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中考的語文閱讀理解題

求中考的語文閱讀理解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中考語文經典美文閱讀及答案:陽光之下泥土之上

求中考的語文閱讀理解題

⑴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如許多的事物只有置身於某種背景或者是某類空間的時候,才能顯露出真正的生活之光澤。在潮溼而蓬鬆的土壤中居住着種子的信念,在黑暗中居住着愛情的誓言,在茂密的樹梢後居住着鳥的翅膀,在木質或磚塊結構的房間里居住着人的靈肉。

⑵對人類來說房間是最基本、最真實、最直接、最物化的空間形式。遊牧民族喜歡自帶帳篷,逐河而棲;產生獵手的民族喜歡用木質建構房屋;而漢族人則用鍛燒的磚塊造就空間,這是怎樣的把泥土變成金子的過程啊!

⑶同樣,我居住的房間是鋼筋、混凝土之結構,環顧四壁,它使我實現了一個人的平凡、清貧,還包括清澈與溼潤,在瞌睡中啓合的夢幻。於是,空氣、陽光、花朵都被賦予一種內在的形式。

⑷房間不大,來回只有七步之遙,在泥土之上,又被壓在陽光之下。在七樓,七樓從另一種角度說,又是高於現實置於夢幻下的一個層面。我在這十幾平米的空間裏認真地生活着,建立着自己內心的秩序,有時也懷想古代人與現代人生活的另一空間。城市中總是充滿着喧譁與躁動,但只要打開窗戶,陽光與空氣就橫衝直入,而拉上窗簾,個人的夢想就已開始——黑暗是告慰的中心。

⑸隨手關閉與啓開的房門就像守侯幸福與拒絕災難的過程,或者就如阿里巴巴一樣也喊着“芝麻開門,芝麻開門”。一個坐在固定房間裏的讀書人並不因爲貧困而喪失擁有精神的快樂。

⑹在陽光的照耀下,房間裏的空氣也似乎變得潔淨如洗了,我注視着舞蹈的陽光和熠熠飛行的細碎事物。事物在既定的未被介入內心的真實狀態下是引導我走向光明的場所。

⑺在房間的地面一角堆放着一名漂在城市裏的打工者的書籍。窗前僅放着一張書桌。書桌已被肘部磨得有些發亮,亮得熟糯,有一種典雅的沉着。我知道由於人們對材料的偏好,使得樹木遠離了森林,利刃的鐵器早就聽命於人類,毫不吝嗇地襲擊了其根部。在房間裏我還依稀地聽見了鐵器揮動的聲響,一下一下地。

⑻樹木變成材料後,佔據着一方空間,空間也便顯愈是狹窄。這總讓我想起那些被無故侵佔的土地,前者與後者一樣反映了某種被踐踏的命運。

⑼除了書籍和木頭,我想不起還有什麼事情能夠令我如此地親近。依靠它們,我深受保護。

⑽樹木有一種既存的神性之光,它的傷口是它流淚的眼晴,當它徹底沉睡之後(也只能是沉睡),它依然沉浸在美麗與憂傷之中,如同音樂的傾訴與顫動。

⑾房間因有了這些,也就有生命的呼吸。夜深人寂之時,溫柔如另一種力量拂動在我的臉頰之上。(選自《散文》2004年第4期)

1.仔細閱讀第1段的畫線句子,請你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答:①採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層層鋪開,逐步擴大,豐富並深化了“生活之光澤”的內涵。②具體說明房間對人類的重要性。③結構上起承上啓下的作用,爲下文讚美房間作鋪墊(或定下感情基調)。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文章表達技巧的能力,同時也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本題①要結合全文的主旨,禪師句子的含義,分析句子在表達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②要分析句子本身所運用的表現手法主要是修辭手法,分析其表達效果;③要分析句子在表達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

2.第4段中,作者說“黑暗是告慰的中心”。請聯繫“房間”在文中的主要含義,分析作

者這樣說的原因。

答:因爲房間既是自己生活和思考的地方,也是個人夢想開始的地方。其中還能使自己擁有精神上的快樂。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能力,同時也考查鑑賞文學作品形象的能力。題目中明確要求“聯繫‘房間’在文中的主要含義”,即鑑賞文中的主要意象——房間的形象意義。

3.最後一段說“房間因有了這些,也就有了生命的呼吸。”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些”

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答:①陽光、空氣、書籍和木頭。②使我實現了一個人的平凡、清貧和夢幻。③擁有精神的快樂。(後兩點答到一點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這些”所指代的內容,應在分析全文層次的基礎上,分析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寫“房間”的,抒發作者的感受的,在分析全文的基礎上,概括出各層的大意,即可的出答案。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以讚美房間開篇,開門見山,引出下文;以房間“溫柔如另一種力量拂動在我臉頰之上”作結,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B.第2段作者運用詮釋和對比的方法,抒發了“我”對房間的喜愛之情,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C.本文自始至終都圍繞房間的功能和作用來寫,筆之所至,情之所染,喜悅之中夾雜着淡淡的憂愁。

D.文章通過對“我”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的描寫,形象地說明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也含蓄地批評了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做法。

E.作者在文中多次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主要是便於和讀者交流,也便於抒情以及客觀敘述,很有說服力。

答:D、E

解析:本題考查對全文綜合把握和鑑賞的能力,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道題,必須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對選項進行逐一確定。D項中“批評了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做法”屬於無中生有;E項考查人稱的表達效果,同時也考查了對全文的表達方式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要表達方式應該是抒情和議論,所以也就無所謂“便於客觀敘述”。

①只要悲痛不是一個接着一個,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⑦兩歲那年。剛剛蹣珊學步的時候,我就患了小兒麻痹症。醫生說,我的病,永遠也治不好。媽媽卻從不把我當作沒有希望的孩子。在醫院裏度過我的童年後,母親把我送到了學校,在許多人甚至父親看來,母親送我讀書只不過是爲了滿足一個孩子對課堂嚮往的心願,爲了我成長得不孤單。

③我是個沒有將來的孩子,或者說,我的將來早就已經被人預料到了。

④12歲,我開始了初中的寄宿生活。村裏幾乎所有的孩子,讀完初中就不再有機會上學。

⑤中考前兩個月,一所著名的省重點中學第一次來到我們這個閉塞的初中選拔學生,在預選考試中,我脫穎而出。5月,我收到省重點中學複試通知。母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瞞着父親從拮据的生活開支中省下20塊錢,在報名期限的最後一天把錢送到我的手上。讓我交了考試報名費,我終於在學校的安排下前往重點中學參加考試。

⑥躁動來臨之前總是沒有預兆的。

⑦在鄉政府代表的大事公佈欄上,有一天赫然出現了我的名字,下面是鄉長的署名。在省重點中學錄取名單上,我是兩個當中的一個。那一天,趕集的人出乎意料地早早回來,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村子。

⑧通知書傳到我手裏的時候,父親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按父親早設定好的計劃,我初中畢業就去鎮上的一家維修店學習修理鐘錶和器囂,師傅早就找好了。而今,省重點中學的錄取通知書不期而至,完全打亂了父親的計劃。第二天,我聽母親說,鄉里的大戶想讓自己的兒子去上學,找到父親說用2000塊錢來買我的錄取通知書。父親最終拒絕了他。

⑨在前往學校的車上,我的心沉重了起採。這次啓程,完全是把整個家庭的命運悲歡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

⑩父帝說,別看這稻田裏現在是滿目瘡痍,因爲它剛剛收割過,明年你回來的時餒時候,一定就是金黃黃的一片。

(11)父親把我安頓好後,留給我150塊錢做生活費,回家前多次叮囑我要好好學習。

(12)貧窮的尷尬從我進入這所重點中學的第一天就開始上演。

(13)從小我是一個見肥肉就噁心的人,兩個月後的一次回家,媽媽買回兩斤肉,我卻挑着肥肉狼吞虎嚥。我這個粗心的動作,讓全家人都沒有向盛肉的盤子裏動筷子。

(14)父親去溫州打工是在我返四學校後的第三天。一個月後我接到從溫州寄到學校的200塊錢,在簡短的信中,父親告訴我,他現在在工地上幫人家建房子,一天可以賺受到20塊錢,就是工作辛苦,早上6點鐘開始工作,晚上9點才下班,睡在工地上。父親說他要幹到達50歲,這一年,我高中畢業,假如像他期待的那樣,我剛好考上大學。

(15)面對即將來臨的高考,我感到從來沒有過的恐懼。每天繁重的學習後,晚上睡覺便是噩夢連連。我經常夢見自己高考落榜,周圍都是要把我吞噬掉的嘲笑。

(16)沒想到,這一切,隨着高考的結束,都變成了殘酷的現實。

(17)爲了還債,父親把他親手建的房子以低廉價格賣給別人,把所有的傢什裝滿卡車,連夜攜兒帶女離開了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村子。一路上犬吠起伏,我滿臉是淚水,是悔恨的淚水,愧疚的淚水。我心裏一再責問自己:你爲什麼就這樣不爭氣?爲什麼這樣不安分?這樣不聽父親的話?我們住在奶奶爲我們一家人騰出的一間沒有玻璃、四處漏雨的房子裏,我把兩箱書藏在牀底下,絕口不再提上學的事。曾經的執拗,想起來就覺得是一件多麼荒唐而痛心的事,我決心不再抗爭,屈服於命運。

(18)那一年的雨特別多,家裏經常被雨水清洗,因爲這樣我纔打算把藏在牀底下的兩箱書作爲廢紙賣掉的。在等待中終於有人上門,當我正要做成這筆買賣的時候,父親從地裏回來,衝過來便給了我一記響亮的巴掌。父親近乎咆哮地怒吼:你真是個孬種,你以爲開弓還有回頭箭嗎?我愣住了,蹲在地上半晌纔回過神來。眼裏噙滿了自責和感激的淚水。

(19)開學了,父親小心地把書捆到自行車上,送我去縣城。路過我們還沒有播種的稻田,一直沉默的父親突然說,別看這稻田裏現在是滿目瘡痍,因爲它剛剛收割過,明年你回來的時候,肯定又是金黃黃的一片。

(20)粱曉聲說,只要悲痛不是一個接着一個,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21)補習的日子是清苦而壓抑的,讓我感到溫暖的是,在家裏如此困窘的狀況下,父親母親再次給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

(22)然而命運再一次和我開了一個玩笑,就在我經過努力拿到通知走到大學校門口時,由於殘疾,我被無情地拒之門外。但我沒有灰心,拾起書本,繼續前行。第二次,第三次嘗試!新的千年到來了,在父親說的那個收穫的季節裏。我終於在第四次嘗試之後走進了那扇期待已久的大門。

(23)走進大學,恍若隔世,貧窮依然猶如影子,似乎永遠也擺脫不了。在高消費的大學裏,無數次,我在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中倉皇逃遁。直到我滿2l歲的前一天,我的一篇文章在北京一家著名的雜誌上發表,主編親自給我寫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陽光才漸漸地眷顧我長久陰霾的臉,我笑了又哭了。

(24)25歲的生命中,需要記住的許多日子我大多沒有記住,其中包括我的生日。但是2005年8月8日,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我帶着大學期間發表的近三十萬字的作品來到一家省級新聞單位,領導在看了我的簡歷和作品後。第二天就給了我錄用的答覆。

(25)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順利,但是,看了我的故事的讀者會知道,那都是在經歷了漫長的暴風雨之後的故事!

閱讀題: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①蹣跚( )②拮据( )③愧疚( )④眷顧( )

2、本文用詞準確生動,在樸實的敘述中恰切地表達了作者獨特的內心感受。閱讀文中劃線句子,說說下面加點的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4分)

①躁動來臨之前總是沒有預兆的。

②曾經的執拗,想起來就覺得是一件多麼荒唐而痛心的事。

3、閱讀文章第②自然段,請用原文語句回答,在別人的眼裏母親送我去上學的原因是什麼?(3分)

4、作者在第⑨自然段中說“這次啓程,完全是把整個家庭的命運悲歡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5、有一首歌這樣唱道:“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本文的作者就擁有這樣一位含辛茹苦的父親。閱讀全文,找出文中任意兩處表現父愛的情節,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4分)

6、當代著名作家樑曉聲以他獨特的生活閱歷,告訴讀者“只要悲痛不是一個接着一個,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此語引起了作者的強烈共鳴,文中曾在第①自然段和第(20)自然段兩次引用這句話。請你談談它的作用。(3分)

7、“陰霾”原指陰雲密佈,後常用來比喻環境惡劣。通過閱讀,相信你已經體會到了作者坎坷人生的辛酸,也會爲他獲得成功而喜悅。你認爲作者走過陰霾的原因是什麼?並談談你的感想。(5分)

參考答案:

1、(共2分,每空0.5分)(1)pán(2)jū(3)jiù(4)juàn

2、(共4分,每小題2分)①“躁動”就是騷動,我考取重點中學在相鄰中引起不少的震動,打破了他們平靜的生活;在家中,我的考取令父母措手不及,他們既爲孩子考中而高興,也爲無錢供孩子上學而憂慮;我也爲能否如願升學而心神不寧,所以作者用了“躁動”一詞。(從相鄰、家人或我的角度談均可)②“執拗”原指性格固執任性,不聽勸阻,這裏指我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3、(共3分)母親送我讀書只不過是爲了滿足一個孩子對課堂嚮往的心願,爲了我成長得不孤單。

4、(共4分)因爲我的高中生活,我成了家庭經濟的透支者,也是全家未來希望的寄託者。我要克服種種困難,所以說此行是“關涉家庭命運的苦行”。(學生只要圍繞家庭經濟狀況與自己要承擔的責任作答即可。)

5、(共4分)爲我設計謀生之路;拒賣通知書;送別路上鼓勵我;外出打工,供我讀書;阻止賣書,鼓勵我復讀;賣房還債,舉家搬遷,支持我讀書。(選出其中任意兩點談均可)

6、(共3分)兩次引用樑曉聲的話,突出作者對生活的認識:不管經歷怎樣的悲痛都應好好珍惜生活,突出了文章的主題;從結構角度上看它是行文的線索。(答出其中一點,意思對即可)

7、(共5分)作者走過陰霾是因爲自己的不屈抗爭,刻苦努力,也是因爲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勵。(2分)

提示:圍繞自己的不懈奮鬥,父母給予的支持中任何一點談感想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