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9篇

【精品】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教案範文合集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 爲了慶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更爲了讓幼兒親身感受民俗節日的氣氛,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學習做元宵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及興趣。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難點)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重點)

3.品嚐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的錄像。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的糯米粉並分成小團,幹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檯布,盛元宵的容器。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名稱:

一、觀看“元宵節”錄像,並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們從錄像中看到了什麼?幼:(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的習俗。

二、學做元宵。

1.師: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幼:吃過。師:吃過什麼餡的呢?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麼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麼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嚐不同口味的元宵,並說出它的口味)。

2.師:院校是什麼形狀的啊?幼:圓形的。師: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幼: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幹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現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後把餡放在中央幷包起來,最後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揉,搓,團圓,挖坑,包餡。並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後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中。

小結:讓幼兒瞭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製作元宵。

三、品嚐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兒童網

1.教師出示花燈,讓幼兒跟隨音樂玩舞花燈,猜燈謎遊戲。www.

2.煮元宵的同時教師把碗,勺子擺放好,幼兒洗手。

3.幼兒品嚐元宵,互相說說此時心裏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1冊第14--15頁,進一步瞭解元宵的製作過程,並學說繞口令

區域活動《元宵節》

活動經驗:

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學說繞口令。

活動材料:

幼兒用書。

活動指導:

1、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並小聲交流自己的認識。

2、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共同閱讀、交流。

3、引導幼兒學說繞口令兒歌。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引發孩子仔細觀察,練習講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練習說兒歌時吐字清楚,口齒流利。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識,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

活動準備:《小鴨找媽媽》的flash、DVD機、電視

活動過程

一、觀看flash(集體觀看,教師注意幼兒的觀看姿勢)

互動問題:

1、畫面上有什麼?

2、它們怎麼了?小鴨子爲什麼哭?

3、其它的鴨子是怎樣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鴨媽媽帶小鴨子們去玩,小鴨子光顧着玩了,跑丟了,鴨媽媽找不到小鴨子了,急得到處找,到處喊,最後也沒有找到他們。

2、給幼兒思考的時間,尊重孩子的差異。由於自身的個體差異,幼兒觀看畫面、理解畫面的能力也不同,這時教師不要着急,要給能力差的幼兒思考的餘地和時間。

二、討論講述(分組討論)

互動問題:

1、小鴨子爲什麼會跑丟?

2、鴨媽媽是怎麼找小鴨子的?

3、小鴨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對於孩子們的討論教師要仔細傾聽,並給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師在巡視每組討論時,可以參與到其中一組,使幼兒更好的組織語言,學習用適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建議。

互動問題:

1、教師通過flash滲透兒歌內容。

2、教師帶動作朗誦兒歌,幼兒仔細傾聽。

3、幼兒逐句學說兒歌並帶動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師在說兒歌時速度要放慢並帶有動作,使幼兒輕鬆記憶兒歌內容。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四、總結(集體討論)

互動問題:

1、我們外出的時候應該怎麼做纔對?

2、如果找不到媽媽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教育要求:

1、教師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請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

2、教師要滲透給幼兒相關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小知識。

建議

○可以將兒歌改編成小故事,請幼兒來表演。

○可以請幼兒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可以將此活動延伸,對幼兒進行簡單的安全知識滲透。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學前班的孩子的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況且他們的角色意識很強,他們喜歡把自己扮演成各種小動物和老師一起做遊戲,尤其喜歡能在遊戲情節中加入“小白兔”等角色,來滿足心理受刺激的需求,因此,我設計了音樂遊戲《跳房子》想讓幼兒在感知遊戲情節的同時,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並能增強聖體的協調性和感受音樂遊戲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熟悉音階並能跟着琴聲唱出來。

2、練習單跳雙落協調地行進跳。

3、培養幼兒自覺遵守遊戲規則的良好習慣。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1、 熟悉音階並能協調地行進跳。

2、 跟着音樂協調地行進跳。

活動準備

《跳房子》歌曲錄音帶,錄音機一臺,粉筆若干,在場地上畫4個大“房子”圖。

活動過程

一、練聲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地面上有什麼?

2、師:這幢房子可有趣了,你每跳一層它就會發出一個好聽的聲音, 不信你們來試試吧!

3、練習音階

請個別幼兒嘗試,鼓勵他們用不同的跳躍方式,可以單腳跳也可以雙腳跳還可以單腳雙腳輪換着跳,教師則根據幼兒跳的情況彈奏出相應的音並引導其他幼兒把音階唱出來。

過渡語:這麼好玩的音樂房子誰還願意來跳呢?我來問一問。

二、遊戲

1、個別幼兒嘗試玩遊戲

(1)教師唱1~2小節並請幼兒也唱着回答“我來跳,我來跳”

(2)教師唱5~6小節並請幼兒唱着回答“我能跳得好”

(3)教師請一名幼兒跳房子,大家齊聲喊“預備跳”

(4)跳房子的幼兒根據大家唱的節奏跳

2、分組玩遊戲

(1)每組找一幢房子玩跳房子游戲若干遍

(2)變換節奏進行遊戲

加快音階的節奏要求幼兒跳的速度要跟上節奏的變化,如果跟不上就停止遊戲一次

三、延伸活動

在戶外活動中開展此遊戲

教學反思

根據我的設想是先教會幼兒歌曲,然後再帶領幼兒遊戲。在活動過程中,我卻發現幼兒一聽我說這節課是音樂遊戲後,他們只想到了做遊戲,讓他們學唱歌曲,他們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只學唱了兩遍後,他們就迫不及待了。有幾個小朋友還不停地問:“呂老師,遊戲怎麼做?”看到這個狀況,我感到再讓小朋友學唱下去的話,也是徒勞無功。既然,小朋友要急着做遊戲,何不順着他們的興趣,讓他們邊學唱邊做遊戲呢。接着,我就講解了遊戲的玩法和規則,然後讓幼兒邊學唱邊玩遊戲。幼兒遊戲做得很投入,唱也唱得很認真。整個活動,就這樣一直邊做遊戲邊唱歌,後來,小朋友已經把歌曲也學會了。活動要結束了,小朋友還想玩,由於下個活動的時間安排也很緊,所以只能結束這個活動。在讓小朋友喝水,上廁所的時候,我看到有幾個小朋友自己組織幼兒還在玩,直到下個活動要開始了才停下。在這個活動中,首先我看到了遊戲在幼兒學習中的興趣,還讓我體會到了,《保教指南》中提到的“善於發現和捕捉突發性的教學問題,在觀察基礎上合理分析,靈活調整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本來我以爲這個遊戲還挺簡單的,活動中跳了以後好像沒有幾個孩子能跟上節奏跳的,也許之前學跳和跟節奏跳要分開練習,然後再合併遊戲,這樣更會順點,如果有困難,先這樣試試。

小百科:房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fáng zi,指供人類居住、從事社會活動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築物。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簡單瞭解重陽節的來歷,以及重陽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知道要尊敬老人,願意爲老人獻愛心。

通過活動,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年齡段主要經驗

  小班

(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遊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中班

(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瞭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樂意參與重陽節的相關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節日的祝賀;

(3)瞭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大班

(1)通過調查、交流等活動,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一些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敬老活動,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關愛與尊敬之情;在訪問、對話中感受老人也需要關心和幫助,進一步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

活動流程活動時間:20xx年9月9日活

動地點:幼兒園操場

活動準備:相關節日橫幅,桌子凳子以及點心,糖果,節目,大紅花等

  活動內容具體安排:

一. 邀請留守兒童爺爺奶奶聯繫參加本次活動。

二. 欣賞節目表演1. 你們好【幼兒表演】

2. 時裝秀【幼兒表演】

3. 常回家看看【教師獻歌】

4. .春暖花開【教師舞蹈】

5. 手指遊戲【一個小老頭】

6. 歌表演【好娃娃】

三. 互動活動:1.大蒙班幼兒獻茶。 【配樂琵琶曲】

2.給爺爺奶奶捶捶背。

四. 合唱【生日歌】,分享蛋糕五. 爲辛苦一生的老人戴大紅花六. 園長給老人們贈送禮物。

  教學反思: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爲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陽節,孩子們通過與敬老院的老人們及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登高等活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爲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小百科: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蘊含着祗敬感德、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重陽節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古時南北各地風俗各異,先秦時期,各地習俗尚未融合流傳,重陽節習俗活動鮮見於文字記載。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重陽節”之名稱記載,始見於三國時代;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倍受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列爲國家認定的節日。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爲一體,隨着時代的發展,重陽節的文化內涵不斷延展豐富。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高矮的關係,在情境中萌發瞭解自己身高的願望。

2、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在簡單的量一量、比一比中發現自己長高了,體驗長大的快樂。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畫。

2、測量幼兒身高的標尺。

3、事先創設好活動室環境“比一比,誰長高了”,並將每位幼兒去年的身高標註出來。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交流故事情節

1、邊看圖,邊欣賞故事《小熊想長高》

2、交流討論:

(1)小熊究竟長高了沒有?你是怎麼知道的?

(2)爲什麼小熊來到樹下的時候,白色的標記會比它高了好多?

3、小結:原來小熊長高了,但是樹也長高了。這棵樹長得比小熊快,長得高,白色標記比小熊高出了好多。

二、量一量,瞭解自身生長

1、說一說,尋找正確方法

提問:你們有什麼測量身高的好辦法可以介紹給小熊?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尺,用牆壁來測量記錄我們的身高。這些東西自己不會變,不會長,真是做標記的好地方。

2、看一看,瞭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利用教室環境開展體驗活動:幼兒自由尋找自己的名字,看看自己去年的身高。

3、比一比,今年長高了沒有

(1)幼兒自主操作體驗

(2)交流:你在哪裏找到了你的名字?你長高了嗎?你是怎麼知道,怎麼測量的?

小結:看看有沒有超過自己的名字卡。

(3)第二次體驗:

要求:找到新的`名字貼,然後在你剛纔量過的地方再去量一量,用新的名字貼記錄一下你現在的身高,在和小班時的比一比,自己長高了沒有。記住,背要靠緊尺、人要站得直直,手從頭頂平平地划過去。如果自己有困難,也可以請朋友幫幫忙。

三、聊一聊,體驗長高的快樂

1、討論:爲什麼知道自己長高了那麼開心?

2、小結:我們的身高變高了,就說明我們長大了,是哥哥姐姐了,可以學做很多以前我們不會做的事情。看來,長高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育目的:

1、瞭解構成地球的基本地形---陸地和水,認識和使用地球儀。

2、初步認識洲和洋,爲下一步學習地理學做準備。

活動準備:

1、裝有土壤的褐色瓶子、裝有水的藍色瓶子、空的白色瓶子各一個

2、手的縮微圖

3、地球儀一個

4、地球、洲、洋的標籤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我生活的地球

三、蒙氏工作內容---認識地球儀

1、 老師分別將裝有土壤、水、空氣的三個瓶子放到孩子面前。

(1)師:小朋友,你們說這些瓶子裏都有什麼?這三個瓶子裏有土壤、水、空氣。(把以上材料放在一邊)

(2)師:今天我們來觀察一下地球儀

2、認識地球儀。

(1)討論“地球”這個詞的意思。

(2)師:我們所看到陸地和水都只是地球的外部,而且我們每天看到的還都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看到整個地球呢?(幼兒進行討論後請個別幼兒發言。)

(3)師:我們可以開車圍繞它跑,還可以乘飛機圍繞它飛,這樣做可以看到地球更多的部分。但是仍不能看到全部地球。地球太大了,在現實中,我們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4)出示手的縮微圖,師:“畫手的輪廓圖時,我把它縮小了,這樣就能把它畫在小紙上。”

(5)把地球儀放到幼兒面前,師:“如果我想一次看到整個地球,就可以按照它的樣子把它縮小,製作成一個模型,這樣就能看到全部了。”

老師指着地球儀:“這叫地球儀,它不是真實的地球,只是地球的一個模型。當我們轉動地球儀時,我們能看到地球的各個部分。”(教師轉動地球儀並請幼兒觀察。)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鼓勵孩子討論他們看觀察到的東西,)

(6)師:“你們知道這些藍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什麼嗎?(教師用藍色瓶子裏的水做提示,進行引導孩子。)

師:“地球儀上的藍色區域代表的是水。”

(7)師:“你們說這些褐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什麼?(用裝有土壤的褐色瓶子引導)

師:“褐色的區域在地球儀上代表陸地。

(8)師:“雖然我們看不到,但地球的四周都被空氣包圍着。”(用空的白色瓶子做提示。)

(9)師:“地球上有廣闊的陸地,我們給每一片陸地起一個名字---洲。請小朋友指出一個洲。(請每個幼兒分別指出一個洲)

(10)師:“一大片水的區域我們叫做 ‘洋’。

(11)給幼兒發“地球(globe)”“洲(conti-nent)”“洋(ocean)”的標籤,讓他們配對。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櫃。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說明:

在孩子們眼裏,黑夜是一個暗淡而神祕的世界,它與恐懼、期待、溫暖、嚮往、依戀等多種情感體驗聯繫在一起,孩子們經常會說:“黑夜好可怕呀!爲什麼要有黑夜呢?”他們有的還不敢獨自睡覺。爲此,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這一系列活動,給黑色的夜幕點亮了一盞盞明亮的燈,以此消除孩子對黑夜的恐懼,體驗期待、嚮往等積極情感。

準備:

與幼兒共同尋找有關黑夜的各種資料(圖書、錄像、演示模型等),同時瞭解幼兒對黑夜的感受。

活動一:黑夜爲什麼那麼黑

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黑夜的形成。

2.引起幼兒探究黑夜的興趣。

準備:

1.天文望遠鏡。

2.多媒體課件:黑夜。

過程參考:

1.討論:黑夜爲什麼那麼黑?

2.觀看多媒體課件:黑夜。

3.用天文望遠鏡觀看黑夜中的星星並學習記錄。

4.討論:黑夜裏你怕什麼?它真的很可怕嗎?

活動二:我們不怕黑夜

目標:

1.表達自己對黑夜的認識。

2.通過遊戲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準備:

1.在活動室內虛擬:黑夜城堡”。

2.照明用的蠟燭、電筒等。

3.錄音機。

過程參考:

1.請幼兒自由講述:我是怎樣度過黑夜的?

2.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討論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如:影子是怎麼來的?世上有鬼嗎?

3.啓發幼兒想辦法,共同幫助那些害怕黑夜的小朋友。

4.遊戲:黑夜城堡。鼓勵幼兒大膽地走過“黑夜城堡”迷宮,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5.遊戲:踩氣球。鼓勵幼兒將畫有各種怪物的氣球踩破,進一步克服恐懼心理。

6.活動後瞭解幼兒對黑夜的新感受。

活動三:簿火晚會

目標:

1.參觀夜晚的街道、公園,感受黑夜的寧靜。

2.體驗在夜晚活動的獨特感受。

準備:

1.選擇一個比較安全的街道和公園。

2.篝火晚會用具,如柴火等。

過程參考:

1.夜晚,全體幼兒在成人的陪伴下在街道、公園散步。

2.傾聽夜晚的各種聲音。

3.觀察在夜晚出來的人或動物,說說它們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在夜晚出來。

4.舉行篝火晚會,體驗在月光下載歌載舞的愉快情緒,消除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看情境表演,體驗社區生活中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

2.願意在別人有困難的時侯幫助別人,感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情境表演:我的好鄰居。

2.請家長向孩子講一些有關鄰居間的好人好事。

3.《幼兒畫冊》第2冊第17頁,配套磁帶或光盤。

活動過程:

一、討論:如果你在家裏遇到了困難,家裏又沒有大人,你會怎麼辦?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瞭解表演內容。表演後,請幼兒思考。

1.紅紅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

2.鄰居之間應該怎麼互相幫助呢?

3.如果你開一個愛心小屋,你會幫助別人做些什麼呢?

二、操作

1.構想自己的愛心小屋

2.設計自己心中的“愛心小屋”

3.教師觀察幼兒。

三、作品展示

1.幼兒互相評價作品。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我首先讓幼兒觀察愛心小屋,猜想名稱的意思:爲什麼叫它愛心小屋?會發生什麼事情?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及自己生活經驗來理解鄰居的意思,從而導出故事《我的好鄰居》,教師邊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相關內容:紅紅遇到什麼困難了?阿姨會怎麼說怎麼做?換成是你會怎樣做?爲什麼?引導幼兒猜猜、說說理解故事情節,其實也是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平時是如何對待遇到困難的朋友,這爲幼兒理解故事核心道理作了鋪墊。活動中幼兒懂得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感受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9

  教案一:毛毛蟲登山

目標:發展手指的靈活性,感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

準備:合適的搭配音樂及氛圍

過程:由一位幼兒伸直食指當做是"毛毛蟲",而另一位幼兒把手掌張開手臂伸直,當"毛毛蟲"的人就從對方的指尖開始慢慢地爬到其腋下,這時候,如果對方做出怕癢的動作或者笑出聲便輸了。幼兒兩人一組自由結伴進行遊戲,遊戲進行4-5次,可重新結伴玩遊戲。

  教案二:小孩小孩真愛玩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

2、在老師的提醒下,唸完兒歌后才能跑。

3、願意和大家一起遊戲。

活動準備:幼兒服裝(球鞋、舒適便於運動的衣服)、音樂

活動過程:

1、學習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兒歌內容: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跑回來。

2、介紹遊戲玩法老師和幼兒共同念兒歌,聽到老師指定方向後再向指定方向跑或走。

提出遊戲要求:

(1)聽清楚教師在遊戲中的指令。

(2)在奔跑的時候不要撞到同伴。

(3)摸完東西,要馬上回到教師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