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實用】高考作文集錦9篇

【實用】高考作文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高考作文集錦9篇

高考作文 篇1

  1.要有自信心

自信是寫好作文的先決條件。相信自己而不怯場,才能使自己的思維處於最佳狀態,潛在的能力得以充分 地調動。反之,懷疑自己的能力,情緒失控,思想壓抑,就等於自己取消了作文的資格。還記得學過的《時鐘 》嗎?高爾基說:“只要有生活的願望和對自身力量的自信,那麼整個一生將會是一座壯麗的時鐘,一座洋溢着精神力量,並以其崇高的業績使人震驚的、偉大的時鐘。”作文亦如此,相信自己會導致奇蹟的出現。

  2.要留有充足的作文時間

若說自信是寫好應試作文的思想保證,那時間就是寫好應試作文的物質保證。時間充足,心中不慌,才能 文思如流,汩汩而出。否則,時間不夠,滿腹經綸何以再現;倉促成文,難免丟三落四。從歷年考生的操作實踐看,150分鐘的語文測試時間,作文應占70分鐘左右。今年全國統一高考的作文字數,在連續5年穩定在700字 的基礎上,增加爲800字,這就更顯得留有充足作文時間的必要了。

  3.要仔細讀題

命題作文要認真審題,寬題要窄作,窄題找題眼。爲體現可寫性的命題原則,高考的命題作文多是寬題。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就是個內容寬泛的命題作文,題目是《責任》。這個題怎樣去窄作呢?所謂窄作,就是對 題目所涉及的內容進行修飾、限制,然後再針對被限制後的某個側面擴大其內涵。如《責任》範圍太寬,無從下筆;若從《(我們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這個角度去寫,那就容易多了。

供料作文更要認真審材,供料作文不同於命題作文,在考查表達能力之前先要考查閱讀能力,考生要認真 分析材料,瞭解它直接或間接地提出了哪些值得議論的社會問題或思想問題。今年全國統一高考的作文是供料 議論文,提供的材料是寓言詩《鳥的評說》,考生只有準確讀出詩的寓意“要正確對待別人”,才能寫好這篇 文章。否則,以鳥論鳥,那是很難寫成功的。

命題人對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寫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必須按要求去寫,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要求也 是閱卷人的給分點,要有強烈的分數意識。不僅要看清以“要求”或“注意”這樣明顯的形式提出的要求,還 要看出隱含在題目之中的具體要求。今年全國統一高考的小作文《××與××的對話》,其“要求”兩字是用 的黑體字,以提醒考生注意。它從對話內容、對話方式、對話中心、描寫手段、語言、卷面等方面對考生提出 的要求,這是一看便知的。而此題題幹中表述的對寫作對象的限制,寫作方法的提示,半命題的填空,字數和 體裁的規定,這些要求是容易被忽視的。

順便提及對寫作字數限定的用語應如何理解。何謂“200字左右”?“左”,不少於150字;“右”,不多 於250字。“左右”的概念各是50字。何謂“不少於600字”?一般地說,每少50或30字扣1分。“不少於”不等 於多寫沒限制,應以不突破100字爲宜。以上兩點,卷面上多餘的空格可以佐證。

  4.要按式成文

“執術馭篇,似善弈之窮數。”(劉勰《文心雕龍?總術》)考生若能對各種文體做到胸有成式,“馭篇 ”屬文就會得心應手了。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式:破題開篇+分析論證+結題收篇。供料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式: 引材開篇+析材明理+聯材寫事+點材收篇。寫事記敘文的基本結構式:事件發生(清楚明白)+事件發展( 生動曲折)+事件結局(含蓄啓迪)。寫人記敘文的基本結構式:契入(用外貌、語言、環境、細節入題)+ 鋪墊(簡述幾個事件)+高潮(詳敘典型事件)+點化(用點睛的議論或抒情句收束)。說明文的基本結構式 :提出說明對象+說明順序(主次、總分、內外、先後)/說明方法(下定義、打比方、列數字、作類比)+ 文末點題說明對象。上述結構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演繹出許多的變式來。正如姚鼐所說:“爲文章者,有 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

  5.素材不夠課文

要寫好一篇應試作文,除了掌握寫作模式,還要有寫作素材。模式是行文的規律,素材是成文的基礎。“ 立言之要,在於有物。”(章學誠《文史通義》)這“物”就是素材,可見素材之於文章也是很重要的。當你 在考場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筆時,可別忘了你學過的語文課本!那裏有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若談實踐 ,蘇軾的《石鐘山記》中說:“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若談改革,呂不韋的《察今》中說: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若談理想,陶鑄的《崇高的理想》中說:“合乎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就是偉大的 理想。”若談人生的價值,高爾基的《時鐘》中說:“倘若您有自尊心,並由於屈從時間的暗中左右而甚感羞 恥的話,那麼您就在生活中留下能對您永誌不忘的東西吧。”

  6.要擬個好題目

題目是文章的櫥窗。文以題顯,能給自己的作文擬個好題目,會使文章增值不少。那麼,如何才能擬好題 呢?擬題的要求是明確、簡練、新穎。擬題的基本方法:議論文以立論的思想命題,或以論題的內容命題;供 料議論文既可以運用議論文的擬題方法,也可以剪取材料擬題;記敘文以具體的人物爲題,或以記敘的主要事 件爲題;說明文以說明的對象爲題。

若要擬題出新,可外語單詞入題,數學公式入題,文言句式入題,借用詩詞入題,成語翻新入題,等等。 今年全國統一高考的作文,若用數學公式擬題,可寫作《你指責他+他指責我+我指責你=不能正確對待別人 》;若借用詩詞擬題,可寫作《人人相責何時了》。

  7.要有個好的開頭和結尾

“鳳頭”說的是開啓全篇時,要像鳳凰頭部那樣小巧而華美;“豹尾”說的是收束全文時,要像豹子尾巴 那樣短小而有力。怎樣才能做到呢?“多錢善賈”,也還是要多掌握些方法。常用的開頭方法:議論文有首句 切題法、警句開篇法、直陳觀點法、提出問題法;記敘文有描寫環境法、刻畫人物法、交代事件法、製造懸念 法;供料議論文有引用材料開篇和轉述材料開篇。常用的結尾方法:議論文有照應標題法、回扣開頭法、總結 全文法、卒章顯志法、記敘文有高潮收束法、自然結局法、補充說明法、啓發思考法;供料議論文有點照材料 收篇和延伸材料收篇。《文匯報》刊登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責任》的兩篇優秀作文,一篇文章開頭的第一句 話是:“責任,到底是對過去的懺悔還是對未來的承諾?”用的是首句切題法。這個問句用“責任是什麼”切 入題目,破題開篇,不可謂不簡捷。另一篇文章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我要用我的進取心、承受力和敬業心去 接受時代賦予我的責任,挑起二十一世紀的重擔!”用的是總結全文法。這個嘆句從“進取心、承受力和敬業 心”三個方面總結全文,扣題收篇,鏗鏘有力。

  8.觀點要辯證

就文章的思想內容而言,全國統一高考作文始終強調考查考生的辯證認識事物的能力。82年的《先天下之 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命題議論文,考查的是“憂與樂”的辯證關係;83年的“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 地方挖!”的看圖議論文,考查的是“淺嘗輒止與深思慎取”的辯證關係;91年的《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的選題議論文,考查的是“外因與內因”的辯證關係;93年的“新舊樹皮現象”的供料記敘文,考查的是“ 新老交替”的辯證關係;今年的《鳥的評說》的供料議論文,考查的是“指責別人與被人指責”的辯證關係。 可見,十幾年來高考作文的內容、方式雖多變,但考查全面、發展的認識問題的能力這條主線一直沒有變。

  9.思維要發散

考場上的氣氛不同於平日的課堂,考生常會出現思路閉塞。如何打開這因緊張而造成的暫時的思路閉塞呢 ?人的思路不外縱、橫兩個方面,縱向思維是由前到後,橫向思維是由此及彼,一篇文章或一個段落的結構, 或縱或橫或縱橫交*。7月17日《文匯報》第8版上刊登的優秀作文《責任》,從全文佈局上看,考生運用的是 橫向思維,即如編者所點評的:本文從闡明進取心、承受力和敬業心三者的重要性,論述瞭如何去承接自己的 責任;而在闡明敬業心這段又用的是縱向思維,從馬克思的敬業心寫到我們這一代的敬業心。

  10.語言要得體、精彩

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作文也是這樣,寫什麼文章說什麼話。議論文的語言要嚴謹周密,記 敘文的語言要生動形象,說明文的語言要準確簡明。“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文章中若再有些精彩的句子,就會像“玉”和“珠”一樣,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輝。怎樣才能寫出這樣的好句子呢?主要是調動各 種修辭手段,如比喻形象,對偶華美,排比蓄勢,對照鮮明,反覆強調,設問抑揚,反語諷刺,婉曲暗示等等 。文章中有了一些這樣的句子,閱卷人見了怎能不喜愛,文章焉能不上一個檔次!此外,長句短句錯綜搭配, 雅句俗語相得益彰,也可使文章生色。

  11.不要吟詠歎調

“文章合爲時而著”,要高揚時代的主旋律,寫深化改革的大好形勢,抒弄潮英雄的壯志豪情。對社會上 的陰暗面要有正確的.認識,正如高爾基在《新生活報》上所說:“在陽光最明朗的日子裏,髒東西和爛東西總 是格外顯眼,但是經常有這種情況,我們過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與美好希望背道而馳的事實上,就看不到陽光 ,就感覺不到它那滋生萬物的力量了。”今天全國人民一齊動手在實現着四個現代化,這是萬分重要的大事, 應該從這點出發,去認識那些使我們高興的好事和令我們痛心的壞事。一個考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大堆牢騷話, 只能反映他思想的不成熟。

  12.不要丟了感情分

我們應該認識到潦草的字跡,不潔的卷面給閱卷人帶來的不愉悅所產生的後果,丟失的不只是幾分的問題 了。

總之,心中要自信,筆下出好字;手頭有材料,胸中有成式;不變應萬變,妙手著文章。

高考作文 篇2

遼闊蒼穹中飛翔的老鷹,必是經歷了母鷹無數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錘鍊出一雙凌空的翅膀。

一顆璀璨無比的珍珠,必然經受過蚌的肉體無數次蠕動以及無數風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輝。

同樣,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無數次的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因爲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史鐵生摔了一跤,沒有了雙腿,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但他沒有因此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去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貝多芬雙目失明且耳聾,但他依然寫出了《英雄》《命運》等大量音樂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頑強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這些都是曾經摔過跤的人,但他們卻都堅強地站了起來,與命運、與不幸抗爭,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摔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此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氣。

冰心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所以我們每個人面對不幸時都不能一蹶不振,因爲我們都有可能在改變心態後,握住生命的任何一根鏈條。

就像畫中那個男孩在摔跤後,面對來自老師、家長、社會各方面的詢問,我們都應大膽地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爲生活是我們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我們的心態、我們的選擇,決定了人生的方向。

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劑良藥,不經歷風雨的花兒,怎麼會絢爛?不經歷磨難的人生,怎麼會發出炫目的光彩?

就像20xx年感動中國的人物——洪戰輝所說:困難,我們有責任去面對它,解決它。作爲新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明白摔跤並不可怕,就像我們總是有勇氣唱起這首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我要說,不經歷一次次摔跤和一次次跌倒後又站起,人怎麼能長大?摔跤也是一種幸福,風雨正是雨後彩虹的前兆!

名師點評

文章切合題意,這一點從標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就可看出;結尾處再次點題,中心明確。作爲一篇議論性散文,文章語言流暢,少了正統議論文的呆板枯燥,多了鮮活的靈性、靈氣,更加耐人品讀。

作者對成長與挫折關係的認識比較深刻,並能運用例證、引證法透徹地進行分析,取得了啓人心智、發人深思的表達效果;而比喻、排比、反問句的運用,又使全篇文采斐然。

高考作文 篇3

“情人眼中出西施”,是戀人之愛;“孩子是自己的好”,是家長之愛。有人愛琴棋書畫,有人愛花鳥蟲魚,有人流連名山大川,有人寄情吹拉彈唱,有人崇拜歌星影星,有人欣賞健兒奔馳在賽場……一切都是因爲有了愛,才使得人類社會變得如此美好。

在種種的愛之中,有一種特殊的愛--關愛,指的是家長對後代之愛。

家長希望子女成龍成鳳,這是關愛的原動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勝一代,這是許多人的殷切期望。在這源動力、期望的驅使下,就表現出種種不同層次的關愛。

一種是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需要。盡其所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最好是吃出檔次,穿出名牌,給足孩子生活的零用錢,爲孩子舉行生日宴會。

再一種是越俎代庖,吃飯、穿衣、疊被子、擠牙膏、倒洗腳水,這些本應讓孩子自己動手也是力所能及的事,也被家長包攬了。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視學習之外的一切爲“雜事”。

還有一種是隻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爲了孩子有一個好成績,不惜轉戶口、買名校、請家教、開小竈、送培訓、攻特長,以便讓孩子考上大學,最好是名牌。一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一旦孩子不能實現時,就“恨鐵不成鋼”,當愛之愈深、恨之愈切之時,就會管教過嚴,甚至飽以拳腳,實施暴力教育。當孩子漸漸長大,暴力教育不但不能奏效,反而產生了強烈的逆反或對立時,有的家長因力不從心,因過分失望,則選擇了放縱或放棄。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站染惡習,從而一發不可收拾:離家出走有之,身陷囹圄有之,選擇輕生有之,一個個新的家庭悲劇就釀成了。在獨生子女占主導地位的當今社會,孩子的反叛,不能成人成才,讓家長徹底失望,那種揪心痛苦,傷心欲絕,是很難用言語來描述的。

實際上最高層次的關愛,是關注孩子的能力、人格培養和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做一切能做的事,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使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迷濛的雙眼變得澄明,彎曲的脊樑變得挺直。讓孩子,學會學習,掌握生存的常識與技能,以便獨立地面對世界;懂得生活,遵從生活規律與規範,以便和諧地與人相處;珍惜生命,探索生活的價值與意義,有尊嚴地立於天地之間。

要做到高層次的關愛,就要真正去了解孩子,瞭解他們探索的需要和成長中的煩惱;就要平等地對待孩子,讓孩子敢於說出內心世界,以便正確引導;就要懂得欣賞孩子,哪怕一點點進步,總要給予必要的肯定與鼓勵性評價;就要跳出“唯分數論”的流俗,不把孩子當作一個簡單的學習機器,確立多元化的人才標準觀,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就要致力於培養孩子的意志人格,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這種關愛,跟過度溺愛、過高期望、過多幹涉、過嚴管教,不可同日而語,而取得的結果,也是天壤之別。

每一個人都可能做家長,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爲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但作爲家長,應該懂得教育,提高關愛的層次。

如何提高家長關愛的層次,我們一方面可以繼承我國優秀的教育傳統,另一方面,還可以借鑑(決不是機械仿效)國外的家教經驗。比如美國,南部的一些州立中學爲培養學生生存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週纔可畢業。而家長則是積極配合,絕不私下給孩子一分錢。如瑞士的一些家庭,小姑娘高中畢業,家長就讓她到人家裏去當一年半日制女傭,上午勞動,下午學習。德國的孩子14歲,家長就必須讓孩子承擔家務,比如給全家人擦皮鞋。日本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一種理念: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孩子在課餘時間,都要到外面打工掙錢……

要提高關愛的層次,家長也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是許多人掛在嘴上的,任何事物一旦成爲口號,成爲運動,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作爲家長,要認真瞭解時代對孩子的影響。比如,當代通信、互聯網技術對孩子的影響,電影電視給孩子的耳濡目染,報紙刊物對孩子的潛移默化,還有社會時尚、歌星影星球星,那些讓孩子眼花繚亂的事物,家長應該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力爭跟孩子縮小代溝,有較多的共同話題,以便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如果我們只記得陳年舊帳,老是和孩子億苦思甜,孩子的耳朵不但會起老繭,甚至還會偷偷地塞棉花。

要提高關愛的層次,家長還要讀一點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文章。教育學、心理學並非教育工作者的專利,因爲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功用。有了這方面知識的武裝,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要提高關愛的層次,家長還要認真消除一些誤區,要允許孩子適當地看閒書、做閒事、談閒話。有的家長把教科書、教輔書之外的一切,都稱之爲閒書,禁止孩子涉獵。實際上,家長有選擇地給孩子提供雜書,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增長科學知識,培養思辨能力,即使有一點不健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孩子是不可能在真空里長大的。讓孩子鼓搗鼓搗一些小玩意,孩子應該在遊戲中成長,遊戲是開發智力、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只要不讓過分迷戀就行。要認真聽孩子說閒話,哪怕是十分幼稚的,可以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瞭解他們成長中的煩惱,瞭解他們錯誤的認知,以便有的放矢地矯正或疏通。

爲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有的家長都要努力提高關愛的層次,關愛的品位。

高考作文 篇4

高三時忽,只是轉瞬,乃高考夕。

迷中恐與離愁,若要把我壓垮。每同學之情不同。或日嘻嘻,而在無人之夜使淚伴眠;人有終日終日者以愁掛麪,暗中卻睡得甚恬……若予者,沒心沒肺,當須記也在戲,總有一刻,一莫名之難言之恐情會悄然上心頭。

與餘言,高考實寒子弟變生跡者兮,雖是多生且不平。劉同有言:萬物有隙,則光入處。是也,萬物有隙,若完,光所驅人心之暗?

一場備了十二年之試將至,此一場戰,亦一時也。十二年中有汗、涕,亦隨花與掌聲。但,初起時,我不知我受此填鴨式教何,但盡之於小兒中守吾之高。是也,力,我不死。當有比我更高明者見時,吾勸之一,或是二次,而吾不固。人之言曰:成之道不擠,以固者不多。寡人慾,我是也,在一之敗與自非後,自去追趕之間。

爲我之天始見裂痕,吾以爲吾之舉世皆欲壞矣,其實不然,帝但欲與我一點光,照我道路。

長者道路,我做過無數道擇題。每一次者,無論大小,皆以我爲我將崩之世而安,而吾今尚沒心沒肺者立於衆中大笑。惟一,高一分科也,我堅之選矣理科,即或遇而多者難,餘亦嘗悔過此決。而後天,吾將攜我之心,復有一重之也,以我十年磨礪之刃,勇闖高考之門。

今者寡人,素非半大兒,不復以受一次之挫則縮而自之軀殼,亦不以點罅而怨。全之物雖少而精,而亦易碎。惟手裂其雞子殼,乃見殼外之風日。

高考作文 篇5

1. 見人之過,得己之過;聞人之過,得己之過。(宋·楊萬里)

2. 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臠之味,能敗十世之德。(清·唐甄)

3. 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4. 人人可以注意到,過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藥物;強盜或小偷,賭徒與妓-女沒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爾斯泰

5.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主席

6.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7. 作爲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8. 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9. 書籍使我們成爲以往各個時代的精神生活的繼承者。——欽寧格

10. 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在岑寂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痛苦。——柯里葉爾

11. 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裏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12.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3. 沒有哪本書壞到一無是處的地步。——小普林尼

14. 書是靈魂最好的麻醉劑。——錢伯斯

15. 有些人生來只會吸收書中的毒素。——瓊森

高考作文 篇6

記得二十年前在德國小城旅行,看到街頭有無人值守的圖書報刊攤,行人可以自由取閱攤上的雜誌,可以坐在旁邊長椅上翻看,也可以放進包裏帶走,而且人人面無愧色,坦然自如,就像從自家書架上拿書一樣。

問在德國大學教書的朋友,他告訴我,同樣的書報攤遍佈城市,拿走書的人讀完後可以在任何一個類似的書報攤歸還,然後繼續拿另一本回去讀。有些真正有愛心的人還會把自己家裏的書無償地貢獻出來,放在書報攤上,供陌生人閱讀。在這樣的過程中,不牽扯一分錢的費用問題,只是書吸引讀者、讀者愛上書這樣一種心靈的交流、溝通、輪換。久而久之,在這城市裏已成傳統。

這件事成了那次旅行的最大收穫,每次想起來,那個城市的名字都讓我這個讀了半輩子書的人感到一股由衷的溫暖。

十年前,國內的社區書屋、農家書屋也逐漸建立起來,星火燎原,最終遍佈大江南北的城市與鄉間。看到坐在書屋裏認真閱讀的市民、村民,我都強烈地感受到,國民文化素養正在快速增長,每個人的讀書熱情正在被悄然喚醒,東方文明之邦的豐碑將會再次高高豎起。

感慨之餘,我仍然覺得,難道讀書僅僅止於“讀書”嗎?古代的讀書人也是像我們今天這樣子“讀書”嗎?“讀書”究竟是爲了幹什麼?

翻閱《論語》,我看到了孔子諄諄教導我們的一個大寫的“仁”字,也讀到學生子貢向孔子請教時提到的“博施於民而能濟衆”這句話。

忽然之間,我頓悟了什麼是真正的“讀書”,那就是每一個讀書人孜孜不倦讀書的同時,一定要懂得“受與施”的道理,將自己讀到的書、擁有的知識財富廣泛地散播於四方,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步,才稱得上是“會讀書的讀書人”。

看到那則24小時營業書店的新聞,我知道,書店的管理者、工作人員纔是真正“愛書、讀書”的“仁”人。他們不但讀書,而且懂得讀書人究竟應該爲這個世界奉獻什麼。於是,他們忽略了走入書店的所有人的身份符號、衣着外貌,而統一把那些人看作是“讀書人”,只要能爲這些“讀書人”做些什麼,他們就衷心地感到快樂,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人本來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書亦如此。

知識本來就沒有功利深淺之說,純真的人亦如此。

反觀古人,老杜呼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同時,卻止於呼籲,沒能真正爲天下寒士庇護心靈的“廣廈”;詩仙太白草書“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際,卻在飽醉高歌、放縱詩情後酣然睡去,渾然忘了天下還有那麼人爲潦倒流離、生活拮据而愁。

只有在這家書店,在平安祥和的深夜裏,因爲一羣真、善、美的“愛書人”的努力與辛勞,一羣內心坦然靜謐的“讀書人”才能坐在書店的燈下,卸下心靈與身體的桎梏,各自尋求着自己的精神慰藉。腦海中出現的這樣一幅溫情畫面,給我帶來的震撼猶勝二十年前在德國小城看到的無人書報攤。

我想,一本好書、一盞暖燈、一個小窩、一碗濃醇的心靈雞湯……足以撫慰行路人疲憊不堪的心了。

這樣的一個書店,纔是真真正正24小時不打烊的心靈雞湯店。

高考作文 篇7

從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跟我這麼一句話:人與人之間交朋友,是不能一味索取,要學會分享。在你開心的時候,你要學會將你的快樂與朋友一起分享;在你傷心的時候,你要學會將你的憂愁與朋友們說說。暑假的時候到處都是蟬叫聲:有的樹上全是蟬;有的只有一兩隻;有的卻一隻也沒有。它們把樹當成了自己歌唱的舞臺,一個比一個響亮。而我們正在進行捉螳螂比賽。在草叢中,沒有一隻螳螂逃出我們的法眼。我看見一隻,便用手去抓,而它也不甘示弱,亮出它那鋒利無比的鐮刀,我伸手抓住它的脖子,它毫無招架之力,一下子就被我擒住了。二十分鐘過去了,在朋友中我抓得最多,心裏有種榮耀感!我們漸漸渴了,於是大家提議先去小店買幾瓶水再繼續。由於有幾個朋友沒帶錢,我們就跟他們分着喝,讓他們解解渴。看着他們滿足的笑臉,我臉上露出了洋溢的笑臉。只要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這樣人人都很快樂。名師點評:小作者和讀者共同分享了一次“分享的快樂”,自然真實,虛實結合,寫得真不錯。文章的開篇,小作者通過敘述媽媽的話,就成功地點出了分享的含意,親切自然,不失美感。文章通過一個小故事的敘述,闡明瞭“分享”的主題,語言生動活潑,充滿了童趣。“亮出它那鋒利無比的鐮刀,我伸手抓住它的脖子,它毫無招架之力,一下子就被我擒住了。”這樣語句怎麼能不吸引着讀者呢!不過文章也有不足之處:文章第二段的描寫蟬聲陣陣和表達主題看起來並沒有什麼聯繫上,有些脫節,請小作者留意啦。希望小作者加油,在不斷的分享中體驗到更多的人生真諦,那麼你就將是最快樂的人。

高考作文 篇8

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錯覺

泰戈爾

河的此岸暗自嘆息——“我相信,一切歡樂都在對岸。”河的彼岸一聲長嘆: “唉!也許,幸福盡在對岸。”

品讀這首詩,你產生了哪些聯想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聯想感悟應是本首詩引發的;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寫作提示】

這則小詩的題目是“錯覺”,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其意思是: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反應。再審讀詩歌內容: “此岸”“彼岸”均以爲對方過得比自己好,都沒有看到自己的優勢,都在自怨自艾。

理解詩歌內涵後,應由此及彼地聯想,搜索充足的寫作素材。可以追問:生活中這種現象多嗎?有沒有相反的例子?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這種“錯覺”現象處處都有,只要留心就可發現。比如說“莊稼總是人家的好”,在社會中一些人總是“看”到別人比自己有錢、快樂,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他人未必比自己快樂、幸福。所以,人要從自己製造的陷阱中走出來,不要盲從,不能迷失了自己,要正確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又如,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最好的,於是人們總是迷戀那些得不到的東西,反而對擁有的東西不加珍惜,由此可指出:憧憬嚮往彼岸的“幸福快樂”,但更應該珍惜身邊實實在在的幸福、觸手可及的快樂。

立意角度:1.珍惜身邊的事物;2.不要盲從、不要迷失自己;3.正確地看待他人和自己;4.拒絕盲目的攀比、空想等。

高考作文 篇9

漫步在我們這個城市,隨處可見“歐郡豪庭”、“羅馬花園”、“北歐小鎮”、“奧古斯邦城堡”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洋名字。實際上這些小區與外國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毫不相干。開發商給小區起個響噹噹的洋名,無非是想擡高身價,暗示自己小區的環境好、檔次高,潛意識中流露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崇洋心理。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竊糟”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中山國釀造的“千日之酒”聞名遐邇。有個在當地做官的魯國人財迷心竅,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魯國,用魯國酒浸泡,逢人便說是地道的中山酒。魯國人都信以爲真。終於有一天,那位店家聞名前來品嚐,結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們城市裏花裏胡哨的洋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趨俗,甚至媚富。自認爲沾上點洋氣,“糟粕”就變成“精華”了。其實不然,這隻能說明“肉食者鄙”。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完全可以用我們的民族文化起個很好聽的名字。僅以號稱北京老三大藥鋪的名字爲例:同仁堂,同仁之名取自《易經》,意爲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講究的是一個濟世的醫德;鶴年堂取《淮南子》中“鶴年千歲,以極其遊”之句,祈福之意境高遠;千芝堂取“世有千芝,天下共登仁壽”之句,來自千芝堂留存老藥目中的話,一樣道出了對生命與道德的尊崇。其古風悠悠,文化與道義同在,經時間風雨淘洗而常新,魅力至今依然健在。

無論是釀酒,還是起名兒,我們都不該自欺欺人。“拿來”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捨,要“求其方”,而不要“竊其糟”。否則,把無知當有趣,把糟粕當美酒,只會貽笑大方。

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即文章。願世人多一些魯迅先生的“拿來”,少一些魯國人的“竊糟”。這也是我在生活中學到的語文。