的看法,從中受到啓迪。

【教學過程】

課前“熱身活動”:課件演示廈門英才學校的美麗畫面,並適時引導對話。

一、檢查預習,明確要求

1、認讀生字,注意翹舌音及後鼻韻母的字。(出示生字卡片)

2、逐段試讀課文:

⑴正音。

⑵注意長句子的朗讀。

3、提問:有哪些動物參加了競選?最後誰當上“萬獸”?(生髮言,師貼動物圖片。)

4、提出學習目標: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可以適當地演讀。

二、朗讀感悟,想象體驗

1、學習第二自然段。指名試讀。在評讀中品詞:

⑴學習“神氣極了”一句:

①比較:“神氣”和“神氣極了”。

②課件演示。(將課文插圖改造爲動態課件)

③觀察、想象、說話:你從哪裏看出貓頭鷹“神氣極了”?(如:拍動的雙翅、瞪大和轉動的雙眼、昂首挺胸等)

④指導學生練讀“立刻下令”一句,從讀中體會“神氣極了”。

⑤指名上臺演讀。

⑵學習“議論紛紛”一句:

①創設情境:聽了貓頭鷹的命令,你們同意嗎?有什麼意見,快跟周圍的夥伴說說。

②引導:剛纔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心中的憤怒或意見,這就叫做──議論紛紛。

⑶學習“叫苦連天”一句。

①想象、體驗:一個星期下來,動物們真是吃盡了苦頭。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動物,你會怎樣叫苦?

②學生髮言,體會“叫苦連天”。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指名試讀。生評議。

⑵生練讀袋鼠的話,體會“激動”。

⑶課件演示。(依課文插圖改造的動態課件:動物們跳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⑷引導想象、說話:動物們跳得怎樣?(氣喘吁吁、喘着粗氣、滿頭大汗,等等。)

3、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默讀。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同學交流。

⑵生質疑問難,師相機歸納、梳理:動物們“擔心”什麼?他們爲什麼會“非常擔心”?爲什麼小猴子只說了一句話,大夥兒就“立刻歡呼起來”?

⑶生討論、合作解疑。

⑷朗讀訓練。

(生試讀、評議──師範讀──生練讀、體會。)

4、學習第五自然段:

⑴齊讀。

⑵課件演示(將課文插圖改造爲動態課件,並配樂)。

⑶引導對話:這時,你想對小猴子、貓頭鷹、袋鼠說些什麼?

三、學寫生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1、課件:出示生字“現”“輪”,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撇的'不同寫法及字的部件處理(伸展與互讓)。

3、課件:字的比較、調整。

4、範寫:師邊寫邊講解。

5、生練寫;投影展示,評議、欣賞。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3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解詞句,讀懂課文,瞭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和設計上的特點。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詞的準確。

三、教學時數:

三課時

四、教具: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的引入。

你也許觀賞過大海,遊覽過公園,卻沒想到在我們河北省趙縣的河上還有一座建造獨特的石拱橋,它就是趙州橋。今天老師就帶着大家去觀賞這座雄偉、堅固、美觀的趙州橋。

(一)出示掛圖,藉助配樂範讀課文。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1、藉助拼音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2、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標出課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內容。

(三)指生分段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四)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帶詞,指生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讀讀寫寫課後3題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讀一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後,用一句話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

(二)重點句、段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1、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個創舉。(出示投影)

問:①“創舉”的意思是什麼?爲什麼說是一個創舉?(提示:趙州橋建造7__年後,在法國太克河上有人造過類似的石拱橋,早已倒塌了)

②這種設計指的是什麼?

③指生讀一讀這部分課文,看誰讀得最準確。

2、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出示投影)

問:①堅固、美觀各是什麼意思?

②哪些語句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誰讀一讀?

③趙州橋的美觀表現在哪裏,誰再讀一讀?

④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3、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有的刻着兩條互相纏繞的龍,嘴裏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着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着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像活的一樣。(出示投影)

①理解“纏繞”、“抵”、“回首遙望”的意思。

②指生讀一讀,想一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突出了趙州橋的什麼特點?

③照樣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說一句話。

4、討論:爲什麼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三)學生再讀課文,舉幾處用詞準確的地方多讀幾遍。

(四)課堂小結:(思想教育)

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應該爲我們有這樣的祖先感到自豪,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勇於發明創造的精神,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第三課時

(一)學生輕聲讀課文,回答課後第1題的問題。

1、學生試着複述課文。

2、指導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3、聽寫生字、詞語。

(二)作業:觀察一處有特色的建築物,用一段話有順序地寫下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融、濘、邁、虔、佑”5個生字。理解並積累6個詞語:“衣衫、融雪、泥濘、虔誠、關照、保佑”。並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知道詩歌寫的是一個小夥子幫助“別人的媽媽”過馬路的.事,學習他關心老人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能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能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體會詩歌的韻律以及詩歌表達的感情。

2、通過讀文,感受到本課前面一長段對於老奶奶的描寫,以及當時的情況描寫是爲了襯托出了那位青年的愛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當你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有沒有幫助過不認識的人?

2、交流。

3、揭示課題:17 別人的媽媽(齊讀)

過渡語:課文講的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卻寫得感動至人,我們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字詞,劃出不理解的詞語,並在小組內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分節讀課文

(2)出示詞語:

衣衫融雪泥濘虔誠關照保佑遲疑小心翼翼

注意:融(翹舌音)、濘(後鼻音)、虔(第二聲)、積累“虎字頭”的字(虎、虛、慮……)、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詞語。

三、賞讀課文,品味真情

1、默讀課文1~3節,說說當時老婦人的處境怎樣?

(1)出示1~3節

(2)指導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預設:

①老婦人遇到的困難:老婦人年紀大行走不便、馬路泥濘、行人擁擠、車輛穿梭等。

②讀句子:

今日的融雪弄得滿街泥濘,老婦人的腳步遲疑又停頓。

她站在十字街頭邁不開步,擁擠的行人中她沒人照顧。

(3)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婦人,獨自走在()的街上,當時(),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2、老婦人正是這麼想的,所以她露出了“求助的目光”,可是馬路上人們的表現是怎麼的呢?

(1)朗讀4~6節

人們來來往往穿過她身旁,沒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頭傳過來叫聲笑聲,學校裏剛響過放學鈴聲。

孩子們歡跳着擦過老婦,一個個喊叫着沒人停步。

(2)出示:

馬路上,大人們,孩子們。

(3)說說你對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評價。

(4)指導朗讀。

3、就在老婦人遲疑無助的時候,人海里冒出個青年。

(1)默讀7~11節,找出青年人幫助老婦人的相關動詞:冒、走、牽、扶、穿等,重點體會“冒”。

(2)談談讀了這幾節後的感受。

(3)隱去句中的動詞,試着說一說:

終於,人海里()出個青年,他快步()到老婦人身邊。

他()着她的手細聲說道:“大媽,我扶您穿過街道。”

小夥子()着腳步不穩的老婦,小心翼翼地()過馬路。

(4)指導朗讀:

我們已經學過多首敘事詩了,詩歌要讀出韻律,讀出節奏。老師以第8節爲例,遇到斜線要停頓。

出示:

他/牽着她的手/細聲說道:

“大媽,/我扶您/穿過街道。”

學生試讀、齊讀。

(5)從青年人和他朋友之間的對話總,你感受到什麼?

4、最後兩節是什麼意思?

(1)男女生對讀、齊讀。

(2)理解“虔誠、保佑”

“虔誠”常形容態度恭敬而有誠意。“保佑”指迷信人稱神力保護和幫助,課文中是老婦人對幫助她的小夥子的美好願望。

(3)說一說老婦人對幫助她的小夥子的美好願望是什麼?談談自己的感受。

(4)小結:小夥子扶“別人的媽媽”過馬路,他對老人的關愛也得到了老人的感謝。

四、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總結課文的寫法特點:

課文是一首外國敘事詩歌,詩歌的形式不常見,每兩行成一節,節內句子基本押韻。

2、從詩歌中找一找句末押韻的字。

3、把詩歌改成課本劇。

小組合作,編演課本劇《別人的媽媽》

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教案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問路指路》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的聽說課,也是這一冊中最後一次聽說訓練。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序

本學期聽說訓練的要求是能聽懂他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內容,並學會簡單交際應用中的應對用語。《問路》則是延續《打電話》後第二次進行交際性聽說的教材。

它由三局部組成。爲什麼要問路、怎樣問路指路和結果怎樣。因爲小蘭把寫着鼕鼕家地址的小紙條不知放哪兒去了,小蘭到鼕鼕家玩,於是就要問路。小蘭邊問,民警叔叔邊指,最後小蘭找到鼕鼕的家。教材依照不清楚具體地址——小蘭問路、民警指路——找到鼕鼕的家這樣的事情發展順序寫下來,思路清晰,條理清楚,便於同學述說。

(2)有物

這節聽說訓練的重點則是問路和指路的對話訓練。如何讓同學較易地掌握應對用語呢?教材圖文並茂,插圖的適當出現,則可引導同學仔細觀察圖上民警叔叔的姿勢、臉部的表情和手指的動作來體會他指路時的熱情態度。文章則可以引導同學閱讀,在民警叔叔指路的那段話裏,除了態度熱情外,還要注意指清路名、方向、標誌等,這是很重要的基本知識。同理,小蘭問路時態度該怎樣,注意什麼,禮貌用語該怎樣運用等都可以引導同學——觀察、——體會、——掌握。教材有血有肉,聲情並茂,變一段枯燥乏味的聽說訓練爲一段連貫生動的對話訓練。

(3)有用

本節課的問路指路用的日常應對用語,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又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加之教材內容豐富,畫面形象,在訓練同學的會話能力上又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真正體現了聽說訓練的廣泛性、交際性和實用性。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同學實際情況,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條線,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懂得問路時態度要有禮、問得要得體;指路時態度要熱情、指得清楚。

(2)初步學會問路和指路,能說清一段連貫的對話。

(3)能把學校到自身家裏的路線說清楚。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聽說訓練的重點內容有三大塊:①問路和指路要注意什麼?②分角色扮演問路和指路。③能說清學校到自身家的路線。三塊中難以掌握的是理解指路時必需注意什麼。這必需聯繫自身的實際生活去概括。由於指路時關係到實際的方向,可能和地圖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相矛盾,所以說清學校到自身家裏的路線也是一個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由於這是一篇具有生活氣息的生動活潑的聽說訓練教材,於是沿襲保守的“揭題——出示圖片——指導觀察——小段分說——整篇總說”的聽說訓練模式,大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融“優美的動畫揭題,多種形式的說話訓練,讀讀說說、演演說說、畫畫說說、評評說說”於一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教師的主導精神,勝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2.學法

同學是學習主體,聽說技能的掌握也必需通過不時的練習才幹熟練。因此這節聽說訓練以同學的自學和扮演爲主。通過自學讓同學明白聽說訓練的要求,懂得問路和指路時須注意的問題,再通過扮演、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提高交際會話能力,出色地達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程序

1.講述精彩故事,展示生活畫面——揭題

運用故事激發興趣,是我們教學中常見的導入揭題方法。但多媒體計算機集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動畫、視頻圖像於一體。它的大容量信息向同學提供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感性素材,爲聽說訓練創設了優美的情境。於是,上課一開始,我就邊講故事《糟糕的大頭兒子》,邊又爲它添上新奇的一筆——動畫展現生動畫面。如“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一年春遊的好季節。”馬上畫面上就出現鳥語花香、桃紅柳綠的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再如當講到“當大頭兒子來到第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糟了!爸爸給的路線圖不見了。”畫面上先出現一個十字路口,再出示一個大頭兒子摸摸後腦勺的頭像,最後音樂提醒,出現字幕:“糟了,路線圖不見了。”這樣畫面清晰,條理清楚,形象生動,其中也蘊含了大頭兒子接着爲什麼問路的原因。同理接下來“大頭兒子沒禮貌地問路,小白鴿不負責任地指路,以致最後大頭兒子仍在十字路口,傷心地流下眼淚”也都出示了一連串的動畫,不但讓同學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故事,饒有興趣地走進課堂。同時也激起了同學的好奇:大頭兒子在小白鴿的指路下,爲什麼找不到長城呢?它們到底該怎樣問路和指路呢?教師在同學懸念迭起,思維被疑問所激活的時候順勢揭題,導入聽說訓練。

2.勇闖三關,紮實訓練

美國蓍名教育家布盧姆曾說:“假如同學對教學目標有明確規範的話,假如同學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得到協助,所有的同學均能掌握學校所教的大量東西”。於是我就帶領同學去闖聽說訓練三大關。第一關就是內容關。如圖所示:

這三道題其實就是本節聽說課的重點,特別是後兩道題問路和指路的要求更是本節課的中心。讓同學通過自學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

接着訓練聽說技能。技能是明確目標、掌握方法後通過不時的變式訓練而形成的。緊接着我就出示:

當同學自由扮演、指中扮演,再議議評評後,已初步具有操作問路和指路的能力時,我就帶他們闖進第三關:

以上三關,從熟悉要求——掌握方法,初步運用——兩次遷移,多次運用;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同時勇闖三關,爭奪金盃,形式新穎,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爲攻克內容關,同學迅速地積極憑藉教材,閱讀考慮,解決問題。接着分角色扮演,同學在活動中主動探索,掌握方法。爲順利闖過練習關,同學必需動腦、動手、動口來攻克難關。教師則重在指導、點撥、評價,還可以讓同學再次藉助電腦形象演示行走的路線(包括方向、路名、標誌等)協助同學準確地掌握指路的難點。這樣,教師教得輕鬆,同學學得主動,整個課堂教學實現優教、優學。

3.首尾呼應,小結回味

好的課堂教學結尾,不只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使同學堅持旺盛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當同學闖三關後,我又重新帶領他們回到故事中,把故事揭題中留下的問題放在課內將結束之際解決,讓同學判斷剛纔大頭兒子糟糕在哪?他該怎樣問路呢?小白鴿又該怎樣正確指路呢?讓同學在辨析明理中再次提高認識,也從同學的信息交流中反饋教學的效果。這樣首尾呼應、完整鮮明。最後課在大頭兒子經過小白鴿的指點,終於找到長城,師生一起欣賞長城美景的愉悅氣氛中結束。同學得到了美的享受,課也得到了美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