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病隙碎筆讀後感(精選28篇)

病隙碎筆讀後感(精選2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病隙碎筆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病隙碎筆讀後感(精選28篇)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史鐵生

如果你喜歡了一位偶像,請你一定要爲他寫一些文字。對於喜歡的作家,我想我們更應該寫點東西吧。於是便有了這些文字。

我看過的書不太多,印象比較深刻,對自己思想有過強烈震撼的則就更少了,其中就有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和周國平《人與永恆》,前者更易懂,後者哲理性強些,稍有些生澀難懂。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大家應該不陌生,我們這一代人高中語文課本中一定都讀到過,而且我們之中很多人是通過這篇散文認識了地壇。這篇文章也支撐了史鐵生在散文文學上的地位,也更加堅定了史鐵生寫作的信念。

職業是患病,業餘纔是寫作,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調侃自己。《病隙碎筆》是哲學性的散文,是一個思索的過程,通篇無題,與殘疾並無太大幹系。所有的文字主要源自一個健康的靈魂對生命的困惑與痛苦的探索,源自一個思想者對人生基本命題的哲學思考與辯析。一直是在尋找,史鐵生是一個完全靠自己的覺悟修養自己品行的人,他窮盡自己的一生去思索人生,他不能行走,但他是思想的行者。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說道: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他早看透了生死,置之度外,他堅持活下去就是爲了尋找活着的信念。爲活着而思索,爲思索而活着。

關於史鐵生,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作家筆下對他的文字和他本人的敬畏與推崇。周國平後來爲《病隙碎筆》作的序曾寫道:

三年前,在輪椅上坐了三十個年頭的史鐵生,生活中沒有出現奇蹟,反而又有新的災難降臨。

關於殘疾,史鐵生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在此意義上,殘疾是與生俱來的,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這樣。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這是智慧的起點。看到並且接受人所必有的限制,這是智慧的起點,但智慧並不止於此。如果只是忍受,沒有拯救,或者只是超脫,沒有超越,智慧就會淪爲冷漠的犬儒主義。

《病隙碎筆》中有許多對於信仰的思考,皆發人深省。一句點睛的話是:“所謂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兩種姿態。當它登高俯察塵世時,它看到限制的必然,產生達觀的認識和超脫的心情,這是智慧。當它站在塵世仰望天空時,它因永恆的缺陷而嚮往完滿,因肉身的限制而尋求超越,這便是信仰了。完滿不可一日而達到,超越永無止境,彼岸永遠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續。所以,史鐵生說:"皈依並不在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這條路沒有一個終於能夠到達的目的地,但並非沒有目標,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標存在的證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證明。物質理想和社會理想的實現要用外在的可見的事實來證明,精神理想的實現方式只能是內在的心靈境界。所以,凡是堅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堅定就已經是信仰的成立。

對於"職業是患病,業餘才寫作"的史鐵生,如果說這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和疾病鬥爭,我想他一定贏了。

命若琴絃,終成絕響。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史鐵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史先生一路走好。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

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一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意義。”他深深明白,生命讓自己寫作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故而不論病痛如何折磨自己,他都要盡力擠出時間一次次地喚醒因病痛而日漸麻木的心靈,然後對所在的世界和所處的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狀態和人生意義進行思考。於是也就有了關乎人生命運的“成長”、“生病”、“愛情”、“金錢”、“生存”、“道義”、“信仰”、“死亡”等等諸多感悟文字。

他的一生,病痛接連不斷,此病未去彼病又來。但他還是熬了過來,並且積極對待生活。他說:“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是啊,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鼻塞了,才瞭解鼻通時呼吸是多麼順暢……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

塵世猶如浮雲,人生彈指即過,是福是劫是禍?齊克果曾說:“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走這條道——跨過嘆息橋進入永恆。”死亡是我們的>生命的一部分,它在長路的盡頭守候着我們,我們是無法拒絕的。這是我們唯一的路,我們無法迴避,只有徑直地走過去。但當我們走的時候,我們至少可以通過一路播種一路耕耘,讓身後的路鮮花遍地插柳成蔭。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只在乎過程本身,結果怎麼樣,那都是次要的。過程本身就是結果,感受我們一生應該感受的,經歷應該經歷的。在歷史的洪潮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無中來,回無中去,誰也不是誰,就像在過100年誰又會記起我們呢?親情、愛情、友情,纔是我們在這短暫的行程中最真實的存在。人生就像那把三絃琴,一頭連着希望,一頭連着生命,兩頭繃緊了,人生才叮叮噹噹的充滿生氣。人的命就像琴絃,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

閱讀《病隙碎筆》就當成是一次靈魂的洗禮,生命的追問,雖然我對它認知淺薄。我想也許是我閱歷不夠,無法理解他的邏輯思想吧;也或許是我的那個靈魂的自我太侷限,無法夠及他的高度吧。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3

一口氣讀完了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又一次被深深地教育了。這是一部充滿人生體驗的人生筆記。之所以是《病隙碎筆》,是因爲他的透析從開始的一週一次,到一週兩次,後來每隔一天一次。他身體裏的血得從動脈管引出來,在透析機裏過濾掉毒素,再從靜脈流回體內,整個過程長達四個半小時,全身的血液都要被過濾幾十遍。就是這樣一個長年坐在輪椅上的人,穿過浩瀚的肉體之痛,帶給了我們對生命的思考。

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得到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是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生病的日子,懷念那些不生病的日子,病重了時,又懷想病輕的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人總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失去時卻從來沒有想過還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心中的慾望不斷地被各種慾望填滿,壓得喘不過氣來,儘管很辛苦,但卻欲罷不能,所以幸福的滋味一直可望不可及。

史鐵生在書中寫道: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幸運,這實在有失厚道。

幸福的底線其實就是不貪婪,不去做那些無謂的假設,也不去奢求那些不切實際的妄想,在能愛的時候儘量去愛,做自己該做且能做到的事,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這就是幸福的。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4

翻開《病隙碎筆》,靜靜地閱讀,裏面的語句十分質樸但字字珠璣充滿了智慧,而且有的話還很幽默,可越是幽默,我的心越是沉重。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的感悟很多,並震撼於鐵生精神。

史鐵生是當代著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幾乎在病痛中度過,他癱瘓,得過褥瘡,患尿毒症,可他卻十分樂觀。他不感嘆命運不公,還把人生比作話劇,有矛盾和衝突才精彩。他不因一生患病而哀嘆,還說生病也是一種經歷,還曾對別人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病成羣結隊地來把我的身體的部分當做樂園”等話。這些話雖然幽默,我卻笑不出來,反而爲他感到難過。可他不需要,他認爲苦難是必經的,人不能總哀嘆“我怎麼那麼倒黴。”,因爲”幸運很多,人不嫌多。”從他所寫的每一句話可以看出他的樂觀向上,而這就是鐵生精神。和他相比,我覺得自己十分渺小。當自己被燙傷時,一會兒哭,一會兒鬧,總髮脾氣。可這和鐵生的病痛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因此對他的敬佩之情更深了。和他相比,我們都實在太不堅強了。我時常能聽到有些人因爲患重病而一蹶不振沒幾天就死了的事;時常都能聽到身邊人遇到一點小挫折便抱怨命運等等。

此外,在這本書中,他還談到了自己對世界與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思考,且每一點思考都很有道理。

因此當你在讀《病隙碎筆》時,就等於是在聽史鐵生,這位大師,在爲你講一堂關於人生命運的、“生病”、“信仰”、“死亡”等感悟的課。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一本能使人受益匪淺的書,值得我們去品讀。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5

在接連不斷的苦難之下,史鐵生先生寫下了這本《病隙碎筆》,這是一本充滿信仰的書,這本屬給予了我很大的觸動和激勵。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對於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生死,但在史鐵生看來,那便是對生死最好的詮釋,是句再好不過的墓誌銘。輕輕地走,正如輕輕地來,掃盡塵囂,用渺小的生命改變一段歲月,讓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有一點點不一樣,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了。

“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史鐵生沒有在病痛中度日如年,而是用受病折麼和與病搏鬥的空隙來思考人生。生命不僅沒有使他一蹶不振,反而讓他更懂珍惜和滿足。人們常有一種習慣:記得住黴運,記不住走運。但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面前都有可能加個“更”字。而現在的我,既沒有疾病纏身,也沒有身苦患難,理應滿足於當下生活,給自己的前行以無限動力。

人在苦難中總該有個信仰,史鐵生對“佛”的見解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對待信仰的正確態度。當有人勸他去佛堂燒柱高香以乞健康時,他總是猶豫,這並非因爲不願朝拜,而是保持了對佛的尊敬。滿腹功利的“祈禱”確實是污了佛法。佛門清淨,唯應當求一份智慧,以醒貪迷。信仰是精神的支點,尊重這份信仰,是爲了對人生更高的境界的參透。

“以苦難去做人生的投資,以聖潔贏取塵世的榮耀”。只有成功者纔有資格談苦難,在苦難中不斷的增強信心,方能成就人生。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6

翻開《病隙碎筆》靜默的閱讀,裏面的語句十分樸質但字字珠璣,充滿了智慧。有的語句很幽默,但越是幽默,我的心越是沉重。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感悟很多,並深深震懾於鐵生精神。

曾有記着問史鐵生職業是什麼?史鐵生說“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作。”的確,在他短暫卻輝煌的人生裏,他有48年在病中,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最飽滿而健全的思想,他體驗到了生活的苦難,卻用最光輝的文字述說存在的快樂與明朗。它照亮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得到信仰與夢想。

在《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說“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纔說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存在,那麼這就成爲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想差不多,沒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只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安慰。”

心靈的慰藉在這裏,已經超越各種其他東西了,這個世界,從來就擁有着不完美,完美的體現就是殘缺,身體的殘缺卻令他的心靈閃現着最神聖的完美。

浪是水,浪消失了,水還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慾望和表達。浪活着,是水;浪死了,還是水。水是浪的根據,浪的歸宿,水是浪的無窮與永恆。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雖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史鐵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7

生一爐火,擇一本書,品其中之精華。——題記

《病隙碎筆》是史鐵生寫於生病治療間隙的片段碎筆,篇幅很長,但語言通俗易懂,彷彿在和我們面對面的交流,用長者的身份教導我們怎樣面對人生,苦難,命運,愛情,金錢,信仰,道義,字字珠璣,平易又精闢,樸實又鮮活跳動,充滿智慧與哲理。史鐵生有嚴重的殘疾,但他堅持寫作,在三天一次透析的痛苦煎熬中,他完成了著作。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史鐵生在開始就談到了命運,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隨意調換,要讓一齣戲劇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間的衝突,矛盾和衝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異,乃至天壤之異。他將生命比作一場戲劇,而我們都是其中的演員,每一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命運不一樣。

在書中,史鐵生認爲當人無法被改變時,我們應該尋求愛,愛是一個神聖的詞。愛之永恆的能量,在於人之間永恆的隔膜。愛之永恆在於激越,在於每一個“我都是孤獨”。愛也許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許只是遠遠觀望,默默陪伴。

帶着病體,史鐵生看到了世間的痛苦兇險,並不因爲自己虔誠而減少,對別人不尊重,只是樂觀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對這世界。他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能夠看出他對生的意志力很強,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而表現出的卻是歡樂與充實;他用理性的文筆,顯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抗戰,對生的意志,對死的無畏。

這部書是對人的靈魂洗禮,改變了生命的追求,《病隙碎筆》這部著作是史老先生在病痛中寫作,寫出的卻是歡樂與充實,品《病隙碎筆》,解人生迷津!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8

我一向不喜歡看隨筆的,但史鐵生的隨筆《病隙碎筆》卻一下子吸引了我。

這部作品是史鐵生在重病時躺在輪椅上所寫的。他把他的文字命名爲《病隙碎筆》是很有道理的。1998年之後,史鐵生的病情轉爲尿毒症,病情一直在惡化。發展到後來,每隔三天就要透析一次。靠血液透析的他只能在一天的某個空閒時刻才能動動筆,而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和病魔作鬥爭。他的寫作是不折不扣的病隙寫作。這樣的空隙又是小得可憐的。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在病牀上癱瘓二十多年的的人是怎樣寫作的。在他的《我的地壇》和《務虛筆記》裏我們讀到的是一個唯物論者對於人生對於命運深刻的思考。而就在他的《病隙碎筆》裏我們依然看到的是一個堅強的智者對於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有輝煌壯麗的追問與眺望。讀完這本書,我在思考,史鐵生到底是一個什麼人,爲什麼他的文字裏就看不到病的痛苦和陰影呢?

是的,在他的文字裏我們絲毫看不到痛苦和陰影,我們看到的是他對生命、信仰、愛情、神性、寫作和藝術的深刻坦直的思考。在寫作時,他已經完全忘記了他是一個重症病患者,他的思想已經完全遊離於自己所創造的心魂世界裏,“可以這樣說,在史鐵生身上業已形成了一種堅固的東西,足以使他的精神歷盡苦難而依然健康,備受打擊而不會崩潰”。這種堅固的東西我認爲就是對文字的熱愛和信仰。在他的《碎筆3》中有這樣一句話:“寫作不過是爲心魂尋一條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條船。”史鐵生文中所謂的心魂就是超出或分裂於肉體的思想靈魂。在病牀上的他是一個患者,隨時都可能死亡。而在寫作時的他卻是一個人格思想完全健全、能夠靜觀和俯視塵世一切的哲學家。他認爲一個人的缺陷殘疾不完美是普通的,困境也並不是絕對的。“殘疾,其最危險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會承認了,渴望之後又走進殘疾”。史鐵生真正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病痛折磨二十多年內從不氣餒妥協,而是心平氣和地完成了他的一部部作品。基於此,他就是一個生命的強者,一個有着無限崇高思想的智者,一個可以蔑視一切災難和痛苦的先行者!

困在輪椅上的史鐵生的心魂已經超出了他的肉體,他不再像常人一般萎縮在自己的病體中,他的頭腦裏是另一個世界,開闊而豐厚,精神自我在他的世界裏變得如此的高大,他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自己的塵世命運”,可以“冷眼旁觀自己的執迷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可以不被病體限制而天馬行空。他對寫作的執着熱愛和信仰戰勝了肉體所遭遇的接二連三的災難。儘管如此,史鐵生還是離開了我們。精神性自我再強大,還是無法不讓病魔毀壞他的血肉之軀。堅不可摧的精神縫隙下永遠流淌着一個智者無奈而高尚的血液。他的《病隙碎筆》帶給世人的將是永遠的感動和神聖的的金色光輝。他爲我們開拓了精神領域的方向,他的精神將鼓勵我們前行,我們將會永遠記住他,永遠懷念他!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9

作家總是需要在文字裏隱含什麼東西,對於殘疾人來說這顯得很方便,因爲他們往往可以對生命有更多的感悟,或者可以讓人以爲他們對生命有更多的感悟。史鐵生對生命世界和各種深刻問題的認識,不是他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譁衆取寵的工具,而是他與生俱來的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頭腦帶給他的彌補內心傷痕的禮物。他很難有機會擁抱自然,接觸社會,這使得他能擁有這種層次的思想境界顯得更爲可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文學成就和思想水平並不是因殘疾而生。如果沒有身體上的缺陷,史鐵生也許不會從事作家這個行業,但他對世界的認識依然可以獲得我們的認可。

可以認爲史鐵生的人生是悲慘的,連生命最後的一些作品也要在疾病的縫隙裏完成。到了末日前夕的史鐵生飽嘗病痛的折磨,每三天就要去醫院作一次透析,而剩餘的日子裏狀態也不可能很好。但是我們不一定要同情他。畢竟人在臨終前大都是悲慘的,在花叢裏含笑而逝的大概只是少數。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悲慘的自己。我們會因爲一些一時的慘劇而同情某個人,但那種同情是不可能恆久的。我們最終同情的還是自己。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0

此書雖無與其另一作品《我與地壇》那般,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但仍在2002年時,獲得了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且被文藝評論家譽爲“史鐵生最具靈性的生命筆記”,可歌可賀。本書乃是在作者身處艱難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和眺望。在書中,史鐵生從生命的困惑與痛苦出發,對所處的世界和時代進行審視,對人生意義和精神寄託不斷追問。

字裏行間中,可以看出,史鐵生的寫作與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寫作之夜”,他經歷着生命的苦難,卻表達着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災多難,“鐵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堅韌長壽的意蘊,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麼不好的記錄,所以此生便活得較爲長久,以此作爲補償,將功補過。作者還曾想借此前世的罪過與今世的補償,來警戒正在腐敗的官員們,可還是想想作罷,認爲那些官員們會無動於衷。由此可見,腐敗官員的影響是多麼地惡劣,欲挽回其過錯,又擔心白費力氣,對其喪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對其無所作爲,可難道這不該引起官員們的深刻反省嗎?個人犯錯,損人又不利己,還沒意識到要趕緊懸崖勒馬嗎?回頭是岸。

沒有誰天生堅強,史鐵生也一樣。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他也曾迷茫、絕望,甚至想要放棄生命。還好,作者及時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存在嗎?要是沒有了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是否會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觀點似乎有些偏頗,但卻不無道理,世界本來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矛盾組合而成的啊。此外,這也算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對生命的叩問中,我讀到了一種堅韌、奮發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凌駕苦難,超越生死。情緒低落時,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裏,我感覺,自己悲涼的心在被一點點捂暖。

作者曾說過:對他而言,職業是殘疾,業餘是寫作。本書的書名,無意間印證了此話,可謂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書雖爲病隙閒散的隨筆,但依然充滿了濃重的哲學氣息,閃爍着智慧與哲理的光芒,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愛情,關於自然規律……時時處處引人深思。

或許,因爲自身的殘疾,進一步豐富了人生經歷,所見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認可,從而改善現在的處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條路,又不能用腿,於是便用筆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會走進殘疾。似乎在作者看來,殘疾與寫作有着隱含的內在的必然聯繫,但真的一定是這樣嗎?不一定吧,殘疾之下,想要改善現有處境,如何選擇,人各有異,只不過作者選的是寫作這條路罷了。此外,過於渴望,也可能創造出身心愉悅,精神煥發,從而更快地恢復健康的奇蹟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對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歸途,虛幻而非真實存在,只不過是作爲人類的一個信仰,一個精神的支撐,從而促使人類不斷地向善,向好的方面發展。我想,作者有時應該也很苦悶吧,他以筆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卻無奈,天堂之路太遙遠,怕是無法到達,便感嘆:天堂是精神的恆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些許的妥協。作者認爲,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終結,意即天堂是人類靈魂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但我認爲不然,爲什麼天堂就一定是終點站呢?有什麼證據或理由可以證明呢?如果不能證明,那麼可能還會存在更高的階梯,引導我們不斷朝着新的方向前進。

靜讀此書,我感受到一種滌盪心靈的力量。“發燒了,才體會到不發燒時的日子是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時的嗓子多麼的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時,才意識到端坐時的日子是多麼晴朗。終於醒悟,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苦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吧。

生活不會總是順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尷尬或許會讓人難堪,但這尷尬,也是一種可貴的能力。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與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發現你處在了尷尬的地位,這不值得驚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進退維谷之日可能也是別有洞天之時。史老的處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尷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夠坦然直視,找出根因,不斷完善。

透過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無邊無際的宇宙裏徜徉。史老說,“我們太看重白晝,又太忽視黑夜”,此言,我深表贊同。處在喧囂紛雜的社會中,我們很難讓自己安靜下來。只有黑夜時,我們才能更多地靜靜冥想。西方推崇懺悔,可東方人卻總是不肯反思,或者說很少進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們在黑夜裏過着所謂的夜生活,以致白天總是處於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們理應合理安排。

讀書,讀的不只是書,更是自己的內心,個人反思也好,與書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種提升,這種與己與人的交流習慣,值得我們一直保持下去。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1

當我翻開《病隙碎筆》時,那位與病魔作戰的勇士,又出現在我眼前。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我們都是自己的人生戲劇中的主角,我們不能隨意更換自己在人間戲劇的角色,所以,我們要盡力扮演好我自己的角色,雖然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要努力做到更好!人們所以需要戲劇,是需要一處自由的時空,需要一回新魂的酣暢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戲劇,而我們同時又在別人的戲劇中扮演着或輕或重的角色,加油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當然,它裏面還有對信心的理解。“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雖然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但是現在我面臨着高考,對於信心我有自己的理解吧,信心是在我面對困難停滯不前的勇氣,是我彷徨時的引路燈,是我失敗時激勵我前進的動力!

我是一個普通的女生,在那些漂亮的女生的光環下,確實有點自卑,但是,這本書中“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東西:愛的期盼,與怨憤的積累。”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裏步步深險,或者轉身,在愛的路途迎候解放。所以,我選擇解放。這本書,我會永遠珍藏的!好好研讀!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2

過年無聊,翻翻舊書找找事,一本帶着薄薄灰塵的病隙碎筆掉了出來。

我不喜歡閒着,我喜歡忙碌的生活,人一閒下來,難免會胡思亂想,多愁善感,變得悲觀起來,我不認爲這是好事。但是作者因爲身體原因卻不得不“閒着”,不過還好,他從胡思亂想中走了出來,變得不再胡思亂想,他從客觀上辯證的看待一些爭論性的觀點,然後引入自己的觀點,令他所寫的文字擁有他的思想。我喜歡他的文字。

靈魂在人死後到底還有沒有?人對神靈到底該持什麼樣的態度?生活中的苦難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愛情到底是什麼?……作者在文章中談論了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令我深思……

其實我有一大愛好——發呆。在發呆的時候我會放空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的想到什麼是什麼,至於文章中所提到的種種問題,其實我都想到過,但是卻從沒有想到那麼深。

人不論是看待靈魂的有無還是對待神靈的態度,都有着一個明確的目的——功利。相信靈魂存在的人會認爲現在所吃的虧是來世要補償的,但是卻從不安撫自己說是還前世的債,好像確信自己前世是好人,現在吃苦是爲來世享福做準備的。其實這樣也好,爲了來世享福,現在吃苦,這樣社會就和諧了,因爲總還有一部分人是要現在享福的。其實對於福禍,我沒什麼太深的概念,我沒有遇到過太大的福事或太大的禍事,我的生活挺安詳,挺平靜,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我是個知足常樂的人。我不向生活祈求什麼,因爲我認爲我該有的已經都有了,就算是沒有,我也不求,因爲什麼都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施予的,求人不如求己,所以我不信佛,不信教,不去燒香拜佛做禮拜,我所信奉的只有自己的良心,做事平心而論,不愧對自己的良心,足矣。至於神靈,總有許多人是相信有,然後有很多人相信沒有,接着就此問題爭論不休,但是誰也不能證實或者證僞,所以就一直爭論到現在,而且我相信將會爭論到很遙遠的將來。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是相信有神靈的,但是他不祈求什麼,甚至還爲自己以前偶爾的一次祈求而羞愧,他不認爲神靈欠他什麼,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大的財富——希望,這是誰都奪不走的,雖然它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或者健康,但是它卻能讓你活着,堅強的活着。活着的人都應該感恩,因爲“活着”是一個人得到的最好的禮物。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活着最重要的三種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其中最爲神祕,最令人憧憬的莫過於愛情了。愛情究竟是什麼?“愛的情感包括喜歡,包括愛護、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還有最緊要的一項:敞開。互相敞開心魂,爲愛所獨具。”這是作者的觀點,我看的很明白,雖然不一定能做好……可是與此同時,這世上該有多少癡男怨女看不透這道理,還有多少人是在玩弄這高尚的感情,我很疑惑,很迷茫……愛情是多大的緣分,是多麼的來之不易,爲什麼那麼多的人都不珍惜,不愛護?可惜,愛情來得不挑人,不是你在乎、珍惜就來找你的。

人生閱歷實在有限,所能想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再深的實在想不到了。所以文章到此爲止了,至於思想,就繼續蔓延下去吧。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3

時時堆成月月、月月度成年年、年年成就此生的華年。人的一生由無數個瞬間堆砌而顯得漫長。缺失亦或是改變了哪個瞬間,都不能算是一個人。“我經由光陰,經由山水,經由鄉村和城市,同樣我也經由別人。”寫下這段文字的史鐵生正拖着殘缺的身軀在苦渡時光,他又在經由人生的哪個階段呢?

命運不斷地給史鐵生施加苦難——十八歲延安插隊、二十一歲癱瘓、之後是“褥瘡”、而後是尿毒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傳統的思想中,“苦難”似乎成爲了交換功名與成就的“工具”。可史鐵生認爲“不斷的苦難”,是不斷努力的原因、是信心的原則。他借用《聖經》中約伯的故事來闡述他所認爲的“苦難”:經歷了苦難並不意味着成功。苦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人需要去經歷那些挫折,去承受苦難,儘管這會讓一部人放棄但並不與之後的成功掛鉤。苦難是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是我們無法躲避、無法逃離的。

“人不可逃避苦難,亦不可放棄希望。”因爲殘疾而消沉的史鐵生在荒蕪的院子中獲得了生命的感悟。“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還好,史鐵生不僅記住了自己所承受的苦難,同樣,他也記住了自己擁有的幸福。他獲得人生真諦的經歷我無法切身感受,只能從他的文字中推測些許。也許,這份讓史鐵生悟徹的人生真諦便是“遭遇痛苦”、“超越侷限”而後“感受幸福”。

“苦難把我推到了懸崖邊上,它就讓我在這裏坐下來,欣賞這岸邊的雲興霞蔚,唱支歌給你聽。”不知曉,史鐵生是否也如這般豁達呢。

從牙牙學語到晚年秉燭,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可時間的流轉,不僅埋葬了過去也創造了新生。“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在史鐵生的觀念中,死,似乎並不是一件可怖的事。相反,他認爲這是所有生命必然的結果。“誰說我沒死過?出生以前,太陽已無數次起落,悠久的時光被悠久的虛無吞併,又以我生日的名義捲土從來。”

生命總是脆弱而又堅韌的。脆弱到一場雨,便可以讓一個鮮活的生命無限接近死亡;堅韌到可以在這般黑暗的世界朝着僅存的希望活着。史鐵生曾說自己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才寫點東西。他這句話看似打趣,可也透露出無限的心酸。史先生飽滿而完整的精神已經超越了肉體帶給他的侷限。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4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你可以在陽光下看到在風中搖曳的絢麗的花海,你可以在茫茫的草原上策馬奔騰,可以在浩瀚的大海邊享受海風帶來的絲絲涼意……但再溫暖的陽光也會被烏雲所遮蓋,再美麗的花朵也抵擋不住狂風暴雨的侵襲。人生中也是有喜有悲,但在悲中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仍然保持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卻是十分不易的。

史鐵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上帝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在最美好的年紀失去了雙腿,但這還沒有結束,不幸的事依然在發生着,但病痛的折磨卻沒有把他壓垮,反而使他追尋到了生命的意義。

我曾學過他的一篇文章,寫的是他剛失去雙腿的那些日子,他就像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孩子,彷彿失去了自己的靈魂,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他的母親也是爲他而白了頭,早早的就離開了他,離開了這個世界。萬幸的是,他在這段悲慘的記憶中走了出來,從他的《病隙碎筆》中,我們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他對生命的態度。

<病隙碎筆》對於史鐵生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散文隨筆集,還是一部充滿了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因爲經歷病痛的他體會到殘破的生命讓自己寫作的時間愈發減少,所以不論病痛怎樣折磨着他的身軀,他都要盡力擠出時間一次次地喚醒因病痛而日漸麻木的心靈,對所在的世界和所處的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狀態和人生意義進行思考。於是這些關乎人生命運的“成長”、“生病”、“愛情”、“金錢”、“生存”、“道義”、“信仰”、“死亡”等等諸多感悟文字就寫進了他的著作中。史鐵生沒有迴避與躲閃生命必須正視的問題和必須開解的難題,而是調動了生命的全部激情與智慧給予一一地解答。正如他在書中寫到“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這遊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淋漓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誇耀。不過,但凡遊歷總有酬報:異地他鄉增長見識,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險阻錘鍊意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的時候,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病痛將他折磨得體無完膚,但他依舊保持着一顆對寫作熱愛的心,堅持着對活下去的希望,他用平淡甚至是幽默的語調,述說着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疾病的抗爭;他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表達出來的卻是存在的歡樂和充實。

他在病痛中漸漸悟出了一條人生的道理:只有生病了纔會想起沒有生病的好,只有發燒,纔會知道不發燒的日子有多麼愜意。他說“鐵生”二字暗含了某種說法是對他的懲罰,但我卻認爲這是讓他能在病痛中活下來的寶物,讓他在危難中能夠保持本心。連被病魔纏身多年之久的史鐵生都這樣淡然地看待生命中的“不幸”,我又怎麼能期期艾艾的過活呢。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你是否有像史鐵生一樣對生命的態度。若是我們能夠在史鐵生的文章中得到借鑑,那我們就能跟客觀深刻的看待我們的生活,得到更深的心靈感悟。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5

持續看了很久的這本書,今天上午花了一上午,看完了最後一百多頁,讓我對於史鐵生這位當代作家有了更深的感受。

最初接觸到這位文學家還是在語文課本上,不過,這次的機緣巧合是數十年後的重逢了,而這本《病隙碎筆》光看書名,就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沒有猶豫就買了回來,不過,起先看了幾頁並沒有很迫切的願望要看下去,也是源於這是一本哲思方面的書,但是,這幾天,當我身體抱恙,心態不佳的時候,重新翻出了這本書,打開之前書籤的地方,繼續看下去,倒是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剛剛看完,所以,印象還是留在我腦海中比較深刻的,書中對於史先生支持“安樂死”的觀點,我非常認同,雖然這本書是差不多10多年前出版的,但是,時至今日,安樂死還是沒有被法律認可,也是一種無奈。

書中還寫到對於“尷尬”的獨到見解,史先生的觀點讓我對“尷尬”一詞也有了新的思考,史先生的見解有他的道理,而且,他的人生經歷非一般人能有,想必這番解讀自有其深意。

這本書,我起先以爲是一本病重的時候的隨筆,沒想到,裏面談了很多人生的思考,我一下子也消化不了許多,倒是讓我覺得這本書有機會可以再讀,我的感受是,這本書在不同的年齡看會讀出不同的感受,體會到不同的內容和新意。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6

“生病”這個行爲最終會走向兩個結局,一個是痊癒,一個是死亡。

可能是當一個人躺在牀上時身體的其他地方無法活動,所以思想就能變得格外活躍。當一個人每天都面對的是相同的情形,相同的生活,思維會開始掙扎。在《病隙碎筆》中作者以非常常見的事物引出兩面的思考。

很顯然思考的問題都是由“死亡”引申出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出生都在向死亡奔赴,儘管聽起來很悲觀。我怕鬼,膽子小,卻也看過不少鬼神題材或是無限流的作品。不排除有美化和劇情需要,這些作品裏所表現的和傳達的都是“死”不是盡頭,活着的人生依然是最重要的,“向死而生”。人的生命真的是一個輪迴嗎?不一定。但把握當下一定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開始走向死亡了。有個故事這樣講:有個地主家裏生了孩子,村民到他家道喜。第一個村民說:“這孩子以後是有才識的。”第二個村民說:“這孩子以後是會富貴的。”等到最後一個村民,祝福的話都被說完了,他說:“這個孩子以後是會死的。”後來他被趕了出去。他說的不是實話嗎?只是人都不願意聽罷了。好好地活在世上,誰又願意去面對幾十年或百年以後的事情。但是也有人必須去面對,比如史鐵生。我無法感同身受那種受病痛折磨的煎熬,血液透析和輸液這些都是看着畫面、聽着名字都會很痛的。或許死亡是一種解脫,但能夠活着,儘管痛苦也少有人想面對死亡這道坎。我認爲史鐵生是怕死的,怕疼的,僅管他依舊能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成書,語氣似是平淡。我願意將其理解爲說服自己走向死亡的過程。無論一個人的心裏是貪還是無慾,作的善還是惡,都是因果,活着做的事是因,死後自己臆想到的是果。

讀這本書一開始,我確實難讀懂,不理解。每天被病痛折磨、被死亡威脅,何以寫出剖析人心的語句。後來外公也生病去世了,再讀書中的語句就十分不同了。回去參加葬禮那天守到半夜,家裏人在長安街的空地上少了很大的紙房子。外公的硬骨頭終究是被病痛磨沒了,紙房子的骨架也似失去生命般散架。燒成灰燼的東西會到天上去,給已故的人在天上用。火葬的時候我和表妹都不敢看,家裏的大人都很悲傷。媽媽靠在我的肩膀上,看着骨灰盒抹眼淚:“怎麼會只剩這麼小一盒啊……”

那麼葬禮這些儀式又有什麼實質的用處嗎?我覺得不會有。這些行爲不過是給活着的人安慰。外婆那天熬到十一點多還要堅持親自去看紙房子燒完,送到天上去。雖然沒有看到,熬不住睡着了,但這對她真的很重要了。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7

最早知道史鐵生這個名字,是因爲在中學教材裏有《我與地壇》的必背段落,他通過優美的文字將唯美的畫面,立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命途多舛的人能寫出這麼輕逸、唯美的文字。

再次接觸史鐵生,便是這本《病隙碎筆》。其文字抽象,但又充滿真實感情。好像是在寫個體的命運,卻處處流露真情,打動每一位讀者。人人都會生病,小病小痛後,才知道健康的可貴,作者通過樸實無華的文字使得我們感同身受。也許是經歷了天災人禍,病痛的折磨,史鐵生仍然相信老天爲你關了一扇門,必定爲你開啓一扇窗。在他的文字裏,看不到絲絲豪豪的怨天尤人,在他的文字中,看到的是希望,愛和信心。

《病隙碎筆》這本書給了讀者希望,給了大家對生命意義的新的解釋,給了我們全新的視角,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珍惜健康的可貴。作爲鐵路警察,更要明白自身的責任,明白平凡的意義,紮實開展好工作,過好自己的生活。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8

散文給人美感,詩歌助人暢想,而哲思類的文字往往更能夠啓迪心智、引人深思。《病隙碎筆》作爲史鐵生爲數不多的思想隨筆集,顯然是沉重而深刻的。“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要了解一本書,首先要從瞭解作者的個人經歷和寫作背景開始。1972年,在延安插隊的史鐵生,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1998年病情轉爲尿毒症,《病隙碎筆》是2008年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被稱爲史鐵生“最具靈性光輝的生命筆記”。之所以叫做“碎筆”,是因爲本書是在史鐵生生病治療期間寫成的片段隨筆,總共243則,寫作過程長達三年。一個人在肉體和精神飽受摧殘的同時,卻堅持讓思想一步步行走,去追尋關於生命的各種意義和價值,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史鐵生在書中所說的一句話:“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意義。”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是文字背後強大的信念和堅毅的精神。雖然史鐵生無法行走,但他卻是思想的行者,是敢於與命運作鬥爭的勇士。他在書中自嘲地說,自己的職業是生病,興趣愛好是寫作。在他二十多歲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紀,老天爺奪去了他的雙腿,理想被殘疾取代,生活被苦難填充。在往後的日子裏,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着每週三次透析維持生命,“每次把渾身的血都弄出來洗,洗乾淨了再裝回去”。他一定不止一次地問命運,究竟跟他“什麼仇、什麼怨”,就像他在《秋天的懷念》裏寫的那樣:“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史鐵生仍然沒有放棄,他選擇了寫作,選擇了與靈魂對話,用一支筆支撐起自己的生命,字裏行間傳達出他對愛情、對信仰、對命運的思考。史鐵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面對挫折和打擊,自暴自棄、哀怨惆悵都無濟於事,只有調整心態、自我解救,纔是生命正確的“打開方式”。

本書的篇幅很長,但語言平易樸實,彷彿在和作者面對面地交流。他用一位長者的身份,坦誠地剖析自己、冷靜地描述世界,把如何面對人生、苦難、命運、愛情、金錢和信仰等逐一進行闡述,字字珠璣,充滿着智慧和哲理。第5部分着重探討了生命的意義,我特別喜歡其中的一段話:“一棵樹上落着一羣鳥兒,把樹砍了,鳥兒也就沒了嗎?不,樹上的鳥兒沒了,但它們在別處。同樣,此一肉身,棲居過一些思想、情感和心緒,這肉身火化了,那思想、情感和心緒也就沒了嗎?不,他們在別處。倘人間的困苦從未消失,人間的消息從未減損,人間的愛願從未放棄,他們就必定還在。”

我想起了我的外婆,今年已經80多歲高齡,她有幾十年的支氣管炎病史,每當換季或冷熱交替就會咳嗽發燒,早年因爲意外摔跤,右手臂粉碎性骨折,去年又因爲腫瘤動了一次大手術……看着病痛纏身的外婆,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見不到她了,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讓我感到抑鬱、痛惜。直到有一天,我看見了史鐵生的這段話,我忽然想到:外婆的肉身確實會消失,可是她的音容笑貌,甚至生活習慣、言談舉止,已經滲入到我們每個後輩的記憶裏以及日常的瑣事細節裏——看見飯桌上香噴噴的赤豆糉,就會想到外婆的廚藝;穿着厚實暖和的大棉鞋,就會想到外婆的手藝;電視裏播放中國女排的比賽,就好像外婆就坐在我身邊,跟我一起喊着“加油”……外婆的愛好、口味、習慣等等,會一直存在於我們心中,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細節裏,這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長伴長存嗎?

人們常說,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病隙碎筆》正是一本“燈塔”類的好書。“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可能被打敗”,也許,這就是史鐵生本人及其著作被無數讀者敬畏、推崇的原因吧。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19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你可以在陽光下看到在風中搖曳的絢麗花海,你可以在茫茫的草原上策馬奔騰,你可以在浩瀚的大海邊享受海風帶來的絲絲涼意,可以在高山田野間感受自然的味道……但再溫暖的陽光也會被烏雲遮蓋,再美麗的花朵,也抵擋不住狂風暴雨的侵襲。人生中有喜有悲,但要在病痛中尋找積極樂觀的人生,卻實屬不易。

在這個寒假前,對於史鐵生我無一瞭解。而看完《病隙碎筆》後,我對他便有了新的認識,對他心生敬仰。史鐵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但上帝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在最美好的年紀失去了雙腿。也許是天妒英才,不幸的事接踵而來,但這並沒能擊垮他,反而使他在痛苦中尋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對於史鐵生而言,《病隙碎筆》不僅僅是一部屬於自己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滿生活體驗的人生筆記。這本書是他在生病治療間隙寫下的片段隨筆。篇幅很長,語言精簡易懂,主要涉及到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等方面沒有繁瑣的考證,推理和判斷,只有作者在那時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從文字間可看出他對生活的坦然豁達,“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在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面對命運的玩笑,他是那樣理智地直面命運的挑戰與不公。他在病痛中漸漸悟出一條人生的道理,“只有生病了纔會想起沒有生病的好,只有發燒了,纔會知道不發燒的日子有多麼愜意。”史鐵生以一種調侃的口吻說道,“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或勝或蒜的意向,別開生面的遊歷。”他以一種平靜的心態面對病魔,併爲自己的生病觀上另一種名稱“生活體驗”。

史鐵生對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熱愛,苦難於他是一種折磨,而是一種生命的饋贈,讓他體會出了生命更深層的意義,生命似乎正如他書中所說的,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意義。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0

這本書從信仰講到神明,從宇宙論及生死,由殘疾至愛情,最後便是靈魂與深思。這是一本充滿了深刻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

史鐵生不是無神論者也不是有神論者,他用矛盾性的寫法和自己豐富的閱歷來告誡人們:上帝不會眷顧某個人,處於自己的角色,那便盡力的扮演好他。他從信徒約伯和自己筆下的畫家Z看到了自己。一個相信上帝,一個相信愛情。可他又不認爲史鐵生只是史鐵生,他不僅是約伯和Z,還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人。最後他終於想通:史鐵生是別人眼中的我,我並非全是史鐵生。

在誠實與謊言中,慾望與命運中,他悟徹了白晝。白晝會帶來魔法,使人被名字所束縛從而顯得拘謹、猶豫,甚至慌不擇路。但當一俟白晝遁去,夜的.自由到來,脫下一張扁平的畫皮,剩下的東西纔是史鐵生。我想,這也是許多作家願意佚名的原因。

此書讓我回韻良久並深刻剖析生與死的關係。人的死亡是否會帶來靈魂的不滅?史鐵生並沒有直接回答,因爲他也無能爲力。倘若有人說:“靈魂不死”是否是迷信?若有一樽強大的意志信誓旦旦的:死亡是絕對的寂滅,並無靈魂的繼續,是否是想引起宗教鬥爭或引起上帝的注視?

靈魂不死,只是猜想,科學無法證實或證僞。科學智能理性地建造未來,可它也有侷限性。當科學也不知何去何從,面對地球的毀滅、太陽的枯竭時,人類應當如何?依舊滿懷熱情地準備活下去,大家要靠什麼?是迷信這種對未來無憑據的猜想和希望?

這時,迷信便不是迷信。可以稱之爲信仰,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大部分人都不會放棄活着。而信仰便是唯一的依靠,史鐵生深知如此。在輪椅上,無論他信仰佛陀或上帝,最終憑藉信仰的力量活了下去。科學無法爲他帶來生命的活力而信仰可以!

這本書是作者在深刻的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和眺望。從困惑與痛苦出發,審視世界與時代,表現對人生意義與精神寄託的不斷追求。讓人回味良久。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1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隨意調換。

人生如戲,演繹出多姿多彩的劇情。每個人都是這場戲的主角,人生的起初、經過,乃至結果,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親朋好友,遠親近鄰,以及陌生人,就如同這場戲的觀衆,從始至終,都在關注着你的表現。酸、甜、苦、辣、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在這場戲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史鐵生的這齣戲劇裏,他所飾演的,就是他自己,展現的,是他經歷人生的無比艱辛。他把身體比作一架飛機,要是兩條腿(起落架)和兩個腎(發動機)一起失靈,這故障不能算小,但他仍堅強走過。躺在在透析室裏,看鮮紅的血在透析器裏汩汩地走——從他的身體裏出來,再回到他的身體裏去,那是,彷彿出現了飛機在天上掙扎的聲音……

《病隙碎筆》不只是史鐵生的一本散文、隨筆集,而是他生命體驗的記錄。史鐵生隨着年齡的增加,寫作的時間將不斷減少。所以他對於病痛不畏懼,努力留出時間對人生意義等去進行思考,所以也有了對“成長”、“生病”、“愛情”、“道義”等的感悟。

人的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坎坷和磨難。很多事情都是在無法預料中發生。面對困難,還是選擇堅強地走下去吧。因爲很多時候不是世界拒絕了人的熱情,而是我們誤解了歲月的考驗;不是幸運之神不肯垂青於你,而是當不幸降到你面前時,你拒絕了重新開始的準備;不是誘人的輝煌從不光顧你,而是你不願以平凡的腳印放飛你的理想……堅強,最終會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生活也就是如此,很多人遭遇坎坷後會垂頭喪氣,埋怨上天的不公正,但當清醒時,仔細的思索一下,方可明白,坎坷教會我們的往往比成功時獲取的更多。坎坷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坎坷讓我們更執著的去看待生活。“其實,我們每一刻都是幸運的,因爲在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加上一個‘更’字。”史鐵生這樣說。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強者。一個兩條腿、兩個腎臟均出現故障,要靠透析器來維持生命的人,在我看來,這樣一個幾乎已經失去生活全部的人,依舊很平靜。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世界,他在用心細細尋找身邊每一處的快樂和美麗。在史鐵生這樣的巨人面前,有時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時常會因爲一些小小的挫折唳聲嘆氣,甚至停滯不前,孰不知也就是在這嘆息聲中錯過了更多。回頭想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每天可以自由愜意地做着想做的事,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生活賦予的特別經歷,好好珍惜每一天,這纔是最重要的。

常想當一個人面對自己身體上的殘疾時得需要多大的勇氣,但看了《病隙碎筆》,我明白了最難的不是要“接受”這個事實,而是在接受這個事實後,又能從心的角度重新站起來,正是史鐵生用不完整的身體撐起的這一片完滿的天空,讓我們這些迷惘,急躁的人找到了一個能真正審視如何活着的機會,生命給我們每個人的提問都不一樣,怎麼樣去回答生命拋給你的問題正是我們對生命的態度。

對於生活,我們往往是在度過,往往將最美好的願望寄予終極。彷彿最美好的風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種過渡,因此我們對沿途的風景常常忽視。其實,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都是在途中,活着是爲了經歷,經歷就是修行,也許它是平凡的、瑣碎的、漫長的,要學會安於途中。

空曠的天空下,看得見的是白雲,看不見的是清風,一羣大雁由南向北遠迂,飛來飛去還是人字形,幾聲哀鳴偶爾劃過天際,跌落心頭,我彷彿聽見一種迴音:人在旅途。況且,人生就如一場旅行,既是旅行,就應活的快樂,活得精彩,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2

談及史鐵生先生,我想大部分人涌上心頭的是敬佩與憐惜之情。或許是天妒英才使他命運多舛,但毋庸置疑的是史先生仍是我國文壇中難以逾越的存在,接下來要談論的便是他的《病隙碎筆》一書。

《病隙碎筆》顧名思義是爲在與疾病抗爭的閒隙中所寫下的零碎筆觸。書中記錄着他是如何看待兩個自己一個被疾病纏身,一個擁有自由靈魂,也流露出作者以猶在另一個世界的角度對生活、人生的理解與思考。不得不驚服,非同尋常的生活閱歷給了他卓越而深遠的感悟與見解。

書的開始便談及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約伯的信心前面沒有福樂作引誘,有的倒是接連不斷的苦難,其中的約伯何嘗不是史先生呢?他將自己生命的不幸,樂觀地表述爲追求約伯的信心。反觀當下,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苦難與福樂都是我們要接受的全部,不能僅活在被拿掉苦難的世界。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類,不是以過程的漫長爲自豪,而是以過程的精彩、尊貴和獨具愛願爲驕傲的,哪怕身陷囹圄,史先生也要努力地表達內心對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向上的生存向度的追求。

史鐵生的偉大不單在於他個人的文學建樹,更在於他熱衷於以身試教向普羅大衆發出號召。他以自己身臨其境所特有的說服力去拯救那些迂腐以及死掉的思想。他所展現的不單是自己對命運的反抗,更是對大多數人的救贖。

當然,囿於見識有限,想要完全讀懂史先生對人生的參透還言過尚早,但哪怕我們所能讀出的僅是皮毛,也已是極大的受益匪淺了。

史先生在書中對生命這樣解讀,生命是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試問,有多少人能像他這般淡化苦難並且超然物外。大多數人缺少這份透徹地看待生活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走了彎路,甚至漸行漸遠。

在這個越發傾向於自我的時代,人們越發擴大地去捍衛自己的利益,沒有人願意去吃虧,於是不免淪落得更加物慾化,不免遺忘丟失掉幸福的真諦。

我們要仰望星空,但我們也得腳踏實地,適當地放慢步伐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捫心自問初心何在。是我們改變世界而不是世界改變我們,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急功近利,會讓我們的人生路清晰很多。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是超越文字的力量,是相見恨晚的領悟。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3

他的寫作和他的生命完全構在了一起,他用他殘缺的身體寫下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的後半生在輪椅上度過,一生被病魔所糾纏,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傑作。他是史鐵生——一個令人敬佩的作家。

翻開這本書,第一頁便是他明媚的笑臉。字裏行間透露出他的樂觀向上,他不感嘆命運不公,還將人生比作話劇,有矛盾和衝突才精彩。他曾說:“我的職業是生病,副業是寫作。”話雖幽默,卻讓人惋惜難過。他認爲苦難是必經的,人不能總哀嘆:“我怎麼這麼倒黴。”因爲“幸運很多,人卻不嫌多啊”。是啊,我們把幸運當做理所當然,而厄運卻不該到來,人往往只會看到事物陰暗的一面,這樣也只能天天哀嘆,爲何不樂觀一點?人生一世短暫如夢,生死離合已是常態,何不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人什麼都可以躲過,唯有死不逃脫,史鐵生在書中寫道:“作惡者怕地獄當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詐”我最愛這句話,三言兩語道清人的心理,他將生死描寫的如此雲淡風輕,生命會不斷重複,但總有一天太陽會黯淡,地球會老去,甚至宇宙都會不復存在,能永生又如何?

人與人類不同,史鐵生這麼認爲。他認爲人類的文化傳承,指的是記憶。一個人的記憶是由許多細胞互相聯絡,諸多經驗的積累,延續和創造;人類的文化也是如此。他認爲人的特點似乎只是肉身功能(比至於其他生命)的空間複雜。人性卻有種種醜惡,肉身也有種種限制,唯愛願於人間翱飛飄繚歷千古而不死。不要悲哀這世界有一天會沒有你,要知道這世界曾經也沒有你。

在《人的殘缺證明了人的完美》中,他說:“我覺得人是應該有一個信仰的信仰,就像剛纔的我覺得我是殘疾的,但有一個完美的境界,那麼這就成爲了我的信仰了,信仰和夢差不多,沒有那麼多實際的好處,它只是給你一種心靈的安慰。”心靈的慰藉在這裏,已經超越其他各種東西了,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擁有完美,完美的體現就是殘缺,當你有了缺點,纔會看見別人的完美,你也變得完美了,你的殘缺確定,你的心靈閃現着神聖的完美。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4

寒假期間,老師佈置了作業,其中包括了要看書寫讀後感,我就去書店買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就叫做《病隙碎筆》。

這《病隙碎筆》的作者就是史鐵生,以前我從未聽到過,直到學過了他的課文我才知到有這麼一位身殘志堅的文學家。

在剛開始讀《病隙碎筆》的時候,我總覺得很拗口,很難令人理解,總覺得史鐵生在天馬行空的寫一些怪怪的,令人聽不懂的。但我也被作者那神奇的筆尖所征服,作者正在而立之年癱瘓,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去接觸世界,但卻可以寫出那麼多事情,得出許多令人震驚的道理。

史鐵生在生病中也領悟一種很現實的人生觀: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他後來患了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他醒悟到,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原來史鐵生與其他作家也一樣,只不過他不是在寫平時我常看的記敘文,而是有感而發,這必須得常想到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怎樣的心境去寫的。例如最後一章,雖然是每一個例子都不同,但是從中都流露出了史鐵生對當今社會制度的不滿,認爲中國的社會制度有待改進,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滿意。(這一點我也認同)

讀到這兒我才覺得《病隙碎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史鐵生用它那神奇的筆尖,寫出了一件件自己從小時候到癱瘓前的種種事例,這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癱瘓了才能做到的,而史鐵生卻做到了。他不僅不埋怨上帝爲什麼對他這麼不公平,而是去感謝上帝:雖然上帝把他的門關了,但是上帝在臨走前也不忘將他的窗打開了。

讀完了全書,有時我就在想:我到底從中學到了或是讀到了什麼呢?這個問題我一直思考了很久很久。終於在一次我想通了:我從中並不是要學到什麼知識,而是應從作家的身上學到一些道理。就像史鐵生一樣,雖然癱瘓了,

但卻一直堅持寫作,身殘志堅,不放棄,不退縮。

當我讀完最後一頁的時候,我嚥了一口口水,彷彿全書的精華都被我吸收了一般……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5

最早知道史鐵生這個名字,源於中學語文課本里他的一篇文章“我與地壇”,那時候只知道老師要求背誦某些文字非常優美的段落,背誦的過程中自己會把那段描寫立體化,在腦海中編織一個個唯美的畫面,還能驚歎作者在悲慘的境地下對於生活的觀察竟那般細微。但無法體會一個命運多舛的人要寫出如此輕盈、唯美的文字需要多大的勇氣,內心做了多少掙扎與嘆息,才能化悲痛爲文字的力量。

再次接觸史鐵生,這個斷腿又罹患尿毒症的殘疾人,在病中對生命的思考格外深刻,把這些思考集結成書,就是《病隙碎筆》。其文字流暢,感情真實不做作,好像在寫個體命運的悲慘,又處處透露着抽象的終極關懷,因爲人人都會生病,感冒發燒、小病小痛之後才知道健康的可貴,所以一個健康人依然能對一個殘疾人寫出來的文字“感同身受”,這大概就是文字之美吧。

在這篇隨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上帝的思考,作者一定是看過《聖經》的,所幸自己已將《聖經》粗淺讀過一遍,能夠理解他說的那句話:“生活,正如上帝指給約伯看的那樣,從來就佈設了兇險,不因爲誰的虔敬就給誰特別的優惠”。上帝因爲“魔鬼”撒旦的挑撥,想要試探下他眼中的義人約伯對自己的忠誠度,結果用個各種方式降災給約伯,折磨他的肉體、剝奪他的財產、離散他的子女,這個過程中還有約伯的三個好友不斷的勸說約伯,叫約伯離開他的上帝,別再信仰上帝,約伯卻一一回絕了,依然對上帝不離不棄,依然虔誠的信仰上帝。這些行爲上帝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撒旦只好悄悄隱退,原來上帝看上的義人果然名副其實。上帝一高興,就把那些原本屬於約伯的幸福統統恢復。

帶着病體,史鐵生看到了世間的苦痛兇險並不因爲自己虔誠祈禱而減少,對別人也一樣,這樣想過之後他就可以釋懷了。這句話擴展到普通人身上也一樣,不要對自己不好的遭遇自怨自艾,因爲上帝給每個人的關愛或災禍是無法迴避的。但這好像又有宿命論的嫌疑,且透着極度的悲觀。史鐵生以這個例子來安撫心靈,是在喚醒自己對生活的勇氣。在這個意義上,他又是樂觀的,儘管這種樂觀充溢着悲劇色彩。史鐵生也能對生活抱有希望,我們這個健康人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但史鐵生只看到上帝降災給約伯,卻沒有看到上帝恢復約伯幸福的一幕,可見有些人註定是上帝的“選民”,有些人註定是上帝的“棄民”,作爲上帝的選民,即使會“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但這是上帝有意“降大任於斯人也”,終會“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結局總歸是好的。而一旦成爲“棄民”,則無論如何努力進取,如何虔敬的祈禱,都無法擺脫被上帝拋棄的命運。由此我又要說,上帝其實是不公平的。史鐵生只看到上帝公平的一面,是要正視自己的遭際,要安撫受傷的軀體與心靈,可爲什麼他沒有看到上帝不公平的一面?是無意,還是無奈?真的存在上帝嗎?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6

每次到放學回家的時候總有一種矛盾的心情,好好放鬆和好好學習,而每次我都會放不過自己地選擇了前者。儘管知道會欠下很多作業,但在腳踏進回程的車的那一刻,我就不顧一切了。

下車的第一步,是水泥路面,水泥路面下,是不斷髮酵的濃厚的泥土,然而,濃郁的泥土氣息卻被堅硬的混凝土隔離。我嗅不到,嗅不到,你爲什麼將我的黃泥埋沒?爲什麼?

加快腳步,我要脫離背後的污垢,回舊屋。我要見我的爺爺奶奶,我要撫摸舊屋的殘垣斷牆,我要佇立在小房間裏望着四周貼滿NBA海報的牆,我要騎着單車奔馳在大街小巷,我要登上大伯的新房子俯視農村大地,我要抓起小籃球往門前的籃筐猛砸,投出絕殺……

到了該回家時,親切地跟爺爺奶奶道別,感動的接受到奶奶的一路順風學業進步,我鑽進了爸的車。後排右坐,不變的位置,不變地撐着臉靠在窗邊,望着無盡的黑暗被繽紛的華燈無情的撕破,想起七堇年在大地之燈裏面的一句話:“一盞盞稀疏的明燈高高佇立在曠野,路人看得到被照亮的一朵朵光點,而光與光之間的黑暗,路人永不得知。”此時的情景,跟包車回來時相似,只是那時天還很亮,西斜的落日光芒柔和地照射皮膚,刺進深深地瞳孔,暖和全身。身邊的同伴有說有笑,我不時插進去,享受短暫的歡悅,轉頭又望出窗外:東莞的馬路永遠繁忙的運載着一輛輛車,也正因如此,東莞的馬路是最涼爽的,一嗖嗖涼風隨時從你身邊刮過。你看不到風,你只看到在你前方的飛車一路向北,迷失了方向。伸手捕捉縷縷柔光和風,任憑它們沿着分明的脈絡,跑滿全身。如今眼前的黑夜,車依舊來回流動,我只是沿着一定的回家路線,穿梭在華燈之間,不時和爸爸媽媽說說笑笑,談談學校生活,或者癡癡地聽着音樂望着窗外,看着新莞人快活地三五成羣遊逛。他們爲了生存來到這裏,我們卻爲了享受回到他們的家鄉,何等笑話!

回到家中,換上鞋子,放下行李,打開電腦,懷着萬種風情認真地閱覽身邊朋友同學的生活點滴。他們個個都是偉大的作家,他們寫下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開闢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他們的文字是他們最美的篇章,只屬於他們的就已足夠。像我這樣的讀者能做的只是認真地閱讀,收穫一段經歷,一份情感,給出最中肯的忠告,或者最有用的沉默。還是那句話:成長必然充斥着生命的創痛,我們還可以肩並肩尋找幸福就已足夠。

想起自己寫的文章,有人說我沒自己風格,有人說我太多景物描寫,有人說很虛,更有人說像郭敬明。聽到最後那個評價我就想笑,怎麼會像郭的文字呢。我可沒那種高度,更不會喜歡那種憂傷的表達,我是喜歡嚴肅文學的。而當我睡覺前想起朋友的這句評價時,我發現我從笑那一刻,就是郭式的憂傷。不管怎樣,我是不會追求那種文字的。

夜又深了。我想起我的網絡文學社“鋒芒三十七度”。還記得那句文學社宣言:我們要做21世紀最閃亮的那些星星。可我已經2個多月沒在上面發文了,不是沒時間,而是難以下筆。想起周紹鋒社長,想起他的新課堂創新作文大賽的一等獎文章,想起意外地被他破格收入文學社的那個晚上,再想起一個個社員因學習而退出,一個個新社員的加入後顆粒未出,想起周紹鋒社長几個月未出現,想起即將高三的我……我們還能堅持多久,還能走多遠,那些星星何時纔會發光發亮,或者說,最靠近的高考上空何時會架起一道彩虹。

最近讀到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岔的花園》,魔幻的世界裏看到了博爾赫斯老人對中國的鐘情,是否真的有那部迷宮式的小說,不得而知。中國大地總是充滿未知,我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將自己的腳印佈滿中國古老的大地,無論是漢家寨般荒涼的戈壁,還是敦煌般神祕的古洞。

睡覺前握起毛筆,寫下了一個字“靜”。雖然因爲少練生疏而不甚漂亮,但,足以讓我安靜一夜。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7

望着接踵而至的,懷着各種願望來這裏祈福的人們,突然想起了一本書中的一句調侃:“爲求實惠去燒香磕頭念頌詞,總讓人擺脫不掉阿諛,行賄的感覺。”剛步入佛堂的我的確是被佛祖的莊嚴肅整所震撼了,但不一會兒這種心情就被一種急功近利的慾望所取代了,想來佛家相信只有滅斷諸如貪、嗔、癡的慾望才能使苦難不復存在,而我們卻恰是爲了滿足慾望纔來到了佛祖面前,以爲自己懷揣的是無比虔誠的心,卻已犯了大忌。好像書上的話是我們真真的寫照,頓覺充滿諷刺。

史鐵生,我反覆地咀嚼着這“鐵生”二字,一個因雙腿癱瘓而投身寫作的人。或許上天給了他過多的信任,讓他經受着磨難卻依然堅強的活着。很難讓人相信以上對於拜佛這事兒的看法竟出於他的文章。甚至於輕鬆地說他的職業就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對於一個有着這樣經歷的人來說,沉鬱、沮喪纔是人們對他的認識,可在《病隙碎筆》中,讓我感受到的卻是一顆善良、智慧、自我的心。擁有化苦難經歷爲人生哲理的本領,用一支筆馳騁在依舊充滿生命力的大地。

他說人生是一出充滿矛盾衝突的戲劇。我們都是不能隨意調換的其中的演員。許多人會看着別人一帆風順的高升而感嘆“我怎麼這麼倒黴啊!”滿腦子都是平淡如水毫無生氣的劇情,即而繼續過着無聊的日子,哪天若是碰上件好事還能感嘆一句“我其實很幸運啊!”不過這樣的時候畢竟少,在一句句的“我怎麼.....”“我其實.....”中人生也就落下了帷幕。有人在摸爬滾打了一輩子後或許連我爲什麼活着也不知道,用盡一生卻始終換不回一個確切的答案。“上天爲什麼待我這麼不公!”在人世走一遭後卻是這樣憤世嫉俗的離開。

但史鐵生說不,上天對每個人都很公平!他雖然剝奪了“我”奔跑的權力卻讓“我”與生命的真諦更接近,這就是爲什麼盲人的聽覺總比一般人的伶敏,生命有他的安排,正如司馬遷,孫臏一輩,殘缺的身體阻擋不了他們對生命響亮的回答。好像一根西瓜藤上結越多的西瓜那麼這些西瓜得到的養分就越少,自然收成就不好。生命的道理也正如此,有所得必有所失,上帝在爲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爲你開啓另一扇窗,其實生命的答案就在於我們自己能否堅信我們能活着並頑強的活着,人可消滅,但打不敗,打不敗的纔是可貴的對生的意志。

我常常想當一個人面對自己身體上的殘疾時得需要多大的勇氣,但看了《病隙碎筆》,我明白了最難的不是要“接受”這個事實,而是在接受這個事實後,又能從心的角度重新站起來,正是史鐵生用不完整的身體撐起的這一片完滿的天空,讓我們這些迷惘,急躁的人找到了一個能真正審視如何活着的機會,生命給我們每個人的提問都不一樣,怎麼樣去回答生命拋給你的問題正是我們對生命的態度,於是,不再苦苦追問“公平嗎?”“爲什麼?”我會抓緊每一寸的時間,繼續、和繼續的繼續。

  病隙碎筆讀後感 篇28

史鐵生,用他那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雖然這時的他已是尿毒症纏身,但他卻平靜地說:“躺在‘透析室’的病牀上,看着鮮紅的血在‘透析器’裏汩汩的走——從我的身體裏出來,再回到我的身體裏面去。”倘若我此刻躺在病牀上,我一定不會像他一樣想到如《再別康橋》裏的“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來做我的墓誌銘,畢竟我不是他,倘若我此刻躺在病牀上,我一定不會像他一樣對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羣結隊好像都相中我這一身體是一處樂園”,“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

也許,正是因爲看透了“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這實在有失厚道,是對神明的不公。”所以,史鐵生學會了用良好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人生。每當讀到他或用玩笑輕鬆的語言或輕描淡寫地說着他的遭遇的時候,作爲讀者的我,卻非常沉重。他說過“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因爲“其實每時每刻文明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常常在生活面前感嘆人生時,身邊的人都說,別垂頭喪氣的,看看人家霍金,看看人家史鐵生。但是,我卻在此刻發現一個疑惑:爲什麼要在意志消沉的時候看史鐵生的遭遇?是爲了把自己的遭遇和他的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然後得出,“這點痛算什麼”這樣的結論嗎?如果是,我想我們是悲哀的,我們竟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得信心。史鐵生卻說“真正的信心面前,其實是一片空曠。除了希望什麼也沒有,想要也沒有。”我極其認同史鐵生的看法。信心,本來就是我們的信念。不管這信念是所謂的“科學”,還是所謂的“迷信’,那是對本來並無根據的的猜想和希望。倘若我們是那批讓人看看的人,沒有人讓我們去看看,我們就打算消沉下去嗎?不,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對未來的信心,不在他人身上。沒有他人,只要有我們自己,信心就在這,只要你相信自己,“爲自己填下美的志願,爲自己提出美的要求,爲自己許下誠的諾言”。“在思之所寄的蒼茫處,爲自己選擇一種正義,樹立一份信心。”

印象較深刻的是,史鐵生還談到了自卑。在《務虛筆記》中,他藉助對一個女孩兒的眺望,寫到了自卑。“我很快就感覺到了一種冷淡,和冷淡的威脅。不錯,是自卑,我永遠都看見那一刻,那一刻永不磨滅,那兒的人是否傲慢地說了些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自卑與生俱來,重要的是那冷淡的威脅其實是由自卑構成的,即使那兒的人沒有任何傲慢,我也早就想跑了。”自卑,與生俱來,是啊。我經常自卑。因爲別人學習好,我奮起直追;因爲別人手工強,我自卑,我也嘗試着做一些小禮物;因爲別人有錢,我自卑,我節約勤儉,在一次請大家花光;因爲別人漂亮帥氣,我自卑,所以我嘗試着掩蓋我的醜陋。我自卑,但我學着去改變。“自卑,歷來送給人間兩樣東西,愛的期盼,與憤怒的積累。”畫家Z得到的是後面一種,幸好,我得到了前面一種。因爲自卑,我更有信念。我相信愛。“愛原就是自卑棄暗投明的時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裏補補深陷,或者轉身,在愛的路途上迎候解放。”我相信自己走在愛的路途上,我相信會有愛爲我解放。

我相信史鐵生。因爲有自卑,但是信念讓他不放棄,沒有雙腿,仍然可以走下去。

“浪是水,浪消失了,水還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慾望和表達。浪活着,是水,浪死了,還是水。水是浪的根據,浪的歸宿,水是浪的無窮和永恆。”

我是浪,是水?浪指什麼,水指什麼?也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史鐵生,頑強地活着,在他的文字中,看不見絲絲毫毫的怨天尤人,在他的語言中,看見的是希望,愛和信心。在他的命運裏,我說,他是一個幸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