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語文閱讀題《戲攤兒》答案?

求語文閱讀題《戲攤兒》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K 次

在北京城的一些公園裏,經常可以看見戲攤兒。什麼叫戲攤兒呢?聽我慢慢道來。

求語文閱讀題《戲攤兒》答案?

所謂戲攤兒,就是幾個戲迷圍在一起自拉自唱。這戲攤兒有簡有繁。何爲簡?何爲繁?這要依唱戲的“傢伙什”來定。簡的,就是一把胡琴;繁的呢,不僅有胡琴,還有月琴、堂鼓、小鑼等。唱戲的人,那可就多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誰要是想唱上一段,還得排隊。您瞧,這戲攤兒熱鬧不熱鬧!

來戲攤兒唱戲的人,都是戲迷。 一是喜歡;二是也真會唱上幾段。沒有幾段拿手的“段子”,沒有一副好嗓子,還真不敢輕易上陣。您別說,凡是敢上戲攤兒唱戲的人,個兒頂個兒的棒。

一日,筆者漫步朝陽區團結湖公園,剛一進門,一陣響亮的胡琴聲撞入耳中。片刻,“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忽聽得城外亂紛紛……”的戲詞唱了起來。聽得出,嗓子不錯,字正腔圓,頗有戲韻。沿湖邊走到長廊前,但見一位老者“丁字步”站在中間,引頸、凝眉、伸臂,邊做動作,邊唱戲。再看那拉胡琴的,左手扶琴,右手拉弦,上半身隨着曲調擺動。兩眼忽而眯合,忽而睜開看看唱戲的人,一副如醉如癡、怡然自得的樣子。忽然間,一個高腔甩了出來,接着便是一陣叫好聲:“好!好!”。跟着,一位女士站了出來,凝神、運氣、胡琴起、小過門,一段“蘇三起解”開張了。

閒談中,知道那位老者是個退休幹部。他自幼就喜歡京劇,時不時哼上幾句。後來又到文化館專門學了一陣子,唱功大長。上班時單位裏舉辦聯歡會,他必登臺演唱。退休以後,時間多了,便到這公園裏的戲攤兒來唱了。他指着這戲攤的人說,這老哥兒幾個,都是不約而同、自發聚在一起的。每天唱上幾段,過過戲癮,還自感神清氣爽,挺好!

像這樣的戲攤兒,在北京城裏可着實不少。北海、景山、天壇、紫竹院和一些小區裏的街心花園,幾乎都有。由此您可以看出,這北京城裏的戲迷有多少!公園裏的環境好,古樹參天,花木扶疏,從戲攤那兒傳出來的京劇唱腔,或委婉低徊,或激越高揚,給這公園的氣氛也平添了幾分韻味。

戲攤兒的人氣挺旺。認識的那就不用說了;不認識的,唱上一段也就熟了。美籍華人趙浩生先生就“好這一口”。每次回到北京,他都要到這戲攤兒“享受一把”。早晨起來,他就四處溜達,尋找那胡琴聲。在王府飯店對面的路口、在天壇的長廊、在故宮筒子河邊,都有戲攤兒。他老先生也知道得“門兒清”,一到那兒準能唱上幾段。不過,唱戲的人多,誰也不知道他是從美國回來的,趙先生要唱也得排隊。對此,他不以爲然,相反倒覺得這樣“才更有味”。一回生二回熟,慢慢的戲攤兒的人都叫他“趙大爺”。這位“趙大爺”留着灰白的小平頭,一嘴京腔,張口愛逗樂兒,人緣兒挺好。

要問這戲攤兒爲什麼這麼火?這話就長了。早在清末年間,這京劇就在北京城風靡一時。到了民國時期,四大名旦、四大鬚生更是不得了。戲園子裏一開鑼,人擠得滿滿的。那戲迷就更多了,上不了戲臺唱戲,幾個戲迷就自發地聚在一起自拉自唱,過過戲癮。爲了把自己的戲唱得好一點,不少的戲迷大早晨起來,就到故宮城牆底下吊吊嗓子。“咿—咿—咿”、“啊—啊—啊”地喊個沒完。要是最近剛學了一段新戲,唱得有點譜兒了,趕緊讓戲迷們聽聽。“哎,您聽聽我這一口,怎麼樣?”說着,就唱了起來,直到叫好爲止。

1.請概述戲攤兒的特點。

2本文的場面描寫極爲典型,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3.“像這樣的戲攤兒,在北京城裏可着實不少”,這是爲什麼?

4.本文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360多個地方劇種,可以說“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曲”。每個地方的戲曲,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請打開你的積累庫,說一種你所知道的戲曲種類及你對這些劇種的瞭解。

1.自由.是戲迷的天地.分佈廣.有一定的歷史背景

2.【沿湖邊走到長廊前,但見一位老者“丁字步”站在中間,引頸、凝眉、伸臂,邊做動作,邊唱戲。再看那拉胡琴的,左手扶琴,右手拉弦,上半身隨着曲調擺動。兩眼忽而眯合,忽而睜開看看唱戲的人,一副如醉如癡、怡然自得的樣子。忽然間,一個高腔甩了出來,接着便是一陣叫好聲:“好!好!”。跟着,一位女士站了出來,凝神、運氣、胡琴起、小過門,一段“蘇三起解”開張了。】這段場面描寫,一看到便讓人想起了經典的京劇開場,還有以前熱鬧的看戲場面,到好處不斷有人大聲叫好。

3.因爲由於京劇是具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戲劇,所以在北京獨佔鰲頭,自然有很多京迷。

4.懷舊,喜愛傳統文化

5.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