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10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

2、瞭解糉子的各種口味。

3、樂於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各種糉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爲什麼要划龍舟呢?老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糉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着,其中最爲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糉子的習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盪鞦韆的注意事項。

2.會正確盪鞦韆,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3.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我喜歡玩的玩具,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提問:你最喜歡玩什麼玩具?

2.幼兒自由討論。

3.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玩的玩具。

4.提問:玩玩具時要注意什麼呢?

5、小結:玩玩具時,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玩,不能做危險的動作。

二、教幼兒掌握盪鞦韆的正確方法。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說每幅圖的內容。

2.提問:誰做的對?爲什麼?我們盪鞦韆時應該怎樣做呢?

3.小結:盪鞦韆時雙手抓牢繩子,雙腳不要向上踢,不能把鞦韆蕩得太高,後的小朋友應該離鞦韆遠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

三、學說兒歌《盪鞦韆》

1.幼兒看書中相應內容,教師朗誦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四、完成幼兒用書相應內容:誰做的對?送給他一朵紅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遊戲,感知搭配活動中的規律性和次序性。

2、學習看懂圖意,,根據圖示進行操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飯盒、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課題

提問1:孩子們,什麼叫一套衣服?

提問2: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的衣櫃裏有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

二、幼兒操作圖片,教師運用課件驗證。

(一)幼兒操作

1、提供給幼兒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複。

2、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師用課件進行演示。

3、教師小結: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1、要搭配4套衣服 2、每套衣服不能重複 3、比比誰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鞏固練習

提問:這些菜你們吃過嗎?它們哪些是葷菜,哪些是素菜呢?

請你看看今天的菜譜,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兒每人一個飯盒,自由走動搭配葷菜和素菜。

2、教師利用課件驗證。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數學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進行搭配,從上衣和下裝的搭配中,讓幼兒學習一定的搭配方法,培養有序的思考能力,以及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運用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個活動以丁丁要去旅行爲線索,自然將整個環節貫穿,符合幼兒遊戲化教學的年齡特點。

本次教學主要以生活中的丁丁旅行爲線索,如穿什麼衣服,吃什麼菜兩個幼兒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並用情景中人物的語言,充分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是幼兒馬上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達到使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結合具體情景,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難點是使幼兒進行有序的思考,做到既不重複也不遺漏。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防守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如在這活動中我通過配一配(衣服的搭配),連一連(配餐),從搭配材料的數目上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使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數學活動帶的樂趣。

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着興奮的狀態,在操作活動中幼兒對於第一環節掌握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在第二環節中,幼兒操作的不是很好,這也許是我在交代的時候沒有把要求講得很清楚,在我接下來的發現問題調整中,幼兒的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就一直在遊戲的環節中了,沒有很好的在聽老師的要求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案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具體的安排、設計的一種教學文書,如下是精心爲你挑選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和反思,歡迎大家踊躍閱讀!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所的願望。

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幼兒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活動準備

1、大手教具一個。螃蟹教具若干。

2、豐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剪刀、皮球、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手,瞭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稱

1、做律動《捏攏放開》,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出“手”的主題。

2、引導幼兒觀察小手並相互比一比,使幼兒知道:手的大小不同,每人都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每隻手上都有手心手背和五個手指頭。

3、出示大手教具,幫助幼兒瞭解手指名稱。

二、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手能做那些事情,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1、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能做那些事情?

2、組織幼兒進行穿鞋比賽,激發幼兒自我服務的願望。

3、引導幼兒玩夾夾子的遊戲,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在夾的過程中初步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4、利用豐富的手工活動材料,讓幼兒自己去體驗小手還能做那些事情。

三、教育幼兒愛護小手,並學習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小朋友的小手能幹這麼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愛護自己的小手呢?(剪紙時怎樣用小剪刀?太熱的水小手能不能碰?指甲長了要勤剪指甲,但不能剪的太短;手髒了,要勤洗手;冬天天冷,外出時要帶手套等。)

總結性談話:小朋友要經常動一動我們的小手,小手越用會越靈巧,我們的腦袋也會越來越聰明,我們不僅要用小手幫自己幹好多事情,自己的小手還能幫別人幹許多事情呢?(幫媽媽擺碗筷,小朋友摔到我扶起,幫助老師收拾玩具等)。我們的小手能幫助別人幹好多事情,想一想,我們的小手不能去幹那些事情?(不能打人,好看的花我不摘,不能撕書等)

四、遊戲;剪子、包袱、錘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

活動反思

《能幹的小手》是小班主題活動“快樂的六個寶”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目標是: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2、引導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3、幼兒獲得有關數的概念。三到四歲的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新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在這個時期,幫助幼兒瞭解一些身體及其自我保護的常識,激發他們自我服務的願望適宜的,也是必要的,而且手指與數數有着直接的聯繫,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整合,讓人感到順理成章,也就容易被幼兒接受。

在以上對教育目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我將整個活動過程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小手,瞭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稱。

這一部分主要突出了新奇、直觀、有趣的特點,藉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我設計了大手教具和手指寶寶的遊戲,吸引幼兒在玩中學習,使枯燥的知識變的有趣,讓幼兒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事實上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孩子們對這一環節很感興趣,活動積極性很高。

第二部分: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手能做哪些事情,並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這一部分又分爲三個層次。一是通過“穿鞋”比賽的遊戲氛圍來激發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願望;二是通過“沒有腿的螃蟹”遊戲來激發幼兒點數的興趣,幫助幼兒獲得初步的數概念,也體現了玩中學的宗旨;三是通過自主操作,讓幼兒通過親自體驗來建構經驗。我覺得通過這三個層次都較好地呼應了教學目標。

第三部分:教育幼兒愛護小手,並學習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

主要通過討論交流來教給幼兒一些保護手的方法。由於這個環節不適合讓幼兒去體驗,我就注重了幼兒的語言表達,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孩子們好象沒有太多的話要說,現在分析反思:一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匱乏,二是許多孩子在大人的保護下,還沒有小手受傷的體驗。因此,如果在這一環節出示保護孩子小手的一個課件,給孩子展示一些真實、直觀的場面,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英語活動: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blue》

情感目標:

引導幼兒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

能力目標:

在扮演活動中體會各種角色。

知識目標:

理解“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blue.”這個句型的意思,並能在生活中運用。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圖片

各種顏色的卡通圖片

小猴子、小羊及小鳥的卡片

活動過程:

Step1 Greetings(問好)

T:Hello babies.

C:Hello Miss Huang.

Step2 Warming up(熱身運動)

T:Ye Let’s begin our class. Are you ready?

T:First ,let’s read a chant. “Shake” Stand up y? Go!

Step3 Rrvision(複習)出示神奇的五彩盒

(1)小朋友們,Miss Huang要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上次,光線寶寶們偷偷溜出來玩,回去以後,就被太陽公公關到了這個五彩盒裏,他們可難受了(手託着五彩盒),想請小朋友把他們救出來。你們願意嗎?好,Miss Huang 來告訴你們方法。如果你們想救藍寶寶,就大聲喊:blue blue 快出來。這樣blue 就會被救出來啦。OK?

(2)一起把 chant 讀一讀。Follow me!(師指着磁板上的各種光線寶寶有節奏地帶讀)

Step 4 Telling a story (講故事《神奇的色彩國》)

T:哇,小朋友太棒啦,所以Miss Huang決定要帶大家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它就是——神奇的色彩國。

通過創設神奇的色彩國裏的仙女姐姐姐幫助小鳥、小山羊和小猴子變成它們各自喜歡的顏色這樣一個情境,讓幼兒在這樣的情境中感知、學習“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blue.”這個句型。

Step 5 Practice(練習,操練)

(1)複習“What colour do you like?”

(2)複習“I like……”

Step6

仙女姐姐準備下個星期在神奇的色彩王國裏開個森林舞會。你們想參加嗎?那就得記住今天學的魔法英語,我們再來把仙女姐姐和小動物說的魔法英語大聲讀讀吧!Follow me!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分解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係。

2、引導小朋友積極探索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 1---10的數字卡。

2、學具:兒童用書,幼兒自帶10根小棒。

活動過程:

一、複習數字101、教師:伸出小手,數數自己有幾個手指頭?(10個)2、教師:數字10怎麼寫?

3、請孩子說一說,寫一寫。

二、學習10的組成(標題)1、出示10張蘋果圖讓學生數一數(課件演示)。

2、教師:請你嘗試着把10根小棒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3、請孩子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分法。

4、(演示課件)教師根據交換規律和左邊多1,右邊少1的規律在黑板上寫出10的分解式。(教師板書)5、教師,請學生分組讀一讀10的組成。

三、情境感知--看圖學習加法應用題1、出示蘋果圖。

看看這幅圖,根據這幅圖編出一道加法應用題出來?

2、引導小朋友用三句話表達圖片的意思。(圖上有4個紅蘋果,6個綠蘋果,問:圖上共有幾個蘋果?)3、小朋友口述圖意並說出算式,老師記錄。

4+6=10(個)四、做遊戲"找朋友"1、教師每個孩子一張數字卡,組織孩子圍成一個圓圈。

2、教師:音樂開始,當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時,請你找到和你的數字卡合起來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遊戲開始,可以讓孩子互換數字卡反覆遊戲。

五、請孩子結合兒童用書練習。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看圖示摺紙,先折“雙三角”再折出燈籠。

2、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彩色方形紙;顏色有紅、黃、綠等。

2、操作卡片《燈籠》摺紙圖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氣成品1份,裝飾好的燈籠一隻。

3、彩色長紙條、剪刀、漿糊、棉籤、顏料。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幼兒學習摺疊方法—幼兒操作—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國慶節時,小朋友們在大街上看到掛在店門口那圓圓胖胖的是什麼?

2、引導幼兒學習燈籠的摺疊方法。

(1)出示摺紙圖示,明確圖上各符號所代表的意思。

(2)幼兒按操作卡片圖1、圖2、圖3摺好:圖1把正方形紙對角折成三角形;圖2、圖3把兩隻尖角分正反對準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師出示半成品講解並演示圖4“雙三角”的折法:一隻手插入中間,另一隻手對捏兩道邊後,用手抹平就成圖4下面繼續圖5、圖6、圖7折成圖8,教師再拿出沒吹氣的燈籠示範吹氣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請大家開始折雙三角,摺好再按圖5、圖6、圖7折成圖8.折的時候注意折邊要整齊,每摺好一個步驟都要用手把紙抹平,全部摺好後,再用剪刀把長條紙剪成細絲狀,貼在燈籠底部,上面貼兩根細紙條作爲掛的帶子,吹好氣以後再把上面的兩根細紙條連接貼好。

(2)請小朋友用顏料、棉籤,給燈籠輕輕畫上好看的圖案。

(3)幼兒操作,教師輔導。

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摺紙,並指導幼兒粘貼,注意粘貼的部位並保持整潔。

3、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把做好的燈籠懸掛在窗臺上,讓全體幼兒來欣賞,找出折得好或裝飾得好的燈籠,讓幼兒說出喜歡哪一個,並說出爲什麼喜歡。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較高,當教師示範吹出燈籠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新奇,還給與教師鼓掌,也由此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慾望。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根據圖示一點一點的進行活動,而能力弱的則需要教師的指導或其他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但是整個活動能進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礎上能有創新,將燈籠變成了話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會根據動物不同特徵,合理的續編故事情節。

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乘坐過出租車的生活經歷,認識多種動物的外形特徵。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ppt。

活動重難點:

能夠根據圖畫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能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積極參與故事續編。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畫面,引起幼兒興趣。

1、課件播放第一個畫面,引起幼兒興趣。

2、師:孩子們,今天我們這來了位新朋友,你們看,是誰?你們猜猜它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二、課件播放第二個畫面,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師:今天小猴開着他神奇的出租車上路了,嘀嘀…瞧,他遇到了誰?

2、小熊長的什麼樣?我們來學學小熊的樣子。你們覺得小熊能坐進小猴的出租車嗎?

3、帶着問題聽故事第部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大膽表述。

問題(1)小猴碰見小熊,說的什麼?

(2)小猴是怎樣讓小熊滿意的?我們來聽!

三、觀看畫面聽故事第二段,邊聽邊鼓勵幼兒幫助小猴想辦法。

1、嘀嘀,小猴的車繼續向前開了,咦?小猴又遇見了誰?蛋寶寶怎麼了?爲什麼哭啊?如果你是蛋寶寶會上小猴的車嗎?(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

2、幼兒討論完,聽故事第二段。

3、完整聽故事一遍,集體討論:幫助別人是件很快樂的事。

(1)師:這個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車》。

(2)師:故事裏的小猴做了些什麼事情?你們喜歡這隻小猴嗎?爲什麼?

小結:小猴能主動動腦筋想辦法幫助別人,而且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四、創設想象情景,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根據動物不同特徵續編故事。

1、碰見乘客長頸鹿畫面,幫助小猴想辦法,續編故事。

師:小猴的出租車真厲害,真神奇!許多小動物都想來坐一坐他的出租車,嘀嘀!車繼續往前開了,碰見了下一位乘客,是誰?(長頸鹿)長頸鹿長的什麼樣?那一按按鈕,小猴的車會變成什麼樣,長頸鹿才能坐進去?(幼兒自由表達,老師給予肯定,示範創編故事)

2、碰見乘客刺蝟畫面,改造小猴的出租車,續編故事。

3、碰見乘客小魚的畫面,幼兒續編故事。

師:你們剛纔幫助了小猴,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小猴現在也特別開心呢!(小結:幫助別人和被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

五、結束

老師也有輛神奇的出租車,孩子們坐上我的車去遊玩吧!

活動反思:

小熊和蛋寶寶都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形象,再加上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效果,孩子們立刻被吸引了。整個活動以“猜測”貫穿其中。很多幼兒都紛紛發言,氣氛活躍而又熱烈。

但老師在處理幼兒回答的問題時還欠缺智慧,還需要更多的語言技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動題目

科學活動――食物到哪裏去了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使幼兒感知人體消化系統中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稱、作用,瞭解食物在人體消化系統內變化的過程。培養幼兒積極主動探索的興趣及分析觀察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大班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餅乾、自制人體消化系統的拼圖、水彩筆、VCD光盤(消化系統)。

  五、活動過程

探究的問題:食物到哪裏去了?

找一找,摸一摸。

操作人體消化系統磁鐵圖片,餅乾娃娃以童趣的語言,自述自己在人體主要消化器官內的變化過程。同時,幼兒在自己身體上探索,指出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腸)的位置。

(1)餅乾娃娃:我是餅乾娃娃,我到了小朋友的嘴裏,牙齒把我嚼碎了,唾液(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口水)把我變成了食團。經過吞嚥,把我送到食管。

幼兒在自己身上探索,用手指出食管的位置(在脖子裏)。

(2)餅乾娃娃:經過食管我到了胃,胃就動起來。小朋友,你知道胃在哪裏嗎,請你找一找,摸一摸。

幼兒在自己身上探索,指出胃的位置(左上胸部)。

(3)餅乾娃娃:胃裏有一種像水一樣的消化液,這種液體和我在胃裏翻過來倒過去,我就變成了食糜,就像稀飯一樣的東西。經過胃的運動,我就到了小腸。

(4)餅乾娃娃:小腸裏有許多的消化液把我消化成了像水一樣的養料,養料被小腸吸收了,小朋友就長高長大了。

幼兒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小腸的位置(腹部)。

(5)餅乾娃娃:我被小腸吸收後,殘渣就送到了大腸,變成大便,排出體外。

幼兒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大腸的位置(小腸周圍)。

看一看。

(1)實驗:咀嚼餅乾。

①幼兒咀嚼幾下餅乾,相互觀察,口中餅乾變成什麼樣子(變小)。

②多咀嚼幾下問:“嘴裏是乾的還是溼的?”引導幼兒理解唾液(口水)能幫助食物形成食團吞嚥下去。

(2)幼兒分段觀看VCD(消化系統)實錄過程。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牙齒把食物嚼碎、變小。

(2)和口水一起變成食團。

做一做:擺拼圖。

(1)幼兒擺出消化系統主要器官的正確順序。

(2)幼兒用簡筆畫形式在記錄卡畫上自己的認識:食物在人體內變化過程。食物 口腔內→食團→食管→胃→食糜→小腸→養料(吸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集體遊戲的興趣。

2、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3、啓發幼兒通過個人、合作、拼擺等多種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5、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難點: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活動準備

1、金箍頭飾每人一個;

2、金箍棒數量與人數相同,預先在場地一端擺好幾種造型,如:

3、充氣西瓜若干、筐子4個;

4、電視劇或動畫片《西遊記》主題和片尾音樂、照相機、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進入角色,激發興趣。

(教師、幼兒頭戴金箍分別扮“大聖”與“孩兒們”。教師在語調上要儘量模仿孫悟空。 )

師:孩兒們,花果山今天要舉行“花樣金箍棒表演”,我們一起參加吧!好!讓我們操練起來。

2、聽音樂,做熱身活動。

二、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

(一)“造型金箍棒”表演

1、請幼兒觀看金箍棒拼擺的幾種造型,並自由探索各種走、跑、跳等玩法。

師:大聖我會72變,我的金箍棒也很厲害,可以36變,孩兒們你們看!請幼兒說一說每一種造型像什麼,利用這種造型我們可以怎樣玩,比比誰想出的玩法最多。

2、提出要求:請幼兒4人合作探索新的造型及玩法。

師:請孩兒們4人一組,合作拼擺出新的造型,想出新玩法,一會兒展示給大家。

3、引導幼兒嘗試8人合作探索新的造型及玩法。

師:孩兒們,你們可真聰明!創造出了那麼多種新的造型,想一想,如果8位小朋友在一起合作,又能創造出什麼新的造型嗎?

4、簡單講評幼兒的活動,並將金箍棒獎勵給幼兒。

(二)“百變金箍棒”表演

1、鼓勵幼兒個人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併爲幼兒拍照。

師:孩兒們,快到大聖這裏來!(放低聲調)金箍棒可以36變,想一想你的一根金箍棒可以變成什麼呢?不過孩兒們在表演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到別人!咱們比比誰變出花樣最多!

2、教師引導幼兒兩人或三人合作遊戲。

(幼兒和同伴一起,有的拉大鋸,有的擡轎子,有的炒黃豆,有的搭山洞,玩得不亦樂乎)

3、適時組織集體遊戲“鑽山洞”。

4、休息,觀看剛拍攝的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玩法。

5、集體遊戲:百變金箍棒。以兒歌形式,教師問,隨機請幼兒逐個回答,根據回答集體表演相應的動作。

師:金箍棒變變變,變成風火輪,轉!轉!轉!

金箍棒變變變,變成什麼? 幼:變成摩托車,(齊)嗚!嗚!嗚!

金箍棒變變變,變成什麼? 變成小飛機, 飛!飛!飛!

金箍棒變變變,變成什麼? 變成小白馬, 駕!駕!駕!

三、競賽遊戲:運西瓜

1、請幼兒幫忙往水簾洞運西瓜。

師:大聖我爲你們買來了西瓜作爲獎勵,不過咱們得先一起想個辦法:怎樣用金箍棒將西瓜運到前面的筐子裏呢?要求:運送過程中只能用棒不能用手,中間西瓜不能掉落。

2、啓發幼兒探索運西瓜的方法。請個別幼兒展示。

3、組織幼兒以分組比賽的形式運西瓜。

4、再次啓發幼兒換一種新的方式,比賽運送第二批西瓜。

四、放鬆活動。

師:孩兒們,你們可真能幹!我們一起回水簾洞吃西瓜嘍!

(在《白龍馬》音樂的烘托下,教師帶領幼兒邊慢慢走動邊用金箍棒輕輕敲敲腿和胳膊,最後興高采烈地將西瓜筐運回水簾洞。

教學反思

一、角色道具吸引幼兒,遊戲貫穿引導有趣。

玩槍弄棒可以說是男孩的最愛,但一般只會打打殺殺,女孩更是很少接觸,而本節活動教師與幼兒始終以“孫悟空和孩兒們”的角色探索,通過環環相扣的情景,使一根“金箍棒”可以變換多種玩法,可以百變,可以拼擺,可以當作工具……幼兒在自由的玩耍中時時感受着新奇和快樂。

二、時時探索,環環互動。

整個活動體現了探索在前。教師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教師隨時做一個發現者,及時捕捉玩法獨特的幼兒,讓他們在集體面前展示,組織幼兒體驗同伴的玩法,以啓發其他幼兒思考,喚起了幼兒的創造的熱情。

三、動作發展與思維發展並進。

健康活動以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爲主要目標。在孩子探索時主要以“跳、跑”爲主,教師及時引導,如變成飛機、槓鈴等來鍛鍊上肢動作,組織遊戲“鑽山洞”、 “運西瓜”等,使走、跑、跳、鑽、爬、拋接、平衡等各種動作都得到鍛鍊,促進幼兒身體協調發展。

在健康活動中隨時注重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是本節活動的一大亮點。

有個人,有合作,有集體,不同的形式,由易到難的要求,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創造欲,而且培養了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和競爭意識。

四、動靜結合,組織有序。

活動注重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而且設計自然巧妙,每一環節在自由探索盡情活動之後都安排了互相交流展示環節,其實這同時也是休息,特別是在幼兒探索玩“百變金箍棒”後,利用多媒體展示、講評,很自然地將孩子集中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