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託班教案【薦】

幼兒園託班教案【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託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託班教案【薦】

幼兒園託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雙腳向前行進跳,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助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兔奶奶頭飾各一,兔寶寶頭飾若干,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2、遊戲場地佈置:兩塊菜地(青菜、蘿蔔),兔奶奶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

1、隨音樂練習一些基本動作。帶領幼兒隨音樂的節奏做一些動作: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放放鬆。

2、情景導入。“嘀鈴鈴……”兔媽媽接電話,告訴兔寶寶們:“是兔奶奶打來的,兔奶奶年紀大了,走不動路,可家裏的糧食吃完了,想請我們來幫幫她,好嗎?”“我們一起去幫助兔奶奶吧!”

二、複習雙腳原地向上跳。

“寶寶有了本領才能幫助奶奶,那我們會什麼本領呢?”“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三、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

“兔奶奶家很遠,寶寶怎麼去呢?”“對了,我們要跳着去。先來試試吧!”

1、學習動作。

教師示範典型動作,幼兒集體學習,強調動作的要領。

2、按不同情節引導幼兒練習向前行進跳。

拔蘿蔔——拔青菜——休息(席地而坐,隨柔和的樂曲做一些放鬆動作)——去兔奶奶家。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

幼兒動作,適時提醒幼兒動作要領,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幼兒。

3、教師小結。

四、情感體驗。

“我們幫助了兔奶奶,心裏感到怎麼樣?”

五、結束活動。

活動分析:

由於小小班孩子具有好模仿的特點,因此我在活動中創設了“兔寶寶和兔媽媽幫助兔奶奶”這個童話情節,讓單調枯燥的動作練習充滿了童趣,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的情緒一直很高漲,並能主動參與活動,基本實現了目標。

活動反思:

怎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是我們在設計一個活動時就應該要考慮的。無論組織怎樣的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培養其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的創造思維獲得發展。

幼兒園託班教案2

活動目的:喜歡塗鴉活動,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油畫棒、畫好輪廓線的畫稿。

重點難點:順着一個方向塗色。

活動地點:教室內

活動形式:集 體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天氣很冷,小兔子想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可是它沒有不怕冷的衣服,不能出去玩,怎麼辦呢?小朋友快給它想想辦法。(給它做一件。)

2、我準備了一件外衣,你們看好看嗎?

(引導幼兒發現,外衣是沒有顏色的。老師準備了一些美麗的畫筆,讓幼兒認一認筆都是什麼顏色的?)

3、遊戲“小兔子的花衣服”:

(找出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畫筆,開始塗色。)

4、老師指導幼兒順着一個方向塗色:用兒歌吸引幼兒正確塗色。

5、美麗的衣服展覽:

溫馨提示:

1、可以給爸爸媽媽做一件美麗的衣服。

2、爲幼兒提供嘗試用不同材料的畫筆畫畫。

幼兒園託班教案3

遊戲目標

1.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2.初步做到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

遊戲準備

皮球(幼兒人手一個)、一個小滑梯、一個紙箱。

遊戲玩法

遊戲一:追皮球

教師將紙箱中的皮球全部拋在塑膠場地上,讓幼兒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后,跑回原處把皮球投入紙箱。教師可把幼兒追回的皮球繼續扔出去,幼兒反覆將皮球追回並投入紙箱。

規則:每位幼兒每次只能追一個皮球,並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內。

遊戲二:滾皮球

幼兒將皮球從小滑梯上滾到紙箱內,進球的幼兒就可以從滑梯上滑下來,拿到皮球繼續玩,沒進球的幼兒不能滑滑梯。

規則:在滑梯上只能滾皮球,不能扔皮球。

遊戲三: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坐下,一起念兒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來”。教師將皮球滾到一個幼兒手中,幼兒再將皮球滾回來。遊戲反覆進行,隨着幼兒熟練程度的提高,圓圈逐漸變大。

規則:幼兒要嘗試滾皮球,不能扔皮球或抱皮球。

遊戲四:小豬回家

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着幼兒興趣的變化,遊戲情節可不斷髮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遊戲五:喂小動物吃飯

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裏,鍛鍊投擲和目測能力。

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遊戲六:我是小小傳球手

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遊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幼兒園託班遊戲設計:開開心心玩皮球

1.體驗與大家一起玩皮球的樂趣

2.初步做到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

準備:幼兒人手一個皮球、小滑梯、紙箱一個

玩法:

1.追皮球

在塑膠場地上,教師將紙箱的皮球全部拋出去,幼兒追逐皮球,追到球后,跑回原處,把球投入紙箱。教師可把幼兒追回的球繼續朝外扔,幼兒反覆玩遊戲。

規則:每位幼兒每次只能追一個球,並把球投入箱內。

2.滾皮球

幼兒在小滑梯上先將球滾下來,控制球滾到紙箱內,進球的幼兒就可以從滑梯上滑下來,拿到球繼續玩。

規則:在滑梯上只能滾皮球,不能扔皮球。

3.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坐好後,一起念兒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來”。教師將皮球滾到一個幼兒手中,幼兒再將皮球滾回來。遊戲反覆進行。隨着幼兒熟練程度,圓圈逐漸變大。

規則:幼兒要嘗試滾皮球,不能扔或抱回來。

4.小豬回家

幼兒雙手推動“小豬”在地面滾動到指定的`“家”。隨着幼兒熟練程度的提高,遊戲情節可不斷髮展,幫助“小豬”鑽過“山洞”,走過“小橋”,繞過“危險”回到家。

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5.喂小動物吃飯

在大紙盒上貼好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裏,以提高孩子投準目標的精確程度和鍛鍊目測力。

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6.小小傳球手

幼兒可以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上開始傳球。傳球遊戲更能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都能促進孩子們互相配合、協同活動的能力。

規則:幼兒要站好,要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幼兒園託班教案4

教學科目:語言教學內容:看誰和他做鄰居(兒歌欣賞)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2、理解兒歌內容,懂得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人。

教學準備:

兒童用書,掛圖,CD。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主題。

教師:小白兔和小黑熊各自蓋了新房子。過了一段日子,小白兔的身體健健康康的,而小黑熊卻病得不輕。爲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一起去他們的新家看看吧!

二、精講引導,指導說話。

(一)看掛圖,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出示掛圖1,讓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圖上畫着誰?他的家蓋在哪裏?小白兔蓋了新房以後做了哪些事情?新房變成了什麼樣子?誰來跟小白兔做鄰居了?

2、教師出示掛圖2,讓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圖上畫着誰?他的家蓋在哪裏?小黑熊蓋了新房以後做了哪些事情?新房變成了什麼樣子?誰來跟小黑熊做鄰居了?

(二)播放兒歌錄音,讓幼兒欣賞。

三、師幼互動,唱遊過渡。律動:神奇的手指四、口語訓練,練習鞏固。

(一)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熟讀兒歌。

1、小組內自由朗讀兒歌。

2、指名幼兒上臺朗讀兒歌。

(三)情景對話,想象表演。

1、教師提問:小白兔怎樣打掃院子的.?請幼兒扮演小白兔打掃院子。

2、教師提問:小白兔的鄰居是誰?請幼兒扮演小蜜蜂和小蝴蝶,說說小蜜蜂、小蝴蝶飛到小白兔家來玩時,會怎麼說?

(四)教師提問:你喜歡誰的家?爲什麼?教師小結:我們要學習小白兔,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幼兒園託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辨別感受兩種強弱不同的音樂。

2、幼兒投入情景表演,在歡樂的氣氛下進行模仿律動,感受遊戲的樂趣。

重點:

透過遊戲,辨別感受兩種強弱不同的音樂

難點:

幼兒投入情景表演,進行模仿律動

物質準備:

鼠媽媽、老貓的頭飾,蛋糕盒子,請配班老師表演貓,兩段強弱不同的.音樂

經驗準備:

幼兒明白“小老鼠上燈臺”的故事,並會玩相應的律動遊戲

活動過程:

流程:引題――小老鼠拿蛋糕――結束

一、引題

教師帶領幼兒玩《小老鼠上燈臺》律動遊戲,請幼兒和老師一齊做。

師:“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咕嚕咕嚕滾下來。”教師邊念兒歌邊帶領幼兒做律動遊戲2遍。

師:“哎呀,小老鼠肚子餓了,但是又吃不到燈臺上的油,那怎樣辦呀?”教師做努力想辦法的樣貌。

師:“哦,我明白在廚房裏有一塊很大的蛋糕,我們去把蛋糕拿來吃好不好啊?但是啊那邊有一隻老貓守着,你們在那裏等着,鼠媽媽先去看看。”

二、小老鼠拿蛋糕

1、教師示範

音樂起,鼠媽媽跟音樂輕輕的走到廚房裏拿起一塊蛋糕,音樂變強,鼠媽媽趕快跑回家裏。

師:“鼠寶寶們,媽媽拿到了一塊蛋糕,給媽媽鼓鼓掌。”(幼兒鼓掌)

2、幼兒示範

師:“你們看到剛剛鼠媽媽是怎樣過去拿蛋糕的嗎?”(輕輕的走過去的)

師:“其實鼠媽媽過去拿蛋糕是有方法的,(音樂起)你們聽當音樂輕輕的時候,就表示老貓睡着了,我們能夠過去拿蛋糕了,當音樂變的很響的時候,就表示老貓要醒了,我們要趕快跑回家裏來了,明白這個方法鼠寶寶們也能夠去拿蛋糕了。哪位鼠寶寶願意和鼠媽媽去拿蛋糕呢?”

音樂起,教師請2位幼兒上前表演,提醒幼兒音樂的變化。

音樂變強,師:“老貓要醒來了,快跑呀。”

教師帶領幼兒跑回家裏。

師:“我們又拿回來3塊蛋糕,給我們鼓鼓掌吧。”

3、幼兒羣衆表演

(1)、教師在前面帶領幼兒

師:“鼠寶寶和鼠媽媽一齊去廚房拿蛋糕吧。”

音樂起,教師在幼兒前面帶領幼兒去拿蛋糕,提醒幼兒音樂的變化。

音樂變強,師:“老貓要醒來了,快跑呀。”

教師帶領幼兒跑回家裏。

師:“哦,寶寶們真棒,拿到了那麼多的蛋糕,我們鼓鼓掌。”

(2)、教師跟在幼兒後面

師:“你們看廚房裏還有那麼多蛋糕我們一齊把它全都拿出來好不好啊?”

音樂起,老師在幼兒後面跟着幼兒去拿蛋糕,重點幫忙潛力較弱的幼兒。

配班老師(老貓):喵嗚,是誰呀?

師:“快跑呀,老貓醒來了。”

三、結束

我們拿了那麼多的蛋糕夠我們吃上好幾天的了,鼠寶寶們我們回去吃蛋糕嘍(教師帶領幼兒出教室)。

幼兒園託班教案6

設計思路:

活動內容取材於幼兒熟悉的生活,剛入園孩子還在一片哭聲中就對吹泡泡很感興趣,在孩子已初步適應集體生活的基礎上,此活動嘗試在戶外進行,讓孩子接近大自然,通過看、捉、說、念、做一系列活動,使他們能更快的融入到集體中,從而對各活動產生興趣。

教學目標:

1、在聽聽、看看、說說、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樂情緒。

2、願意跟着老師和同伴一起“玩”。

教學準備:

吹泡泡玩具一套、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1、欣賞歌曲:

隨音樂自由拍拍聽聽《吹泡泡》的.歌曲,體驗快樂情緒。

2、吹泡泡:

(1)教師吹泡泡,幼兒捉泡泡。

(2)老師:老師吹出來的是什麼呀?泡泡是什麼樣子的?泡泡多不多?泡泡大不大?泡泡飛到哪裏去了?

(3)教師邊做動作邊唸誦兒歌二遍。

(4)幼兒嘗試着跟念兒歌、做動作。

3、遊戲:吹泡泡

4、延伸:

寶寶本領真大,以後我們自己來吹大泡泡、小泡泡好嗎?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興趣高,很投入,幼兒能跟着集體一起“玩”——唱歌、念兒歌、做遊戲,如有吹出大泡泡的泡泡玩具,對孩子觀察大與小效果更好,兒歌還可選擇簡短二句爲妥。

幼兒園託班教案7

設計意圖:

因爲米是孩子經常要接觸到,而且不少家長在家也經常玩,而沙和水相對應米來說比較麻煩,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來也不太衛生,不可能長期當作區域來玩,而水受季節的影響,也不可能當作長期的區域來玩,更不可能拓展開來,而米就不同,不但讓幼兒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狀、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發展小肌肉動作,而且可以拓展開來,嘗試不同的“米寶寶”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樣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樣,米和糖果掉下來的聲音不一樣,等等,而且米玩過後洗乾淨還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們吃的飯,知道我們不能撒飯、剩飯,從而讓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道理。我們根據每個幼兒發展的特點,設計三個層次發展幼兒的能力。

第一層次:

感知裝米材料區:(提供真實的物品)

(1)生活中的工具:各種裝米器具若干:如小盤、碗、小調羹、奶粉罐、紙杯等。

(2)真實的食物:米

第二層次:

感知不同材料區:

成品材料:

第三層次:

自制模擬生活材料區:

成品材料:米、糖果、泡沫、白雲豆、盆子、軲轆桶、勺子、漏斗等。

目標:

1、智慧成長:

(1)能夠正確地感知裝米時容器的性能:知道“上”、“下”、“裏”、“外”

(2)能夠用比較恰當地語言表達自己對裝米不同容器的理解:知道底空的不能裝米或知道大的.東西裝米多,口子大的容器裝米容易,口子小的容器裝米困難。

(3)能進行簡單的觀察比較,逐漸開始理解“大小”和高矮,多少。

2、肌體成長:

(1)動作比較協調隨意地行走並搬運各種玩具玩米,不會將它們到處灑落在地上。

(2)願意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動作——撈、舀、倒、攪拌等動作。

(3)願意認識及正確的使用簡單的工具:勺子、盤子、碗、瓶子、罐子漏斗等。

(4)知道餐前餐後要洗乾淨手,不亂扔果殼,吃完食物要漱口,用小毛巾擦乾淨小臉。

3、社會性成長:

(1)樂意與喜歡的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

(2)知道好玩的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學說“借我玩一下好嗎?”“謝謝”“我們一起玩吧”。

4、情感成長:

(1)在區域活動時不大聲喧譁,不影響同伴;

(2)在活動中遇到困難,不哭不叫,動動腦筋找老師或同伴幫忙。

5、創造性成長:

用各種獨特的方法,大膽地玩米。

幼兒園託班教案8

活動時間:

9月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願意上幼兒園並能逐步適應集體生活;

2.初步感受幼兒園生活的樂趣

活動一:

我和爸爸媽媽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通過家長陪同幼兒來園參觀和活動,使幼兒初步瞭解園內環境,接觸老師和同伴,減少幼兒緊張情緒和不安全感,激發幼兒入園願望。

活動準備:

1.事先通知家長活動內容要求;

2.杯架,晨檢板上貼好標籤

3.各類桌面玩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迎接新生和家長

二.家長幫助幼兒認識標籤

三.家長帶幼兒玩桌面玩具穩定幼兒情緒

四.由家長陪同參觀幼兒園

活動二:學唱歌曲《我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參與歌唱活動並體驗與別人一起歌唱的歡樂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親親布娃娃和布娃娃說說話

二.欣賞感受教師充滿感情的'演唱

三.邊唱邊哄娃娃,體驗唱歌的快樂

活動三:學念兒歌“老師本領大”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激發幼兒親近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紙折手工,手繪圖畫,手工縫製的布娃娃等

活動過程:

一、展示並和幼兒一同欣賞教師的作品

二、教師與孩子一同愉快地念兒歌

三、將這些作品、玩具分發給幼兒

活動四:

大帶小活動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學習與人交往,體會哥哥姐姐本領大。

活動準備:

事先與大三班聯繫

活動過程:

一、與哥哥姐姐見面

二、說句悄悄話

三、哥哥姐姐表演節目

四、哥哥姐姐送禮物

幼兒園託班教案9

一、主題的產生:

在前一個階段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兩隻小手》的主題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他們兩隻小手上的十個手指發生了興趣,尤其是大拇指,因此我們決定順應孩子的興趣,進行《拇指貝貝》的主題活動。

二、主題目標:

知道自己的名字,學着做手指謠的動作。

三、主要活動

計劃表:

活動一:

遊戲《我叫┅┅》

遊戲: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二:

遊戲《寶寶不見了》

遊戲: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三:

體育活動《寶寶不見了》

體育遊戲: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四:

兒歌《大拇指》

語言活動: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五:

歌曲《大拇指,你在哪裏?》

音樂活動:全班

,主題活動《拇指貝貝》 遊戲:分組、個別

語言、藝術、運動

活動六:

兒歌《兩個老老頭》

語言活動: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活動七:

遊戲《小鉤子》

體育遊戲:全班

自由活動:分組指導

語言、藝術

角色、運動

四、活動記錄:

活動一:遊戲《我叫┅┅》

哦主題活動《拇指貝貝》 活動前,我給自己的大拇指畫上了有趣的臉譜 。

活動開始後,我豎起我的大拇指,一邊讓他做“彎腰”、“搖晃”的動作,一邊對大家說:“咳,大家好!我是大拇指!小朋友好!”孩子們一見都非常開心,也紛紛效仿我的動作,豎起大拇指,“彎彎腰”、“點點頭”的動起來了。

見此情景,我一邊給孩子們的大拇指上畫上臉譜,一邊讓孩子的大拇指和我的大拇指“碰碰頭”,然後讓他們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玩。大家玩得非常

五、反思:

在手指上畫臉譜是孩子們從來也沒有經歷過的,所以他們見我大拇指上的臉譜非常開心,也模仿我的樣子,做起了手指遊戲,我也正是利用了孩子喜歡模仿的'特點,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讓孩子們體驗着大家一起做遊戲的樂趣。

六、延伸活動:《戴“帽子”》

這天,大班的老師給我們送來了一包“妙脆角”(一種膨化小零食)。我打開來準備給孩子們吃的時候,發現這種小零食做得像一頂頂三角形的“小帽子”,於是我靈機一動,拿出一個對大家說:“這個東西真有趣,像什麼?三角形的小帽子。小帽子,小帽子,給我的指寶寶戴一戴。”

說完,我把“小帽子”套在大拇指上,一邊套一邊說:“哎呀呀,太小了,大大的腦袋套不下。”接着我又把“小帽子”套在食指上,一邊套一邊說:“哎呀呀,太小了,尖尖的腦袋套不下。”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把“小帽子”套在中指和無名指上說:“哎呀呀,太小了,扁扁的腦袋套不下。”“哎呀呀,太小了,圓圓的腦袋套不下。”當套到小指時,“小帽子”一下子套上去了,於是我高興得說:“套上了,套上了,這是我的小帽子。點點頭,彎彎腰,小指小指戴帽子。”這時孩子們早已忍耐不住了,大聲說:“我也要!我也要!”我說:“那好,伸出你的小手指,我來給它戴帽子。”

於是,我逐一給孩子們的小手指戴上“帽子”,一邊套一邊讓孩子們跟着我說:“點點頭,彎彎腰,小指小指戴帽子。”孩子們開心的向同伴動着自己戴着“帽子”的小手指。

七、反思:

本階段我們的主題活動是《兩隻小手》,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手還有比較感性的認識,相反對手指的概念就差多了,但他們願意模仿成人的動作,例如:豎豎大拇指、做做“1”等。而且這時孩子們的思維特點是直覺行動性的,如果我們成人用動作或是創設一定的遊戲情景,是很容易幫助孩子進行記憶的。上述這個案例就是最好的說明。

在隨機的遊戲中,我創設了一定的情節,將每個手指擬人化的變成一個人,然後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戴帽子”,來給五個手指“戴帽子”。在這個過程中,我並沒有要求幼兒學說手指的名稱,而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只強調了“小指”這個名字,或許孩子們不一定能正確說出“小指”的名字,但對“小指”已有了感性的認識,當我再提起“小指”時,他們一定不會伸錯手指的。

情景一:

請寶寶用大拇子變戲法,寶寶很開心,他們用自己的大拇子變出了許多可愛的東西。樂樂的大拇子變成了可愛的小鳥;東東的大拇子變成了望遠鏡;………君君走到我跟前邊做邊說:“我的大拇子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在點點頭”,“君君真聰明”我肯定了她的話並在全班的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大家都伸出大拇子子點點頭,(這時我在自己的大拇子上畫上老爺爺,)我用驚奇地口吻說“是誰呀”,寶寶說:“這是老爺爺”,“是呀”我就學着寶寶的樣子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寶寶特別感興趣,於是,我給每個寶寶的大拇子上畫上了老爺爺,他們邊做動作邊念兒歌,一會兒就把兒歌學會了。

情景二:

今天是複習兒歌“兩個小老頭”,事先我爲每個寶寶準備了手指偶,手指偶上面畫上老爺爺,寶寶帶上手指偶很開心,也特別興奮。我想這次活動一定很理想,可是寶寶帶上指偶後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玩指偶的上面,(只有幾個寶寶跟着老師一起復習兒歌)我很生氣的收掉了他們手上的指偶,寶寶這時注意力才集中起來,纔開始跟着我一起

八、主題活動《拇指貝貝》反思:

兩節活動教師很形象的給孩子創設了外界環境,可是效果就不同。這是因爲孩子的年齡小,尤其是託班的孩子,他們的注意力是不隨意的、短暫的,他們喜歡擺弄物品,常常被這些好玩的玩具所吸引。老師給他們準備的紙偶——老爺爺,很有趣,孩子特別的喜歡,所以他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玩紙偶上,通過兩節活動,給我一個啓示:教育教學活動除了給孩子提供有趣的環境和表達表現外,還應該考慮孩子的本身的年齡特點,這樣孩子的學習效果會更好。在《拇指貝貝》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變成“寶寶”、“老老頭”,又用形象化的手法將手指變成了“小鳥”、“望遠鏡”、“小鉤子”等,而這些東西又都是孩子能夠接觸到的,使得他們在遊戲活動中更有興趣也更願意和老師一起玩手指遊戲了。從中也讓我們更瞭解了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形象、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孩子和你的距離會越來越近的。

幼兒園託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練習雙腳縱跳觸物。

2、鍛鍊幼兒的體質,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蛙頭飾、各種害蟲、場地佈置:長繩上繫有各種害蟲,害蟲離幼兒高舉的手(15~20釐米)。

活動過程:

1、幼兒帶頭飾做熱身運動。

教師:蛙寶寶來跟蛙媽媽熱身一下,做做運動吧

2、引導幼兒說出蛙的本領

教師:蛙寶寶們,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要開始學本領了,以後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遇到困難要靠自己想辦法。寶寶 們你們說說我們蛙都有哪些本領啊?

幼兒:自由說出蛙的各種本領。

教師:請幾個幼兒說出並且表演一下。

3、總結蛙有一個跳的本領。

教師:剛剛小蛙表演非常棒,表揚一下自己!蛙寶寶啊,我們都知道我們蛙有很多本領。那你們知道蛙最大本領是什麼嗎?

幼兒:跳躍的本領。

4、學習跳躍的動作。

教師:蛙寶寶你們知道哪種跳的方法會跳的高呢?

幼兒:自由說出蛙的跳躍的好方法。

教師:寶寶們真都能想出好方法,蛙媽媽這裏有個更好的方法。

5、說出好方法。

教師:跳前要蹲下一點,雙腳一起用力向上跳這樣就會跳的高。

寶寶們來跟着媽媽做這個動作真棒!

教師:寶寶們自己來練習這個動作。Good真!

6、進行遊戲。

教師:叮呤……山羊公公啊!好的沒問題。剛纔,接到山羊公公的.電話,說它莊稼地裏有很多害蟲,請你們幫忙,你們開心嗎?現在是你們發揮本領的時候,不過去山羊公公家要經過一座小橋竄過山洞,蛙有要求的去時一定要小心跟好蛙媽媽後面。寶寶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

教師:帶蛙寶寶去山羊公公莊稼地裏。這裏就是莊稼地裏了媽媽先來示範一下,還真難捉媽媽來用一下好方法,捉到了一隻老鼠。我要請一個蛙哥哥來捉一下。寶寶們看好了蛙哥哥這麼捉的。記住要用學到好方法才能捉到更多害蟲。開始吧。

7、遊戲結束。

教師:寶寶們今天表現很山羊公公邀請你們去它家坐客我們去吧。

反思:這次活動中我反思了一下,在活動中以一些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想象,幼兒能大膽的想象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教學時對一些問題的結果不要急於說出來可以引導幼兒自己去思考問題,使他們靈活的小腦袋很好的發揮。

幼兒園託班教案11

教育目標:1、學習用英語向人打招呼,鞏固HELLO的發音。

2、培養幼兒對英語發音和英語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圖片(四幅)

2、錄音帶(一盒);

3、錄音機(一臺);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候

1、與全體幼兒打招呼

T:Hello,children!

C:Hello,teacher!

2、分別與個別幼兒練習打招呼

T:Hello,children!

C:Hello,teacher!(個別幼兒)

二、逐一出示圖片,與幼兒一起和圖片中的'人物打招呼

1、教師示範,幼兒練習打招呼

T:Whoisshe?Let’ssayhello!

Hello,teacher(doctor、uncle、aunt)

TC:Hello,teacher(doctor、uncle、aunt)

2、指導個別幼兒學習打招呼

3、教師與幼兒唱“Hello,Hello”

三、複習遊戲“RowyourBoat”

Let’splay“RowyourBoat!”

四、離場“Ridinginmycar”

幼兒園託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安靜傾聽故事,初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重難點)

2。通過遊戲,進一步感知顏色,體驗其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蝴蝶找花》故事

2。紅花、黃花、藍花圖片各一張,老師自制紅、黃、藍小蝴蝶若干。

3。《蝴蝶飛》歌曲磁帶、雷聲、雨聲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蝴蝶圖片,用三隻蝴蝶引出故事。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

幼:蝴蝶。

師:小朋友知道這三隻蝴蝶是什麼顏色的嗎?

幼:紅蝴蝶、黃蝴蝶、藍蝴蝶(有的幼兒知道,有的不知道,會說錯,等幼兒說完後,老師再把三隻蝴蝶的顏色說一遍,告訴幼兒正確答案)。

師:三隻美麗的蝴蝶要到花園去,它們會去幹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蝴蝶找花》的故事吧。

2。老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蝴蝶找花》。

故事中提問:

(1)紅蝴蝶找到了什麼花?

(2)黃蝴蝶找到了什麼花?

(3)藍蝴蝶找到了什麼花?

3。遊戲:蝴蝶找花

現在咱們也一起來玩玩《蝴蝶找花》的遊戲!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幼兒分別扮演三種顏色的蝴蝶(可以自選小蝴蝶)。當音樂響起時,手拿自選的小蝴蝶,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做蝴蝶飛的動作。打雷聲響起時,老師提醒幼兒快到自己對應的花下面躲起來(紅蝴蝶找紅花、黃蝴蝶找黃花、藍蝴蝶找藍花)。教師提醒找錯的幼兒重新找,直到找對爲止。

(2)雨停了,小蝴蝶要回家了,老師和“小蝴蝶”們一起飛回家吧。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聽課可以讓自己收穫很多,親自組織一節教育活動,從中收穫更多。比如這次講課我上了一節語言活動《蝴蝶找花》。俗話說得好,不講不知道一講嚇一跳啊,通過講課才發現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着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一、導入部分

量詞的運用不夠準確。比如“一朵花”、“一隻蝴蝶”(上課時語言不夠緊湊說成“一個”)

二、基礎部分

1。故事內容繁瑣,老師講解不清楚,使環節與環節之間沒有連接。我的語言出現重複,口頭語較多須改成,減少不必要的語言,語言儘量簡單準確,針對託班幼兒年齡特點,把每個畫面的故事語言縮短成精煉的一句話。

2。講故事的過程中,老師沒有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如“這是一隻紅蝴蝶”。在故事情景中“下雨時紅、黃、藍三隻蝴蝶要躲到紅、黃、藍花的下面”這個環節由原先老師告訴小朋友改爲請小朋友幫助蝴蝶找花躲雨,既能瞭解孩子們對顏色的掌握情況,又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

3。遊戲部分

(1)遊戲開始前,老師沒有講解遊戲規則,使幼兒在活動中有些茫然不知道該怎麼做,是我的重大失誤。應該在用簡單的話語加重語氣強調玩法。

(2)在給每個幼兒分發小蝴蝶道具時間過長,需改正方法,把所有的小蝴蝶分成三組供幼兒自由選擇,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4。教具圖片,我爲本次活動繪製的背景圖一下子呈現了許多花,讓孩子們分不清主次,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針對託班幼兒年齡特點我把圖片修改爲“公園裏的花”背景圖,畫面只是一種背景效果,然後把紅黃藍三朵大花、蝴蝶、太陽、烏雲都做成可以隨時移動粘貼的圖片,只在故事需要時纔出現必要的角色,隨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定會比現在效果好,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才清楚地發現自己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我很感謝老師們給我的寶貴建議和幫助,讓我及時發現問題,改正錯誤,讓我可以從每個老師那裏學到新東西,比如,把生活搬進課堂,把學習融入遊戲,給幼兒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請幼兒猜想等等好的教學方法。相信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可以將這次聽的每一節教學活動中所得到的啓示能夠學以致用,取長補短,使自己不斷進步。

幼兒園託班教案13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玩有着不解之緣,他們爲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在幼兒入園時不難發現他們總免不了帶些吃吃玩玩的東西,既然幼兒對吃玩感興趣,我們何不借題發揮,以他們的興趣爲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這樣既體現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進幼兒生活”的主題,又能讓幼兒從中獲取一些感性經驗,還發展功兒的各方面能力。

我設計的這節活動源自我班的辰然小朋友帶的一個大香蕉,香蕉獨特的外形特徵啓發了我,何不運用香蕉的“臥”、“躺”、“立”等不同狀態啓發幼兒進行想象,並採用“香蕉會變戲法”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玩中探索想象,讓幼兒從小養成愛思考、肯動腦筋的`好習慣。這節活動一方面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另一方面培養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發展了思維的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引導 了用肢體語言進行動作表現。

3、培養了對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大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個;毛巾若干;錄音機。

3、場地:鋪設地毯,師幼圍坐一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因爲小小班幼兒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不超過10分鐘,所以教師應開門見山地直導入課題。而下面則是以“吃”爲興趣引線,讓幼兒不知不覺進入活動。

教師出示 作神祕狀,讓幼兒猜:裏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樣子是長長的,皮是黃黃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是什麼?

幼兒一聽到是好吃的,便認真起來,有幾個幼兒猜到說:“是香蕉”。(讓幼兒回憶了感性經驗)

二、拿出香蕉,啓發想象,鼓勵用動作展現。

教師說:“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用疑問、用遊戲的口吻再次打開幼兒興趣的閘門。)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彎腰狀)

啓發:香蕉開始變戲法了,這樣看,像什麼?

幼兒:像小橋、像月亮。(師豎起大拇指誇讚)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 。(躺狀)

啓發:香蕉又變戲法了,這樣看,又像什麼?

幼兒園託班教案14

一隻大輪子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故事的內容,學習講述句子“我們喜歡大輪子”,感知車輪帶給小動物的快樂。

2、探索輪子的玩法,感知體驗輪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汽車輪子一個,呼啦圈與幼兒人數一樣;大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輪子,引出主題。

(1)教師:寶寶們瞧,這是什麼呀?(輪子)你在哪裏見過輪子呢?(汽車、電瓶車、卡車等)那你們知道輪子有什麼用?(幼兒自由說說)

(2)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隻大輪子》的'故事,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用圖片講述故事,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圖片裏有誰呀?小熊發現了什麼?

教師:森林裏的小動物的得到了大輪子,它們用大輪子做什麼?

教師:後來誰想要輪子?小動物是怎麼樣說的?

帶領幼兒一起學說:“不給,不給,我們喜歡大輪子。”

教師:最後,小動物將輪子給誰了?

3、引導幼兒討論:小動物們非常喜歡大輪子,它們圍着大輪子吃飯、聊天、講故事,非常開心,可爲什麼它們又把大輪子推出樹林,給大汽車呢?

使幼兒明白別人丟了東西,揀到了應該還給別人,輪子是汽車上的零件,汽車更需要輪子等道理。

4、遊戲活動:轉轉轉。

(1)教師:汽車上有了輪子可以開車;小動物得到了車輪,用車輪當桌子,給它們帶來了快樂;假如你得到了車輪,你想做什麼呢?

(2)教師(出示大圈):這個大圈象個大輪子,你想用這個輪子做方向盤嗎?

(3)教師帶領幼兒沒人手上拿一個輪子方向盤,開着小汽車走出教室。

幼兒園託班教案15

[活動來源]:

春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風箏的造型豐富多樣、色彩鮮豔。有一次和寶寶閒聊,他興奮地對我說放假的時候和爸爸媽媽放風箏的事,其他小朋友聽到都很感興趣。結合這一情況,利用幼兒濃厚的興趣設計了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安排]:

活動一:談話《放風箏》

(活動已經進行,談話過程中小朋友聽了都着急地說要去放風箏,在小朋友產生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產生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漂亮的.風箏

[活動目標]:

通過收集,展示風箏,讓小朋友在欣賞過程中產生放風箏的慾望。

[活動準備]:

1、請爸爸媽媽幫忙收集風箏。

2、將小朋友帶來的風箏掛在牆上展示。

[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

師:你們帶來怎麼多風箏可真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

2、看風箏:帶着幼兒邊走邊看,掛在牆上的一個一個風箏,看看哪個大,哪個小,哪個是小燕子,哪個是奧特曼等。

3、活動結束:

談話:說說你喜歡哪個風箏。

不錯的活動三:放風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拉着風箏線跑,體會其中的樂趣。

2、培養幼兒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協調與他人的距離。

[活動準備]:風箏若干獎品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幼兒放風箏:(教師:春天到了,你們帶來的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來放風箏,好嗎?)

2、就秩序問題討論。

提問兩位相互撞擊的幼兒:你們撞到對方後,疼不疼?你爲什麼會撞到別人?

告訴幼兒可以避免與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時,注意前面小朋友,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當前面的人停住時要能及時剎住腳步。

3、爲幼兒發獎,鼓勵幼兒下次再來放風箏。

問:今天你們放風箏,玩得開心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開心,還能避免許多的危險。既玩到了又保護了我們自己。

二、活動結束:帶着風箏自由地飛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