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兩隻小獅子》說課稿

小學語文《兩隻小獅子》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導語:說課稿在教學過程中充當很重要的地位,能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小學語文《兩隻小獅子》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兩隻小獅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第二冊第七組的課文——《兩隻小獅子》。這一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爲專題編排的。《兩隻小獅子》也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話故事。課文圖文並茂,語言淺顯易懂,蘊涵了做人應該自食其力的道理。文章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隻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隻卻認爲憑着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通過一懶一勤兩隻小獅子的對比,以及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的小獅子,並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不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自己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課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對話,很適合於讓學生朗讀。而按照教材要求,教學時,教師要儘量創設情境,帶領孩子走進人物的生活,使學生通過讀故事,感悟故事內容,從中受到教育,願意做一個好孩子。

二、說學情

本文的學習對象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特別是本文以“林中大王”獅子作爲主角,使得孩子們對於課文的內容更是迫切地想要知道。通過將近一年的學習,在閱讀方面,學生逐漸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能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嚐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再加上本文故事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在課堂學習中,相信孩子們一定能入情入境,學得很快樂,也玩得很開心。

三、說目標

通過上述文本特點的闡述以及一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情況,我從新課程目標表述的三個維度擬定如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藉助相關語句認識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爲感悟課文蘊涵的道理而鋪墊。

3、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初步感知漢字的形態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懂得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因爲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閱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準確把握課文所蘊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藉助相關語句理解課文中所描繪的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

四、說教法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立足於促進人的發展,立足於促進每個學生一生的發展。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採用以下教法:

1、創設情境法: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教師要用簡明、生動的語言,營造一種愉快有趣的情境,使他們興致勃勃地學。

2、朗讀感悟法: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我在教學中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讀中體會。

3、聯想練說法:品賞詞語,理解句子,都需要伴隨着豐富的聯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聯想訓練,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必不可少的手段。

五、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就結合課件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先讓孩子誇誇獅子。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的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於是在課前我便播放《獅子王》錄像片段並在課堂開始這樣導入:

師:見過獅子吧?來,誇誇獅子。由學生的回答後總結:怪不得人們稱獅子是——

林中之王、百獸之王。利用了電教手段,先以鮮活的畫面,讓學生感知獅子的特徵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對獅子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誇獅子,尊重了他們的個性體驗,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訓練了語言,而且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二)讀課文、取名字,找理由

1、威猛的獅子媽媽有兩個孩子,他們就是——(板書課題:兩隻小獅子,並將兩隻小獅子的圖片貼在黑板上)不過,這些天獅子媽媽還真煩惱着呢!因爲這兩隻獅子還沒取名,你願意幫她給他們取名嗎?在學生們躍躍欲試的情緒下立刻說明要求:不過,取名要有根據,要有理由的,這理由要在課文中找,引導孩子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文中。這一環節的設計,其實就是讓孩子把興趣都轉化成讀書的動力,迴歸到課文中。因爲學生要給獅子起名,那就得讀書,還得讀出小獅子的特點,使名字

能自圓其說,這樣自然而然的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還特別模擬一個情境,讓學生幫助獅子媽媽解除煩惱,然後以商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以反詰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自信,煽動了學生的情緒。同時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與學的統一,促進了課堂教學有序的進行。

2、在孩子們自己找到的同時,鼓勵小組合作來商量,推薦。這樣,合理運用了小組合作的形式,強調學生在互動中學習,並且注意發揮了小組長的作用。在學生合作時,我並不是旁觀者,而是做了指導者,這個時候,我會走進學生,聽取他們的意見,對困難生進行個別輔導,這樣既做到了因材施教,又力求學生共同發展。

3、接下來的環節就是孩子們自由說說自己給兩隻小獅子取的名字了。因爲故事比較簡單,相信孩子們都能輕易說出兩隻獅子的不同特徵。隨着孩子們的回答相繼在獅子圖片下邊板書:懶懶 勤勤。當然,孩子們的想法是豐富多彩的,在他們說名字的時候也應該及時作出評價,如:很獨特,很有想法,真是好名字,你們真會動腦筋等等,最後與孩子們商量暫時用這個名字。這樣不僅尊重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也激勵了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4、讓孩子們說說取名字的理由。究竟是怎麼起的名字呢?爲什麼要起這個名字呢?讓學生繼續探究下去,這是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新課程關注的不只是學習結果,更關注的是學習過程,也就是說一定要探究學生是怎麼學習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彙報理由,教師再相機點撥,並抓住學生關鍵的話語,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聯繫生活,表演體驗,朗讀感悟,真正的體現了師生互動、對話交流。課堂教學是生成性的,動態發展的。從勤獅子開始,重點讓孩子理解並從朗讀中感悟這隻獅子的勤奮與努力。重點句子爲:一隻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並讓孩子在重點詞語的把握上去理解去體會,比如說:這隻小獅子在練什麼?你來學一學,演一演。並重點理解刻苦的含義以及整天在這裏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從讀中體味。

學了勤獅子,自然而然的就過度到懶獅子。這一環節,主要是從讀入手,在讀中體驗獅子的懶,但並不停留在讀的層次上,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來說說什麼是“懶洋洋”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懶洋洋”的含義。

而在孩子給出自己的理由時,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去發揮,不認同唯一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多角度的理解。

5、重點指導朗讀對話。在結束名字的討論後,以一句“我們班小朋友名字取得真好,那我們有沒有另一種本領,猜的本領”過渡到懶獅子與小樹的對話。(課件出示:樹和懶獅子的對話)讀讀對話,讓孩子來讀句子揣摩心情。跟隨孩子的腳步,去學習對話,小樹的心情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擔心,可以奇怪,也可以氣憤。就讓孩子帶着這樣的心情去朗讀,另外,在讀小獅子的話時適當引導,讓孩子能表演。從而體會懶獅子的自以爲是。

(三)勸獅子:

聽了他們的對話,老師真想勸勸這隻懶獅子,你想勸嗎?來,老師演懶獅子你來勸。

因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延伸教材的內涵,挖掘教材的資源,是課程的新理念。現在,孩子已經能夠體會到懶獅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也會有很多話想說,在這個時候,指名孩子來說說,隨即出示獅子媽媽的話,讓孩子在體驗的基礎上回歸課文,一定能更好地理解獅子媽媽說的話。

(四)最後則是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來續編兩隻小獅子的故事。這也是本文的一個課外延伸與拓展作業

七、說板書

27、兩隻小獅子

小獅子 小獅子

勤勤

苦練本領 懶懶

什麼事也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