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與答案

求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與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①早聽說在雙臺河的入海口處,每當海潮退去之後,會出現一片奇異的景觀——紅海灘,只是很長一段時間,我並沒有去理會。印象的底版中,它似乎只是近於夕陽之中的楓林或經霜之後的西山紅葉吧。然而幾年前,當我真的與紅海灘晤面時才如夢方醒——A湛藍湛藍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蕩無垠的玫瑰紅,紅得那麼嬌豔,那麼剔透,那麼珠光閃爍。放眼望去,那紅還無休止地向着天邊和大海延伸着。這生命之血的紅啊,紅出一種燃燒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剎那間,說不清我的心是收縮了還是放開了,我彷彿變得很小很小,像是變成了海灘嫣紅之中的一個點,又彷彿變得很大很大,大到張開雙臂就可將茫茫的紅海灘擁抱。

求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與答案

②自從去了一次紅海灘,冥冥之中似乎總有一種聲音在耳畔滾動,它從遙遠的天邊注入我的靈魂深處——這是來自大自然的聲息,是天籟之聲,還是紅海灘的呼喚?

③我曾向從事海洋科研的專家諮詢過紅海灘的成因,那是在海灘上大面積生長的一種植物,叫鹼蓬草,經過含有大量鹽分的海水日復一日的浸泡,才逐步變紅的。在其他一些含鹼量較大的地方,也零星生長有這種植物,只是沒有形成這樣大的規模又沒有海潮浸泡的機遇,纔沒有形成這樣的景觀。B我也曾仔細地觀察過這纖細的小草,它的根扎得並不很深,但須根極多,密密麻麻地緊緊抓住海灘的泥土,這樣,大海無論是驚濤拍岸還是輕柔的摩挲,它都會緊貼在那裏,待海潮退去後,繼續從容嫺靜地顯露出它的殷紅。我還知道了這種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藥用,20世紀60年代國家經濟困難時朝,這鹼蓬草不知拯救過多少人的性命呢!

④從此,我不再流連那夕陽下的楓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紅葉,每有機會,便到海邊,凝望那一望無際的玫瑰紅。經人指點我還驚喜地發現,不僅僅在水陸邊緣有這誘人的景觀,乘船出海,在雙臺河口與渤海灣間的潮間帶上,也有大面積的嫣紅。在那望不到盡頭的嫣紅之中,常有一條條纖細的小河,泛着金鱗汩汩流淌,恰似少女俊美的兩道蛾眉,更烘托出整個臉部俊美的輪廓。C這一望無際的空曠之中沒有花香,沒有鳥語,只有點綴其間的簇簇蘆葦在秋風之中訴說着它們蒼涼的嫵媚,就連不時掠空飛過的鷗鳥也是靜靜的,不出聲響。極遠處的海面,有三三兩兩的帆影緩緩駛過。與紅海灘對峙的是海浪,它們噴着泡沫,綻放着朵朵銀花。這一切,活脫脫是天神地母揀盡人間自然坦蕩的情愫鋪就而成,鍾靈毓秀,風物絕頂。靜靜地站在它的前面,做作、矯揉、壓力、限制和虛榮都會化爲烏有,人變得更有生氣與活力。人,更像一個人了。

⑤感謝博大精深的大海。億萬斯年,大海創造了無數奇蹟,就連人類也是從大海中走來的。大海是歷史的化身,力量的象徵,是美的創造者。面對碧沉沉的大海和橫無際涯的紅海灘,我陡生負疚之感。在煩躁的城市喧囂和高樓林立的“人化自然”中,紅海灘啊,你給人以千金難買的心靈撫慰!我們該怎樣回報呢?

⑥在熙熙利來、攘攘利往的世界裏,也會有人對它無所用心,他們對寧靜之美、自然之美不屑一顧,是因爲他們早已喪失了精神家園。他們是永遠也不會具有這份自然坦蕩的心境的。

  閱讀題:

1.第①段末尾,作者先說自己彷彿變得“很小很小”,後又說“很大很大”,前後矛盾嗎?你是怎樣理解的?(2分)

2. 作者在第①段中說,紅海灘在“印象的底版中,它似乎只是近於夕陽之中的楓林或經霜之後的西山紅葉”,但第④段又說“不再流連那夕陽下的楓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紅葉”,爲什麼?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3分)

3.第④段末尾說“人,更像一個人了”,聯繫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含義。(3分)

4.本文語言形象生動而富有表現力。請從畫線的三個句子中任選一句作賞析。(可從語言特點、表現手法、表達作用等方面作答)(3分)

5.本文的作者對那一望無際的紅海灘情有獨鍾,感慨良深。你認爲他從中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你從中得到什麼啓迪?(4分)

  參考答案:

1.不矛盾,“很小”“很大”都是對紅海灘美的心理感受。“很小”,是面對坦蕩無垠的紅海灘作者覺得自己太渺小(或答“與紅海灘融爲一體。”):“很大”表達了作者對紅海灘的'喜愛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2.因爲作者起初對紅海灘不屑一顧,見到並瞭解了紅海灘後,真切地感受到了紅海灘的美,所以對紅海灘的感情發生了變化。(3分,意思對即可)

3.擺脫了做作、矯揉、壓力、限制和虛榮,擁有自然坦蕩的心境,富有生氣與活力,這樣的人才更像一個人。(3分)

4.A運用排比的手法,富有氣勢,寫出了在湛藍的背景下,紅海灘的色彩之美。B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鹼蓬草的從容和生命力的頑強,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它的喜愛和敬意。C側面烘托了紅海灘周圍環境的寧

5.身處塵囂,仍應追求自然坦蕩的心境。 如:走進自然就是消解煩惱、調節情緒的最好方式。(每問2分,共4分)

  中考語文經典美文閱讀及答案:野性的林

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峯嶺。

瞧那遼闊、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蒼蒼,層層疊疊,涌着無垠的綠濤,橫亙在眼前,那情調是多麼粗獷。當我們進入林中,瞧着那藤蘿纏繞、蕨類叢生、橫如帳幔的林牆,邃如深淵的林窟,密如樁柱的林幹,又使人墮入了朦朧的神祕之感裏。

這亞熱帶的原始森林多麼富於野性。

我在這裏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寫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徵!雪萊的名句說得多好:“萬物由於自然規律,都必須融會於一種精神”。我卻從森林裏瞧出了大自然神筆的氣勢。它的鐵畫銀鉤倔強而剛勁。沒有這亙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萬物的滋生。每一粒種子落入土裏便是力的萌芽,然後便有力的茁壯和成長。你瞧那每一棵樹木都挺拔而昂揚,沒有擔毫悠遊的逸緻,也沒有一點兒躊躇猶豫的跡象。它們只是——個勁地拼命向上長,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陽光。看得出來,在這橫七豎八的密林裏,它們的生長並不容易,在青春時顯然是十分艱苦的,彼此間曾經出現過力的較量和搏鬥。看那楨楠合抱着鐵櫚,高山榕的氣根絞勒着另一株大樹,它們成長起來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幾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達數十米,仰着頭還看不到它的尖頂;它們的根長成板狀,一塊一塊的深深地陷入地裏,彷彿是艘萬噸巨輪的舵,支撐着這巨櫱固如磐石。於是,我從這些勃勃的生機中好像聽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畫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純真、最樸素的美。它毫不做作,既沒有病態,也沒有畸形。它是這樣渾厚、豐滿而斑斕。因爲它包羅、積累並融合了從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種屬、質地和品性。被稱爲活化石的幾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樹蕨和鐵櫚依然健在。僅僅二萬餘畝的林區便有千種以上的喬木和草木,難道這還不夠渾厚和豐滿!綠楠幹細似杖,烏柏蕨莖粗如椽,黃銅高可擎天,鋪地蜈蚣低與腳齊,高山蒲葵葉大如傘,五列木青紅相間,雞藤果花紋五色,獼猴桃有方有圓,難道這還不夠斑斕奇麗?然而這千姿百態都富於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樹都閃爍着生命的光華,茁壯的異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風,隆冬的別言都爲它們淡抹濃妝,使守林人覺得春色新,促人振奮;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歡欣;冬色凝,使人堅定。他們也像森林裏的樹一樣,愛上了這塊土地,蒂固根深。

我們愈往裏去,覺得綠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氣息愈濃,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們可以從清脆的鳥聲裏聽出畫眉、白鶴、原雞這些山野的精靈們對森林的熱愛;從錯什的蹄印裏看出鹿、豹、山猿、黃狼、馬猴、野雞,以至蟒蛇,這些叢林的壯士們依戀故土的深情。待我們到達森林的中心,越過淙淙的流泉,樹叢尖端的奇景便展現在我們的頭頂。在那萬木之巔,各種吊蘭如盆景低垂,碎骨補似繁花四散,奇花異草在樹尖兒爭妍鬥麗,組成了一個奇異的空中花園。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異卉繽紛,我們竟可以從這兒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態的風光,使我們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終於,我從力和美之中看到了希望。它們並不平庸,也毫不溫馴;雖貌似粗魯、莽撞,但卻充滿活力。野性難道不就是一種敢於拼搏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嗎!在這兒,隨處都可以找到這可貴品質的特性。瞧,所有的樹木都堅信自己有立於衆樹之林的能力,它們從來也沒有片刻放棄對光和熱執著的追求。那先鋒樹種乘風飛來,落地生根。不論歲月多麼漫長,它們憑藉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綿綿不絕。

野性的林讓我們獲得了力的啓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們雖然奔走竟日,卻只感到清新的歡樂而毫無倦意。

1.在作者看來,這原始森林“富於野性”,其“野性”的含義有哪些?(4分)

答:

2.作者說“野性的林”是“美”的,根據文意,“美”表現在哪幾方面?“美”的根本內涵是什麼?(6分)

(1)“美”表現在

(2)“美”的內涵:(不超過40字)

3.文章的題目是“野性的林”,作者在第六段卻不惜用大量筆墨來寫鳥獸花草,這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4分)

答: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篇,以充滿激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原始森林的壯麗畫卷,爲全文禮讚“林”的野性定下了昂揚的基調。

B.由於作者對山林的厚愛和感悟,使得文章句句有情,句句合理,“情”“理”交融。

C.本文運用了象徵手法,“野性的林”是“我”的品格的象徵,“林”的形象其實就是“我”的形象,達到了“物我同一”之境。

D.出於對“野性的林”的熱愛和藝術表現的需要,作者多次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

E.“一切景語皆情語。”從全文看,作者借“野性的林”抒寫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因爲這裏只有清新的歡樂而毫無倦意。

  [答案及評分標準]

1.野性是力的象徵,是最純真、最樸素的美,是一種敢於拼搏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前兩個要點各1分,後一個要點2分,計4分,意思接近即可。)

2.(1)“美”表現在渾厚、豐滿、斑斕三方面。(兩點1分,三點2分,計2分)

(2)“美”的內涵:這千姿百態的樹都富於原始的健美(或“野性的林具有最純真、最樸素的美”),每一棵都閃爍着生命的光華、茁壯的異彩。(答出“富於

原始的健美“或”具有最純真、最樸素的美“,給2分,答出”每一棵樹都閃爍着生命的光華、茁壯的異彩“給2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3.這裏採用了側面烘托的筆法,用鳥對森林的“熱愛”,獸對故土的“深情”,奇花異草的“爭妍鬥麗”,去烘托山林的“野趣”,使其更突出,更迷人。(表達手法1分,內容2分,語言表述1分,計4分,意思接近即可)

4.C、E(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