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24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24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作者懷着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過程,讚揚了蟋蟀不辭勞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蟋蟀,是同學們很喜歡的一種昆蟲,容易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加上本文的作者又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善於觀察研究,勤於探索和實踐,在表達上比較講究方法,傾注了對蟋蟀的無限讚美的深情。基於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選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有效的教與學,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裏得到最大的發揮與鍛鍊,他們獲得的收益將是無窮的。

首先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通讀全文,讀懂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概括出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在充分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是怎樣建造住宅的。最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法,完成小練筆。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瞭解本課主要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重點

瞭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難點

體會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教師:佈置學生收集蟋蟀的相關資料;做一張蟋蟀紙板圖(用於貼圖)。

學生:預習課文,通過互聯網等工具初步瞭解蟋蟀的習性。

2課時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的住宅。

重點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

理清課文的脈絡。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蟋蟀嗎?有誰鬥過蟋蟀?說起這個小東西,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不僅是個好鬥分子,是個有名的歌唱家,它還是一個不爲人知的出色建築家。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專門爲此寫了一篇文章,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蟋蟀的住宅》。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讓我們跟隨作者去了解蟋蟀們高超的建築本領吧。

二、作者簡介

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從小喜愛昆蟲。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蟲記》,第一卷於1878年問世,最後一卷在他87歲(1910年)時出版。這部傑作把科學知識與文藝很好地結合起來,用富有詩意的筆調,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姿的昆蟲世界。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弄清重點字詞的讀音和解釋。

(2)師強調難寫字,並適當範寫,加深記憶。

2、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3、一般來說,我們人類住的地方叫住宅,動物住的地方叫窩、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種昆蟲,爲什麼蟋蟀住的地方也叫住宅呢?

明確:作者在這裏採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對蟋蟀的喜愛。這也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

四、認知貫通,整體感知

1、“蟋蟀的住宅”這個題目有什麼特點?

明確:“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動物,這篇課文題目的特點就在於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體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的住宅,並討論課文按內容不同可以分爲幾部分,怎樣分?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這篇課文的主題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圍繞這個主題部分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講蟋蟀住宅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講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

3、歸納文章內容,感知作者情感。

教師指導,明確:本文通過介紹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住宅是怎樣建成等方面的知識,讚揚了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五、佈置作業

找出文中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的句子。

蟋蟀的住宅

住宅的建造過程(住宅的特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重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及修建的過程,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難點

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一、複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鞏固所學的生字、詞語。

2、上節課我們已大致瞭解了課文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及建造過程。

二、精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二部分。

(1)蟋蟀的住宅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6自然段,想一想這一部分從幾個方面講蟋蟀住宅的特點?每個方面寫了蟋蟀住宅的什麼特點?

明確:這一部分主要從選址、工具和洞內外三方面講述了蟋蟀住宅的特點。

這是蟋蟀住宅很明顯的特點。我們一邊讀書一邊分析蟋蟀住宅的這些特點。

(2)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隨遇而安”是什麼意思?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現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明確:“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課文中講到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3)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可是人們爲什麼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呢?

明確:蟋蟀蓋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爲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優良、有溫和陽光的住宅,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關注的地方,所以作者決定要研究它,請同學繼續讀課文,看一看蟋蟀的住宅內外的情況怎樣?

(4)爲什麼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又爲什麼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明確:因爲蟋蟀蓋房的工具,只是簡單的四隻腳和鉗子,所以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又因爲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平坦、清潔、乾燥、衛生的住宅,所以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2、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朗讀第7~9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從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課文是怎樣寫的?

明確:這一部分從建造時間、怎樣建造和整修三個方面介紹了蟋蟀怎樣建造住宅。

(2)蟋蟀工作很辛苦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小聲讀第8、9自然段,找出寫蟋蟀蓋房子動作的句子,並畫出動詞,體會蟋蟀蓋房子的艱難與辛苦。

(3)蟋蟀的住宅建造好了,可是它好像並沒有滿足,它又做了什麼?

(整修)

提問啓發:對,蟋蟀是怎樣整修的呢?

(長時間加深加闊)

(4)學習了蟋蟀建造住宅這一部分,你有什麼想法嗎?

學生交流,教師提示:蟋蟀持之以恆,認真工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3、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這篇課文是寫小動物的,作者並沒有蟋蟀蓋房子的體驗,爲什麼能寫得這樣形象、具體、逼真呢?請同學們帶着問題讀課文。同學自由發言,談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通過對蟋蟀蓋房子進行非常細緻的觀察,才把文章寫得這樣細緻入微。

三、品讀感悟,句段解讀

1、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

明確:對於一般的昆蟲來說,只要能找到一個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就滿足了,而蟋蟀卻不同,它不願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擇址,自己一點一點地挖掘。這是法布爾發現的蟋蟀與別的昆蟲的不同之處。這句話也照應了課文的題目,讓讀者知曉,爲什麼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稱爲“住宅”。

2、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明確:在這句話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發出的聲音比喻爲“彈琴”,又將蟋蟀洞穴門口的平地稱爲“平臺”,讓讀者感到,這座住宅的設計是很講究的,它不僅能藏身棲息,而且還具備了休閒娛樂的功能——勞動之餘,四周靜悄悄之時,住宅的主人操琴彈奏,享受生活的樂趣。這種形象的語言也反映了昆蟲學家對昆蟲的特殊感情。

四、小結全文,學習寫作方法

1、爲什麼作者會把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的過程介紹得這麼詳細具體呢?

明確:這都是長時間仔細觀察的結果。作者對蟋蟀親自實地觀察,從外到內,觀察仔細,堅持不懈,一連好幾個鐘頭。

2、如何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明確:擬人,就是將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其人的特徵。本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擬人手法的運用。作者將蟋蟀當作人,把它稱作“專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裏面有“大廳”“臥室”;把蟋蟀的叫聲說成是“彈琴”。語言風趣幽默,吸引讀者的興趣。

運用擬人時要注意:

(1)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必須是出於自己的真情實感。

(2)只有事物本身的特點和人的特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時,纔可以把物人格化,不能亂擬。

(3)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的目的要明確。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是爲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點,借物抒發作者內心情感,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疑難探究

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誇張了?爲什麼?

明確:我們從朝着陽光、傾斜的隧道、深度和寬度、隱蔽的門口、平坦的平臺、光滑的牆壁、清潔乾燥的屋子內部等,可以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種聰明和才智,知道住宅要向陽,能排水,大小要適宜,住所要簡樸、衛生。然而,它們用來建築這座住宅的工具卻是如此柔弱的一對前足和一雙後腿。從這種巨大的反差中我們體會到,蟋蟀能建造出這樣的住宅簡直是一個奇蹟,所以說它是偉大的工程,決不誇張。充分體會到這一點之後,我們不禁也要發出感嘆:“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六、拓展延伸

1、以《我的住宅》爲題,介紹蟋蟀住宅的特點。

2、有條件的同學可以閱讀十九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

七、課堂小結作者把蟋蟀建房的特點、過程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這與作者的仔細觀察分不開,讓我們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態度與精神,去留心身邊的事物,你會發現它們的絢麗多姿!

宅(住)精心修建(怎樣挖掘)程(工)

在課文導入時我讓學生相互討論蟋蟀的特點,然後引出課題。接着讓學生快速通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談蟋蟀的“住宅”的,理清文章的思路。在課堂中我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在動手實踐這一環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學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畫與說中不僅鞏固了課文內容,還鍛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整堂課教學效果良好。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寫一處地方的景色,寫出景物的特點,表現出那裏的美。

2、恰當使用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練習修改習作。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恰當的運用所學的方法來描寫景物。

教學難點

描寫景物時要寫出景物的特點、景物的美。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的家鄉山清水秀,我們的祖國美麗的風光無處不在,森林覆蓋的連綿羣山、微波盪漾的清澈湖水、碧綠無垠的廣闊草原、湛藍悠遠的神祕大海……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善於感受美的心靈。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些曾給我們留下美好印象的地方,再來感受那美麗的景色吧!

二、交流、品評、指導

1、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生活經歷,在放學路上,在公園裏,在你曾經去過的地方……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哪些景物讓你感受到了美,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願意把你看到的景色講聽嗎?(學生可以藉助圖片、照片等回憶、講述。)

2、請一名學生上臺交流。

3、聽了同學的介紹,你感受到那裏景色的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教師:介紹一處美景,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驟的把一個個畫面呈現出來,讓大家隨着你的視線去觀察,還要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到景色之美。

4、學生在做調整,重新進行交流。

5、你們還有什麼建議嗎?

6、學生進行組間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習了這一組課文,又聽了同學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它可以是著名的風景區,也可以是身邊的公園一角,可以是海邊日出,也可以是城市夜景。

這節課就讓我們把這美景用語言文字表現出來。

二、習作

1、作前提示

請你想一想:你準備寫什麼景物?它到底美在哪裏?

2、方法指導

(1)你打算分幾方面寫?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考慮好習作的內容和順序。

(2)想想我們學過的課文是怎樣描寫景色的?把學到的方法和積累的好詞佳句運用到你的中來。

3、要求:

(1)把筆墨多花在描寫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2)寫時,把畫面呈現於腦海中,用學到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4、作中指導

學生,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對部分學生幫他們開拓一下思路,發現共性問題隨機點撥。

板書:

這裏景色美

你打算分幾方面寫?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想想我們學過的課文是怎樣描寫景色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編寫一個童話故事,敘事要清楚,語句要通順。

2、 抓住事物的內在聯繫,合理展開想象。

3、 故事要有一定的意義。

教學重點:

1、 抓住事物內在的聯繫,拓展思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2、 故事要有一定意義,有可讀性。

教學難點:

抓住事物內在的聯繫,拓展思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你最喜歡哪個童話童話?爲什麼?

2、 是啊,童話故事了那一個個鮮明的角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童話,不僅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還讓我們知道怎樣分辨美與醜、善與惡,是與非,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難怪同學們都會喜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王國吧。

3、 出示課件:童話王國的相關圖片

4、 在童話王國裏我們會遇到誰呢?

5、 出示課件:動畫演示:鮮紅的氣球以及碧綠的西瓜。請你認真聽,仔細想。

二、寫作點撥

(一) 快樂閱讀《紅氣球和綠西瓜》

(二) 出示課件:童話故事《紅氣球和綠西瓜》

1、 老師講述故事,學生思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2、 結合回答板書:有意義

3、 你喜歡童話故事嗎?你覺得故事裏哪句寫的最好?

4、 自讀童話,邊讀邊畫

5、 全班交流

6、 讀一讀,你認爲寫的好詞句,說一說,他好在哪裏?

7、 結合回答板書:想象合理,故事生動(動作、神態、語言)

8、 小結:看似平常的紅氣球和綠西瓜,作者通過合理的想象,運用擬人的手法,就賦予了他們鮮明的生命與個性,真是了不起!同學們想不想當便童話的高手呢?你知不知道怎樣的童話纔是真正的童話呢?

9、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好童話 語句通順

想象合理 故事生動(動作 神態 語言)

有一定意義

10、好的,那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能變出好的童話來,最終能獲得童話王國裏的小故事王。準備好了嗎?

三、選材分析

1、 出示三組編寫材料:鉛筆 橡皮 轉筆刀;

小溪 河柳 大海;

眼睛 耳朵 鼻子

2、 你最熟悉哪組材料,他們之間有不同點和俄相同點嗎?

3、 聰明的你能否想象出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故事嗎?他們還是遇到了什麼困難,還發生了什麼矛盾呢?這個故事講告訴我們什麼?

4、 小組討論

5、 選代表講故事

6、 小結:剛纔同學們都講得很好,你還可以另外選取自己熟悉的其他事物編寫童話故事。現在,你們及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膽地爭當“故事王”吧

四、學生自主編寫,教師巡視指導

1、 自查自改

2、 鄰座交流

3、 小組評議

4、 全班點評

五、互動評改

1、 評選小故事王

2、 舉辦童話故事會

板書設計:

語句通順

好童話 想象合理 故事生動(動作 神態 語言)

有一定意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含有一個多音字“差”)和新詞,認讀7個字含一個多字糊.

2.學生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緻觀察和有序描寫.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4.積累詞語.在艱鉅”顧名思義”和前功盡棄”三個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

5.理解課文內容

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讚賞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緻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含1個多一字差)和新詞

認讀7個字(含1個多音字糊”)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今天我們學習29課<<縫紉鳥>>

齊讀課文.看到課文你會想到什麼?

注意縫紉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

1.誰能看着生字表組詞讀生字.處理:差”和糊”兩個多音字

2.師對韌和紉進行指導和點撥

3.12個生字中有幾個是左右結構的字?寫一寫要注意左右之間的避讓關係.

4.注意梭”字的寫法.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把句子讀正確.

6.兩人一組互相讀課文

注意互相幫助.

7.指名課文.師注意點撥.

三.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怎麼想就怎說.(課文繼續了我在坦桑尼亞觀察縫紉鳥編織巢穴.修補巢穴.

四.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默讀課文

提出來.

五.作業:

1.生字組詞.寫在田格本上.

2.完成課後作業4題.

3.查閱有關縫紉鳥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緻觀察和有序描寫。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讚賞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讚賞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緻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作者從字裏行間表達了對縫紉鳥的喜愛之情,我們也走進縫紉鳥,欣賞欣賞它美麗的身姿,體會體會它勤勞的品質。

二、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幾次寫“我”觀察縫紉鳥,“我”觀察到的情況有什麼不同。把幾次觀察的情況畫出來。

三、彙報學習結果。

(一)“我”第一次觀察,看到了什麼?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出示:

它們從印度洋沿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後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但那勞作是相當艱鉅的。它們雙腳的爪子,首先要緊緊抓住樹枝以保護自己,惟一能勞動的就是它們那隻尖嘴。一隻鳥要花兩三天時間不停歇的勞動,才能給自己編織成一個能讓它自己和情侶相依而居的窩。

1、你能不能把縫紉鳥編鳥籠的過程加上幾個順序詞?加上後自己讀一讀,你知道了什麼?

它們先從印度洋沿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接着用自己的尖嘴,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後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

2、你從哪知道了縫紉鳥很聰明很能幹?(抓住“有經有緯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這些詞句談)

3、你從“但那勞作是相當艱鉅的。它們雙腳的爪子,首先要緊緊抓住樹枝以保護自己,惟一能勞動的就是它們那隻尖嘴。一隻鳥要花兩三天時間不停歇的勞動,才能給自己編織成一個能讓它自己和情侶相依而居的窩。“這兩句話知道了什麼?

(1)想象縫紉鳥編織鳥籠的樣子,做一做它們的動作,說一說你的感受。

(2)讀出自己的感受:一隻鳥要花兩三天時間不停歇的勞動,才能給自己編織成一個能讓它自己和情侶相依而居的窩。

4、一想作者爲什麼能夠寫得這麼細緻?讀後條理又是這樣清楚?(作者觀察細緻,描寫時有順序)

5、再次讀這段話,體會縫紉鳥的能幹,以及作者的寫法。

(二)第二次親手拾起縫紉鳥的草窩,作者看到了什麼?發出了什麼樣的感嘆?

出示:那草窩簡直就是一個精緻的藝術品!它特別像我們小時侯用秫秸編織的蟈蟈籠子。經緯交織,左右相連十分結實,即使從大樹上掉了下來,也一點都沒有解散或變形。

這句話中作者對縫紉鳥編織的草窩感到驚歎,可以用對比的方法。

那草窩簡直就是一個精緻的藝術品!

那草窩就是一個精緻的藝術品。

把這種草窩的精緻讀出來。

(三)第三次作者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

這時陽光燦爛,晴空如洗,我擡頭望去,只見縫紉鳥有的又開始編織新的草窩,有的在修補被風雨損壞的巢穴,有的飛來,有的飛去,總而言之,它們是那樣忙碌、勤勞而又歡樂……

你感受到什麼了?(縫紉鳥堅忍不拔)從哪感受到的?

把你對縫紉鳥的讚賞讀出來。

這麼好的句子、這麼堅忍不拔的鳥,值得我們把它記在心中,練習背誦。

三、這篇文章就要學完了,你有什麼收穫呢?(可以從寫法上談,也可以從內容上談)

板書設計:縫紉鳥編織巢穴忙碌.勤勞.而又歡樂堅忍不拔修補巢穴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中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詞語。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背誦課文。

(二)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走月亮的意境,體會“啊,我和阿媽走月亮”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回顧古詩,引入新課。(課件)

1、同學們好,學習新課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幾首和明月有關的詩。(播放課件:《暮江吟》《鳥鳴澗》《月夜憶舍弟》《春江花月夜》)

讀着這些優美的詩句彷彿將我們帶入了將月夜的清幽空寂,月色的絢麗多彩,月下的淡淡情愁之中。(播放課件:四張圖片)

2、一輪明月,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爲之沉醉,爲之讚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和明月有關的散文《走月亮》,作者是吳然。(播放課件:吳然)

吳然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走月亮》、《火把花》、《一碗水》、《天使的花房》《我的小馬》等十多部。40餘篇作品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是我國當代作品入選教科書最多的作家之一。

3、我們今天要學他的,走月亮,讀一讀題目,通過預習你知道什麼是走月亮嗎?(播放課件:走月亮)

(生:走月亮是我國南方特有的風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文中寫的是誰又是怎麼走月亮的呢?

說得好,我和媽媽手拉着手在灑滿月光的田間小路上散步。課文用詩一般的語言,把我們帶到了鄉村迷人的月色之中。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歡呢!那好,讓我們來學習課文,一起和作者去體驗《走月亮》的快樂吧。

(二)自學檢查課文。(課件3)

1.請你讀幾邊課文,一定要把字音讀正確,標出你不明白的地方。(播放課件:請你自由讀幾遍課文)

2.同學們讀完了,請你讀一讀生字詞(播放課件:詞語)

運載潑剌汩汩淘洗柔和風俗香甜澆灌

蠶豆稻穗銀毯月盤牽着低垂氣息閃爍

坑坑窪窪閃閃爍爍月影團團

注意“運載”的“載”在這裏讀第四聲,運載。(播放課件:詞語)

“潑刺”是象聲詞,形容是在水裏跳躍的聲音。(播放課件:詞語)

我們一起讀一讀詞語。

3、要求認的生字,你再讀讀,(播放課件:生字)

淘窪灌蠶穗毯爍

盤柔牽俗兔銀

生字都不難!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要求寫的字中,兔子的“兔”是象形字,最後面的點可不能忘,那是小兔子的尾巴。(播放課件:兔)

哪個字不好寫?“柔”字要注意上面是個矛,我們看筆順。(播放課件:柔)

生字一定要記牢。(播放課件:生字)

4、請幾位同學讀課文,大家聽清字音。(播放課件:請幾位同學讀課文)

有幾個句子不好讀,跟老師讀一讀。(播放課件:句子)

5、在你讀課文時,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請同學們來彙報。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有:(播放課件:問題)

①“洱海”是個海嗎?它在哪?

②月亮爲什麼有時圓,有時是月牙呢?

③課文中爲什麼多次寫,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播放課件:金鑰匙)自讀課文中發現的問題,有的是知識性的問題,可以查資料或請教別人。如果有的問題與課文內容關係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後再解決。有的是關於理解課文的重要問題,要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解決。一般這類問題,應與課文的主要內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關。

同學們提出的第一題,有位同學說他查到河海的資料了。請看:(播放課件:洱海圖片)

(生:洱海,它是一個形狀像耳朵的淡水湖。在雲南省大理市內,西面有點蒼山,東面有玉案山,氣候溫和溼潤,是一個景色迷人的風景區。)

通過查資料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播放課件:問題)

第二題與課文關係不大以後再解決。

第三題,就是這一課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讀課文,理清文章大致順序。(課件)

那麼文中寫了幾次“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呢?”,對,是四次。

請認真讀一讀讀這四部分,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媽是在哪走月亮?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嗎?(播放課件:四次標題)

第一次,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是在小溪邊。

第三次,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是隻是靜靜地走着。走過了許多地方。

(四)分部分學習課文(課件)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將我和阿媽走過的這些地方很自然串連在一起,使這篇文章結構清晰,自然。那麼,我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又有怎樣的感受呢。(播放課件: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什麼25)

1.學習第一部分,小路上走月亮

(1)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第一部分,邊讀邊體會吧。(播放課件:第一二自然段)

讀了這一部分,你能說說“我”在小路上走的感受嗎?

(我感覺夜晚在小路上走非常美。一輪明月漸漸地從河海那邊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柔和地照在點蒼山,大青樹,還有村頭大道和小路上)

多美的鄉村月夜呀!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這部分內容吧。

讀的時候是不是要很大聲音呢?不能啊,爲什麼呢?山村的夜晚很安靜,應該用低緩、柔和的語氣來讀。好,聽老師讀一讀,自己練一遍。

(2)小結:第一部分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一起融入了着寧靜而柔美的夜色中。

2.學習第二部分小溪邊

(1)走啊走着,我們來到小溪邊,請讀讀第二部分。(播放課件:三四自然段)

(2)在溪邊我又看到什麼,想到了什麼呢?

(我看到小溪水的景象,想起白天在這裏玩耍的情景。)

(3)你最喜歡裏面的哪些句子?(播放課件:細細的溪水)

(我最喜歡:“細細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佈滿河牀。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着一個月亮!”)

從你的讀中我們感覺到小溪很美,你能說說你是怎麼想的麼?(播放課件:小溪圖)

(我想到溪水很清,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飄蕩在空中,月光倒映在水中,水流,他們也在流。)

是啊,水在流,香味在流,月光也在流,此情此景,令人沉醉。我們來讀讀這句話。

每個小水塘裏都“抱”着一個月亮,爲什麼說“抱”呢,看圖想一想。(播放課件:每個小水塘)

(是因爲許多鵝卵石中間,有一些水,是個圓圓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環抱着月亮一樣。)

這是什麼修辭方法?對,擬人。無數的小水塘,像媽媽一樣緊緊地抱着無數的小月亮,多溫馨,多可愛。一起讀讀這些句子吧。

(4)大家想不想也到小溪邊看看呀?請欣賞。(播放課件:畫面)

看了畫面你想說什麼。

是啊,潺潺流淌的小溪,美麗迷人的野花,在這樣的小溪邊漫步,多快樂呀。(播放課件:三四自然段)

這麼美的句子,你能讀一讀,並且背下來麼?

讓我們隨着音樂背誦這部分吧。

3.學習第三部分

我和阿媽沿着小溪走啊走,來到田埂上,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呢?請自己讀讀第三部分。(播放課件:聽到看到聞到)

誰來說說?

聽到:秋早唱歌,夜鳥拍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溝水汩汩。

看到:沉旬旬的稻穗,像很毯的稻田。

聞到:果子的甜香。

這魚兒的歡躍,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們在報告着一個令人振奮的喜訊--豐收,這是多麼令人激動啊,我們讀時應該讀出什麼語氣呢?

對,讀出豐收的高興,喜悅讓我們隨着音樂來讀讀這部分。

4.學習第四部分

走過了田埂,走過了溪邊,走過了許多地方。讀一讀最後一部分。(播放課件:最後兩段)

(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還會走過哪呢?你能模仿這個句式說說麼?(播放課件:走過月光閃閃的)

(走過月色濃濃的小樹林,走過小山坡。)

(走過涼風習習的小河邊,走過石拱橋。)

我和阿媽靜靜地走着,拉媽媽溫暖的手,聞着媽媽身上的氣息,此時此刻我有什麼感覺呢?(播放課件:做後兩段)

是啊,多麼溫馨甜蜜,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啊。我們來讀一讀(配樂)

這是多美的夜晚,多麼幸福的時刻啊。同學們課文讀完了,請你們想一想課文爲什麼反覆寫“啊,我和阿媽走月亮”。(播放課件:爲什麼多次寫)

(因爲我和媽媽每到一個地方,感覺那裏的景色太美了,感覺很愉快,所以反覆的說,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這句話表達了我和阿媽很幸福與快樂。)

對,每一次都是他內心真情的自然流露,每一次都是因爲他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同學們,這就是反覆,體會到反覆句的精妙了嗎?反覆句使情感的表達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了。

這篇課文寫的這麼美還因爲作者運用了許多修辭方法。

有排比句,比喻句,擬人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等,多種句式的變化,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真是一篇佳作呀。

(五)總結全文(播放課件:課文板書)

讀着《走月亮》,我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溫馨與快樂,感受到了的濃濃親情,不知不覺步入了月夜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

(六)練習成語(播放課件)

同學們你們喜歡走月亮嗎?你們愛天上的明月嗎?

噢,那就要多積累有關月亮的好詞好句呀。下面讓我們就來欣賞一些有關明月的成語吧。

1.有關月的成語,第一個字是月。(播放課件:月字成語)

2.考考你,填成語。同學們記得真快。(播放課件:月字成語填空)

3.有關明的成語。(播放課件:明字成語)

4.再來試試,填成語。你們真聰明,完全正確。(播放課件:明字成語59)

(七)作業(播放課件:作業)

1.選擇文中喜歡的段落背誦。

2.做摘錄筆記。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6

習作要求:

長城、頤和園、秦兵馬俑……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爲了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我們來寫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遊詞。先確定自己要介紹的景點。可以講景點風光,也可以講與景點有關的故事、傳說,還要提示參觀遊覽的注意事項。寫好以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導遊詞,模擬導遊進行講解。

課前準備:

1.學生蒐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

2.教師撰寫範文《天壇導遊詞》,製作錄像短片。

教學目標:

1.學習導遊詞的格式和寫法,會寫導遊詞。

2.培養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體會“世界遺產”的魅力,感受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教學重點

導遊詞的格式及寫法。

教學難點:

將資料中的語言,轉化爲導遊詞中的實用性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瞭解“導遊詞”,理解習作要求。

1.播放一段錄像——北京天壇公園導遊員迎接遊客時的情景。

導遊:“各位廣東來的朋友,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首都北京,我姓張,大家叫我小張就可以了。非常高興今天能夠陪同各位一起遊覽從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現在就讓我們沿着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遊覽,請大家跟我走。”

2.談話:錄像短片中的小張是幹什麼的?

師: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導遊員越來越多,已經成爲一個非常重要的職業。導遊員引導遊客遊覽時的講解詞,稱爲“導遊詞”。(板書:導遊詞)剛剛同學們聽到的那幾句話,就是導遊詞的開場白,也稱“前言”。(板書:前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導遊詞”的寫法。(板書:學寫)

誰來讀一讀這次習作的要求?

設計意圖:儘管家庭旅遊越來越時尚,但很多學生對“導遊員”“導遊詞”還是沒有更多具體的認識。錄像短片的播放,能夠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或回憶曾經聽過、見過的情景,對“導遊詞”產生直觀感知。

3.演示文稿:《語文園地五》習作要求。

指名讀,認真聽,說一說本次習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師講解習作要求:

(1)確定自己要介紹的“世界遺產”。

師:我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遺產”的景觀共有29處,在第五單元的學習中,同學們已經有所瞭解。可以從中選擇一處,作爲自己介紹的對象。

(2)選取最有特色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師:一個景點,可以介紹的東西很多,要選取最有特色的內容。

(3)提示參觀遊覽的注意事項。

師:可以適時提醒遊覽時的注意事項,或提出“當文明遊客”的要求。

設計意圖:習作前明確寫作要求很重要,是對學生良好審題習慣的培養。教師對每一條要求進行適當的解釋,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寫作要求,瞭解撰寫導遊詞的基本方法。

二、範文引路,學習寫法。

1.出示範文《天壇導遊詞》(附後)

師:導遊詞的題目,一般都是景點的名稱,這樣可以使人一目瞭然。按照本次習作的要求,同學們可以選取景點中最有特色的內容寫,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題目也可以是:“×××導遊詞”“××風光簡介”“××的傳說”等。

2.學生自行閱讀,思考:

(1)導遊詞有哪些內容?

(2)導遊詞在語言上、寫作順序上有什麼特點?

3.交流討論,教師指導寫作方法:

(1)導遊詞的具體內容,一般有前言、總述、分述、結尾四個部分。

前言,是導遊員在陪同遊客參觀、遊覽前,向大家表示問候、歡迎和自我介紹的話,如錄像中小張講的那幾句,既簡短、親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總述,是對遊覽景點的一個總的介紹。(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導遊詞的重點,要按遊覽順序,對所選景觀逐一進行生動、具體的解說,使遊客盡情飽覽景點風光,領略世界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與風韻,留下美好回憶。(例文4—14自然段)

結尾,在遊覽結束後,應對遊覽的內容作一小結,並向遊客表示感謝和告別。(例文的最後一段)

(適時板書:前言、總述、分述、結尾)

(2)導遊詞的特點:內容真實,語言生動,按遊覽順序敘述,適時對遊客提出注意事項。

爲了使導遊詞更加真實、生動、有條理,同學們應收集有關這個景點的資料。因爲是向遊客作介紹,所以引用的數據、資料必須真實,不能道聽途說、添枝加葉。當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傳說、笑話,可以另當別論。(板書:內容真實、語言生動、言之有序、適時提示)

設計意圖:導遊詞是應用文的一種,是學生首次接觸,給出一篇符合本次習作要求,格式較爲標準的範文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可以從閱讀中直接感悟寫法,並將寫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三、運用寫法,口頭編寫《頤和園導遊詞》。

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3篇描寫名勝古蹟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頤和園,根據課文內容和課前收集的資料,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編寫一篇《頤和園導遊詞》,該怎樣寫?

學生小組討論,研究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集體彙報、討論。

教師分別請每個小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總述”“分述”“結尾”部分進行口頭作文。教師評點,適時組織全班學生討論該怎樣寫。

設計意圖:口頭編寫同一篇導遊詞,可以體現較強的訓練功能。第一可使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第二通過集體彙報和教師的即興評改,可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導遊詞的寫作方法;第三,通過同一內容的不同彙報,可使學生找出自己的差距,從同伴那裏學習多角度表達。另外,“頤和園”是本單元的精讀課文,學生對其語言已較爲熟悉,選它作爲訓練內容,有利於本次習作難點的突破。

四、教師小結口頭編寫中的問題,佈置本次習作。

師:導遊詞是遊覽時的講解詞,是爲口頭表達而寫的,因此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風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點名稱的由來,風景背後的神話、傳說、故事等等,卻鮮爲人知。因此,在導遊詞中加入這些內容,也能增加旅遊的神祕感。

你打算介紹哪一處世界遺產,介紹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內容呢?

指名學生說一說,教師適時給予選材方面的指導。

師:同學們,拿起筆,寫下你獨具魅力的導遊詞,並用你生動的講解,向人們展示祖國優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吧。相信這些自然文化景觀定會因爲你的解說,更加綻放異彩,妙趣橫生。

設計意圖:教師的小結針對學生口頭練習中的問題進行,是對習作的進一步指導,能夠強化學生的認識。由於每個學生習作內容不同,因此教師的指導除了共性之外,還要有一些個性。個性化的指導可以體現在對習作主體——“有特色內容”的選擇上,不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教師便可當堂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選好習作材料。

特別建議:

本次習作是爲“世界遺產”撰寫導遊詞,學生如親臨所寫地點旅遊過,會有很多直觀的印象,無論聽還是寫,都會更真切,也更親切。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崇文區,學生對天壇公園中的有特色的景物耳熟能詳,因此範文使用了《天壇導遊詞》,對學生感悟寫作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教師在參考使用本教案時可以將例文換成學生熟悉的其他內容,這樣可以不必在理解內容方面花去過多的時間。

本次習作重在引導學生把本單元課文中的語言和所收集的資料中的語言,轉化爲學生自己的實用性語言。因此在課前要佈置學生收集相關“世界遺產”的詳細資料,以備改寫導遊詞時參考使用。在講評課中,要讓學生模擬導遊進行講解。這樣,既可通過實踐進一步發現自己習作中的不當之處,還可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7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弄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

弄懂課文內容,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恐龍這種動物嗎?喜歡它們嗎?課前同學們已查閱了許多方面的資料。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們都知道了恐龍是一種龐然大物,現在已經滅絕了,然而有誰回想到這種龐然大物會與靈活的鳥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這節課就來解開這個謎團。

(二)整體感知,反饋預習。

1、讀全文(指讀,想:課文寫了什麼,你對哪部分內容感興趣。)

2、查生字掌握情況(隨文)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三)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閱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

方法:

(1)先自己讀。

(2)再討論。

(3)彙報。

①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數千萬年後,它的後代……家族……

③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④它們學會了滑翔……飛向藍天的鳥類。

2、閱讀感悟寫法上的特點。

用詞準確,生動的特點,如:

(1)地上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年。

(2)它的後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

3、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4、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詞語6個,在閱讀中積累含有“靜”或“美”字的詞語;理解“人間仙境、情不自禁、面目全非”等詞的意思。

2、能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一個原本環境幽美、空氣新鮮的小鎮,由於人爲的原因變得面目全非。

3、通過了解白銀仙境的今昔,懂得要保護自然,愛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重點難點:

1、瞭解白銀仙境面目全非的原因。

2、明白人類最大的悲哀是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圖片導入,感受仙境美。

師: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幾張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鬱鬱蔥蔥的樹木,令人感到心曠神怡。看到清澈的河流……)

2、是啊!這樣的地方令大家都心馳神往,今天我們也要去一個環境相當幽美的地方,它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白銀仙境

二、整體感知

1、學習新詞。

師:打開書本讀讀課文,看看這些新詞你能過關嗎?指名讀、齊讀。

2、師:在這些詞語中有哪些詞語與我們剛纔所看到的圖片內容是非常吻合的?

(學生可以隨意選擇詞語來說,隨機指導字音、字形)

(1) “五彩繽紛”的“繽”注意是平舌音。

(2) “隨風搖曳”中的“曳”的字形,注意最後一筆是撇。

板書:空氣清新

3、找出文中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感情朗讀。(個別讀、配樂朗讀)

區分優美和幽美的不同,積累“美”的詞語。

(優美:美好

幽美:幽靜美麗)

(幽靜比優美更多了一層幽靜、幽雅的意思。)

(秀美、鮮美、華美、 健美、純美)等

4、結合圖片,想象說話。

師:是啊,白銀仙境太美了,請同學看看圖,請同學想象一下,白銀仙境還會有哪些美景呢?

(選擇其中的一句說。)

5、齊讀課文1——3節,再一次來感受一下白銀仙境那世外桃源的芬芳。

要求學生反覆讀第1節。

6、出示句子:

讀句子,理解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師:難怪羅賓遜會情不自禁地說:(學生跟讀)

7、過渡:

人間仙境會有怎樣悲慘的遭遇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課文。

課後小結

三、複習鞏固

1、指導感情朗讀課文1——3節,要求學生當堂背誦第1節。

2、用幾句話來介紹白銀仙境。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會寫“梧、桐、絨、掩、嘶、啞、搏、龐、危、險”10個生字,會認“嗅、巢、拯、嘶、啞、搏、龐、愣”8個生字,掌握“搖撼、嫩黃、絕望、安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式,並根據課後練習2進行訓練。

4、在熟悉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主旨,體會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強勢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2、着重理解和欣賞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段落,結合文中重點詞句充分談論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

對本文中描寫老麻雀部分的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體會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強大的愛的力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啓發談話:麻雀對於同學們來說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願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着一種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卻很少有人發現。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少見的事。

二、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課文描述的是怎樣一件事。

三、自學課文。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課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四、檢查預習、自學情況。

1.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成詞語。

2.理解詞義:搖撼、扎煞、絕望、拯救、龐大、安然、無可奈何等。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的是獵狗要吃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隻老麻雀爲拯救小麻雀從樹上飛下來要與獵狗搏鬥,“我”深受感動,帶走獵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先寫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現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麻雀;接着寫獵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隻老麻雀的勇氣弄得愣住了;最後寫了“我”帶着獵狗走開了。

2.按這種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分兩段:第1自然段爲第一段,第2——7自然段爲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經過,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局。

六、作業。

1.寫生字和詞語。

2.根據課後的練習1體會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新詞。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指名讀課文,讀後回答問題: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時間:打獵回來時。地點:林蔭路上)

(二)學習第二段,自由讀課文,讀後師生討論問題。

1.討論事情發生的起因

(1)獵狗發現了什麼獵物?(發現了一隻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麼神態?(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無可奈何”是什麼意思?“呆呆地”與“無可奈何”這兩個詞可以用來描寫人或動物的哪些方面?(神態、心理等)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纔出生不久,是從巢裏掉下來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黃,頭上長着絨毛)

指導朗讀:“猛烈”寫出了風很大,要重讀;“呆呆地”和“無可奈何”寫出了小麻雀毫無辦法,要突出它沒辦法,不知怎麼辦好,聲音要拖長一些。“嫩黃”與“絨毛”要讀得稍重一些。

(教師示範)學生練習,然後指名朗讀。

2.討論事情的經過。

(1)獵狗發現小麻雀後,是怎樣做的?接着又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默讀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指導學生讀這句時,要突出緊張的氣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突然,一隻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跟前)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引導學生討論理解。“絕望”是什麼意思?注意此時老麻雀是什麼樣子。

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現出老麻雀的絕望。

(2)老麻雀這麼急切地飛下來,要做什麼?齊讀第五節。

學生回答問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

拯救”一詞怎樣理解?一隻麻雀鬥得過一隻獵狗嗎?老麻雀知不知道這一點,從哪裏可以看出來?(讀文中句子回答)明知鬥不過,爲什麼還要飛下來?(讀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怎樣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要引導學生回答得充分、具體。

(3)面對如此無畏的老麻雀,獵狗是怎麼做的?默讀第六節。

想一想獵狗爲什麼會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退”說明了什麼?指導朗讀:“愣妝、“這麼大”兩詞要重讀,兩個“慢慢地”要讀得聲音長些,表現出獵狗的發愣和猶豫。

3.討論事情的結局。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喚回獵狗,把它帶走。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隻弱小的老麻雀,在兇猛的獵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無畏,老麻雀偉大的母愛令人欽佩,令人感動。

四、板書設計

13、麻雀

“愛”

強大的力量

搏鬥拯救

獵狗老麻雀小麻雀

(兇猛)感(弱小)

喚回動憐愛

教後反思:

孩子們被老麻雀濃濃的母愛深深的感動,整節教學氛圍濃厚,入情入境,通過反覆體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佈置任務,回家後爲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一份愛意。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啓發。

教學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法、讀寫結合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建構執著的主題

(一)師生交流,揭題並質疑。

(二)學生初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三)檢查學生初讀情況。相機指導難寫的生字。

(四)學生默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1.質疑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題中是文章的題眼,對於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文題質疑有助於學生直奔文章的重點。 2.紮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引導學生在默讀中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細讀,洞察執著的內心

(一)生自主學習課文,要求

1.邊讀邊劃,找出文中體現青年人特別的句子,把它劃下來;

2.邊讀邊寫,寫出對句子理解與感受。

(二)反饋彙報,相機指導

1.觀察中感受一份專注

重點指導句子“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並請其他同學補充。

(2)學生通過朗讀初步明白“呆呆地”與“靜靜地”的含義

(3)關注“老是”,引出他長期觀察的句子“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爲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通過對句子中三個時間詞的引讀,讓學生體會青年對魚的喜歡是逐層深入的,進一步體會到神態描寫的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1.抓住“呆呆”與“靜靜”這兩個神態描寫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青年看魚的認真。2.學生對青年的那份認真體會得並不深,只體會在一種“喜歡”的程度,通過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從“一整天、每個星期天、一年”中,逐層深入體會青年對魚的癡迷與沉醉。

2.品讀中展現高超的畫技

重點指導句子“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2)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體會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畫技高超。

(3)學生想象青年在畫畫時的其他動作,從動作描寫中體會其品質。

(4)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進一步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運用體悟與內化,先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法區別兩種不同的技法,再讓學生聯繫文本進一步瞭解兩種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僅從表面瞭解這兩個動詞的含義,而且體會出它的表達效果。

3.讀寫中體會一種境界

重點指導句子“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

(1)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當時人們議論的情境,把它寫下來,注意運用神態、動作等的方法進行描寫。

(2)全班反饋交流,並在引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深入體會其畫技高超。

(3)品味“融”字,體會青年愛魚到達深層次的境界。

設計意圖:1.雙引號的作用是本單元“我的發現”中提出來,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其意思。教學中以“特別”爲切入點,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魚、畫魚、談魚中處處體現其特別之處;原因之二是以其作爲切入點,隨着對青年特別之處體會的深入,“特別”中帶雙引號的意義也潤物無聲般地讓學生理解了。2.讀寫結合是本環節的特點。基於文章是通過側面描寫進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練點就能體現出能力的遷移。

三、提升,追尋執著的根源

(一)結合青年所做的事,讓學生談談懂得了什麼。

(二)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

2.把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了下來

設計意圖:

1.本環節在於讓學生在體會青年人勤奮、專注的基礎上,聯繫其活實際,暢談自身的體會,內心青年的品質。

2.作業的佈置有助於積累人物描寫的好詞佳句,爲單元習作做鋪墊。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通過談話交流,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對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感悟。

二、思考。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之間的關係。

三、學習課文。

從作者的角度理解課文,瞭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是如何進行觀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積累好詞佳句。

五、拓展閱讀。

進一步體會人物執著的追求以及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1、正確書寫“肺”;理解積累“撕心裂肺”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聯繫已有經驗,針對重點詞句提問。

3、能獨立簡要概括華佗行醫過程中的兩件事;通過研讀描寫華佗心理活動的內容感受他時時處處爲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醫德。

4、瞭解文章選材、詳略安排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之間的關係;初步感受文章段落銜接的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針對課題進行提問,帶着問題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說說你對華佗有了哪些瞭解。

教學過程:

一、揭題,檢查預習,疏通課文大意,初步瞭解文章人物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1生根據對課題所提的問題,說說讀文後瞭解到的內容。

師結合板書:華佗正音華

(2)出示預習題2生交流師板書:神醫醫術高超指導朗讀課文第一節、最後一節二、學習課文所寫兩件事例,品讀人物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精神,體會作者選材用意。

1、聯繫舊知,質疑師:《起死回生》這篇課文是通過一件什麼事情來使我們感受到扁鵲的醫術高明?這篇課文一開頭也告訴我們華佗醫術高明,被人們稱爲“神醫”,可下文呢?你有什麼疑問?

學生質疑,教師歸結爲:作者爲什麼選取這個材料?

2、學習課文重點段落,練習根據表格簡述主要內容,感受人物精神。

(1)默讀課文2—7節,對照表格,概括兩件事主要內容。

(2)交流,師指導書寫“肺”,理解“撕心裂肺”

(3)指導學生將心理活動的句子改爲間接敘述

(4)學習寫心理活動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板書:醫德高尚想着病人的疾苦

3、引讀2—7節,加深認識

4、體會文章選材用意,釋疑。

(表面上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與“神醫”沒有什麼關係,其實,從更深層次上來說他告訴了我們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爲“神醫”。因爲他醫德高尚,時時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纔會不斷鑽研,使自己的醫術越來越高超,他的名字纔會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纔會敬佩地稱他爲——“神醫”。)

三、學習課文第8小節,體會“處處、時時”等詞語作用,進一步感受人物精神

1、引讀課文第八節,引導質疑引導歸結爲:課文爲什麼詳寫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卻把事情的經過部分一筆帶過?

2、出示華佗麻沸散藥方,感受發明麻醉劑艱辛

3、討論、釋疑師小結: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人的文章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人物形象已經樹立,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作者就把經過部分略寫了。

四、總結全文、瞭解文章上下文連接上的特點

1、師總結全文

2、出示“然而”,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節與節之間連接上的特點師小結: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可以使文章的結構更緊湊,上下文的連接更順暢、更自然。

板書設計: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神醫”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時時處處想着病人的疾苦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會寫8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

2、利用邊讀邊想的辦法感悟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撈鐵牛時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鐵牛是怎樣一步一步撈上來的,並學習複述課文。

3、瞭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勞動人民勤勞聰明,比如我們曾經學過的《稱象》,講的就是人們用智慧稱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宋朝的歷史故事《撈鐵牛》,學習一下懷丙是怎麼把鐵牛撈上來的。

二、個性閱讀,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讀文時畫出生字。

三、自主學習

運用工具書及預習的內容,指導學生自學生字詞。

四、指導讀文

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讀準字音。

五、鞏固生字詞

鞏固複習本課生字詞。

六、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自然老師曾經與大家共同探討了有關浮力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回憶一下什麼是浮力?

二、朗讀課文,概括大意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分析課文,理解內容

1、個別讀第一、二自然段,並提出問題: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討論:爲了讓水把鐵牛送回來,懷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準備工作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爲什麼?第一步:潛水摸牛。第二步:船裝泥沙。第三步:並船搭架。第四步:粗繩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後(),再(),又()。

3、指名讀第四、五、六自然段,說一說懷丙是用什麼辦法把鐵牛拉上來的?引導學生把浮力知識與本文有機結合。

4、齊讀第七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重點介紹了什麼?(懷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學家。)

5、讓學生舉例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浮力的知識。

四、教師總結,指導讀文

第三課時

一、複習生字

二、練習朗讀課文

三、完成書後習題

1、鼓勵學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組詞。

2、指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覆述課文內容。

3、根據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填空。

四、作業

板書:老鐵牛

首先要(),然後(),再(),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懂得象聲詞是表示聲音的,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

2、學會把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用象聲詞說出來。

3、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重點

1、懂得象聲詞是表示聲音的,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

2、如何在一件事或一個場景中正確使用象聲詞

教學難點

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流程

一、認識象聲詞,感受象聲詞

1、師:同學們,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魯班和櫓板》這篇課文嗎?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這時,一羣鴨子“嘎嘎”叫着,“撲通撲通”跳下水。

①齊讀句子,提問:這句話中有兩個表示聲音的詞,誰來讀?這些表示聲音的詞語叫什麼?(板書:象聲詞)

②出示第二句話:這時,一羣鴨子叫着,跳下水。

師: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二句話,這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③小結:看來,在句子中準確地使用象聲詞,我們讀了會有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板書:如聞其聲)

2、在句子中用上象聲詞要注意什麼呢?(加上引號)由於象聲詞是表示聲音的,所以一般都要加上引號。(板書:“”)

3、你們還知道哪些象聲詞?

4、你們積累的象聲詞真豐富!能在說一句話的時候,恰當地用上象聲詞嗎?

二、創設情境,活用象聲詞

1、師:說得真好,原來,在句子中恰當地用上象聲詞,就能讓人有如聞其聲的感覺。如果在說話和寫作文時也能做到這一點,文章就會變得更生動、更有趣了。有一位同學寫了這麼一個片段,你們自己輕聲地讀一讀:這段話主要講了什麼?

教室裏安靜極了,只聽見一片寫字聲,像是靜夜裏春蠶在吃桑葉。不知誰一不小心把書碰到了地上,大家都擡起了頭。一陣風吹過,然後門被風吹得使勁關上了。

2、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剛纔我們說了,在說話和寫作文時恰當地用上幾個象聲詞,會讓人有如聞其聲的感覺。那麼,在這段話中,是否也能用上幾個象聲詞,用在哪兒好呢?(指名說)

校正:教室裏安靜極了,只聽見一片“刷刷”的寫字聲,像是靜夜裏春蠶在吃桑葉。不知誰一不小心把書碰到了地上,“啪”地一聲響,大家都擡起了頭。一陣風“呼!”地吹過,然後“咣噹”一下,門被風吹得使勁關上了。

3、出示文字:

“小蜜蜂飛來了,採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裏裝着喜盈盈的滿足。

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4、走出家門,來到大自然中,你聽,你看:

(秋風“呼呼”地吹着,金黃的樹葉“嘩嘩”地向我們招手,像是在和我們告別……)

你又看到了什麼?又聽到了什麼?

5、師小結:在寫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都寫下來,那麼,你的文章就會更加真實、生動。

三、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師:你們說的真好!如果把說的內容寫下來,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想不想試試?今天,我們就來寫這樣的一篇作文。

請大家翻開課文第79頁,自己讀讀習作4的第二自然段,這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2、請大家一起讀第二自然段,提問:這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回答)板書:一件事,一個場景用上象聲詞

3、師:課文中有四幅圖,爲我們提供了寫作素材。仔細觀察,根據插圖的內容,你會想象到什麼事情或場景?

4、師:好,現在誰想說?

5、指名說。

四、自由習作,品味賞讀

1、師: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這麼多事情和場景要說,想不想寫下來?現在,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或一個場景寫下來,恰當地用上幾個象聲詞。因爲時間關係,我想提一個小建議,開頭、結尾先不要寫,抓住重點部分,寫一個片斷。

2、學生寫片斷,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提醒書寫姿勢)

3、師:同學們,停一停,你們真了不起,短短的十分鐘時間,都寫了不少了,而且還很精彩,想欣賞欣賞嗎?(指名交流)大家要學會傾聽。要知道,欣賞別人作文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待會兒聽聽老師是怎麼評的。

五、小結延伸,佈置作業

1、課堂小結:

我們在使用象聲詞描寫一個場景的時候,只要做到準確、恰當、合理、有序,就會使我們的文章變得

有聲有色。

2、文章寫好不能交給老師,自己應成爲自己作品的第一個讀者。要反覆地讀,反覆地想,反覆地改。俗話說:文章是改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你們的文章就這樣不斷地讀,不斷的思,不斷的改,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3、佈置作業:

①給你的作文加上開頭和結尾,認真修改。

②把作文讀給爸爸媽媽或同學聽,根據他們的意見,再改一改。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乾燥、鉗子、耐煩、寬敞。

2.朗讀課文,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拿出一個方陣的塑料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麼?

蟋蟀。對,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麼?(蛐蛐)

師:蟋蟀兩個字怎麼寫,老師忘了,誰來寫一寫?(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其餘學生書空)

師:小傢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鬥、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二、初讀課文,瞭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麼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2.討論後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傢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們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不認識)

師:(驚訝、不認識)王老師住的樓房100多平米,二層樓,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沒這小傢伙的有名,我心裏真不服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學生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傢伙的住宅什麼樣?有什麼特點?請各評委瞭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位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隱蔽、棄去、慎重、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乾燥、耐煩、寬敞。

2.討論詞義。聯繫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麼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來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等15個詞語,摘抄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過程,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現在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來越漂亮了。今天,我們就一塊來說說有關住宅的話題。(板書:住宅)

誰來向大家誇一誇自己的住宅?(指名學生)

說得真棒,看來你平時一定是一個善於仔細觀察的孩子。現在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比住宅。是誰呢?

(板書:蟋蟀)

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有沒有什麼問題提出來?

學生質疑,師整理歸納。

二、整體感知,解決問題

1.生自讀課文,瞭解蟋蟀的住宅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

要求:讀課文的同時自學生字、詞,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上記號。

2.隨機檢查自學情況。

3.解決問題。

①一般來說,我們人類住的地方叫住宅,動物住的地方,叫窩、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種昆蟲,爲什麼這裏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作者在這裏採用了擬人的手法,表現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這也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

②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的住宅爲什麼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4.小組合作學習讀課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樣描寫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寫蟋蟀住宅特點的有關段落。

每組派代表交流學習情況。

①選擇住址方面:排水優良,有溫和的陽光,說明蟋蟀不肯隨遇而安。(板書:選址)

②住宅是什麼樣子的,找出有關詞語。(提示採用擬人的手法)

③住宅的特點有哪些,找出有關段落和詞語。(板書:特點)

師小結,生齊讀5.6兩個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點。

三、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蟋蟀的住宅有這麼多的特點,現在就請大家用手中的彩筆把它畫出來,注意我們剛纔找的一些詞語,如: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寬、出口、平臺等等,看誰畫得最漂亮。畫完以後,把自己當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誇誇你的住宅。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課文

1.自讀課文,鞏固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2.本文圍繞蟋蟀的住宅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畫出不理解的生詞,討論詞義。

聯繫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的詞義就講哪個詞,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①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麼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②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2.瞭解蟋蟀是怎麼建房的?

①作者分幾個層次來寫蟋蟀建房的過程?說說每個層次的意思。

②找出描寫蟋蟀建房的句子。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③作者能夠把蟋蟀建房的過程寫得如此生動具體,說明了什麼?(說明:蟋蟀──認真工作、堅持不懈、辛勤勞動;作者──仔細觀察、注意研究。)

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這樣寫的好處。

(這樣寫把本來比較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使讀者產生親切感,引起閱讀的興趣。)

4.齊讀課文,整體梳理課文內容。

三、歸納總結,掌握方法

四、作業設計

1.抄寫文中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的句子。

2.以《我的住宅》爲題,用第一人稱介紹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過程。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理解滿山遍野、抽搭、拽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是人們的愛讓小作者脫離危險。

3、學會感謝他人的愛,並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中句子包含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CAI課件。

學習內容:

學習課文3——8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課文,激情導入:

1、齊讀課題。

2、複習上節課學過的生詞,開火車讀詞。

3、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誰能用一句簡短的話說說: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4、通過朗讀回憶當時的情景:

5、出示句子齊讀: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掙扎着,兩手扣摳着井沿上的泥土和雜草,希望能爬上來。

二、品讀課文重點段,悟語悟情悟境。

(一)學習3——5自然段。

1、抓住重點句,自主學習

自由讀3——5自然段,思考: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我卻仍然堅持着,堅信着,我在堅持着什麼,堅信着什麼?

2、悟情悟境,品讀句子。

出示句子: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抽搭着,全力拽住井口的雜草,不讓自己再往下墜。

(1)、換詞理解:“拽”的意思。

(2)、指名錶演抽搭的樣子,理解詞語。

(3)指導朗讀:誰能通過朗讀爲我們再現當時的情景。指名讀後互評朗讀。

3、出示句子:我知道親人們一定會很快就來救我的。

(1)、談話:同學們,如果你遇到了危險,你的親人會來救你嗎?

(2)、帶着這樣的信念讀句子。

(3)、拓展說話:小作者這樣堅信自己的親人會來救自己,說明他的親人平時對他怎麼樣?他的親人平時是怎樣關心他的?出示說話練習:

(1當我生病時,外婆。

(2當我時。

4、出示句子:

雖然四肢已經發麻發硬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點兒,可是我仍然堅持着,堅信着。

(1)指導朗讀:正是親人的愛讓“我”堅持着,堅信着,讓我們帶着這份愛讀句子。

(2)指名讀後分組讀。

(3)齊讀。

(二)、學習6——7自然段。

1、自主學習,讀練結合。

正像“我”堅信的那樣,我的親人來救我了!這時,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我聽到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我看到的句子。

2、指法,階梯朗讀。

(1)你能通過朗讀,表現這聲音的不同嗎?指名讀,體會聲音由遠到近的變化,及聲音的特點。

1)隱隱約約的喧譁

2)焦急、親切而悠長的呼喚

(2)我們讀好了關鍵詞就能讀好句子,讓我們把這些聲音放到句子中去,讀句子。

3、出示句子:突然,從遠處村莊的方向傳來我急切渴望聽到的隱隱約約的喧譁,聽到了一聲又一聲焦急、親切而悠長的呼喚。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這聲音是“我”急切渴望聽到的,指名讀並自我後,會讀的同學起立讀。

(2)、拓展說話:聽到這喧譁聲,我想來找小作者的人一定很多,哪些人會來找他?

(3)、創設情境:如果你就在這尋找的人羣中,如果你就是小作者的外公、外婆、是他的哥哥、姐姐,是他的小夥伴------,你會怎麼呼喚他?請你來試着呼喚一下吧。

(4)、深化理解,再讀句子。同學們,從你們的呼喚中,我聽到我多少焦急、擔憂、多少關愛啊!我們就帶着這樣的感情再讀這段話。

3、自主品讀:我看到了什麼?看到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該怎樣讀?出示句子:緊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線,很快是

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滿山遍野的燈籠火把,越來越近,越來越亮……

(1)學生自由品讀

(2)指名朗讀,自我,互相。

(3)齊讀。

(4)課件展示火把由一線,然後看到一片,一大片最後變爲滿山遍野的景象。相機深化理解“滿山遍野”一詞。

(5)拓展說話:

1)、滿山遍野的()。

2)、請用“滿山遍野”說一句話。

4、天色越來越暗,四周一個人也沒有,如果是你掉在這井中,聽到這聲聲呼喚,看到這火把滿山,你是什麼心情?帶着體會讀句子:頓時,我淚如泉涌。

(1)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進行點評和指導,鼓勵學生讀己的感受。

5、配樂朗讀第六段。

6、是啊,這淚水中包含着多少成功,多少激動,真是百感交集,此時我的身體是冰冷的,心卻是溫暖,淚更是熱的,同學們,讓我們以朗讀的方式來學習第七自然段吧。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本來以爲只有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會來救自己,可是,讓他難以想象的事情發生了,發生了什麼事?出示句子:

2、比較一下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1)整個村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

2)整個村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

3、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讀好最後一個自然段。

出示句子:你知道有多少人出來尋找我嗎?整個村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

4、指名讀,齊讀。

三、情感昇華,再讀課題。

1、在這寂靜的黑夜,看到這滿山的燈火,也許你感受到的是它的絢麗,但在此時,在小作者的心中,看到這滿山的燈籠火把意味着什麼?

2、指名帶着體會再讀課題,讀己的感受。

四、拓展練習,積累語言。

1、課文學到這裏結束了,愛的傳遞卻沒有結束。作者在這燈火之夜得到了一份濃濃的愛,因此寫下這文章感謝人們的愛。在同學們的成長過程中,也一定得到過很多愛。

2、說話訓練:

讓我爲那些關心、愛護過我的人:

1)、唱一支歌

2)、誦一首詩

3)、寫幾句話

4)、……

3、學生先在四人小組中練說,再指名說。

五、

六、佈置作業:

像小作者那樣,把自己得到關心、愛護的事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堅持聽到

哭喊抽搭淚如泉涌

堅信看到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並能藉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借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塘)你們知道“塘”是什麼意思嗎?

2.(板書:荷)加上一個字,是什麼意思?

3.(板書:野)一個“野”字又傳遞給你什麼信息?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寫的和餓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讀感知

1.自瀆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檢查預習情況。

3.學習生字、詞。

4.區別形近字,指導書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三段的段意,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參觀野荷塘之前的所見所聞。

白天見到的野荷塘的美麗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麗景色。

2.小組交流,劃分段落。

3.自由練讀。注意標點的使用。

4.指名讀文。

四、作業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野荷塘

塞北 心馳神往 晶瑩剔透 心血來潮

嬉戲 氣喘吁吁 沁人心脾 拍手稱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野荷塘的美,體會文章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理清散文的景和情。

3.瞭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齊讀課題

二、分角色朗讀,再現參觀前的對話

1.指名讀,回憶課文內容。

2.默讀1—6自然段,看看寫了什麼?

3.分角色朗讀。

三、抓住重點句子,瞭解野荷塘的美

1.作者幾次去荷塘?兩次看到的景物一樣嗎?爲什麼?

2.默讀找一找,文中哪個自然段寫出了白天荷塘的美麗景色。

3.自瀆第七自然段,把你認爲寫的最美好的句子畫出來,結合重點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指導朗讀,再現荷塘的美

1.邊談理解,邊指導朗讀。

2.根據提示試背。

3.讀最後一段,體會,說說自己的理解。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

1.寫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野荷塘

水珠 荷葉 野荷花

晶瑩剔透 大大小小 粉紅色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能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詩歌,在讀中理解詩歌內容。

2、通過學習,懂得自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

3、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

2、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

3、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做遵守規則的小學生,而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題目後面可以加什麼標點符號?讀一讀是個什麼句式?表示什麼意思?

2、說說你知道哪些規則?

師:是啊,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事事都有規則,正是有了這些規則,才保證了我們井然有序的生活。可是和諧之中,總有一些人不遵守規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

二、初讀詩歌,解決疑問

1、自由朗讀詩歌,思考:這首詩寫了哪幾種不遵守規則的行爲?

(隨便投餵動物食品、翻越欄杆橫穿馬路、隨便亂扔垃圾、插隊搶座)

2、小組合作解決讀書中遇到的疑問。

3、集體解決:界欄、滿不在乎、快捷。

4、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聽寫詞語,互相評改。

三、精讀詩歌,領悟詩意。

1、師:孟子曾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許多規則“明明白白”寫着,可爲什麼有人不遵守?

2、同桌兩人結成學習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幾個小節讀讀,再設身處地地想想,他們爲什麼不遵守規則,心裏是怎麼想的?

3、彙報交流

①隨便投餵動物食品:怎麼想的?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說說你瞭解到的關於隨意餵養動物造成的可怕後果。介紹自己朗讀的經驗,讀讀這個小節。

②翻越欄杆橫穿馬路:後果如何?

③隨便亂扔垃圾:破環環境,不利於資源回收。

④插隊搶座: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

4、師: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纔不同於動物。那麼,對照文中的規則,坦誠地剖析剖析自己,哪些做得正確,哪些還需要改正? 生自由交流。

四、仿寫詩歌,檢測學習結

1、師:正如《釣魚的啓示》中曾講:道德問題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正確或錯誤的問題,但是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當你面對着很大的誘惑的時候。生活中,還有許多發生在你自己或你身邊人身上的不守規則的現象,你發現了嗎?

2、根據觀察到的不良現象,依照詩歌寫一段。(作品展示)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個遵守規則的人必定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遵守規則的國家必定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讓我們從遵守身邊的一個個小規則做起,塑造自己完善的道德修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我們的社會將會前進一大步。

課後反思:

本課內容淺顯易懂,所以在課堂上安排了一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設計了讓孩子小組合作解決難詞,聽寫詞語這一環節。課文的教學主要採用讓孩子逐節分析人物內心來進行教學,最後,在說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現象的基礎上來仿寫續編。

這節課爲學習高效課堂以來的一節自我過關課,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改變,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讀、體會,自己解決問題,教師的語言引導十分精煉,也富有啓迪。

存在的問題:

1、沒有很好的設計教學環節,整個課堂不流暢,孩子的思維不是連貫的,因此課堂的氣氛並不熱烈。

2、教師的引沒有把握恰當,點撥不適時,總想代替孩子來思考、總結。

3、分析人物心理不宜過多,課前合作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沒有發揮出它的作用。

4、孩子的自主、交流、彙報能力需要加強培養。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處處、時時、慢慢”等詞語在文中的作用。積累“撕心裂肺、死去活來、掙扎、呻吟”等描寫病人痛苦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像華佗和擡漢子的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再寫下來。

3、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神醫華佗在行醫中總結經驗,反覆試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瞭解華佗發明麻沸散的經過,感受華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於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優秀品質。

教學用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媒體出示: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二、導入新課

1、我們學習12課,指名讀,跟老師寫課題,注意:“醉”左邊西里面有一橫。

2、齊讀課題,讀了後你有什麼疑問?

預設;

(1)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是誰?

(2)麻醉劑有什麼作用?

(3)他是怎樣發明的?等等。

3、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裏。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初讀課文媒體出示:勉強、湊巧、掙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出示圖片,介紹: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

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有一位的大夫叫華佗。由於他醫術高超,被人們稱爲“神醫”。

出示:“高超”泛紅。初讀課文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文中找找答案。

正音,讀準詞語:勉強、湊巧、掙扎、折了腿、撕心裂肺

重點解決(1)、(2)問題

1、解釋“麻醉劑”。課文中指的是什麼?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對病人有什麼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種中藥麻醉劑。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讀句。

2、誰是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華佗)用書上的句子介紹華佗。

A、什麼叫“高超”?能不能給它換一個詞?

B、誰能變換一下句式再來介紹一下華佗?研讀課文

出示:表格着(),華佗心想。出示:看着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藥,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出示:華佗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爲他看到()。

出示:華佗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爲他看到()。又想起()。出示:第二次手術做完後,病人竟沒有一點兒痛苦,人們十分驚訝。華佗也覺得很奇怪,就問擡漢子的人:“?”擡漢子的人回答道:“ 。”

出示:8、9小節的內容。出示:從此,華佗時時留心,處處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

出示:這樣,華佗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他的發明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

出示:華佗,三國時,東漢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爲“外科鼻祖”。華佗從小就喜歡讀書,通曉各種經書和養生的學問。他立志以醫救世,爲民衆解除病苦。華佗行醫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羣衆的愛戴。

三、研讀課文

學習2—7小節

1、師過渡:作爲一個“神醫”,華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時候。課文向我們寫了華佗兩次動手術的過程,分別是:給小孩動手術、

2、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出示表格)。華佗在給這兩個不同的病人做手術時分別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結果怎麼樣?又想到什麼?請你們靜心讀課文,並完成課後表格。手術看到聽到想到給小孩割去毒瘡亂蹦亂跳給跌折腿的醉漢做手術

4、讀課文第四小節,完成練習。

(指導學生先用課文中的說法說,然後再換一個說法說。)

5、這句話是什麼句?

(1)指導朗讀。

(2)你能不能抓句子中關鍵詞語提問?預設:沉思是什麼意思?華佗沉思什麼?他爲什麼會這樣沉思?

(3)根據問題提出討論。聯繫上下文,完成填空。(指導學生給“任人擺佈”換個說法)

(4)華佗這樣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5)從中看出華佗是個怎樣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7、師生合作讀2—7小節。

8、展開想象,練習說話:當第二次手術做完以後,病人竟一點兒痛苦也沒有,人們十分驚訝。想象一下,這時,華佗和擡漢子的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練一練,說一說。 小結:前面我們通過讀讀句子、抓住重點詞語提出問題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課文、體會到華佗是一個能爲病人着想的、有良好醫德的人。

學習8—9小節

1、華佗究竟是怎樣發明麻醉劑的呢?他是怎麼做的?結果怎麼?默讀8、9小節,用學過的抓重點詞語提出問題的方法先找出這句話中的重點詞,然後根據詞語提出問題,並設法解答。

2、先交流第8小節,根據學生交流,點出重點詞語:時時、處處。

(1)華佗時時、處處蒐集,這說明了什麼?(寫出華佗隨時隨地都注意觀察,注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2)說話練習:開動腦筋,想象華佗在發明麻醉劑時是怎樣時時留心,處處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的?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

(3)“終於”這個詞語說明了什麼?(寫出了這項發明是極不容易的,華佗爲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交流第9小節

(1)根據學生交流,重點詞語泛紅。

(2)“第一個”“一千多年”等詞語說明了什麼?(說明麻沸撒是醫學上的重大發明,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超前和發達、古代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值得我們自豪。)

(3)齊讀句子。(讚美、敬佩)

5、簡單介紹華佗。

總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華佗之所以能成爲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是因爲他具有善於從最常見的和偶然的事件中發現問題並刻苦研究,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因爲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質,他不愧是神醫。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將來也能創造出一個個世界第一來,爲國爭光,爲人類造福。

板書設計: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深感不安病孩痛得死去活來沉思醉漢任人擺佈終於時時留心,處處蒐集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彙。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懂得“愛好勤奮,勤奮出人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啓發學生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長,使自己的個性得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

同學們喜歡看足球嗎?瞭解足壇名將嗎?知道世界上有“球王”之自負盈虧的足球運動員是誰嗎?他是怎樣步入足壇的呢?我們來學習課文《球王貝利》。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藉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寫了貝利的什麼事?

四、自學討論:

1.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2.讀了貝利成長爲“一代球王”過程中的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3.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寫貝利從小喜歡踢足球,一位教練送給他一個足球。

第二部分:教練被小男孩的真誠感動,讓他到訓練場參加訓練。

第三部分:三年後小男孩與巴西隊球員一起捧回了世界盃足球賽金盃,他就是“一代球王”貝利。

五、配樂讀課文。

1.個人自由讀。

2.小組讀

3.班內讀。

六、板書設計

球王貝利

貝利從小喜歡踢足球,一位教練送給他一個足球。

教練被小男孩的真誠感動,讓他到訓練場參加訓練。

三年後小男孩與巴西隊球員一起捧回了世界盃足球賽金盃,他就是“一代球王”貝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靈活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教學重點:

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靈活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水鄉》。

誰願意說一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水鄉哪些特有的景色?(學生彙報)

水鄉有這麼多我們生活在內陸的孩子所不知道的奇特景物,要是你到了水鄉遊玩,眼睛一定會看不過來的,所以作者說——“這江南水鄉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學生齊讀)

二、感悟課文

這麼多的景色,你最想看的是哪一處呢?請同學們把書輕輕地翻到四十一頁,自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水鄉景色,畫下來,並說說爲什麼喜歡,用筆在書上做好批註。

(學生讀——找——畫)

你們一定很想把自己心儀的水鄉景色和同學分享吧?老師給你這個機會,現在就在小組裏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畫的句子,並說一說爲什麼喜歡。

(學生小組討論)

學生彙報,重點指導以下句子:

1、細雨像蠶絲那麼柔和,飄在臉上涼沁沁的,給人一種清新、舒適的感覺。(指名讀三人)

導語:“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江南的細雨給了我們如此美好的感覺,真是更加期待她的風景。

2、窗口開得很別緻,形狀像一把張開的摺扇;外面的景緻嵌在窗框裏,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畫扇面。船在前進,畫面在移動,有趣的是煙雨迷濛,使不斷變化的景色若隱若現,似真似幻。(指名讀——自由練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導語: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水鄉的窗口是別緻的,風景一定愈加別緻。

3、綠色的堤岸:垂柳、水杉、刺槐、白楊、桑園、竹林;彩色的田野:金黃的菜花,翠綠的麥苗,彩霞般地紫雲英,奔跑的拖拉機。(指名讀一人——指導想象讀——指名讀兩人——想讀的一起讀)

導語:“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綠色的堤岸,彩色的田野分明在向我們訴說着江南人民的勤勞與質樸。

4、一座石拱橋,半圓的橋洞倒映在水中,合成一輪圓月。一條罱泥船從圓月裏穿出來。一個戴斗笠穿蓑衣的老牛倌兒,正牽着兩條水牛在橋上經過。(指名讀一人——教師範讀——自由練讀——男女生比賽讀——配樂讀)

導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一座石拱橋,一輪明月留下了多少“小橋流水”的佳話。

5、那拖輪拖着一條、兩條、三條……一共十八條駁船,在煙雨迷濛中,像一條穿雲破霧的長龍。

三、總結品評

這麼多美麗的景色爭先恐後的躍入作者的眼簾,作者怎能不情不自禁的發出讚歎——“這江南水鄉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只有在水鄉才能見到的別緻風景伴着細雨點點落落到了作者的胸懷,作者不由得發出讚美——“這江南水鄉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作者乘船一路順流而下,陶醉在沿途的江南風景裏,作者怎能不如癡如醉的讚譽——“這江南水鄉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那麼學習了這篇課文,此時此刻的你想說些什麼呢?

(相機補充完板書)

板書設計:

水鄉

細雨柔和潤江南

窗口別緻嵌畫卷

田野村落情悠然

拱橋如月渡風情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2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逐漸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對野荷花頑強生命力的讚歎,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從作者的描寫中體會荷花的品質。

教學難點:

使學生從荷花的品質中受到教育,並敬重這種品質。

基礎知識:

1.正音字:脾(pí)隙(xì)剔(tī)綴(zhuì)

2.形近字:篇-偏 豪-毫 茂-戍 煉-練

3.釋詞:

心馳神往:心神飛到(嚮往的地方)。

沁人心脾:吸入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令人感到舒適。也形容優美的詩文、音樂等給人清新、爽朗的感受。

氣喘吁吁:呼吸急促,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

媲 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4.生字:

偏:釋義:①不正;傾斜;離開中心的;跟“ 正 ” 相對:偏離|偏僻|偏遠|太陽偏西了。②不公正;只注重一方:偏護|偏心|偏愛。③輔助的;不佔主要地位的:偏方|偏師|偏房。④離開正常標準:偏差|偏見|氣溫偏低。⑤跟願望或一般情況相反: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豪:釋義①才能出衆的人:豪傑|英豪|文豪。②氣魄大;直爽痛快:豪情|豪邁|豪爽。③值得驕傲;感到光榮:自豪。④指有錢有勢:豪門|土豪。⑤強橫:豪強|巧奪豪取。

茂:釋義:①植物長得盛:茂盛|茂密|枝繁葉茂。②豐富精美:圖文並茂|聲情並茂。

祖:釋義①父母親的上一輩:祖父|祖母|外祖父。②家族中較早的先輩:祖先|高祖|祖傳祕方。③事業或派別的首創者:鼻祖|祖師|佛祖。④姓。

批:釋義①在文章、文件、作業等上面寫評語或意見:硃批|眉批。②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對文章予以批評:批改|批閱|批註|批語。③大量買賣貨物:批發|批購|批量。④量詞,用於大量的貨物或人:一批紙張|一批遊客|第三批學員剛剛畢業。⑤對錯誤、缺點等作出否定的評論或評判:批判|批評|挨批。

攏:釋義:①合在一起;使不鬆散:合攏|兩腳併攏|他笑得嘴都合不攏了。②靠近;到達:靠攏|攏岸。③聚起;總合:歸攏|攏共。④梳(頭髮):把頭髮攏一下。

迎:釋義:①接:迎接|迎送|歡迎|辭舊迎新。②面向着;正對着:迎面|迎頭趕上|迎風招展。

碗:釋義①盛飯菜的器具,口大底小,一般是圓形的:飯碗|茶碗。②像碗的東西:軸碗|橡皮碗。③量詞:一碗米

隙:釋義①裂縫:孔隙|門隙|縫隙。②(地區、時間)空閒:間隙|空隙|田邊隙地。③機會;空子:乘隙|無隙可乘。④感情上的裂痕;人際關係上的隔閡:有隙

煉:釋義:①用加熱等辦法使物質純淨或堅韌:提煉|鍊鐵|冶煉|煉油。②用心推敲琢磨,使詞句精美簡潔:煉字|煉句。

扮:釋義:①化裝;裝成:打扮|扮演|女扮男裝。②面部表情裝成(某種樣子):扮鬼臉。

教學準備:荷花圖片、有關荷花的詩文。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設計(A案)

第一課時

一、直接進入主題:今天我們學習新課《野荷塘》,齊讀課題,誰能談一談你對課題的理解。

二、讀文學習生字:

1.初讀課文,注意字音,能流利、通暢地朗讀。

2.繪聲繪色讀文,劃出生字。

3.自主學習生字,教師適當補充

4.字形重點強調。

5.字,組詞,編故事,鞏固生字。

三、佈置作業:1.抄寫生字2.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直奔主題,進入講讀:

1.初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寫了去烏蘇里江邊的小鎮看到了一塘美麗的野荷花的事。

2.得知這裏也有荷花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十分激動,渴望去看一看。

3.請你讀一讀。

4.指生分角色朗讀,讀出鄉親的熱情,讀出作者的興奮。

5.那裏的野荷塘、野荷花究竟是什麼樣的?(香、美)讀出這種香和美。

6.作者的心情如何?你有何感受和體會?(作者爲這荷塘而驚歎。看到了荷花的堅韌與頑強的生命力。)

7.離開野荷塘,我又有怎樣的感受?再到荷塘感覺如何?

流連忘返,再到荷塘彷彿進入了一個縹緲的童話王國。

8.學習這篇文章後你有何收穫?(學生暢談)

二、佈置作業:

1.朗讀《野荷塘》;

2.欣賞《荷塘月色》。

第三課時

1.聽寫生字;

2.朗讀展示,看誰讀得好。

3.處理課後習題:

(1)讀詞,聯繫文中的詞句解釋詞語的意思。

(2)填一填,比一比。整理本單元三篇文章的思路,即寫作順序。

4.全班欣賞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5.作業:(1)抄寫詞語(2)蒐集素材,爲寫作文做準備。

教學設計(B案)

一、設置懸念,激發閱讀興趣。

同學們,你們建見過開滿荷花的池塘嗎?能不能向大家描述一下你你見到過的荷塘?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野荷塘》。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他眼中的荷塘的。

二、整體感知,瞭解野荷塘的美。

1.讀文,想想作者幾次來到野荷塘?每次看到的景色有什麼不同?自由讀課文。

2.把自己的收穫適當做標記。

作者兩次來到野荷塘,第一次在白天,第二次在晚上。研讀課文自然段。

三、 點上探究,體驗野荷塘的美。

再讀課文,想想作者兩次到荷塘,他的感受如何?

(把握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四、指導朗讀,再現野荷塘的美。

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1) 師配樂範讀。

(2) 指導學生配樂朗讀。

(3) 指名讀。

五、與文本對話。

讀完課文後,說說自己的感受。把感受寫在日記本上。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處處、昏昏、時時、慢慢”等詞語在文中的作用。

3、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神醫華佗在行醫中,總結經驗,反覆試驗,終於發明了麻沸散這一中藥麻醉劑,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從而激發學生爲祖國有如此悠久和先進的科學技術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4、想像華佗和擡漢子的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再寫下來。

教學重點:

華佗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及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關鍵詞語理解感悟句子的含義。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關於華佗的資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同學們,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無數偉大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推動着社會的發展。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其中一位有名的醫學家——華佗的故事。(板書:華佗讀準多音字:華huà)

2、簡介華佗: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師隨機出示課文第一節。

3、出示課題:第一個發現麻醉劑的人

(1)齊讀課題

(2)質疑:課題中的“發明”能否改爲“發現”?

(3)討論:發明與發現的不同用法。(發現是已經存在了,而發明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創造新事物的活動。)

那麼華佗發現了什麼,從而發明了麻醉劑?

二、感知課文,瞭解華佗。

1、學生帶着上述問題默讀課文。

2、回答問題:華佗發現了什麼?

學生交流:

(1)華佗發現病人動手術時很疼痛。

(2)華佗發現喝酒之後人會昏睡,手術就不會有痛苦了。

3、從這些發現中你覺得華佗是個怎樣的人?(關注病人、善於觀察)

三、研讀課文,深入理解。

1、課文寫了華佗從醫生涯中的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這兩件事情中,他分別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又想到什麼呢?

出示表格:

手術看到聽到想到

給小孩動手術活蹦亂跳

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

2、默讀課文,完成練習。

(1)交流隨機解決:“活蹦亂跳撕心裂肺慘叫呻吟任人擺佈沉思”這些詞在文中的意思。

(2)根據表格,老師穿插指導朗讀,尤其是兩個問句。

①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②如果有一種藥,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通過改變句式和反覆朗讀,體會華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醫德)

(3)練習說話:第二次手術做完後,病人竟沒有一點兒痛苦,人們十分驚訝。華佗也覺得很奇怪,就問擡漢子的人:“?”擡漢子的人回答道:“ 。”

3、兩件事雖小,可是給了華佗啓發,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板書:思考研究)

4、齊讀課文第2—7節。

5、引讀第8節,然後完成填空:

從此華佗(),()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成了世界上()。

6、比較句子:

①從此,華佗時時留心,處處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甦醒。

②從此,華佗留心蒐集單方進行試驗,終於合成了一種中藥麻醉劑——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喝了這種藥,便會入睡,手術結束後才甦醒。

(1)分組讀句①②。

(2)體會“時時、處處、昏昏、慢慢”等疊詞的作用:更表現出華佗對醫學的執著,對病人的關心。

(3)齊讀句①。

7、學到這兒,請你用一句話說說華佗是怎樣成爲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

8、(出示最後一節),用讚美的語氣齊讀。

四、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1、師總結:課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的大夫華佗爲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這個發明比外國早了一千多年,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地位。作爲一名炎黃子孫,我們要爲中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

2、作業:

(1)完成課後說寫雙軌道的練習。

(2)收集的古今中外發明家的故事。

板書設計:

病孩:痛苦掙扎——深感不安

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時時留心,處處蒐集

華佗醉漢:任人擺佈——陷入沉思合成麻沸散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4

教材分析

課文寫了年輕的劉伯承,右眼嚴重受傷,堅持不用麻醉劑,忍受巨大的疼痛接受了72刀,手術治療,被沃克醫生成爲“軍神”,表現了劉伯承堅韌的鋼鐵意志,表達了作者對劉伯承的敬佩和讚揚的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並組詞。

齡 匪 診 患 審 職 暈 郵 墊 勉

2、學生互相說說易錯的字:

容易少橫的字:齡 醉

容易多橫的字:哼

注意字的筆順:匪

二、談話導入新課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爲什麼要稱他爲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後(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1)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註在書上。

(2)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並質疑。

(1)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2)解詞:

審視—仔細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瞭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爲“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這是()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爲什麼稱劉伯承爲“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麼想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爲什麼不肯用麻藥?

(2)聯繫課前收集的關於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着什麼?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麼作用?

(2)課堂交流

(3)聯繫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4、導學“術後”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麼?沃克醫生聽了有什麼反應?沃克醫生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3)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着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麼想?

(4)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5)指導分角色朗讀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