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精選11篇)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爲自我反省。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精選11篇)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1

本文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出一幅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圖。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的美景,一處可以採蓮的好地方;後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

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古詩,可以受到古詩文的薰陶。可要讓剛接觸漢字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詩句語言的精煉,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必須由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如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情景表演等,指導學生感悟、理解,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爲了讓孩子們體會到魚兒的快樂,我請幾個孩子,分別扮演“田田”的蓮葉,位於“(中)間”“東”“ 西”“ 南”“ 北”方向,再請幾個孩子體驗魚兒嬉戲時的愉快心情。這樣,既突破了難點,孩子們又正確地掌握了“東西南北中”幾個方向。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2

新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還記得我們秋遊時去過哪兒嗎?”小朋友們馬上異口同聲:“荷塘月色!”然後讓學生說一說,你在荷塘月色看到了些什麼?小朋友們衆說紛紜,“看到了荷花!”“看到了蓮蓬!”“還看到了大大的荷葉!”“還有小魚在水裏游來游去!”接着我出示採蓮圖給學生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一談。

待學生回答問題後,我充滿感情地對學生說:“江南是個好地方,這裏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來到湖面上採蓮,看活潑可愛的小魚在蓮葉間遊玩嬉戲,大家想去嗎?” 小朋友們都喜歡去,有學生問:“怎麼去?”我便順勢引導:“古人把採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題目叫《江南》,我們學好這首詩,不就是去採蓮了嗎?”這一環節通過圖片展示的實在情境和教師繪聲繪色描述的語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們帶入了課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美景。

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時候,我充分藉助課文的插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1、自由讀讀詩句,說說課文寫了什麼?

2、仔細看看圖畫,說說圖上畫了什麼?

3、邊讀課文邊看圖,說說古詩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圖上找到?

讓學生結合詩句進行看圖。交流討論問題時引導學生聯繫前兩行詩句,觀察小姑娘是怎樣採蓮的。周圍的荷葉、荷花長得怎麼樣。再聯繫詩的後五行,進一步觀察蓮葉間的小魚是怎樣遊動的。在觀察的基礎上,把看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這樣訓練,學生的腦中會再現出美麗的採蓮畫面,也就體會出了詩句中蘊含的美。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3

《江南》是一首古詩,描寫了江南水鄉人民採蓮的情景。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的美,介紹了此處是一個可以採蓮的好地方;後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古詩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本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採蓮的風光。

教學《江南》一課時,我創設了一種生活的情境,遊戲的`情境。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個片斷:

師:江南真是個好地方,到處長滿了荷花、蓮葉。你們瞧!蓮葉們一片一片地從水中探出小腦袋,爭着向上長,它們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熱鬧呀!瞧!那邊還有幾個划着小船,趕來採蓮的小姑娘呢,她們撥開蓮葉,尋找那一個個成熟的蓮蓬。“哇!”突然,船上的一個姑娘叫了起來。小朋友猜猜,採蓮姑娘看見什麼了?

生:(大聲齊呼)好多小魚!

師:小魚在哪兒呢?噢,在這裏(拿起小魚頭飾給小朋友戴上),在這裏(分別給好幾個小朋友戴上)。

師:呀,這麼多的小魚,這下,荷塘裏可熱鬧了!小魚來到這美麗的荷塘,它們最想做什麼呢?

生:小魚們會說:“我們來做遊戲吧!”

師:想做遊戲的魚兒請站出來吧。

學生爭着走出來。

師:看,小魚們在蓮葉下歡快地做遊戲呢,它們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

(孩子們合着我的節拍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

師:小魚們邊做遊戲邊會說什麼悄悄話呢?

生:小魚說:“我玩得真開心!”

生:小魚說:“這裏真好,明天我還要來這玩捉迷藏的遊戲!”

師:小魚兒,你們玩得開心嗎?

“開心”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喊着。

師:可天色不早了,採蓮姑娘要回家了,小魚兒也該回到媽媽那裏去了。

孩子們紛紛識趣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語文教學應爲學生學習語文創造和提供具體、可供想象的學習背景,使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形成相似的和諧的震動,讓學生主動感知體驗,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個人悟,自由暢談、表達情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的體驗,給他們無拘無束地創造、探索的天地。通過讀讀、想象、演演的學習方式理解、再現、創造詩歌的意境,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民主的教學。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4

《江南》一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圖。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了一幅盪舟採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可謂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可初步體驗到詩中精彩的語言,受到古詩文的薰陶。可是要讓剛接觸漢字不久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語言的凝練之美,就有一定的難度。我通過創設情境,品讀語句、聯想感悟等方法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根據以上思索,我設計了教學,上完課後又有了一些想法,略做小結:

一、讓語感在範讀中滋長

語文學習的精髓在於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到蘊含的美,儘管現階段教學技術先進、手段高超,精美的畫面、活靈活現的動畫效果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拉近他們與文本的距離,甚至於簡化文本學習,但品詞析句、“咬文嚼字”也絕對是必須的。課堂上,我先示範朗讀,把學生的思緒帶到了荷花池邊,帶上了採蓮船,讓學生通過教師的.範讀,通過對文本的感知,在自己的頭腦中畫上一幅江南美景圖。在傾聽中,在吟誦中,教師範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體態感染着學生,漸漸地,使他們感受到朗讀的節奏、韻味,並學習、效仿,學生的語感在教師的範讀中慢慢地滋長。即便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看似有些誇張,但孩子們收穫不淺。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讓思緒騰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5

爲了上好《江南》這篇課文,我的教學設計前前後後大改了三次,每一次改動對於我來說都是一次進步,下面我先就我三次改動來談談對這節課的設計及效果:

第一次:我自認爲這首詩語言比較簡單,孩子們學起來應該是輕而易舉,於是,爲了拓展閱讀面,提高識字量,我設計了單元整體識字課型,讓孩子們讀課外美文,選自《主題閱讀》的《荷葉雨》,並且認識裏面的生字,從認生字中還要發現押韻的.奧祕,當然拓展讀還加入了師生對讀的美讀方式。想法是美好的,結果在我們學校一年級八班試上了下,時間遠遠不夠,孩子們的識字量也遠遠沒我想像的大,好吧,把以文帶文《荷葉雨》簡單化,師帶生讀吧,其他全部省略!

第二次,導課稍微簡單明瞭了,讀文(範讀、看圖讀、拍手唱着讀、)識字、作詩,順利上完了,可是大家聽完以後,都一致認爲好像少了什麼,細細一想,對了,一節語文課主要有四方面的能力訓練,那就是“聽、說、讀、寫”,而我的課裏就恰恰少了“寫”這個環節的能力訓練,好吧!我平時訓練寫字喜歡放在第二課時,光寫字我就得花20多分鐘,爲了讓這節課更加完美,我就加入寫字環節吧,考慮到時間問題,我就加入一個字的寫法訓練。

第三次:這次我把這節課帶到外校去上了,或許是換了別班的學生,許多習慣不熟悉,時間又遠遠不夠了,居然超出了十分鐘,可能是我的環節過度語有點天馬行空,不受約束了,又因爲知道時間不夠,朗讀教學指導就不敢細究了,導至這節課還是不成功,於是,決定把開課活躍氣氛的對對子環節省去了。

上了這節課,我才發現課堂設計和我們的文章一樣,不厭其改,雖然每次上課、改課,費時費力費神,但我卻很高興,因爲我覺得每次的改動就是對我語文業務能力的一種提高,感謝各位領導和同仁對我指導和幫助,我會繼續努力,爭取給孩子們呈現更精彩的課堂!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6

關於本節課的教學構想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我本人備課不充分,在匆忙中走上講臺,由於慌亂,很多環節都忘記了,該說的也都忘了,爲此,我倍感愧疚,很對不起教導主任幫助我設計課件。關於這節課的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示範讀激起學生興趣

通過範讀,引領學生懂得怎樣讀書,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如在開頭以優美的音樂和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美景的嚮往之中,進而有一種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品味讀悟情不到位

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幾十個字蘊含着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因此古詩詞教學要注重品詞品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薰陶感情。語言的感悟就是要培養語感,感悟到語言的精妙之處,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悟是“讀”出來的,情感的薰陶也是“讀”出來的。在本節課中,老師着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我感覺這節課我引導讀的不到位,使學生的感受停留在表面,所以可能沒能達到使學生進入美得意境裏。

三、想象讀入境

詩重感情,詩重想象,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展現畫面,在讀中想象意境。如、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眼前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聽着配襯得體的.歌聲、音樂,讀着這優美的詩句學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過展開想象,把彷彿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誦讀傳達出來,從而化語言文字的符號爲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預設是完美的,但實施是有很多瑕疵的,配樂讀的環節被我忘記了,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7

《江南》是一首古詩,描寫的是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課堂上,我讓學生表演小魚在池塘中往東、西、南、北不同的.方向遊,學生興趣很濃,而且對方向的識別進行了強化。

這節課識字教學是重點,有些字學生在幼兒園已學過,字音 、字形對學生來說,是容易掌握的,但學前期寫字較少,課堂上我讓學生掌握如何在田字格中書寫這三個字,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上這一課時,我也力圖體現民主性、平等性,在評價學生時,激勵語言較少,個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能激發。今後教學中,我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敢說敢做。

在《江南》一課中,我雖然有意識讓學生自主識字,自己讀書,但是由於指導不到位,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缺乏對一年級學生的信任,學生合作學習沒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今後的教學中,要逐漸將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學習中使他們自學能力得以提高,從低年級起就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思索,不斷改進,使自己與課改一同成長。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8

《江南》這首古詩剛開學不久孩子就已背過,可詩中的有些詞語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難以理解,例如“戲”、“田田”、“間”等詞語。因此在教學時如何把握好學生理解的“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經過一番思考,我把目標定爲:通過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感受江南水鄉蓮花滿池的美麗景色,體會到魚兒在池塘中嬉戲的快樂。

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說一說:通過讀這首詩,你彷彿看見了什麼?有幾個孩子也能夠繪聲繪色地描繪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並且很貼切詩歌的內容。接着,我又讓學生談談:你最喜歡什麼? 大多數的孩子都對文中的小魚很感興趣,於是,我便就勢引導學生想象水中的魚兒在幹些什麼,它們之間會談些什麼……從而來感受魚兒在水中嬉戲的.快樂。緊接着再結合書上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蓮葉何田田”的美麗景色並指導第一句的朗讀。

學習了本課以後,我覺得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所以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年齡特徵,使用具體生動的語言,並結合詩文中具體可感知的意像,引導學生理解詩文。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9

《江南》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了一幅盪舟採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琅琅上口,便於在誦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課後反思整堂課,有二處較爲出彩的設計,對學生誦讀、理解古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巧妙講解,滲透詩意。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這句詩中的“何田田”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沒有單獨講解字詞的意思,而是將其融入對整句詩的描述之中。“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麼?”“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學生交流後,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啊!老師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鼓勵學生站起來,配上動作讀。學生入情入境的神情,陶醉的眼神,稚純的語音,舒緩的動作告訴我,“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他們已經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

二、人物轉換,活躍思維。

在指導朗讀詩的第二句時,因爲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學生讀起來會沒有精神,於是在這裏設計了“如果你是小魚,你會幹什麼?”的環節,學生躍躍欲試,爭着用自己的語言、動作來表現,有的學生說我在吹泡泡,我在和其他小魚比賽游泳呢,我是游泳冠軍,我們在捉迷藏,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說到,下雨了,我在荷葉下面躲雨,天熱了,我在荷葉下面乘涼。學生們的思維頓時被打開了,他們豐富的語言讓課堂增色不少,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孩子的思維。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10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人們採蓮的情景,展現了一幅盪舟採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可謂有景、有情、有韻。

結合課文的特點在教學時,我採取了以下幾種手段:

首先,開始上課前我先出示採蓮圖給學生看,請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回答問題後,我開始講解課文並聲情並茂的大聲讀:“江南是個好地方,瞧荷塘裏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圓盤,鮮豔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露出翠綠的小蓮蓬。微風吹過,荷花隨風擺動,好似仙子在水中舞蹈。這裏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來到湖面上採蓮,看活潑可愛的小魚在蓮葉間遊玩嬉戲,古人把這採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題目叫《江南》。”深情並茂的朗讀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小孩子入迷了,進入了課文的意境中,我能感受到同學們和我一樣沉浸在江南水鄉的美景中。

其次,在學習課文時候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讓學生結合詩句進行看圖。觀察小姑娘是怎樣採蓮的,荷葉、荷花美不美,蓮葉間的小魚是怎樣遊動的。通過這樣教學訓練,我和學生的腦海中浮現出美麗的採蓮畫面,也讓讓體會出江南水鄉的美,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詩歌之美。

最後,經過上兩個環節的訓練,讓學生細細體會詩句的美,要有更深刻的認識體會,還得通過細讀課文詩詞來完成。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我抓住“何田田”來讓學生理解蓮葉茂盛鮮亮感覺,我鼓勵學生站起來,配上動作朗讀。學生誇張的表情,閃亮的眼神,各異的動作,帶來班上同學的笑聲,我想“何田田”一詞深深的印進了同學們腦海中,這就是詩歌之美。教學第二句時,抓住一個“戲”首先進行這樣的引導:“蓮葉長得這麼綠,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人們划着小船採收蓮蓬。河裏的小魚呀,也樂開了”我講敘着魚兒開心嬉戲的情景,學生也進入慢慢進入詩中的意境中,同學們把自己想象成了小魚,在水中暢遊,課堂氣氛慢慢變得活躍起來,學生也進入了角色,把自己當成小魚。我相信這堂課一定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江南》教學反思一年級上冊 11

在教學第一課時時,我主要抓住孩子們對詩歌的整體把握,知道詩中描繪的是怎麼樣一幅場景,以及對“蓮葉何田田”及“戲”字等重點詞句的解讀。

首先,讓孩子在已學拼音的基礎上,自由練讀詩句,並提出練讀要求:將自己識讀有困難的字圈出來,重點練讀。然後在小組間比一比誰的朗讀最標準,聲音響亮且落落大方,

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逐句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通過大量的圖片讓學生視覺感知荷塘的美麗,體會“蓮葉何田田”的中蓮葉的多與美。並經由播放動畫“魚戲蓮葉間”,讓孩子們在動態中感知魚兒的自由自在與悠然自得。最後,如何才能讓孩子們準確記住詩中的四個方位詞,我採用的方式是動作配合。每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分別向“東、西、南、北”不同的方向作小魚狀“遊走”,經過多次的動作遊戲練習,孩子們都能在教室內準確辨別和掌握各個方向,同時也感受到了魚兒們的快樂。總的來說,這是我自己上得比較生動的一課,課堂氣氛也較爲活躍。

然而,當我聽完師傅華老師的展示課後,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還是有很多。

華老師的課堂,生動活潑、意境優美,充滿着童真童趣。簡筆繪畫帶出問題:猜猜老師畫的是什麼,世界上最長的江是哪條?充分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引出課題。手繪圖片貼出意境:在孩子們讀課文的同時,從蓮葉到蓮花,從蓮花到蓮藕再到小魚,一幅美麗的魚戲荷塘圖就展現在了我們眼前,整個教室頓時鮮亮了起來!看着生動的圖片,配上悠揚的`音樂,孩子們韻味十足的朗讀將每一位老師都帶入了那熱鬧而美麗的荷塘深處。識字教學生動實用:長江裏水多,“三點水”加“工”就快速地記住了“江”的字形;魚兒的圖片與生字“魚”結合教學,讓孩子在學習象形字“魚”的同時,腦海中有了形象的記憶。遊戲辨向、學以致用:請小朋友們做一回小魚,快樂地遊向“東、西、南、北”不同的方向,在遊戲中體會魚兒的歡快。

這種細緻認真的備課精神,多種教學手法的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教學基本功的紮實韌勁,我都應該虛心請教、認真學習。並努力從關注自我成長中走出,還給學生一個真正自主、完整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