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讀書要選得精的閱讀理解

關於讀書要選得精的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讀書要選得精

關於讀書要選得精的閱讀理解

朱光潛

歷史愈前進,人類的精神遺產愈豐富,書籍愈浩繁,而讀書也就愈不易。書籍固然可貴,卻也是一種累,可以變成研究學問的障礙。它至少有兩大流弊。第一,書多易使讀書不專精。我國古代學者因書籍難得,皓首窮年才能治一經,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就是一部,口誦心惟,嘴嚼得爛熟,透入身心,變成一種精神的原動力,一生受用不盡。現在書籍易得,一個青年學者就可誇口曾過目萬卷,“過目”的雖多,“留心”的卻少,譬如飲食,不消化的東西積得愈多,愈易釀成腸胃病,許多浮淺虛驕的習氣都由耳食膚受所養成。其次,書多易使讀者迷失方向。任何一種學問的書籍現在都可裝滿一個圖書館,其中真正絕對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千部甚至於數部。許多初學者貪多而不務得,在無足輕重的書籍上浪費時間與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擱了;比如學哲學的儘管看過無數種的哲學史和哲學概論,卻沒有看過一種柏拉圖的《對話集》。學經濟學的儘管讀過無數種的教科書,卻沒有看過亞當·斯密的《原富》。做學問如作戰,須攻堅挫銳,佔住要塞。目標太多了,掩埋了堅銳所在,只東打一拳,西踢一腳,就成了“消耗戰”。

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10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10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10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10遍。“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爲座右銘。讀書原爲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差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隨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爲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傢俬,以多爲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時而研究蜜蜂,時而讀莎士比亞。在旁人認爲重要而自己不感興味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這種讀法有如打游擊,亦如蜜蜂採蜜。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爲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它的壞處在使讀書氾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系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矇昧。我的朋友中有專讀冷僻書籍,對於正經正史從未過問的,他在文學上雖有造就,但不能算是專門學者。如果一個人有時間與精力允許他過享樂主義的生活,不把讀書當作工作而只當作消遣,這種蜜蜂採蜜式的讀書法原亦未嘗不可採用。但是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願,他就不能不有預定計劃與系統。對於他,讀書不僅是追求興趣,尤其是一種訓練,一種準備。有些有趣的書他須得犧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

1.下列對於第一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大量書籍問世。與日俱增的書籍阻礙了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B.古之學者學有大成,多與當時書籍難求的背景有關,故讀書時往往窮盡精力深入研讀,終究學有所獲。

C.多讀書固然值得提倡,但是,讀書過程中更應當注意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吸收與轉化。

D.爲學應當有法,讀書更要學會選擇,要在專業領域的浩瀚書海中,把握必讀的精華書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爲,讀書環節中,在數量和質量方面,應當注重質量,既要學有所得,又要講究高效。

B.讀書的本質目的是爲了滿足讀者自身發展的需求,因此對多讀或少讀本不宜褒貶有別。

C.在慣於熟讀深思的基礎上,從容求索,深入體會,即使閱讀數量較少,也能改變讀者氣質。

D.一味多讀而不求甚解,必將勞而無獲,甚至會導致人品低劣,給人留下自欺欺人的笑柄。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提倡多讀書、精讀書,但也鼓勵憑興趣閱讀的行爲,認爲這樣可以塑造讀者學者般的深邃思想及胸襟。

B.只要讀者有計劃有系統地閱讀,不把讀書當作消遣,便可成爲專長於某種學問的人。

C.在作者看來,能成就某種學問的人,懂得對書籍的取捨,更肯於爲達到既定目標而執着付出。

D.朱先生對如何讀書爲學作出了全面、客觀的闡釋,同時也對多種不以爲學爲目的的讀書形式給以鮮明的批判。

參考答案:

1. A2.D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