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大綱

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9K 次

《在山的那邊時》是一篇小詩,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是聯繫全文,特別是“我”的經歷,品味美詞美句,從中受到人生的啓迪。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1

時間過得很快,第一堂課至今不知不覺已有一年。記得第一次上初一《在山的那邊時》心裏只想着如何把所有的教學目標完成。一堂課上得死死的,毫無生機。一年後,我作爲初一新生班的班主任再次上這片課文時卻發現,當年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多麼幼稚。

在此課中,我們不僅僅要把課文中的一些知識點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想。

初一新生剛來學校,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萬事開頭難,初中的生活一開始就給學生設置了不少的困難。曾經的理想已被重重困難所遮擋。而《在山的那邊》正是闡述了理想與困難的關係。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抓住“山”和“海”這兩個意象,通過反覆的朗讀,藉助聯想和想象,體會詩中的意境,再結合學生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人生體驗,把握作者的情思便是水到渠成之事。瞭解了作者的情思後學生也就能夠結合自身的經歷說說自己的初中該確立怎樣的態度。全文如行雲流水一般順利解決。這樣既達成了教學目標,又對學生上了初中的第一次思想教育課,真可謂一舉兩得。

贊可夫曾說:“教師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更何況我這名語文教師還是一個班主任。我應時刻謹記着,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智慧的個體,我們要點一顆個性的種子,讓他發芽。只要我們精心的呵護,儘可能的給他們以陽光、雨露,總有一天,這些小小的蓓蕾就會綻放出迷人的花朵,散發出醉人的馨香來。

  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2

一、在有效活動時間裏,這就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我大膽放手,懂得了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習時間和思考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研讀句子,而研讀後的學生髮言,學生髮言非常積極,還引導學生將關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學生洋洋灑灑的發言,這讓每個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就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而我們老師只起到引路、搭橋、鼓勵作用,這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賞識學生,能夠生髮出有效的課堂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要讓學生有效的課堂參與,賞識是必不可少的。賞識在語文教學中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堂上從中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學生學習心境保持“愉悅”,使學生處於良好的活動狀態,從而增強了濃厚的讀書興趣。

三、不拘預設,爲生成導航

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既離不開預設,也不能沒有生成,我認爲預設與生成最爲關鍵的是把握教材,課前我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作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水平的預設。比如在這堂課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品析語句,自己在對學生的引導上比較成功,也適當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山的那邊課文教學反思3

接手新初一的第一節課是和學生共同學習一首詩歌《在山的那邊》。這是一首抒寫大山裏的孩子對美好未來充滿期望的詩篇。在我配合着和諧而又激昂的`旋律範讀完畢之後,我聽到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時,學生們的情緒也受到感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又請一位同學伴着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她也讀得很入境,感覺很棒。此時,我卻沒有抓住這個大好機會,讓學生們在這本已營造好的氛圍中帶着已經調動起來的情緒再去深入地朗讀,而是讓他們用準確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兩節詩的分別寫了什麼內容。然後首先交流第一節詩寫了什麼內容,學生們說出的答案五花八門。學生們只抓住其中的某一句或某幾句進行概括,犯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錯誤。於是我又針對學生概括的情況進行了方法上的指導,然後再讓學生們互相探討去概括第二節詩的內容。這一節課的後半部分就在引導學生對詩歌內容的概括中艱澀地完成了。一節課下來,覺得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雖然有學生的朗讀和探究活動,也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另外也準備了一首小詩讓學生理解內容作爲對目標達成度的檢測,但是作爲詩歌教學,我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其一,忽略了學生的朗讀,是那種深入的朗讀。我後來曾經請教過教研員冉老師,在詩歌教學中如何選擇最佳的切入點。冉老師雲淡風清般只說了一個字:“讀”。此時的我方覺醍醐灌頂。是啊,朗讀是最佳的切入點,不是說“讀書千遍,其義自現”嗎?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盡情地朗讀,去充分的思考,只一味地希望學生立刻頓悟準確地說出詩歌內容,真有急功近利之嫌。應當在學生們的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以後因勢利導,學生們在反覆誦讀中自然會對內容有理解有感悟。

其二,詩歌是一種表意含蓄的文體。用詩歌作爲載體,對學生進行概括的訓練稍欠妥當。鑑賞詩歌的方法應當是抓住詩中的事物形象(意象),藉助聯想和想象,體會詩中創造的意境,從而把握作者的情思。本詩中主要描寫了“山”和“海”兩個意象,詩中的“我”從小嚮往着大海,希望一睹大海秀美的容顏,感受大海澎湃的激情。於是不停地翻越無數座山,一次次戰勝失望之後,終於山那邊的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了他的雙眼,從而創造了一種讓人熱血沸騰、豪情萬丈、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表現了作者對理想、對美好未來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詩人要告訴我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雖然漫長,但只要百折不撓地艱苦奮鬥,理想終將會實現。如果引導學生抓住“山”和“海”這兩個意象,通過反覆的朗讀,藉助聯想和想象,體會詩中的意境,再結合學生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人生體驗,把握作者的情思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將詩歌理解得支離破碎,必定會破壞詩歌含蓄的美。如果學生面對詩歌只有艱澀的概括而無美的享受,豈不違背了詩歌教學的初衷?我想,一節課中學生晦澀難懂,學習過程不暢時,很可能就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出現了問題,或許出在把握教材上,或許出在把握學生上。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雖然這節課自己覺得不盡如人意,但有一點無庸質疑,那就是經歷失敗定會收穫經驗。

總之,我堅信一點,在反思中醒悟,在反思中收穫,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成功。我已經翻越了一座山,也相信山那邊一定是海,因爲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