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1

1、回答“從哪裏看出來……”的題型: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

首先找到問答中的關鍵詞語,要就是“抓手”,然後在文中中間勾畫出來,再在這個關鍵詞語的前後找語句回答,跟着記住一定要先把語句抄下來,最後寫自己的理解。

2、回答“爲什麼”的題型:

寫清楚因爲……所以……,這是答題的習慣。因爲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文章內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慮兩點以上,或者記住文中有幾個人物就從每個人物身上找要點。

3、回答“怎麼理解……”的題型:

首先從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這句話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說一遍,

可以給這個句子換說法,也可以給這個句子作解釋。然後根據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可以聯繫生活再說說。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2

雪後“吃春”

蔣子龍

春從哪兒來?一說是東風吹來,“風含和氣滿谷春”;一說是由鴨子的羽毛帶來,“春江水暖鴨先知”;一說是大雪送來,“飛雪迎春到”??我欣賞這最後一種說法。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冬天是白色的。雪給大人們帶來希望,即“瑞雪兆豐年”,下雪就是“下糧食”、“下好運”,即便圍在熱炕上扯閒篇,心裏也是踏實的、溫暖的。大雪還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給他們帶來只有冬天才能玩的各種遊戲和無盡的歡樂,甚至可以選一塊地方把厚厚的積雪清理掉,撒上糧食,在糧食後面布好機關,因雪封大地而覓不到食的各色的鳥兒們,便會飛撲過來自投羅網。

雪是大自然的精神,是冬天的福音,滋補和呵護天地萬物,潔淨和攏住人們的靈魂。

這樣的冬天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改變了,變得枯燥乾冷,灰不溜秋。無雪的冬天讓人們煩躁不安,甚至會拖累年節變得模糊、混沌。然而,就在我對下雪已經不抱太大希望的時候,有一天早晨收拾泳具準備去游泳館,一開門陡然發現門外的世界大變了。

灰暗而擁擠的城市被層層疊疊的潔白所包裹,白得透徹,白得清亮,連被清洗過的空氣都涼沁沁帶着一股清香。高高低低的建築、樹木、線路、管道??城市能分出多少層橫面,就有多少層潔白,足可稱得上“銀色三千界,瑤林一萬重”

馬路上積雪沒腳面,人很少,車也很少,有些街段雪如處子,我的自行車在上面軋出了第一道轍印,破壞了雪的平整和寧靜,既有些不忍,又有一種獨享的快樂。自行車已無法再騎,只能推着它碾出嘎嘎的聲響,一如心的歡快。

每天在游泳館裏的一個多小時,常常是我一天當中最輕鬆愉快的時候,大雪之後更有一種異樣的興奮。泳友們說的全是雪,臉上掛着雪花般的笑容。游泳完了我仍不想回家,要飽覽這難得的雪景,便推着自行車拐進堆山公園,山上山下一片皚皚,清絕幽香,纖塵不染。白雪同陽光相輝映,熠熠耀眼,天地間變得明亮而輝煌,原本冰涼的雪,卻成了歡樂的溫牀,奇異而迷人。來山前賞雪的人很多,所有人在雪地上都變成了孩子,大家都想在未被踩踏過的白雪上留下自己的腳印,都想摸一摸雪或將雪攥成雪球。

我繞到山的背後,人卻很少,只有一老者在山坡上彎腰尋覓着什麼東西。我以爲他掉了鑰匙或手機之類的物件,白雪上落黑物,應該很容易找到,便上前幫忙尋找,他卻提醒我道:“小心別踩了!”我順着他的手指看去,在一塊石頭下面,潔白的一層薄雪上面託着兩片翠綠的嫩葉,水靈靈、肉嘟嘟,格外喜人,真是“動人春色無須多”。老者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扒開雪層,將這棵神奇的小植物拔出來,十分珍愛地託在掌心上,比一根手指長不了多少,大小一共4片葉。我大爲驚奇:“這是草啊還是菜?這麼冷的時候還能鑽芽長葉?”

老者一笑,甚爲得意:“對了,它稀貴就稀貴在最冷的時候冒頭,喜歡長在石縫裏、斷崖下,或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平時緊貼着地皮,一下雪就支棱起來,好像給春天報信。”

“好一個春嫩不懼寒!”

“你如果拿它當草,那也是仙草,實際上它是一種野菜,土名叫‘吃春’。”

“吃春?”我咂摸着老者話裏的韻味,吃到它就等於吃到春天了?還是春天想吃它才乘雪來到人間?這正應了古人的名句:“春色先從草際歸”。有了這樣一場雪,春天就開始發芽,漸漸會變得芬芳。這樣的春,纔是新春,年也才稱得上是新年。

老者掰了兩片“吃春”的嫩葉遞給我,我放進嘴裏慢慢品嚐,微甜、多汁,後味還有一絲淡淡的清香。老先生告訴我,明天早晨來可能會多找到幾株鑽出雪層的“吃春”。於是我們約定,明早繼續到這兒來“吃春”,然後分頭下山。

我走到堆山的東側,從遠處東湖的湖面上傳來陣陣喧鬧聲,冬泳者把靠近碼頭的堅冰砸破,清理出一塊十幾米見方的水面。一半裸老頭站在碼頭的高臺上,做英勇就義狀,振臂高呼口號,然後縱身跳入水中,轟然激起一陣大笑。其他人也紛紛仿效,呼喊着各種各樣滑稽口號躍入水中。破冰垂釣者則遠離嘻嘻哈哈的冬泳者和看熱鬧的人,在湖的深處星星點點布開陣勢,像白棋盤上的黑子一樣均勻。

我推車走出堆山公園。市區主要大道上灑了鹽水,被汽車輪子反覆軋過之後如同新翻過的土地,雪花洗淨了車輪自己卻變黑了,雪泥堆出了一道道壟溝。街道上車多人多,碰撞的多,摔跤的多,卻很少生氣吵架的。挨摔的人樂樂呵呵,看摔跤的人也樂樂呵呵。一場大雪,居然使緊張、煩躁、牢騷滿腹、火氣旺盛的城裏人變得和善了。人們一旦取得了跟大自然的和諧,會感到幸運和快樂。未春先有思,人們的心裏已經有了春意。

也許是爲了保存這場難得的大雪,雪後氣溫一直很低,把鬆散的雪花變成堅固的整體,抗拒着來自外力的摧殘和陽光的溶化。在城裏的背陰處和人們較少踩踏的地方,仍然保留着一層光滑結實的殘雪,記錄着天地間曾經有過的潔白。

並以此迎接熱熱鬧鬧的新春。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1)混沌(2)喧鬧(3)滑稽(4)碰撞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撒上糧食,在糧食後面布好機關,因雪封大地而覓不到食的各色的鳥兒們,便會飛撲過來自投羅網。

(2)山上山下一片皚皚,清絕幽香,纖塵不染。

3.文章第4段寫到“無雪的冬天讓人們煩躁不安,甚至會拖累年節變得模糊、混沌”,請從後文中找出與此句相照應的句子,抄寫下來。

4.請從修辭的角度對“白雪同陽光相輝映,熠熠耀眼,天地間變得明亮而輝煌,原本冰涼的雪,卻成了歡樂的溫牀,奇異而迷人”這句話的表達效果進行評析。

5.請你談談下面這句話所蘊含的哲理。

對了,它稀貴就稀貴在最冷的時候冒頭,喜歡長在石縫裏、斷崖下,或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平時緊貼着地皮,一下雪就支棱起來,好像給春天報信。

6.文章描繪了一幅幅雪後的生活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其中的兩個場景

7.怎樣理解文章標題“雪後‘吃春’”的含義?

8.大雪不但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還帶來無窮無盡的趣味。你在成長經歷中,也一定玩過各種雪地遊戲,請你選擇其中最喜歡的一種,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

參考答案:

1.(1)hùn(2)xuān(3)jī(4)zhuàng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這裏指鳥兒們自己進入布好的機關裏。

(2)這裏指山上山下被白雪覆蓋,一點灰塵都不沾染。

3.一場大雪居然使緊張、煩躁、牢騷滿腹、火氣旺盛的城裏人變得和善了。

4.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白雪與陽光的輝映下,天地變得明亮而溫暖,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

5.圍繞“生命力頑強(堅強、堅貞);默默無聞(低調、淡泊、平凡);蓄勢待發;敏銳;奉獻;勇敢等”回答出兩點即可。

6.示例:(1)作者推車踏雪(2)人們來堆山公園賞雪(3)老者和我找“吃春“(4)冬泳者砸冰游泳(5)垂釣者布開陣勢垂釣(6)人們在出行中感受春意

7.示例:表層含義是指雪後“吃春”這種野菜,深層含義是指帶給人們的憧憬(希望、激情、和諧等)

8.寫出一個雪地遊戲,並進行具體描述即可。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3

我的父親是個海軍將領,身體很好,我從不記得他在病榻上躺着過。我的祖父身體也很好,八十六歲無疾而終。我的母親卻很瘦弱;常常頭痛,吐血——這吐血的症候,我也得到,不是肺結核,而是肺氣支漲大,過勞或操心,都會發作——因此我童年時代記憶所及的母親,是個極溫柔、極安靜的女人,不是作活計,就是看書,她的生活是非常恬淡的。

因着母親的病弱,和家裏的冷靜,使得我整天跟在父親的身邊,參加了他的種種工作與活動,得到了連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經驗。爲一切方便起見,我總是男裝,常着軍服。父母叫我“阿哥”,弟弟們稱呼我“哥哥”,弄得後來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父親辦公的時候,也常常有人帶我出去,我的遊蹤所及,是旗臺,炮臺,海軍碼頭,火藥庫,龍王廟。我的談伴是修理論炮的工人,看守火藥庫的殘廢兵士,水手,軍官,他們多半是山東人,和範而質樸,他們告訴我以許多海上新奇悲壯的故事。有時也遇見農夫和漁人,談些山中海上的家常。那時除了我的母親和父親同事的太太們外,幾乎輕易見不到一個女性。

四歲以後,開始認字。六七歲就和我的堂兄表兄們同在家裏讀書。他們比我大了四五歲,仍舊是玩不到一處,我常常一個人走到山上海邊去。那是極其熟識的環境,一草一石,一沙一沫,我都是無限的親切。我常常獨步在沙岸上,看潮來的時候,彷彿天地都漂浮了起來!潮退的時候,彷彿海岸和我都被吸捲了去!童稚的心,對着這親切的“偉大”,常常感到怔忡。黃昏時,休息的軍號吹起,四山迴響,聲音悽壯而悠長,那熟識的調子,也使我莫名其妙的要下淚,我不覺得自己的“悶”,只覺得自己的“小”。

國着沒有遊伴,我很小就學習看書,得了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習慣。我的老師很愛我,常常教我背些詩句,我似懂似不懂的有時很能欣賞。比如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獨立山頭的時候,就常常默誦它。

離我們最近的城市,就是煙臺,父親有時帶我下去,赴宴會,逛天后富,或是聽戲。父親並不喜歡聽戲,只因那時我正看《三國》,父親就到戲園裏點戲給我聽,如《草船借箭》、《羣英別、《華容道》等。看見書上的人物,走上舞臺,雖然不懂得戲詞,我也覺得很高興。所以我至今還不討厭京戲,而且我喜歡項生、花臉、黑頭的戲。

再大一點,學會了些精緻的淘氣,我的玩具已從鏟子和沙桶,進步到蟋蟀罐同風箏,我收集美麗的小石子,在瓷缸裏養着,我學作詩,寫章回小說,但都不能終篇,因爲我的興趣,仍在戶外,低頭伏案的時候很少。

父親喜歡種花養狗,公餘之暇,這是他唯一的消遣。因此我從小不怕動物,對於花木,更有普遍的愛好。母親不喜歡構,卻也愛花,夏夜我們常常在豆棚花架下,飲啤酒、汽水,乘涼。母親很早就進去休息,父親便帶我到旗臺上去看星,他指點給我各個星座的名稱和位置。他常常說:“你看星星是不是很多很小,而且高我們很遠麼?但是我們海上的人一時都離不了它。在海上速路的時候看見星星就如同看見家人一樣。”因此我至今愛星甚於愛月。

1.對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童稚:小孩子。

b.不求甚解:讀書時瞭解一個大概,不作深入的理解。

c.赴宴會:參加集體吃飯、唱歌、跳舞等活動。

d.公餘之暇:下班休息的時間。

2.文中加點的“經驗”這個詞有什麼特定的意義?(1分)

3.不屬於對“經驗”的說明的一項是:()1分)

a.穿男裝,着軍服。

b.父親母親叫我“阿哥”,弟弟們稱呼我“哥哥”。

c.聽軍人們講海上新奇悲壯的故事。

d.輕易見不到一個女性。

4.對“我不覺得自己的‘悶’,只覺得自己的‘小”’的理解,不一正確的一項是:()(l分)

a.“悶”在這裏含有孤獨、寂寞、無聊的意思。

b.不覺得悶是因爲有山上、水邊等玩耍的地方。

c.“小”是指年齡太小,還沒有長大

d.與潮漲潮退的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對比,感到自己的渺小。

5.“我”爲什麼很欣賞“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詩句?(2分)

6.“再大一點,學會了些精緻的淘氣”,這“精緻的淘氣”是什麼意思?(2分)

7.綜合這幾段的文字,作者的童年留下印象最深,並能影響成年後的性格和愛好的有哪些事?(2分)

答案:

1.c2.指經歷和感受。 3.d4.c 5.受潮起潮落壯麗景觀的薰陶,受悽壯悠長的軍號聲的感染,詩句的意境引起了心靈的共鳴。6.玩耍的方式和興趣比幼年時有所提高。7.喜歡與士兵、工人、農夫、漁夫交朋友;熱愛大自然;愛好看書,讀詩;愛看京劇;愛看星星。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4

泥土的聲音

樵 夫

①我又聽到了泥土的聲音。

②匍匐在綠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緊緊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視着,幾乎是貪婪般地嗅着那久違了的氣息,我分明聽到了泥土細膩而真實的呢喃聲。我合掌,側耳良久,然後我張開掌,泥土又順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開去。一陣令人心悸般的愜意透過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無端地就舒坦起來。

③我擡頭仰望着碧藍的天空,此時,天空一塵不染。而遙遠處山巒逶逶迤迤,像一幅寫意畫,線條像被水墨潑着,滲浸無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見盡頭的橙綠,近處的稻穗已是搖搖曳曳。滿眼的青和橙綠,這是多年已沒有過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顫慄起來。然後,頭又俯下去,我幾乎是貼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無邊無垠的橙綠湮沒了。我又聽到泥土細細的聲音,那聲音輕輕的,那麼幽悠,那樣靜穆,那般叫人無法言說,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聽到。

④稻穗抽出來了,趨於成熟。我坐起來,我看着西邊那輪爽朗的落日。我撫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葉子,我搖了一下,便攪動了一團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時完全安頓下來,久居都市被塵囂侵擾的心靈,陡地就回歸到寧靜中,虛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輪落日的霞光裏兩個大叔扛着鋤頭走過來,他們在不遠處停下。我聽到他們的對話,他們說,要曬田了,稻要熟了。他們用鋤頭就給田埂開了一個缺口。我聽見他們用腳還在泥土上跺了跺。他們的褲管高高捲起來,然後拄着鋤頭在絮說着,他們的對話簡潔,交談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雖然沒有聽見他們說什麼,但我明白他們的交談絕對與名利、權力無關,我曉得他們多半說着他們眼前的莊稼。

⑥這是我兒時曾有的記憶。這幅景象越發讓我感動,我眼裏幾乎噙着淚水,這記憶使我於艱難苦澀時嚼之如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頭一浪一浪翻開,跳躍着令人心顫的黑亮黑亮的光澤。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莊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莊稼人只有當他們的腳踩在泥土上時纔會彎下他們的腰。他們不僅僅是對土地接觸,而是在親近生命。父親就對我說,種莊稼的,只有雙腳踩在泥土裏,心纔會踏實。我想,他們纔是偉大的哲學家。苦麼?苦;累麼?累。但父親即使在兩腿粘滿泥土時,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來。父親說是泥土給了他生命。

⑦太陽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腳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後扛着鋤頭走了。此時,夕陽的餘輝與天與地合起來。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聽到泥土細膩中夾雜着的嗶剝聲,那是泥土在發酵,那是莊稼在抽節,那聲音讓人心顫,它讓人虛空的心充盈起來。

⑧人,狂躁不安時抑或怨憂難解時,你去親近土地,聆聽泥土的聲音吧。那聲音像天籟之音,它使人寧靜,使你的心一塵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雙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後,張開掌,泥土順手心落下,又浸洇開去。我又聽到泥土的呢喃聲。

1.第4段中作者說“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時完全安頓下來”。結合原文說說,他的心爲什麼會“完全安頓下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第6段中加下劃線的兩個語句在文中的深刻含義。(6分)

(1)這記憶使我於艱難苦澀時嚼之如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莊稼人也是弓着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全文,分析文章結尾“我又聽到泥土的呢喃聲”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錯誤的兩項是( )(4分)

A.第2段用“匍匐”“緊緊地攥起”“凝視”“貪婪”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寫出了遊子對故土深深的熱愛之情。

B.文章標題叫“泥土的聲音”,以聽到泥土的聲音起筆、收筆,文中又多次提及,彷彿使人聽到了泥土深切的呼喚。

C.四五六幾段放下泥土的聲音不寫,而把筆觸轉向了莊稼和農民,但文章的表現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強。

D.作者以反覆的修辭手法四次寫了“又”聽到泥土的聲音,四個“又”字雖然含義相同,卻起到了強化主題的作用。

E.文章結尾呼籲人們親近土地,聆聽泥土的聲音,用以消弭都市塵囂的侵擾,使人的心靈迴歸本真,可謂情真意切。

答案:

1.泥土的聲音與氣息和橙綠而散發着幽香的田野使他在與土地接觸的同時也親近了生命,忘記了世俗塵囂的侵擾,而一塵不染的天空也起到了淨化心靈的作用,於是他的心“完全安頓下來”。 (6 分)

2. (1)兒時生活的回憶,使“我”進一步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在狂躁與虛空中更加渴望迴歸純真。(3分)

(2)“弓”字形象地說明農民對土地的尊敬,對生命的親近。(3分)

3.21.照應標題和開頭,做到首尾呼應,收束全篇(3分);形象而含蓄地表達了親近土地,聆聽泥土獲得人生啓示,明白生活真諦後的快慰心情(3分)。

4.A、D

答案解析:

1.

試題分析:第四段中,當“我”撫摸着稻穗和葉子,嗅着稻子所散發的幽香,看到土地所孕育出的一片希望時,內心感到愜意和滿足,心情自然安頓下來。

2.

試題分析:(1)“這記憶”聯繫前文是指兒時生活的回憶,“艱難苦澀時”狂躁不安時抑或怨憂難解時。

(2)反覆運用“弓”字,形象地說明了農民對於土地的尊敬,對於生命的親近,憨厚朴實的莊稼人不單單是在耕耘土地,播種希望,也是在親近和敬重生長希望、養育生命的土地。

3.

試題分析:開頭“我又聽到了泥土的聲音”引出線索,結尾“我又聽到泥土的呢喃聲”點示文題,收束全篇,在內容上層層遞進,將對泥土真摯的愛引向深入,形象、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聆聽泥土、親近土地獲得人生啓示後的快慰心情。

4.

試題分析:A.本文所要表現的並非“遊子對故鄉的熱愛”。D.文中四個“又”字含義不同。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5

自然語言環境是指以該語言爲母語的生活環境。局部的語言環境是指學習者部分時間生活或學習於該門語言環境中。

而人工語言環境主要指學習者在頭腦中用該門語言複述、描述、記憶或營造某些的場景。

在公關語言學上,語言環境主要指語言活動賴以進行的時間、場合、地點等因素,也包括表達、領會的前言後語和上下文。

語言運用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狹義的語境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影響最大。同樣一句話,在這個場合由這個人說出,與在另外一個場合由同一個人說出,表達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樣一個意思,在這個場合對這個對象說,與同樣在這個場合對另外一個對象說,使用的語言也可能不同。

一般來說,在口語交際中,有了狹義的語境,再加上談話時的一些輔助性的非語言手段,如表情、手勢、態度、語調等,要達到相互理解並不難。但是把語言寫到書面上就不同了,孤立的一句話,如你怎麼回來得這麼晚呀就很難理解,是誰對誰說的?到哪去了?是責備、愛護,還是撒嬌?這時就要依靠狹義的現實語境來理解。

廣義的語境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也有較大的影響。比如一個人說話粗聲粗氣,可能有幾種情況:(1)對對方有意見;(2)剛剛生過氣,心情還沒有平定下來;(3)性格、語言習慣就是這樣;等等。到底是哪一種意思,需要根據廣義的語言環境去理解。

總結:從交際過程來說,聽、讀是理解語言的過程,屬於接收信息;說、寫是語言表達的過程,屬於發送信息。理解和表達雖屬於交際過程的不同階段,但都受制於語言環境。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6

天生蜘蛛是人間的一幸。要是沒有那麼多的蜘蛛,蚊、蠅及一些令人煩惱的蟲子將會異常猖撅。據估計,英國的蜘蛛一年之中消滅的昆蟲,總重量要大於全體英國人的體重。

世界上大約有4萬種蜘蛛,七大洲均有分佈。大多數的蜘蛛以網立世,憑勤勞和獵技度日。蛛網大小不一,形態各異,似籠、似棚、似鍾、似吊牀的都有;有圓形的網,也有矩形的和三角形的網。蛛絲是一種骨蛋白,在蜘蛛體內呈液體狀,排出體外遇到空氣後便硬化爲絲。最細的蛛絲只有1/l000000英寸粗,然而它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般柔弱,和蛛絲同樣粗細的鋼絲遠沒有蛛絲結實。

蛛網是一種奇妙的天然藝術結晶,不少研究人員都企望着能透過那晶瑩的蛛絲看到一些新的科學奇觀。如今,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蛛網研究上又有了突破。

圓蛛是常見的一種蜘蛛,它常在園子裏、樹木間結網。這種蛛網由兩種類型的蛛絲構成,即乾絲和溼絲。網的外沿牽引線和放射狀的半徑線是乾絲,它們基本上不具粘性,只是組成一個大框架,用來固定和支撐獵網。牽引線很粗,可稱爲主導索。在這個骨架上的那一圈一週的螺旋線是溼絲,它們不僅具有很強的粘滯性,而且也極富彈性,這是一種真正的獵網。蛛網正中心的那一小塊地方不具粘滯性,那是蜘蛛休息的地方。乾絲彈性不大,經過拉長,長度增加約20%時,它就會斷裂。溼絲則大不一樣,長度增加三倍,它仍然可以彈回,恢復原狀。因此,落網的蚊蠅之類是很難破網而逃的。

溼絲爲什麼具有那麼好的彈性呢?科學家們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蜘蛛的溼絲並不是單絲。溼絲上布有一滴滴細小的珠狀膠粘液體,它的成分80%是水,其餘爲氨基酸、油類、鹽的混合物。更令人驚奇的是,每一滴珠狀體內都含有一卷絲線。當蛛網上的獵物掙扎時,那一卷卷絲線隨之鬆開伸直,這就大大增加了絲線的長度。當獵物被網征服以後,蛛絲仍會彈回,又成了線圈。

具有獨特構造的蛛絲,堪稱是一種精巧絕倫的彈簧。可以預料,這一蛛網奧祕的新發現,將會給仿生學帶來貢獻。

14.簡答下面題目。(共5分)

(1)介紹對蛛網奧祕新的探索,爲什麼要以圓珠爲例呢?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

(2)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概括蛛絲形成的過程。(3分)

答:

15.蛛網是由哪兩種類型的蛛絲構成的?這兩種類型的蛛絲分別起什麼作用?(5分)

答:

16.科學家對蛛網奧祕新的發現指什麼?用自己的話概括,寫在下面。(3分)

答:

答案

14.(共5分)(1)圓蛛是最常見的一種蜘蛛。或:圓蛛是最常見的一種蜘蛛,有代表性。(2分,意思正確即可)(2)在蜘蛛體內有一種呈液體狀的骨蛋白:骨蛋白排出體外遇到空氣後便硬化爲絲。或:蛛絲是一種骨蛋白,在蜘蛛體內呈液體狀,排出體外遇到空氣後便硬化爲絲。(3分)

15.乾絲和溼絲。乾絲的作用是:組成框架,用來固定和支撐獵網;溼絲的作用是:編織獵網。(5分,千絲和溼絲1分,乾絲和溼絲的作用各2分)

16.發現了蜘蛛溼絲的獨特構造。或:發現蜘蛛的溼絲並不是單絲。溼絲上布有一滴滴細小的珠狀膠粘液體,每一滴珠狀體內都含有一卷絲線。可以鬆開伸直,也會彈回,恢復成線圈。(3分)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7

①近日,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大會向世界發出了值得關注的“中國碳信號”。其實,在此之前,低碳生活已經悄然走到我們身邊,如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爲一種時尚的生活態度。

②所謂“低碳”,指的是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爲主)的排放。“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種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

③那麼,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

④要過上“低碳生活”首先要擺脫自己的“電動依賴症”。因爲電動電器會在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室內設計應以自然通風、採光爲原則,減少使用風扇、空調及電燈的機率。

⑤其次,在交通方面要儘量節省能耗。如果出行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工具可以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開車出門的朋友,在購物時,要優先考慮使用軌道交通工具。如果迫不得已開車前往,一定要在購物前列好清單,儘可能一次購足。

⑥對於一些不想擠公交、地鐵的開車族來說,要牢記以下幾點:避免冷車啓動、減少怠速時間、儘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粘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另外,在購車時,要儘量選擇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安全係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

⑦再次,要低耗辦公。要儘量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通訊工具,減少打印機和傳真機的使用。在午休和下班後要關閉電腦,離開辦公桌時,要把電腦調至“睡眠”狀態。

筆記本電腦在不使用時要把電池完全放電,儘量不使用外接設備,關閉暫不使用的設備和接口。

⑧辦公室內要多種植一些淨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等。它們可吸收辦公室內的甲醛,也能分解複印機、打印機排除的苯,並能夠嚥下尼古丁。辦公中的廢紙可以集中重複利用或回收循環再用。

⑨最後,“低碳”還跟飲食息息相關。我們每吃一公斤牛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36千克,這其中包括屠宰、加工、運輸等過程中衆多的能源。相比之下,吃蔬果消耗的能源則要少得多。而我們日常所喝的碳酸飲料和果汁,從工廠處理、灌裝、運輸到銷售,已經耗費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有些容器甚至是不可降解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污染。

⑩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特別把“倡導低碳生活”作爲重要內容。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珍惜地球資源,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吧!

(選自《中國能源信息網》有改動)

小題1: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本文的說明對象。(2分)

小題2:第③段在文中起怎樣的作用?(3分)

小題3:第⑨段劃線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小題4:班裏要圍繞低碳生活召開一個主題班會,請你寫一段話,作爲這次主題班會的開場白。(60字左右)(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如何享受低碳生活。(2分)

小題2:這是一個設問句,提醒注意,引起人們對低碳生活方式的思考。(3分)

小題3:舉例子 具體說明低碳和飲食的關係密切,引起人們的重視,增強文章的說服力。(3分)

小題4:示例:“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讓我們走進“低碳生活”,爲我們的美好生活獻計獻策,共建我們最美好的家園。(句子通順,和本文相關即可。4分)

 解析

小題1: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說明如何享受低碳生活。

小題2:瞭解設問句式的特點及作用,作用是引起人們的思考。

小題3:瞭解常見的說明方法,並理解每一種說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時要結合語境具體回答。

小題4:只要觀點正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8

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並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爲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並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爲之振奮。

後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爲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着必勝的.信心。

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總結: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初中語文閱讀理因果式組合段落

下面是對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因果式答題的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哦。

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結果的關係表達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兩種情況.

例如《莫泊桑拜師》第一個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於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爲師.

這一段段意可概括爲莫泊桑早年寫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樓拜爲師.

以上是先因後果,再舉一例先果後因.

《真情的回報》最後一個自然段"騎上這輛嶄新的自行車送報快多了.當然,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下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裏.因爲我永遠記住了:誠實的勞動,換來的是難忘的關懷和愛意."

這一段前面是結果後面說明原因,從而突出了原因,點明瞭課題的含義.

以上對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因果式答題技巧的講解學習,相信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答題,希望同學們認真完成閱讀理解題目的知識。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轉折式組合段落

下面是對語文閱讀理解題目轉折式答題的學習,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哦。

轉折式

全段分兩部分,前後兩部分意思轉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轉折詞分開.

例如《灰椋鳥》第一自然段."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這一段可概括爲:原以爲灰椋鳥沒什麼好看的,可是自從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決定去看看.有時,前後兩部分內容間沒有轉折詞,但其中的轉折關係仍顯而易見.

如《煙臺的海》第一個自然段: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的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臺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這一段前後兩句問雖無轉折詞,然轉折關係一讀便知.

轉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轉折後的內容概括段意.上面這段可概括爲由於煙臺是我國少數北面臨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通過上面對閱讀理解轉折式答題技巧的方式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總分式組合段落

對於閱讀理解總分式組合自然段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講解內容。

總分式

先總述後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後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後總結以及先分述再總結.

如《爺爺的蘆笛》第1自然段.在強強的相象裏,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碧藍碧藍的海水就踩在腳下.白天,成羣的海鳥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萬點螢火閃閃爍爍.更有趣的是,海水長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一張普普通通的葦葉,經爺爺三折兩卷,就成了一支蘆笛.吹奏起來,曲調是那樣婉轉悠揚,還帶着一股濃濃的海水味…….這一段先總述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再具體描繪周圍景色之美、蘆笛曲調動聽.

再如《夾竹桃》第三個自然段.先總述我們家常見的花應有盡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兒依次開放的景象,最後總結園子裏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盛景.

通過上面對總分式組合自然段方法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並列式組合段落

對於閱讀理解並列式組合自然段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講解內容。

並列式

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係是並列存在的.

例如《精讀與泛讀》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對一大堆讀物,我們可以將每本書的內容提要、前言、章節目錄等很快地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就能大致瞭解每本書的梗概、特點及應用範圍等.//對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這一段前後兩部分分別介紹了面對許多讀物和一本讀物時不同的讀書方法.前後顯然是並列並系的.

通過上面對並列式組合自然段方法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順承式組合段落

對於閱讀理解順承式組合自然段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講解內容。

順承式

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後順序表達.

例如: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爲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兒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狂風捲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爲我們吶喊!暴雨爲我們助威!巨浪爲我們加油!"一個個奮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人牆.//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層意思,把四層意思歸納起來概括段意:

當九江賽城湖大堤塌陷時,官兵們聞訊趕到,扛沙包,築人牆,終於保住了大堤.

通過上面對順承式組合自然段方法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9

一則材料所包含的內容往往是極其豐富的,從這個角度看,它屬於這個話題的內容,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又是屬於另一個話題的內容。

當一則材料運用於某一特定話題時,它的價值可能僅僅在局部上,其餘的信息並不重要。那麼,怎麼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便是變通使用材料的第一步,即定向選擇。

比如以下一段材料: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它不僅建院歷史悠久,還培養了許多著名的佛學者。而且,該學院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在學院的正門之側,特意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1.5米高,0.4米寬。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就必須要彎腰側身,不然,就會碰壁撞頭。凡是就讀於該學院的學生,第一節課就是由教授帶領到這個小門前,讓每一個人進出一次小門,所有的學生都是彎腰側身進出的。經過這一節課,學生無一例外地承認,自己體悟到的東西,可以受益終身的。

這則材料信息豐富,所包含的話題實在是多。諸如“變通”、“謙遜”、“特色”、“改變自己”、“細節”、“反思”、“教育的藝術”、“韌性”、“方與圓”、“屈與伸”、“進與退”、“剛與柔”等等,但用於具體寫作,能全部照搬嗎?假如我們的話題是“教育的藝術”,對“孟買佛學院的小門”這則素材,你該做何取捨?哪些信息可能切合話題?相比較而言,從孟買佛學院採用的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由此而帶來的效果這一角度切入更爲合適,其餘的要毫不留情地捨棄。

這則材料,從不同角度還可以讓人獲得以下不同的啓發並對其定向選擇:

1.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環境也不會總適應人們,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放棄追求理想和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改變自己,調整自己,以求在新的環境裏完成任務。

2.生活中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制約、障礙,面對這些,我們需要有韌性。

3.通往成功的路上總是障礙重重,有時正面突破也許不可能,但學會變通,也許就柳暗花明又一村。

4.懷着一顆謙遜的心,一個人才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充實自己,不至於過分高傲而忘記了腳下的路。

第二步,進入圍繞話題寫作階段時,就要對定向選擇的材料作精準的表述。

同一則素材,在不同學生的筆下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效果,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材料的表述。千篇一律,照搬照抄,這是材料表述的最大症結。但是,有時材料會不完全跟主題相吻合,這時我們就要把自己“有備而來”的材料,臨時機智加以改造,扭一下角度,強化它的某一個側面,以使材料能有力地證明觀點,即進行材料的“改用”,讓它爲表達新的話題、觀點服務。

於是,當以“教育的藝術”爲話題時,我們可以突出孟買佛學院培養出許多著名佛學者源自於他們獨特的教育方式來提取事例;當以“韌性”爲話題時,我們可以着重渲染遇到的制約、障礙及在此面前新生的“側身彎腰”的態度、做法來提取事例;當以“謙遜”爲話題時,我們可以主要分析新生在小門前正視自己鑽過去時的身高的缺點,而摒棄高傲,“側身彎腰”走好腳下的路的正確做法來提取事例。諸如此類,把這個例子加以改造,強調這個例子中“爲我所用”的那個側面,這樣就能“點石成金”。

總結:運用材料進行寫作時,除了要根據話題需要選擇出相應的素材細節外,還需要根據話題、觀點的需要進行適當的語言加工,着力突出某個方面。

語文閱讀理解解題10

初一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 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文章題目的作用: 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4.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5.中間句、段的作用: 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6.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7.寫作人稱的好處: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8.容易弄錯的術語:

(1)表達技巧 = 藝術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2)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3)表現手法 = 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託物言志)……

(4)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問、設問、引用、反覆……

(5)語言特點= 通俗易懂/ 嚴謹/ 優美、生動、鮮明/ 充滿感情色彩(常與修辭手法合用)

9.在哪兒找線索:

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0. 引號的作用:

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表強調。

記敘文閱讀:

一、記敘文基礎知識:

(一)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二)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三)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爲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爲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二、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1、快速瀏覽全篇文章。

答題前應快速瀏覽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結果。可適當做標記

2、帶着問題讀文章的相應段落。

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找出中心句、主旨句。

開頭、結尾、過渡句段、修辭句、抒情議論句畫上角標記號。

注意從題幹中找出答題關鍵點,帶着問題讀文中相應段落。

3、答題。

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覆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運用下文常見答題技巧回答;如無法判斷,可摘抄文段原文原句。

字跡工整,卷面乾淨;可用①②③等序號對答案進行標註。

二、常見題型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也就是說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來考慮。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爲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啓下(過渡句);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答題格式: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表現了 的特點(使語言更加 ),

表達了 的感情(反映了 的形象)。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可以從2個方面談:(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運用 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了 的語氣。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答題格式:使用設問,引起讀者對 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 突出了 。

5、反覆:強調了 加強了語氣。

(三)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答題格式:我認爲(覺得) 。因爲 。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爲什麼?

動詞:不行。因爲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爲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只有等):

不行。因爲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不能。因爲(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提煉中心、主題:

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讚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說明文閱讀:

一、常見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常見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

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二、常用的答題技巧:

(一)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題:

答題格式:本句用了 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深入淺出/科學準確)地說明了 (說明內容),使讀者 。

(二)“××”詞好在哪裏?

答題格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三)“××”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格式:

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四)說明文中的主觀題

1、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簡明、準確的改寫。如:根據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

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2、對文中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說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說明。

3、聯繫實際舉例說明。(要符合文段的說明中心的要求)

4、對文章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5、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說。(結合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